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军营小事大记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per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无法完整地记录整个春天的美丽,那些斑斓的色彩,那些芬芳的飘香……好在有一叶知春。我们以一叶带春天,以这些小事,映射2006年中国军营一隅。
  
  军人退役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调整
  
  9月18日,总后勤部下发《关于军人退役医疗保险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规定从9月1日起,师职以下现役军官、局级和专业技术4级以下文职干部、士官的军人退役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月标准,暂按干部职务等级和士官军衔级别确定。
  
  新概念营房落成
  
  8月2日,一批“营房部署基地化、规划建设集成化、设施配套一体化、营区环境生态化”的新概念营房在东北和西南边防部队相继落成,标志着解放军边防部队居住水平发生了质的跃升,为军队新世纪新营房建设树立一个样板。
  
  全国首届军人万人相亲会
  
  8月1日,建军节当天,主题为“为最可爱的人寻找真爱”的全国首届军人万人相亲会在打响“八一起义”第一枪的江西南昌举行。相亲会得到广大军人、武警及公安干警的支持,逾万报名者中有5000多人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军人,1000多名军人参加了现场相亲活动。
  


  
  告别没有制式枕头时代
  
  2月,解放军第一种制式枕头全部配发到全军所有士官、义务兵和建制连队干部手中。全军基层官兵枕着“04”型制式枕头进入狗年。随着这种设计为s形的“04”型制式枕头的下发,结束了我军没有制式枕头的历史。
  
  沈阳军区东北籍退役士兵自行返乡
  
  10月23日,沈阳军区下发通知,部署2006年冬季东北籍士兵自行离队返乡,该举措在前两年试点的基础上,2006年扩大范围,在该区全面推开。经过两年以上军队生活历练的军人不是温室里的花,退伍老兵有能力和觉悟平安返乡。改变工作方法的背后已不只是对老兵的信任。
  
  优秀大学生士兵可提干
  
  11月,解放军三总部联合下发通知,确定从2006年起,全军将直接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后人伍的优秀士兵中选拔基层干部。此举既可解决入伍士兵学历层次低的问题,又可解决现时直接入伍大学生干部缺乏士兵经历、组织纪律性差、指挥能力、管理能力弱的问题,为部队生长干部拓展了一条新途径。
  
  沈阳军区东北籍新兵“裸装”入伍
  
  12月1日,吉林省白山市105名新兵不背背包、两手空空,几乎裸装入伍。以往由人武部发放给新兵的棉被、褥单、背包绳等,改为新兵入营后由部队发放。沈阳军区军需物资油料部部长刘春杰称此次改革“为了减轻新兵旅途负担、减少运输浪费和运输安全隐患”。
  
  亚洲最先进的靶场建成
  
  中国国家常规武器试验场——白城兵器试验中心实施了大规模的数字化建设,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先进的常规武器数字化靶场。小至手枪,大到导弹,解放军使用的95%以上的常规兵器,都是在这里试验鉴定后装备部队的。
  
  全军最大退休干部住宅小区建成
  
  10月24日,占地64亩、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724套住房,总投资2.8亿元成都军区“解甲园”退休干部住宅小区投入使用。这是目前全军建设规模最大的退休干部住宅小区。
  
  女歌手拥抱战士惹风波
  
  成都军区某团列兵高雷为地方文艺团体慰问演出的女歌手鲜花,接受歌手拥抱在该团引起争议。政委杜序良在局域网上开设“高雷接受女歌手拥抱有没有错”的论坛,亲自挂帅当“坛主”。一时网上口水四起,支持与反对者势均力敌。
  
  23只藏羚羊叫停军事演习10分钟
  
  为保护23只闯进炮兵群炮火覆盖区域的藏羚羊,在海拔5100米的喀喇昆仑山某山麓,新疆军区某部一场诸兵种联合演习叫停10分钟。由于不法分子的猎杀,藏羚羊成为珍稀动物。电影《可可西里》描述了藏羚羊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作为珍稀物种的藏羚羊角逐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并最终入选。
  
  数字电影进军营
  
  驻滇某通信总站党委为了丰富官兵业余生活,购入一套数字播放设备。每周坚持为官兵放两场电影。服役期间看上数字电影提升该部战士的幸福指数。
  
  空军四大食神
  
  9月24日,空军的四名士官陈宗海、雷洪佳、刘洪元、潘明成在由国际烹饪联合会,国际段位制认证协会等单位举办,来自中国、法国、马亚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的数百名选手参加的“迎奥运国际食神争霸赛”上大打中国传统餐饮文化牌,力挫群雄荣获团体金奖。
  
  军人监督员队伍基本建立
  
  11月8日,作为全军最高检察机关的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向其选任的李素萍等9名军人监督员颁发了证书,此举标志着军人监督员队伍基本建立。人民监督员制度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03年8月逐步在地方检察机关推广的一项重大举措。军人监督员队伍的建立,将促进军事检察机关的业务建设和执法规范化。
  
  奖章“换装”
  
  5月11日,空军将为表彰从事飞行和航空机务的优秀人员而重新设计制作的新式荣誉奖章颁发部队。新式奖章像空军的新式军装一样,体现了空军部队的特色及飞行、机务人员的职业特点。在师以下部队从事机务工作连续满30年的机务人员可获得相当于二等的空军航空机务人员银质荣誉奖章。400多名飞行和航空机务人员成为首批获奖者。
  
  为驻藏干部量体裁衣
  
  为使明年配发的07式服装型号准确,让每位干部都能穿上合体的新装,成空军需处联合某被装厂对驻藏某场站干部进行服装型号测量。新军装在驻港部队服装的基础上创新,色彩鲜明、富有时代感、增添礼服是其最大特点。解放军将告别无礼服时代。
  
  新《军人体能标准》颁发施行
  
  经总参谋部批准,重新修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体能标准》正式颁发全军施行,现行《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中的体能标准即行废止。新标准首次实现了对全军所有现役人员体能训练的系统规范,把年龄、性别、海拔作为调节训练难度强度的主要参数,删除了技巧性、观赏性的体能项目,增加紧贴任务、符合实战的训练内容。
其他文献
80年的历史,记录多少岁月屐痕;  80年的队伍,走过多少风雨征程。  阳春三月,记者怀着一种朝拜的心情,走进我军规模最大、保存档案最多、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中央级国家专业档案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从珍贵档案所承载的历史实证中了解我军成长、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了解档案记载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军史故事,近距离地感受了一番我军档案工作的历史成就。    四次迁馆,一馆两库,三十载岁月珍藏军史记忆   
期刊
那是几年前早春二月的一天,北京还是乍暖还寒。临近中午,我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我今天请在京的刘英等六位红军妈妈吃饭,想请你一起参加!”电话是徐海东大将的女儿打来的,语气因兴奋而急促,我的耳膜被冲撞的电波震得嗡嗡响。  “恭敬不如从命”!我匆匆赶往指定地点。尽管我先后在不同的场合见到过这些红军妈妈,但一想起今天就要和这些年龄都已过八九十岁的革命老人一起午餐,我的心情仍然很激动。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她
期刊
长久以来,西方人只能通过战争来认识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从战场上走下来的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在日益透明的开放进程中,更加自信。  1937年10月,美国记者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出版,该书向世界描绘了一个西方记者眼中的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引起震动。  1946年2月,为迎接来延安访问的美国特使马歇尔将军,由临时抽调人员组成的解放军第一支仪仗队首次亮相世界。  1955年,驻扎在天津杨村的“中国开放第
期刊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国家代表队”,开放部队正在改变过去表演痕迹过重的项目,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力图把全军建设的最新成果展示出来。新时期,开放部队应该向世界展示中国军队发展的形象、和平的形象、开放的形象、创新的形象、和谐的形象。    《解放军生活》:作为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您对这些年来开放部队的建设成果怎么看?  张邦栋:自第一个开放部队在上世纪50年代正式开放以来,经过这些年来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蓝天上有他的梦想,成就他如雄鹰般自由翱翔;地面上有他的港湾,如甘泉般给予他爱的力量。尽管我没有翅膀,不能和他比翼双飞,我却甘愿做他永远的港湾,助他越飞越高。  ——张宗莉  爱人姓门,有了孩子,家里就有两扇门了,特有安全感、归属感。  ——张宗莉语  第一次见到渤海,蓝湛湛的海面和咸咸的海风让张宗莉的心胸变得如大海一般宽广平静。她沿着海堤一路快乐地奔跑,任凭海风轻轻吹拂她的脸庞。身后,爱人抱着门门
期刊
2006年11月14日,兰州军区空军某部飞行员李剑英驾驶某型歼击机,在训练结束归场途中,飞机撞鸟造成空中发动机停车。为避免飞机失控坠入村庄,他毅然放弃跳伞求生决定迫降,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幸壮烈牺牲。空军党委给李剑英追忆一等功,并追授他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仅仅是四个月的时间,李剑英的影响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上网,用任何一个搜索工具,键入李剑英三个字,数以万计的条目就会出现在
期刊
《解放军生活》:您认为这些迎外部队在军事和外交上的作用是什么?  陈舟:组建迎外部队是中央军委的英明决断,也是军事外交发展的客观需要。迎外部队作为我军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军事和作交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展示我军良好形象。迎外部队精良的装备、高昂的士气和过硬的军事素质,向外界展现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二是增进军事互信。通过迎外部队的开放透明,可以使外军在非战争环境下了解我军的精神
期刊
杨志军扶着铁握把一动不动,在零下七八摄氏度的坦克模拟训练中心等了3个多小时,终于等到了外宾的到来。  “当时手没戴手套,冻得红一块紫一块的。”每当回忆起9年前参加的第一次迎外任务,已是某开放部队士官的杨志军仍然很激动,“出发前我们理了发,刷了牙,洗了脸,剪了指甲,用排长的熨斗熨展了衣服,就连迷彩帽里也垫上了报纸,心想一定要让外宾看看我们中国军人的一流风采。”  杨志军也许当时还没意识到,他和他的战
期刊
核心提示:    20多年来,方永刚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他真学、真信、真情传播,讲授创新理论课程,让人们看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巨大魅力。他说是党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他的命运。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只要能为党的创新理论服务,自己就是快乐的,哪怕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他37岁去读硕士,43岁那年又拿下了博士学位。一年365天,至少有300天工作和学习到凌晨两点才入睡。作为老师,他每年的工作量
期刊
他们是解放军在2006年用平凡锻造的十张闪耀着金子般光泽的厚重名片。他们是十面迎风招展的旗,他们是十座耀眼夺目的星,他们是十粒品质优秀的种,他们是十道横跨蓝天的虹……其实,他们只是十张普通平常的脸。我们通过2006年的报纸杂志和电台电视网络诸多媒体头条认识了他们,从他们的事迹中领略了中国军人的崇高和光荣。这十张脸是中国现役军人千万张面孔在2006年中国军营这一特殊时空的精神显影。中国军营典型脸谱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