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长春新碱、丝裂霉素、更生霉素等化学药物,能杀灭增殖迅速的癌细胞,战功显赫,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武器。但是,这种“化学武器”有敌我不分的缺点,常常会侵犯正常的组织细胞,扰乱机体的生理功能,给虚弱不堪的肿瘤患者带来新的麻烦和痛苦。这种抗癌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医生们称之为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毒副反应。
为了使化学抗癌药物既能冲锋陷阵,荡涤癌瘤巢穴,又提高机体经受化疗冲击的耐受力,消除或减轻化疗引起的副反应,我国的中西医结合创造了一个巧妙的协同作战方案———在用抗癌的化学药物消灭癌细胞的同时,用中药控制化疗的毒副反应。
恢复造血系统功能
肿瘤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化疗后,常可出现白细胞降低,也可兼见红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化疗的这种副作用,按照中医的辨证,主要是热毒伤阴和阳气损耗两种情况。
1.灼伤阴液:由于化疗后热毒伤阴,津液精血损耗,因此出现血象降低,并见低热不退、眩晕、消瘦、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唇燥、大便秘结、舌红光剥、脉细数无力等症状。有时还可出现鼻衄、紫癜等血热妄行之象。方用“化疗扶阴汤”。知母、生地、玄参、龟板、天冬、麦冬、旱莲草、白芍、枸杞各9克。每天一剂,煎服两次。血小板减少明显者再加仙鹤草、丹皮、阿胶各9克。
2.损耗阳气:由于化疗后元气受损,牌肾气阳虚弱,因此出现浮肿气短、怕冷倦怠、面色带白、腰膝酸软、易感冒或感染、舌胖边有齿痕、脉迟缓或沉迟等症状。方用“化疗扶阳汤”。附子、仙茅、仙灵脾、杜仲、菟丝子、补骨脂、肉苁蓉、熟地、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各9克。每天一剂,煎服两次。如贫血严重,可加用当归、龙眼肉各9克。
化疗药物会损伤骨髓的微循环,严重妨碍骨髓物质交换,使造血细胞得不到充足的养料,造血功能抑制,因而出现血象降低。中医用调整阴阳、补养脾肾的扶正方药,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及改善骨髓微循环促进造血,因此能恢复被化疗所抑制的造血系统功能,使血象上升。
缓解消化系统反应
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害增殖活跃的胃肠黏膜上皮细胞,抑制肠胃功能,因此,接受化疗的病人常伴发消化道的副反应。
1.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此系化疗药物毒性损伤脾胃,痰湿内生,化热伤阴所致。有胃脘烧灼样疼痛或不舒服、头昏眼花、时时恶心、阵阵干呕、食不知味或不思饮食、精神疲乏、口干、舌质红、苔腻。治疗宜健脾降逆、和胃养阴,方用“化疗和胃汤”。藿梗、苏梗、白术、山药、竹茹、制半夏、石斛、北沙参、炒谷麦芽各9克。每日一剂,煎服两次。
2.腹痛腹泻:粪质多有食物残渣或呈水样便,阵发性腹痛,或隐隐胀痛,排便后腹痛减轻,小便短赤,舌苔黃腻。这是化疗药物损伤了肠胃,湿痰热毒凝聚,下走肠间。治疗宜疏利肠胃、清热解毒。方用“化疗理肠汤”。鲜地锦草、马齿苋各30克,苍术、白术各9克,防风6克,陈皮6克,白芍9克,儿茶12克,诃子肉9克。每日一剂,煎服两次。必要时用1%~5%大蒜液30毫升灌肠。
许多报道证实,化疗时配合中医药调理脾胃,可减少或消除严重的消化系统反应,防止伪膜性肠炎的发生,促使食欲恢复。这就保证了有足够剂量的化学药物发挥其治癌效应。
纠正神经感觉异常
严重的化疗毒性反应还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产生某些神经精神症状。例如头痛、疲倦、嗜睡、失眠、烦躁、幻觉、平衡失调、听力改变、震颤、神经过敏、病人变得容易激动等。
中医认为,这些症状是因为化疗药物灼伤肝肾,阴虚阳越,肝火上亢,以及心阴受耗,心神不宁的缘故。治疗以滋肾柔肝、清心潜阳、养血安神为主要方法,以达到镇静和保护神经的目的。方用“化疗镇静汤”。熟地12克,丹参、枣仁、柏子仁、白蒺藜各9克,钩藤12克(后下),石决明15克(先煎),磁石15克(先煎),龙齿15克(先煎),淮小麦30克,龟板12克。每日一剂,煎服两次。肝火偏旺者去枣仁、柏子仁,加龙胆草、菊花各9克。如出现神志异常,可服用安宫牛黄丸。
据临床报道,轻较的神经系统反应用中药后症状能较快消除,不必停止化疗药物的使用。如神经精神症状比较严重,则应停用化疗药物,改用中医药抗癌。
消除局部皮肤反应
化疗药物常用静脉滴注,药物刺激血管可发生静脉炎;有时可因药物渗漏出血管而造成软组织急性炎症,甚至坏死。中医认为毒物浸渍溃破,应首重清热解毒。内服方为金银花30克,连翘、野菊花、紫花地丁各12克,龙葵15克,赤芍9克。每天一剂,煎服两次。如局部红肿疼痛可用黄柏30克、黄连15克,浓煎取汁,用纱布浸药汁湿敷患处。
化疗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过敏性皮炎、疱疹瘙痒、色素沉着、秃发等。中医认为,这是由于化疗后血虚,风湿热毒蕴郁皮肤所致,用养血清泄法治疗有一定疗效。方用丹参、赤芍、白鲜皮、土茯苓、白蒺藜、防风、皂角刺、生地各12克,蝉衣4.5克。水煎服。
有些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本身有清热解毒、凉血散风而治皮肤病的功能,若配合化疗药物同时应用,可透泄风热,预防皮肤毒性反应的发生。例如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一枝黄花、蒲公英、土茯苓、僵蚕、紫草、银花、苦参等。至于色素沉着与脱发,与化疗影响皮质激素及内分泌有关,治疗应以中医的补益肝肾、调理气血着手,可服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乌髯黑发丹等。
愈合口腔黏膜溃疡
化疗后正常细胞也受到损害,免疫力受到抑制,口腔黏膜可出现破损。轻者口唇周围干裂或溃烂,严重者波及全口腔、舌根、舌边、咽部等;伴有口涎自流,咽痛难咽,声音嘶哑,舌干无苔或剥脱苔如地图状。中医认为,这是化疗药物毒性伤阴,火热上炎所致。治疗宜滋阴清火解毒。方用玄参、知母、石斛、北沙参、连翘、银花、生地、天花粉、山豆根各15克,茅根、芦根各30克,每日一剂,煎服两次。口腔溃疡处可外涂清热解毒、化腐生新的冰硼散或锡类散。
据报道,化疗病人口腔黏膜溃疡很容易导致霉菌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切不可掉以轻心。及时配合用中药养阴清火解毒,能使口腔溃疡迅速愈合,不影响化疗抗癌的继续进行。
疏导泌尿系统
化疗还能损害泌尿系统的排泄功能,出现尿频、尿急、血尿、蛋白尿、小便热痛及淋沥不畅,甚至尿闭。
中医认为,化疗后出现的泌尿系统毒性反应是湿热之毒下注,膀胱气化不利的反映。治疗方法应以清化湿热,通利尿道为主。方用萆薢、黄柏、扁蓄、猪赤苓、滑石、泽泻各9克,金钱草、车前草、薏仁各30克,木通6克,每日一剂,煎服二至三次。药汁量宜多,以帮助排泄。尿闭不通者可加少量乌药、桂枝以助膀胱气化;小便刺痛可加甘草梢;血尿量多者加用大、小蓟和蒲黄、炒牛膝、生地炭、茅根、花蕊石等止血药。
中医经验,患者在化疗时为促使排泄,不致毒性积聚为害,可常饮绿茶或用生甘草、绿豆同煮的绿豆汤,以缓解和预防化疗的某些毒性副反应。
为了使化学抗癌药物既能冲锋陷阵,荡涤癌瘤巢穴,又提高机体经受化疗冲击的耐受力,消除或减轻化疗引起的副反应,我国的中西医结合创造了一个巧妙的协同作战方案———在用抗癌的化学药物消灭癌细胞的同时,用中药控制化疗的毒副反应。
恢复造血系统功能
肿瘤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化疗后,常可出现白细胞降低,也可兼见红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化疗的这种副作用,按照中医的辨证,主要是热毒伤阴和阳气损耗两种情况。
1.灼伤阴液:由于化疗后热毒伤阴,津液精血损耗,因此出现血象降低,并见低热不退、眩晕、消瘦、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唇燥、大便秘结、舌红光剥、脉细数无力等症状。有时还可出现鼻衄、紫癜等血热妄行之象。方用“化疗扶阴汤”。知母、生地、玄参、龟板、天冬、麦冬、旱莲草、白芍、枸杞各9克。每天一剂,煎服两次。血小板减少明显者再加仙鹤草、丹皮、阿胶各9克。
2.损耗阳气:由于化疗后元气受损,牌肾气阳虚弱,因此出现浮肿气短、怕冷倦怠、面色带白、腰膝酸软、易感冒或感染、舌胖边有齿痕、脉迟缓或沉迟等症状。方用“化疗扶阳汤”。附子、仙茅、仙灵脾、杜仲、菟丝子、补骨脂、肉苁蓉、熟地、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各9克。每天一剂,煎服两次。如贫血严重,可加用当归、龙眼肉各9克。
化疗药物会损伤骨髓的微循环,严重妨碍骨髓物质交换,使造血细胞得不到充足的养料,造血功能抑制,因而出现血象降低。中医用调整阴阳、补养脾肾的扶正方药,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及改善骨髓微循环促进造血,因此能恢复被化疗所抑制的造血系统功能,使血象上升。
缓解消化系统反应
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害增殖活跃的胃肠黏膜上皮细胞,抑制肠胃功能,因此,接受化疗的病人常伴发消化道的副反应。
1.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此系化疗药物毒性损伤脾胃,痰湿内生,化热伤阴所致。有胃脘烧灼样疼痛或不舒服、头昏眼花、时时恶心、阵阵干呕、食不知味或不思饮食、精神疲乏、口干、舌质红、苔腻。治疗宜健脾降逆、和胃养阴,方用“化疗和胃汤”。藿梗、苏梗、白术、山药、竹茹、制半夏、石斛、北沙参、炒谷麦芽各9克。每日一剂,煎服两次。
2.腹痛腹泻:粪质多有食物残渣或呈水样便,阵发性腹痛,或隐隐胀痛,排便后腹痛减轻,小便短赤,舌苔黃腻。这是化疗药物损伤了肠胃,湿痰热毒凝聚,下走肠间。治疗宜疏利肠胃、清热解毒。方用“化疗理肠汤”。鲜地锦草、马齿苋各30克,苍术、白术各9克,防风6克,陈皮6克,白芍9克,儿茶12克,诃子肉9克。每日一剂,煎服两次。必要时用1%~5%大蒜液30毫升灌肠。
许多报道证实,化疗时配合中医药调理脾胃,可减少或消除严重的消化系统反应,防止伪膜性肠炎的发生,促使食欲恢复。这就保证了有足够剂量的化学药物发挥其治癌效应。
纠正神经感觉异常
严重的化疗毒性反应还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产生某些神经精神症状。例如头痛、疲倦、嗜睡、失眠、烦躁、幻觉、平衡失调、听力改变、震颤、神经过敏、病人变得容易激动等。
中医认为,这些症状是因为化疗药物灼伤肝肾,阴虚阳越,肝火上亢,以及心阴受耗,心神不宁的缘故。治疗以滋肾柔肝、清心潜阳、养血安神为主要方法,以达到镇静和保护神经的目的。方用“化疗镇静汤”。熟地12克,丹参、枣仁、柏子仁、白蒺藜各9克,钩藤12克(后下),石决明15克(先煎),磁石15克(先煎),龙齿15克(先煎),淮小麦30克,龟板12克。每日一剂,煎服两次。肝火偏旺者去枣仁、柏子仁,加龙胆草、菊花各9克。如出现神志异常,可服用安宫牛黄丸。
据临床报道,轻较的神经系统反应用中药后症状能较快消除,不必停止化疗药物的使用。如神经精神症状比较严重,则应停用化疗药物,改用中医药抗癌。
消除局部皮肤反应
化疗药物常用静脉滴注,药物刺激血管可发生静脉炎;有时可因药物渗漏出血管而造成软组织急性炎症,甚至坏死。中医认为毒物浸渍溃破,应首重清热解毒。内服方为金银花30克,连翘、野菊花、紫花地丁各12克,龙葵15克,赤芍9克。每天一剂,煎服两次。如局部红肿疼痛可用黄柏30克、黄连15克,浓煎取汁,用纱布浸药汁湿敷患处。
化疗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过敏性皮炎、疱疹瘙痒、色素沉着、秃发等。中医认为,这是由于化疗后血虚,风湿热毒蕴郁皮肤所致,用养血清泄法治疗有一定疗效。方用丹参、赤芍、白鲜皮、土茯苓、白蒺藜、防风、皂角刺、生地各12克,蝉衣4.5克。水煎服。
有些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本身有清热解毒、凉血散风而治皮肤病的功能,若配合化疗药物同时应用,可透泄风热,预防皮肤毒性反应的发生。例如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一枝黄花、蒲公英、土茯苓、僵蚕、紫草、银花、苦参等。至于色素沉着与脱发,与化疗影响皮质激素及内分泌有关,治疗应以中医的补益肝肾、调理气血着手,可服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乌髯黑发丹等。
愈合口腔黏膜溃疡
化疗后正常细胞也受到损害,免疫力受到抑制,口腔黏膜可出现破损。轻者口唇周围干裂或溃烂,严重者波及全口腔、舌根、舌边、咽部等;伴有口涎自流,咽痛难咽,声音嘶哑,舌干无苔或剥脱苔如地图状。中医认为,这是化疗药物毒性伤阴,火热上炎所致。治疗宜滋阴清火解毒。方用玄参、知母、石斛、北沙参、连翘、银花、生地、天花粉、山豆根各15克,茅根、芦根各30克,每日一剂,煎服两次。口腔溃疡处可外涂清热解毒、化腐生新的冰硼散或锡类散。
据报道,化疗病人口腔黏膜溃疡很容易导致霉菌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切不可掉以轻心。及时配合用中药养阴清火解毒,能使口腔溃疡迅速愈合,不影响化疗抗癌的继续进行。
疏导泌尿系统
化疗还能损害泌尿系统的排泄功能,出现尿频、尿急、血尿、蛋白尿、小便热痛及淋沥不畅,甚至尿闭。
中医认为,化疗后出现的泌尿系统毒性反应是湿热之毒下注,膀胱气化不利的反映。治疗方法应以清化湿热,通利尿道为主。方用萆薢、黄柏、扁蓄、猪赤苓、滑石、泽泻各9克,金钱草、车前草、薏仁各30克,木通6克,每日一剂,煎服二至三次。药汁量宜多,以帮助排泄。尿闭不通者可加少量乌药、桂枝以助膀胱气化;小便刺痛可加甘草梢;血尿量多者加用大、小蓟和蒲黄、炒牛膝、生地炭、茅根、花蕊石等止血药。
中医经验,患者在化疗时为促使排泄,不致毒性积聚为害,可常饮绿茶或用生甘草、绿豆同煮的绿豆汤,以缓解和预防化疗的某些毒性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