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被“刹车”?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伊始,浙江省证监局对数米基金通过公司网站等渠道宣传“数米胜百八”活动进行了处罚,对数米公司给购买货币市场基金产品的投资者进行收益补贴,宣传资料中存在“最高可享8.8%年化收益”等不當用语的行为勒令进行整改。这是互联网理财产品大战开打以来,相关机构收到的第一张罚单,而这张罚单确实给推出大额补贴做高收益、招揽投资者的互联网理财产品踩下了“刹车”。
  从“余额宝”开创互联网与个人金融产品的紧密结合以来,似乎一夜之间,网上层出不穷地看到很多原本与个人金融无关的公司纷纷推出了基于网络渠道的个人理财产品,而收益率也高得令人咋舌。其中不乏百度这样的巨头,一时间7%、8%年化收益的理财产品屡见不鲜,且一经推出,往往一两个小时就迅速售空。有的公司甚至推出收益高达15%的理财产品,而且都说自己“回报稳定,本息安全”。
  其实,这些产品短时间内的确可以提供高收益,但根据浙江证监局的处罚依据,这往往是基金公司为了吸引客户而用自己的钱在贴补客户收益。一旦基金方面资金出现问题,普通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是很难保障的,“跑路”的基金公司也不是没有。作为普通投资者,在面对这么多诱惑时,不妨想一想,互联网金融与在银行代销的传统理财产品相比,从投资行为、资金用途、经理人素质等方面并无质的区别,只是信息手段和销售渠道有些改变。
  通常,收益总要与相应的风险成比例,于是整个市场是均衡的。而一旦有高收益同时风险又很低这种不均衡情况出现,就有套利机会。而在一个信息充分流通的市场中,这种机会转瞬即逝,因为信息透明,所以当套利机会出现时,总有投资者买入而改变资产价格,随即套利机会也就消失了。我们现行的金融投资市场不能叫信息完全透明,但套利机会也要借助计算机程序才有可能抓住。
  我不知道那家承诺15%还安全收益的公司究竟有何神力。我只知道,课本上说,在信息透明的市场中套利机会不存在!所以,当你看到这样的疑似套利机会的时候,要么这是一个信息极不透明的市场(可是分明连你都在网上看到了),要么这当中的风险超出了你的预期,或者回报的承诺有问题,或者,以上皆是。作者邮箱:bigyuanli@hotmail.com
其他文献
微软正式宣布以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设备制造部门,真是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一方面来自诺基亚在埃洛普治理下的命运,几乎一直受微软摆布,直到身价不断贬值,最终被微软收购;另一方面则来自对巨头诺基亚结局的唏嘘,其有着全球知名的品牌、数不清的专利、全球的渠道和供应链,但这一切加起来,身价也还不如几乎没有专利的中国小米公司。  当我们看到巨头因反应滞缓而迟暮,看到依靠google的开放安卓系统,中国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