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美国大片的引入给中国电影业带来了巨大冲击,而今,随着美国连续剧在全球的风靡,国产电视剧亦受到由互联网、D版光盘等新媒介为载体的境外电视剧的绝对挑战,其中当然还是以美国电视连续剧带给中国受众的冲击和影响最为强烈震撼!例如,目前正在美国热播的《越狱》、《迷失》、《欲望都市》等创意新颖、构思奇特、阵容强大、制作精良的最新电视连续剧,同步成为中国时尚人群疯狂追捧、争相收藏的心仪对象。
传播形式:网络、DVD
互联网片源,即时传送。美国新上映的电视剧之所以能够近乎零时差进入中国受众的视线,并非走的官方通道,而是仰赖一大批“影迷”网民的无私奉献、倾情推出,其传布过程大体如下:首先要说明,美国电视剧的播映一般为每周播放1~2集(有别于我国的一天1~2集),其通常采用的是一边拍摄一边播映的“现做现卖”形式。有一部分在美国留学、工作或移民生活的中国影迷网民,每周热情高涨地守候在电视机前,边看边录,且快速翻译成中文,并添加字幕,编辑压缩后通过P2P下载的方式迅速在网上传播。该传布过程完全是个人行为,没有商业因素,就目前情况看,应该说是纯粹的兴趣使然。虽说这是一项没有报酬的工作,但是却有大批网民投身其中且乐此不疲,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责,诸如片源、翻译、编辑、压缩,以及最后制作种子、提供下载的各个环节都有“志愿者”夜以继日地分工协作,这才促成了如此完美高效的仅次于卫星直播式的“美剧中映”。一部最新热播电视剧从美国首映到网上发布通常用不了24小时,最快的几小时后就可以下载收看了。
DVD光盘,影响广泛。虽然DVD盘片一般会比网上发布晚两到三个月甚至更久,但因其是通过DVD机和电视机播放,收视毕竟更为实用方便一些。应该说DVD光盘拓宽了境外电视剧在国内的影响范围,赢得了更多的中国受众。当然DVD的片源获取主要还是来自互联网,因为我们的“相关从业者”完全可以在网上找到高清的片源,这种片源质量足以制作高品质的DVD,且成本低廉。
显然,网络媒体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进步,大大缩短了美国电视剧进入中国受众视线的时间。基于网络的P2P下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法律约束,因此以BT和电骡摄取丰富境外片源,就成为中国受众同步欣赏美国电视剧的畅通渠道。
受众特征:高品位精英小众
最新热播的美国电视剧目前还不能通过像有线电视网这样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覆盖面的官方渠道做到及时传布,而网络传播的方式就决定了其受众的特点:是小众而非大众。这部分小众人群一般具有较高学历,有方便的上网条件,习惯于字幕形式收看,年龄大多在15~38岁,其中英语听力较好的占有相当比重。
“小众精英化,大众痴呆化”的言论虽然有些偏激,但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小众群体和大众群体的口味、特质大相径庭。通观国内主流电视剧,古装戏、低成本室内轻喜剧、农村故事剧……这些题材很难和科技、时尚、前卫、魅力联姻,自然难入小众高端群体的法眼。这里有一个既普遍也很有趣的现象:对美国电视剧越是喜爱的人,就越不喜欢看国内电视剧。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崇洋媚外”之类的政治辞令来解析这个问题,既然这个现象不是偶然,也非个体,就应当探明成因,发掘原委。小众群体除了具高学历、年轻化的基本特征外,还有着很多显著集中的特质。例如:对外界事物或未知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忱,喜欢求新、求变,生活和收入相对稳定、优越,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和个性追求等;他们不满足于国内电视剧简单的剧情编排和粗糙的画面制作,更希望在观看美国电视剧特别是在同步收视的过程中紧跟流行脚步,把握时代脉搏。
与传统国产电视剧的受众定位完全不同,精英小众对时尚潮流、新文化、优越感的追求在欣赏美国电视剧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美剧在小众心目中所起的作用显然超出了其表面看来的编剧独具匠心,抑或制作的视听震撼。同步观看美剧,已成为小众群体区别于其他人群的一个重要特征,大有将美剧定义为时尚文化和精英消遣的发展新趋势。
美剧昭然入侵,国剧岂容坐视?
目前来看,最新美剧即使很精彩,也只是传播于小众群体之间;我们的国产电视剧于大众范围横扫热播,全然一派盛世景象……如此看来似乎根本无须担心外敌入侵带来的小范围影响。乍看的确如此,国剧大众群体的数量远远超出美剧小众的人数,然而殊不知其背后商业含金量的差别之大。我们知道,小众群体多生活在大中城市,收入相对稳定,购物欲强,购买力高,且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对时尚和潮流更为敏感、更为热衷,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小众群体对美剧的偏爱使其收看国产电视剧的时间大大缩短,而这些特征对于在国产电视剧间大量插播电视广告的企业,特别是时尚品牌、科技产品电视广告的商家企业来说,是绝对不该忽视的。
既然企业在投放广告的时候对小众群体尤为关注,国产电视剧就更不能放任美国电视剧的网络侵袭,否则国产剧商业广告的投放价值将面临日益走低的直接威胁,时尚消费品广告会越来越少地光顾国产电视剧。根据央视索福特的调查分析,我国电视观众从2000年的11.5亿增加到2005年的11.9亿,然而每天的平均收视时间却从184分钟缩短到了174分钟,大众收看电视的时间呈下降趋势。众所周知,国产电视剧数量不断攀升,其吸引力却日渐下降;反观境外及互联网,情况则截然不同,美剧明显蕴涵了更大的品牌认同和商业价值。无论是集中着文化精英和意见领袖的小众,还是分布于各阶层的大众,对国剧的质量要求都越来越高,而受众欣赏水平的提升和美剧的网途入侵,显然已呈前后夹击之态势,腹背受敌的国产电视剧如果不正视这一现状,仍掉以轻心,以老大自居,那么国产电视剧的冬天怕不远矣!
“收视率”:国产电视剧的精神鸦片
和美国电视剧每集50万~300万美元的投资相比,国产电视剧实难望其项背。其实,资金投入的多寡并不是导致巨大差异的主因,受众定位才是二者的最大差别所在。在中国,“低阶层的社会民众引导着电视的走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大量情节简单、制作粗糙、毫无品位可言的国剧却长期高居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在没有更有效的调查形式出现之前,收视率成为衡量传播质量和效果的唯一参照依据。这种流于表面的评判标准有失公允,若要真实有效地了解收视实绩,恐怕得将收视调查侧重于以“绿色收视率”和“有效受众量”等为标准的方向来衡量。收视率低不等于节目质量不好的例子比比皆是,以凤凰卫视为例,这个颇具文化品位和个性特点的电视频道,吸引了高端小众群体的极大注意力,该台亦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性品牌,虽然受众有限,但凤凰卫视已然成为众企业投放电视广告的首选频道之一。
在此不得不提醒我们的国产电视剧:不能再盲目地追求收视率指标了,如果不能在高端受众中赢得青睐,其广告价值势必大打折扣,投资回报亦将逐步走低,恶性循环的危险系数极大。换言之,国内高端受众的收视特点需要国产电视剧制作者深入调查、分析思考,甚至可以从追捧美国电视剧的受众群体中寻找线索、挖掘信息。
收复失地,提高有效收视率
面对逐步开放的中国传媒市场,境外电视剧的引入机制日渐成熟,时差也会越来越短。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八套播放的《绝望的主妇》,虽然后期配音没能被大多数观众所认可,收视率也未达到预期目标,但这种积极引入的策略还是可喜的、正确的。如果希望我们的国产电视剧也能出现牢牢抓住小众群体的高端精品,“引狼入室”的大胆举措不失为一剂有效应对的良方;或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选择类似当年电影业采用的“休克疗法”,此举虽然极端,但从长远来看,对中国电视剧的产业化、国际化定能产生强势推力。
最了解中国观众的应该还是中国的电视剧制作人,美国电视剧的网途入侵和小范围抢滩目前虽不会给国产电视剧带来致命影响,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应该以此为契机,迅速展开对美国电视剧影响我国小众群体这一客观现象的系统研究和分析,挣脱单纯追求收视率的传统束缚,对能够影响小众群体的国产电视剧进行垦荒。要知道,中国的电视受众是中国电视业的基础和希望,满足受众需求是传媒人的义务和责任,岂容坐视年轻受众市场被美国电视剧逐渐蚕食?因此我们必须正视问题,认真面对,有效狙击美国电视剧的网络侵袭,打造精品国产电视剧,收复高端小众失地,创造更多的市场佳绩。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
传播形式:网络、DVD
互联网片源,即时传送。美国新上映的电视剧之所以能够近乎零时差进入中国受众的视线,并非走的官方通道,而是仰赖一大批“影迷”网民的无私奉献、倾情推出,其传布过程大体如下:首先要说明,美国电视剧的播映一般为每周播放1~2集(有别于我国的一天1~2集),其通常采用的是一边拍摄一边播映的“现做现卖”形式。有一部分在美国留学、工作或移民生活的中国影迷网民,每周热情高涨地守候在电视机前,边看边录,且快速翻译成中文,并添加字幕,编辑压缩后通过P2P下载的方式迅速在网上传播。该传布过程完全是个人行为,没有商业因素,就目前情况看,应该说是纯粹的兴趣使然。虽说这是一项没有报酬的工作,但是却有大批网民投身其中且乐此不疲,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责,诸如片源、翻译、编辑、压缩,以及最后制作种子、提供下载的各个环节都有“志愿者”夜以继日地分工协作,这才促成了如此完美高效的仅次于卫星直播式的“美剧中映”。一部最新热播电视剧从美国首映到网上发布通常用不了24小时,最快的几小时后就可以下载收看了。
DVD光盘,影响广泛。虽然DVD盘片一般会比网上发布晚两到三个月甚至更久,但因其是通过DVD机和电视机播放,收视毕竟更为实用方便一些。应该说DVD光盘拓宽了境外电视剧在国内的影响范围,赢得了更多的中国受众。当然DVD的片源获取主要还是来自互联网,因为我们的“相关从业者”完全可以在网上找到高清的片源,这种片源质量足以制作高品质的DVD,且成本低廉。
显然,网络媒体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进步,大大缩短了美国电视剧进入中国受众视线的时间。基于网络的P2P下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法律约束,因此以BT和电骡摄取丰富境外片源,就成为中国受众同步欣赏美国电视剧的畅通渠道。
受众特征:高品位精英小众
最新热播的美国电视剧目前还不能通过像有线电视网这样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覆盖面的官方渠道做到及时传布,而网络传播的方式就决定了其受众的特点:是小众而非大众。这部分小众人群一般具有较高学历,有方便的上网条件,习惯于字幕形式收看,年龄大多在15~38岁,其中英语听力较好的占有相当比重。
“小众精英化,大众痴呆化”的言论虽然有些偏激,但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小众群体和大众群体的口味、特质大相径庭。通观国内主流电视剧,古装戏、低成本室内轻喜剧、农村故事剧……这些题材很难和科技、时尚、前卫、魅力联姻,自然难入小众高端群体的法眼。这里有一个既普遍也很有趣的现象:对美国电视剧越是喜爱的人,就越不喜欢看国内电视剧。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崇洋媚外”之类的政治辞令来解析这个问题,既然这个现象不是偶然,也非个体,就应当探明成因,发掘原委。小众群体除了具高学历、年轻化的基本特征外,还有着很多显著集中的特质。例如:对外界事物或未知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忱,喜欢求新、求变,生活和收入相对稳定、优越,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和个性追求等;他们不满足于国内电视剧简单的剧情编排和粗糙的画面制作,更希望在观看美国电视剧特别是在同步收视的过程中紧跟流行脚步,把握时代脉搏。
与传统国产电视剧的受众定位完全不同,精英小众对时尚潮流、新文化、优越感的追求在欣赏美国电视剧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美剧在小众心目中所起的作用显然超出了其表面看来的编剧独具匠心,抑或制作的视听震撼。同步观看美剧,已成为小众群体区别于其他人群的一个重要特征,大有将美剧定义为时尚文化和精英消遣的发展新趋势。
美剧昭然入侵,国剧岂容坐视?
目前来看,最新美剧即使很精彩,也只是传播于小众群体之间;我们的国产电视剧于大众范围横扫热播,全然一派盛世景象……如此看来似乎根本无须担心外敌入侵带来的小范围影响。乍看的确如此,国剧大众群体的数量远远超出美剧小众的人数,然而殊不知其背后商业含金量的差别之大。我们知道,小众群体多生活在大中城市,收入相对稳定,购物欲强,购买力高,且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对时尚和潮流更为敏感、更为热衷,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小众群体对美剧的偏爱使其收看国产电视剧的时间大大缩短,而这些特征对于在国产电视剧间大量插播电视广告的企业,特别是时尚品牌、科技产品电视广告的商家企业来说,是绝对不该忽视的。
既然企业在投放广告的时候对小众群体尤为关注,国产电视剧就更不能放任美国电视剧的网络侵袭,否则国产剧商业广告的投放价值将面临日益走低的直接威胁,时尚消费品广告会越来越少地光顾国产电视剧。根据央视索福特的调查分析,我国电视观众从2000年的11.5亿增加到2005年的11.9亿,然而每天的平均收视时间却从184分钟缩短到了174分钟,大众收看电视的时间呈下降趋势。众所周知,国产电视剧数量不断攀升,其吸引力却日渐下降;反观境外及互联网,情况则截然不同,美剧明显蕴涵了更大的品牌认同和商业价值。无论是集中着文化精英和意见领袖的小众,还是分布于各阶层的大众,对国剧的质量要求都越来越高,而受众欣赏水平的提升和美剧的网途入侵,显然已呈前后夹击之态势,腹背受敌的国产电视剧如果不正视这一现状,仍掉以轻心,以老大自居,那么国产电视剧的冬天怕不远矣!
“收视率”:国产电视剧的精神鸦片
和美国电视剧每集50万~300万美元的投资相比,国产电视剧实难望其项背。其实,资金投入的多寡并不是导致巨大差异的主因,受众定位才是二者的最大差别所在。在中国,“低阶层的社会民众引导着电视的走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大量情节简单、制作粗糙、毫无品位可言的国剧却长期高居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在没有更有效的调查形式出现之前,收视率成为衡量传播质量和效果的唯一参照依据。这种流于表面的评判标准有失公允,若要真实有效地了解收视实绩,恐怕得将收视调查侧重于以“绿色收视率”和“有效受众量”等为标准的方向来衡量。收视率低不等于节目质量不好的例子比比皆是,以凤凰卫视为例,这个颇具文化品位和个性特点的电视频道,吸引了高端小众群体的极大注意力,该台亦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性品牌,虽然受众有限,但凤凰卫视已然成为众企业投放电视广告的首选频道之一。
在此不得不提醒我们的国产电视剧:不能再盲目地追求收视率指标了,如果不能在高端受众中赢得青睐,其广告价值势必大打折扣,投资回报亦将逐步走低,恶性循环的危险系数极大。换言之,国内高端受众的收视特点需要国产电视剧制作者深入调查、分析思考,甚至可以从追捧美国电视剧的受众群体中寻找线索、挖掘信息。
收复失地,提高有效收视率
面对逐步开放的中国传媒市场,境外电视剧的引入机制日渐成熟,时差也会越来越短。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八套播放的《绝望的主妇》,虽然后期配音没能被大多数观众所认可,收视率也未达到预期目标,但这种积极引入的策略还是可喜的、正确的。如果希望我们的国产电视剧也能出现牢牢抓住小众群体的高端精品,“引狼入室”的大胆举措不失为一剂有效应对的良方;或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选择类似当年电影业采用的“休克疗法”,此举虽然极端,但从长远来看,对中国电视剧的产业化、国际化定能产生强势推力。
最了解中国观众的应该还是中国的电视剧制作人,美国电视剧的网途入侵和小范围抢滩目前虽不会给国产电视剧带来致命影响,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应该以此为契机,迅速展开对美国电视剧影响我国小众群体这一客观现象的系统研究和分析,挣脱单纯追求收视率的传统束缚,对能够影响小众群体的国产电视剧进行垦荒。要知道,中国的电视受众是中国电视业的基础和希望,满足受众需求是传媒人的义务和责任,岂容坐视年轻受众市场被美国电视剧逐渐蚕食?因此我们必须正视问题,认真面对,有效狙击美国电视剧的网络侵袭,打造精品国产电视剧,收复高端小众失地,创造更多的市场佳绩。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