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决策出台的国际背景研究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er_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了更好地认识改革开放这一决策出台的必要性,我们有必要回望历史,更好地认清当时的国际形势。本文试图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初露端倪、中美关系的改善等三个方面来加以阐述,更好地说明改革开放决策出台的国际背景。
  关键词:改革开放 决策出台 国际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经过认真讨论,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32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道是"饮水思源",我们必须时刻铭记有功于这一决策的伟人,更需要回到三十二年前的世界,深入了解这一决策的国际背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继续深入贯彻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
  第一,当时世界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为我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提供了必要的国际条件。
  西方殖民者从十六世纪后期开始大规模对外扩张,对广大的亚非拉地区进行殖民征服,掠夺殖民地的宝贵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有道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殖民地人民自"豺狼"入侵那一刻起就展开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到了二十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两场殊死搏斗,极大地削弱了自身力量,放松了对其殖民地的控制,为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斗争提供了有力时机。这使得整个二十世纪中前期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也就是西方国家为了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与亚非拉国家的人民为了争取国家独立而进行的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而"战争与革命"的主要形式就是各种各样的暴力斗争。历史的车轮转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亚非拉的民族独立斗争高峰已过,绝大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都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在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在政治革命以后,必须要转变观念,"由破坏一个旧世界转变为建设一个新世界",做到"我们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更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也就是把工作的重点转向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改善民生,以赢得人民的支持,进而巩固新生的政权。在这之前,西方世界在汲取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慑于人民要求和平的强大压力、迫于社会主义的强大威力,以及在美苏争霸、两极格局的"雅尔塔体制"下共同对付苏联的需要,也暂时压下内部矛盾,停止内部争斗,通力合作,结成反对苏联的统一战线。在军事威慑和政治恫吓无效的情况下,在保持对社会主义阵营强大军事压力的前提下,开展所谓的"和平竞赛",大力发展经济,通过国家发展成就的展示来显示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并通过所谓除军事以外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式和社会主义国家交流,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武学境界。更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二战后的头二十年,西方国家实现了"黄金时期"的高增长期,二十年生产的物质成品相当于过去二百年的总和,由此他们尝到了发展的甜头。这写都意味着和平与发展已经取代了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这就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提供了必要的国际条件。
  第二,经济全球化的初露端倪以及飞速发展,为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外来有利条件发展自己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同时,发端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伴随着西方殖民历程发展的形成的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基础上,世界各国的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化,这使得各国的生产过程和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市场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细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生产要素如资本、科技、原材料、人力资源等交流日益密切,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快速交通体系的建立、网络的兴起使得经济全球化不再是纸上谈兵,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如何对待经济全球化,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来发展壮大自己,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方面的经典例证,就是亚洲四小龙的快速崛起,当然他们崛起的条件还有很多。但不可否认的一点,他们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规避自己的劣势,找到了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从而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当然,中国实在太大了,四小龙又太小了,实际情况不同。尽管如此,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对外开放,利用经济全球化来发展自己,也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难得的经济机遇。
  第三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也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
  中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美国苏联的关系都十分紧张,国际环境对我们十分不利,我国一度实行"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政策,既反苏也反美。在那样一种国际环境中,我们忙于"备战备荒",谈不上"改革",更别提大规模的"对外开放"了。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由于陷入越战泥潭不能自拔,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受到西欧和日本的有力挑战,加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泥淖,面对苏联力量日益壮大和咄咄逼人地攻势,都让美国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需要在和苏联的对抗中寻找新的盟友。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在此背景下,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中美关系迅速改善,直至1979年两国正式建交。随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苏联也开始和中国缓和关系,使得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根本好转。这就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使我国能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国内建设,同时也为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科学地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顺应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七十年》,胡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2】《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王怀超 秦刚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吴继锋(1978.9-),男,辽宁省朝阳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史专业,现供职于中共朝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其他文献
利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人口老龄化与15个细分行业就业比重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消费性服务行业就业比重产生显著
现阶段,我国农村普遍存在金融排斥现象,广大农户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暂未得到满足,缓解农村金融排斥问题对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革命老区芷江县农村
信用货币时代,货币自主权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黄金的金融属性、贮藏功能和国际清算功能在传递中国黄金市场信息、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文莱经济增长得益于油气产业,其石油部门生产总值约占GDP的60%,针对文莱这一石油资源依赖型国家,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有待检验.实证研究表明:一是短期内金融发展对文
本文在系统总结传统“+贫困户”带动模式和政策性金融传统投融资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模式的现存问题,梳理了未来产业扶贫的新思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现代
城商行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关系到自身发展的安危,更易衍生为区域性金融风险,尤其在后发地区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会对当地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本文选择我国后发地区最具有
【人物简介】1956年10月出生,现任浙江省卫生厅工会专职副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劳动模范。“挑战”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赵旃求卿未得。且怒于失楚这致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转换的规律,会利用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联系进行各种进位制之间的转换.(2)过程与方法:学习各种进位制转换成十进
期刊
本文聚焦云南省88个贫困县,分别采集2015~2018年云南省88个贫困县6643户已脱贫贫困户、6745户未脱贫贫困户开展金融支持贫困户脱贫情况的问卷与调查.运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