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包之惑

来源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old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三包之惑
  中国已经连续四年保持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的地位,在这惊人数据的背后,对于汽车消费者的保护却远没有达到汽车大国的水准。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更是历经8年漫漫长路后,才宣布于2013年10月1日出台。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的说法,之所以将汽车产品纳入三包的专项立法,是考虑到汽车产品技术复杂,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个体比较分散,容易处于劣势、弱势。因此,三包规定立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汽车产品的纠纷有法可依。与此同时,汽车三包的出台也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汽车行业,汽车厂商将回归“质量”这一价值原点,促进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汽车产品有其特殊性,其产品构成复杂,品牌众多,标准各异,目前国家制定的三包政策是否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同时,对比其他行业消费品的维权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来看,汽车三包政策的出台能否对目前市场上的汽车消费问题做一个像样的裁定?这些都让我们拭目以待。
  汽车营销研究所所长 刘 进
  汽车三包政策的出台保护了消费者、经销商和厂商,是一个共赢局面。从长远来看,它净化了汽车销售市场,使汽车的销售和购买都变得更为简单。汽车是个复杂产品,消费者往往不具备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三包政策降低了顾客的风险感知,从而会加速顾客的购买决策流程,促进汽车市场的消费。
  另一方面,三包政策可能与消费者的期望还有差距,但是三包政策的出台客观上促使了厂商和销售服务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三包政策对自主品牌是个机遇,会进一步缩小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质量的不信任。目前,已经有很多汽车自主品牌承诺向消费者提前提供三包政策,增强了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信心,也促进了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汽车三包政策的出台,第一次从国家法规的角度将汽车纳入了消费者权益保障的范畴,这在维护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对整个汽车供应、服务链条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也给予了重视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厂商一个更好的建立竞争优势的机会。
  不过,汽车三包政策的实施效果还有待考验和完善。不同于一般消费品,汽车三包的关键在于一整套科学、公平、独立的鉴定评估机制,没有这一机制,相关车辆的相关责任就会混淆不清,容易空化。要想三包服务真正落地,就需要国家层面完善汽车流通商业的利益分配。当前品牌授权模式下的汽车经销商是没有主导权的,应该提高他们作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相应的话语权。
  山东朗巍汽车运营中心总经理 牛 可
  对消费者而言,应注意记住《规定》中明确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掌握《规定》中的责任免除条款。
  对经销商而言,在向消费者交付车辆时应保证资料完整交接,在车辆验收时作出相关说明,并请消费者签署确认文件;按照《规定》更换、退货的家用汽车产品,应当经检验合格并明示该车是“三包换退车”以及更换、退货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生产企业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健康的市场有利于企业长期生存,既然如此,企业就必须完善自身的经营哲学,主动提升企业责任,真正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提供超越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获得企业应得的利润。这一切应该从提升产品质量、完善问题处置流程等入手,因为没有过硬的品质,企业就不具备真正的竞争能力。
  小酒能否成就大气候
  小包装的酒一直都有,然而带火市场的小酒却是近两年推出的“青春小酒”。卖萌的包装,过目不忘的口号,时尚简约的小酌文化,俘获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心。然而仅靠这些,小酒就能够成就大气候,一路狂奔吗?面对新的细分市场,众多传统白酒企业也陆续推出了小酒品牌,其存在哪些优势,又会面临哪些尴尬?区别于传统白酒,小酒品牌应该如何与消费者沟通,带给消费者一个即饮现场的氛围和理由?
  如何抓住中国消费市场的变革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由投资和出口导向型转为消费导向型,广袤的中国市场成为中外企业难以拒绝的目标,这一转型也为中外企业带来无限的挑战和机遇。在中国经济增长步伐放缓和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环境下,中短期内最可能改变中国消费者行为的趋势有哪些?受访企业选择的关键趋势是什么?这些关键趋势对企业所在的行业有何影响?
  个性化服务如何
  更接地气
  给顾客带来满意的个性化服务一直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但事实上鲜有顾客真正获得精准、贴心的个性化服务,是企业不够用心,还是顾客太挑剔?个性化服务落地难的个中缘由到底是什么?身处大数据时代,企业如何快速把握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心理预期?有了庞大数据的支撑,企业的个性化服务会变得更加靠谱,更接地气吗?
  社区电商梦
  离现实还有多远
  一家原本专注于房地产业的投资集团突然宣布,要打造中国最大的社区服务运营商。社区电商,的确为地产业跨界转型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概念,然而在其华丽的噱头之下,却是诸多不切实际的想象:将用户绑定为自己的潜在消费者是否一厢情愿?人为设定门槛,垄断“物流最后100米”是否考虑过用户的接受程度?房地产转型O2O,如何获取线下商铺资源的支持?
  不怕在市场上遇到困难,就怕跳不出既有的观念。
  作为营销高管、市场主管,您的工作中如果刚好碰到上面的难题,不妨跟我们聊聊,我们会尝试帮您找到可行的思路或方法。当然,如果您希望我们关注某个问题,也欢迎随时提醒。销售与市场整合咨询培训中心,服务QQ:2339912365,咨询电话:0371-63906209。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