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譯文】财物为身外之物,即使累积千千万万,也比不上读书的价值。
【赏析】此条采用对比手法,将财物与读书进行一番比较,以反衬和突出读书对于人生的重要价值。该名句告诫人们不要贪恋财物,而要注重读书学习与提高自己做人的素质。“读书无用论”者当为之三思。
君子之交,绝无恶声。
【译文】有道德的人即使绝交也不互相诋毁。
【赏析】古代的君子贤达,绝交时从不恶语相向,即使受到不公正对待,离开某个地方时也不去说它的坏话。在现实生活中,友情破裂、同事关系闹僵是常见的事,朋友一时不忿,两个人之间顿时反目成仇也时有所闻,于是人世间就有了绝交之说。没有教养的绝交者们大吵大骂,甚至拳脚相向,最后发誓老死不相往来的结果固然可悲,绝交之后再用恶语去攻击对方就更没有道德可言。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
【译文】世间的人往往好受蒙蔽,他们重视耳朵听见的,而轻视眼睛看见的;重视远处的,而瞧不起近处的。
【赏析】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告诫人们凡事不可轻信,而应考察比较,然后再下结论,才能不受蒙蔽。有时我们对很多遥不可及的梦想太过迷恋,而忽视了身边最切实可行的东西,这要求我们做事不要不切合实际,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达成梦想。
至诚之言,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声名,无余地也。
【译文】太诚实了的言论,别人未必会相信;太高洁的行为,别人往往会产生怀疑。这都是由于他们的言行名声太好,没留余地的缘故。
【赏析】许多事都要留有余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饭只能吃八分饱,瓜只能摘八分熟。话到嘴边留一线,情到深处余三分。好名声自然是好处多多。然而,皎皎者易污,尧尧者易折。太好的名声往往会招来羡慕嫉妒恨。再者,盛名之下,其实也难副。
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译文】现在有些人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却企望有个好名声传扬于世,就好比容貌很丑而要求镜子里现出美的影了。
【赏析】现在某些人不注重身心修养,却企求名声传扬,就好比相貌很丑却要求漂亮的影象出现在镜子中一样。德行高的人不顾名声,一般人努力扬名,没有德行的人竭力窃取名声。忘掉名声的人,能够认识事物的规律,使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所以用不着去求取名声;树立名声的人,努力提高品德修养,谨慎行事,担心自己的荣誉不能显扬,所以对名声是不会谦让的;窃取名声的人,貌似忠厚而心怀大奸,求取浮华的虚名,因此是不会得到好名声的。
君子处世,贵能克己复礼,济时益物。
【译文】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
【赏析】孔子强调随时注意不失礼,不是希望弟子都变得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孔子认为:礼的本质是仁爱。如果人们都能够依礼行事、非礼不行,那么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为一个“仁者”。也就是说,克己复礼是“为仁”。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和领悟,所以颜回对孔子说:我虽然不大聪明,但会依照先生说的去做。
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译文】做学问有快与慢的区别,写文章有巧与拙的不同。做学问缓慢只要肯下功夫,终究会精通熟练;文思笨拙的人,即使刻苦钻研思考,终究也难免流于浅陋拙劣。
【赏析】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写文章的人会各有各的强项,各有各的短板。因此写诗撰文,也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难,也没有必要。孔子若去写诗,李白若去写散文,朱自清若去写“论语”,他们恐怕都不是天才了。写诗撰文,一技之长而已。有人会种地,有人会做工,有人善烹饪,有人善养殖,有人长于单打独斗,有人长于鼓动……能创造财富的人都是人才。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譯文】财物为身外之物,即使累积千千万万,也比不上读书的价值。
【赏析】此条采用对比手法,将财物与读书进行一番比较,以反衬和突出读书对于人生的重要价值。该名句告诫人们不要贪恋财物,而要注重读书学习与提高自己做人的素质。“读书无用论”者当为之三思。
君子之交,绝无恶声。
【译文】有道德的人即使绝交也不互相诋毁。
【赏析】古代的君子贤达,绝交时从不恶语相向,即使受到不公正对待,离开某个地方时也不去说它的坏话。在现实生活中,友情破裂、同事关系闹僵是常见的事,朋友一时不忿,两个人之间顿时反目成仇也时有所闻,于是人世间就有了绝交之说。没有教养的绝交者们大吵大骂,甚至拳脚相向,最后发誓老死不相往来的结果固然可悲,绝交之后再用恶语去攻击对方就更没有道德可言。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
【译文】世间的人往往好受蒙蔽,他们重视耳朵听见的,而轻视眼睛看见的;重视远处的,而瞧不起近处的。
【赏析】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告诫人们凡事不可轻信,而应考察比较,然后再下结论,才能不受蒙蔽。有时我们对很多遥不可及的梦想太过迷恋,而忽视了身边最切实可行的东西,这要求我们做事不要不切合实际,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达成梦想。
至诚之言,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声名,无余地也。
【译文】太诚实了的言论,别人未必会相信;太高洁的行为,别人往往会产生怀疑。这都是由于他们的言行名声太好,没留余地的缘故。
【赏析】许多事都要留有余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饭只能吃八分饱,瓜只能摘八分熟。话到嘴边留一线,情到深处余三分。好名声自然是好处多多。然而,皎皎者易污,尧尧者易折。太好的名声往往会招来羡慕嫉妒恨。再者,盛名之下,其实也难副。
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译文】现在有些人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却企望有个好名声传扬于世,就好比容貌很丑而要求镜子里现出美的影了。
【赏析】现在某些人不注重身心修养,却企求名声传扬,就好比相貌很丑却要求漂亮的影象出现在镜子中一样。德行高的人不顾名声,一般人努力扬名,没有德行的人竭力窃取名声。忘掉名声的人,能够认识事物的规律,使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所以用不着去求取名声;树立名声的人,努力提高品德修养,谨慎行事,担心自己的荣誉不能显扬,所以对名声是不会谦让的;窃取名声的人,貌似忠厚而心怀大奸,求取浮华的虚名,因此是不会得到好名声的。
君子处世,贵能克己复礼,济时益物。
【译文】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
【赏析】孔子强调随时注意不失礼,不是希望弟子都变得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孔子认为:礼的本质是仁爱。如果人们都能够依礼行事、非礼不行,那么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为一个“仁者”。也就是说,克己复礼是“为仁”。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和领悟,所以颜回对孔子说:我虽然不大聪明,但会依照先生说的去做。
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译文】做学问有快与慢的区别,写文章有巧与拙的不同。做学问缓慢只要肯下功夫,终究会精通熟练;文思笨拙的人,即使刻苦钻研思考,终究也难免流于浅陋拙劣。
【赏析】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写文章的人会各有各的强项,各有各的短板。因此写诗撰文,也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难,也没有必要。孔子若去写诗,李白若去写散文,朱自清若去写“论语”,他们恐怕都不是天才了。写诗撰文,一技之长而已。有人会种地,有人会做工,有人善烹饪,有人善养殖,有人长于单打独斗,有人长于鼓动……能创造财富的人都是人才。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