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西方注重客体思维,而中方注重主体思维,这种主客体意识的对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英汉语使用不同的表达法,即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本文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入手来探讨英语物称倾向和汉语人称倾向的不同表现形式,并选取沈从文的《边城》及金介甫的英译本为例,进一步指出,译者应适当转换,以符合英语重物称和汉语重人称的特点。
【关键词】 物称主语;人称主语;《边城》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4-0081-02
一、英汉认知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英语的非人称倾向反映了西方人的客体意识,通常使用客观、冷静的表达方式来叙述客观事物。而汉语的人称倾向反映了中国人的主体意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虽含有一些理性主义因素,但是更加注重直觉、体验、领悟,具有悟性,通常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往往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
二、英语物称的表现形式
英语既使用人称主语表达,也使用非人称主语表达。当英语用非人称主语表达时,倾向于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身上”。
(一)“无灵主语”与“有灵动词”搭配
英语中所使用的“无灵主语”与“有灵动词”搭配的句式,常常含有一定的修辞色彩,如隐喻、拟人,语气上委婉含蓄,令人回味,反映了英美民族的幽默感。英语中的无灵主语是说,用来作主语的事物是没有生命的,但是通过主语与有灵意义的bring,come,discover,drive,enable等动词及表示语言、思维类的动词begin,make,come,tell搭配使用,来使得主语具有人的意识特征。
1.以时间和地点名词作主语,谓语动词由“有灵动词”充当
例1:These three festival days excited the people here exactly as they had fifty years before. They were still the days that meant the most.
译文:三個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
例1使用表示时间的词“three festival days”作无灵主语,谓语动词“excited”为有灵动词,将“节日的到来一如既往地使当地人感到兴奋”表达得生动形象,带有拟人化色彩,语气含蓄,令人回味。
2.以表情情感和身心状态的名词作主语,谓语动词用“lead”等有灵动词充当
例2:But as the days passed, her misery weakened a little.
译文:但这分凄凉日子过久一点,也就渐渐淡薄一些了。
例2中的“misery”(悲惨)为表示感情的名词,在句子中作无灵主语,谓语动词由有灵动词“weaken”充当,英语中只出现了物称,并未出现任何的人称,句子生动形象、简洁明了,而可以看出英语具有注重物称表达法的倾向。
3.表示抽象概念事物名称的名词作主语
例3:Cuicui's maturation made her grandpa recall events in the past.
译文:因为翠翠的长成,使祖父记起了些旧事。
上面的例子中以抽象名词“maturation”(成熟)、为主语,谓语动词由表示人称动作状态的有灵动词“make”充当,由此可见,英语的表达更加客观、理性,还体现出英语民族重客体思维。
(二)非人称代词 it 的使用
英语中的非人称代词“it”的使用具有明显的物称倾向,在使用“it”的时候,说话人可以避免提及自己或读者,避免使用“I”“she”“they”等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
1.“It”用作先行词,代替真正的主语
例4:It seemed to be her way of putting aside the present matter and wishing it away.
译文:她其所以这样作,又似乎全只为了希望忘掉眼前的一桩事而起。
“It”作为形式主语,代替了真正主语的位置,可以避免句子头重脚轻,但实际上“It”并没有任何意义。汉语往往从人的角度来叙述,使用人称主语,相对于英语来说,主观性更强,这个例子就是如此。而英语将其替换成“It”的形式主语,相对于汉语来说,客观性更强,语言客观冷静,符合英语重物称的表达习惯。
2.“It”用作强调句
例5:It was another man who took note of the old ferryman's discomfort and asked if he had something to discuss.
译文:后来老船夫的神气倒为另外一个人看出了,就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例6:It was the girl keeping him accompany who was Heaven's agent, letting him feel the power of life as the sun rose, and stopping him from thinking of expiring along with the sunlight when it faded at night. 译文: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
“It”用作强调词,引导出要强调的部分。例5中“it”强调看出老船夫神气不对的那个人。而例6中強调那个女孩子,也就是文中的翠翠译文的叙述客观冷静,加强了语气。
3.“There be”句型
英语的There be句式以及不定代词one作主语的句子也有非人称倾向。更加客观具体的描述事物,表现出西方人重物称的特点。
例7:There were inns where merchants put up and barbers who stayed in place, not just the itinerant ones who set up their chairs in the street.
译文:也有商人落脚的客店,坐镇不动的理发馆。
例8:There was no outward sign of it, but inwardly there was a big hitch.
译文:虽不见诸形色,心中却有个疙瘩。
以上的句子都用“there be”句型代替后面真正的主语,呈现出物称倾向,如例7主语“inns”、例8“outward signs”,但这并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一般来说,汉语中不会出现这样的用法,所以往往会使用没有主语的句子(如例8)或者是省略主语(如例7)。
4.被动句
英语的物称倾向也可以通过被动句的使用表现出来。这种物称倾向可以使口气显得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
例9:Chadong was built between the river and the mountains.
译文: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
例10:His suspicion was revealed in his smile and noted by the old ferryman, who continued, evidently flustered, “No.2, don't you believe me?”
译文:这点意思在那个苦笑上,仿佛同样泄露出来,仍然被老船夫看到了,老船夫就说:“二老,你不信吗?
例9中的原文“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为主动语态,而英译本中谓语动词“was built”为被动语态;例10中的译文以物称“his suspicion”作主语,谓语动词并列使用“was revealed”和“was noted”,表现出了英语句式浓厚的客观色彩,符合其重物称的语言特点。
三、汉语人称的表现形式
一般用“有灵主语”与“有灵动词”搭配。汉语常用人称即有生命的词做主语,或叫有灵主语,注重人称的表达,注重“什么人怎么样了”,多采用主动语态。汉语的“无灵主语”与“有灵动词”搭配通常用作隐喻或修辞手段——拟人化。
例11:“He wouldn’t do any such thing. He said he'd come get me, so that’s what he’ll do.”
译文:“他不会。他答应来,他就一定会来的。”
例12:His father replied: “He gave me money, a lot of it. I don't want his money! I told him that and still he bickered with me about it. He just wouldn't listen to reason!”
译文:祖父就说:“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
汉语重主体思维,注重人的状态、情感的表达,上面两个例子中分别以人称代词“他”(祖父)、“他”(坐船的人)作主语,搭配“来”“送”“吵”等有灵动词,体现了汉语重人称的倾向。
四、结语
主客体意识的对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英汉语使用不同的表达法。汉语重人称,英语重物称。因此,在英译汉或汉译英中,可以将“人称”和“物称”进行相互替换。译者在翻译时应使译文既具有原文的表现力、又能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从而将原文作者的意思尽可能精准地传达给读者。
参考文献:
[1]KINKLEY J C.The border town[M].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9.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增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沈从文.边城[M].杨宪益,戴乃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4]史玮璇,周琳.英汉散文互译中物称与人称主语的翻译策略[J].英语研究,2012,10(02):45-46+58.
作者简介:
周柏秀,女,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物称主语;人称主语;《边城》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4-0081-02
一、英汉认知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英语的非人称倾向反映了西方人的客体意识,通常使用客观、冷静的表达方式来叙述客观事物。而汉语的人称倾向反映了中国人的主体意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虽含有一些理性主义因素,但是更加注重直觉、体验、领悟,具有悟性,通常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往往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
二、英语物称的表现形式
英语既使用人称主语表达,也使用非人称主语表达。当英语用非人称主语表达时,倾向于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身上”。
(一)“无灵主语”与“有灵动词”搭配
英语中所使用的“无灵主语”与“有灵动词”搭配的句式,常常含有一定的修辞色彩,如隐喻、拟人,语气上委婉含蓄,令人回味,反映了英美民族的幽默感。英语中的无灵主语是说,用来作主语的事物是没有生命的,但是通过主语与有灵意义的bring,come,discover,drive,enable等动词及表示语言、思维类的动词begin,make,come,tell搭配使用,来使得主语具有人的意识特征。
1.以时间和地点名词作主语,谓语动词由“有灵动词”充当
例1:These three festival days excited the people here exactly as they had fifty years before. They were still the days that meant the most.
译文:三個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
例1使用表示时间的词“three festival days”作无灵主语,谓语动词“excited”为有灵动词,将“节日的到来一如既往地使当地人感到兴奋”表达得生动形象,带有拟人化色彩,语气含蓄,令人回味。
2.以表情情感和身心状态的名词作主语,谓语动词用“lead”等有灵动词充当
例2:But as the days passed, her misery weakened a little.
译文:但这分凄凉日子过久一点,也就渐渐淡薄一些了。
例2中的“misery”(悲惨)为表示感情的名词,在句子中作无灵主语,谓语动词由有灵动词“weaken”充当,英语中只出现了物称,并未出现任何的人称,句子生动形象、简洁明了,而可以看出英语具有注重物称表达法的倾向。
3.表示抽象概念事物名称的名词作主语
例3:Cuicui's maturation made her grandpa recall events in the past.
译文:因为翠翠的长成,使祖父记起了些旧事。
上面的例子中以抽象名词“maturation”(成熟)、为主语,谓语动词由表示人称动作状态的有灵动词“make”充当,由此可见,英语的表达更加客观、理性,还体现出英语民族重客体思维。
(二)非人称代词 it 的使用
英语中的非人称代词“it”的使用具有明显的物称倾向,在使用“it”的时候,说话人可以避免提及自己或读者,避免使用“I”“she”“they”等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
1.“It”用作先行词,代替真正的主语
例4:It seemed to be her way of putting aside the present matter and wishing it away.
译文:她其所以这样作,又似乎全只为了希望忘掉眼前的一桩事而起。
“It”作为形式主语,代替了真正主语的位置,可以避免句子头重脚轻,但实际上“It”并没有任何意义。汉语往往从人的角度来叙述,使用人称主语,相对于英语来说,主观性更强,这个例子就是如此。而英语将其替换成“It”的形式主语,相对于汉语来说,客观性更强,语言客观冷静,符合英语重物称的表达习惯。
2.“It”用作强调句
例5:It was another man who took note of the old ferryman's discomfort and asked if he had something to discuss.
译文:后来老船夫的神气倒为另外一个人看出了,就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例6:It was the girl keeping him accompany who was Heaven's agent, letting him feel the power of life as the sun rose, and stopping him from thinking of expiring along with the sunlight when it faded at night. 译文: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
“It”用作强调词,引导出要强调的部分。例5中“it”强调看出老船夫神气不对的那个人。而例6中強调那个女孩子,也就是文中的翠翠译文的叙述客观冷静,加强了语气。
3.“There be”句型
英语的There be句式以及不定代词one作主语的句子也有非人称倾向。更加客观具体的描述事物,表现出西方人重物称的特点。
例7:There were inns where merchants put up and barbers who stayed in place, not just the itinerant ones who set up their chairs in the street.
译文:也有商人落脚的客店,坐镇不动的理发馆。
例8:There was no outward sign of it, but inwardly there was a big hitch.
译文:虽不见诸形色,心中却有个疙瘩。
以上的句子都用“there be”句型代替后面真正的主语,呈现出物称倾向,如例7主语“inns”、例8“outward signs”,但这并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一般来说,汉语中不会出现这样的用法,所以往往会使用没有主语的句子(如例8)或者是省略主语(如例7)。
4.被动句
英语的物称倾向也可以通过被动句的使用表现出来。这种物称倾向可以使口气显得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
例9:Chadong was built between the river and the mountains.
译文: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
例10:His suspicion was revealed in his smile and noted by the old ferryman, who continued, evidently flustered, “No.2, don't you believe me?”
译文:这点意思在那个苦笑上,仿佛同样泄露出来,仍然被老船夫看到了,老船夫就说:“二老,你不信吗?
例9中的原文“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为主动语态,而英译本中谓语动词“was built”为被动语态;例10中的译文以物称“his suspicion”作主语,谓语动词并列使用“was revealed”和“was noted”,表现出了英语句式浓厚的客观色彩,符合其重物称的语言特点。
三、汉语人称的表现形式
一般用“有灵主语”与“有灵动词”搭配。汉语常用人称即有生命的词做主语,或叫有灵主语,注重人称的表达,注重“什么人怎么样了”,多采用主动语态。汉语的“无灵主语”与“有灵动词”搭配通常用作隐喻或修辞手段——拟人化。
例11:“He wouldn’t do any such thing. He said he'd come get me, so that’s what he’ll do.”
译文:“他不会。他答应来,他就一定会来的。”
例12:His father replied: “He gave me money, a lot of it. I don't want his money! I told him that and still he bickered with me about it. He just wouldn't listen to reason!”
译文:祖父就说:“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
汉语重主体思维,注重人的状态、情感的表达,上面两个例子中分别以人称代词“他”(祖父)、“他”(坐船的人)作主语,搭配“来”“送”“吵”等有灵动词,体现了汉语重人称的倾向。
四、结语
主客体意识的对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英汉语使用不同的表达法。汉语重人称,英语重物称。因此,在英译汉或汉译英中,可以将“人称”和“物称”进行相互替换。译者在翻译时应使译文既具有原文的表现力、又能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从而将原文作者的意思尽可能精准地传达给读者。
参考文献:
[1]KINKLEY J C.The border town[M].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9.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增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沈从文.边城[M].杨宪益,戴乃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4]史玮璇,周琳.英汉散文互译中物称与人称主语的翻译策略[J].英语研究,2012,10(02):45-46+58.
作者简介:
周柏秀,女,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