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可能不知道,无线电广播、微波炉、互联网、GPS定位系统、全球航天导航系统、越野汽车、人造汽油、人造纤维等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原本都是军事用品,现代汽车配置的油箱是纳粹德国工程师为发动“闪电战”、便于运输汽油而发明的,常见的货物集装箱是二战时期美国军队为了运输士兵和物资而设计的,就連最不起眼的万能胶都是在军部实验室里诞生的。
各个大国的军工部门向来是最容易出先进技术的地方,这里有稳定的财政来源,固定的市场需求,不受消费需求、市场动荡、资本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像民用工业那样需要处处考虑资源和成本问题。
在科技转化方面,苏美之间的立场截然相反。据说苏联政府并不同意军事产品商品化,不遗余力阻止国防科技产品转化为民用产品。美国则认为这种转化不但能带来更多利润,还能减轻经济负担,把淘汰的军事科技转化成资金又可以推动新技术的研发,何乐而不为?
一些新兴行业是在国家军部的推动下出现的,比如铸造业、重型机械制造业等。
第一辆蒸汽机车出现在路易十五时期。1764年法国工程师尼古拉斯·约瑟夫·库诺接到陆军大臣艾蒂安·德·舒瓦瑟尔伯爵指示,让他设计一款运输大炮和弹药的火炮牵引车。库诺用了5年时间终于组装出一辆被他称为“火焰车”的样品——一辆蒸汽驱动、橡木板拼成的三轮车。车子配备双活塞蒸汽机,最高时速可达4公里。
这辆低速蒸汽机车毁于一次交通事故——由于驾驶人没有把控好方向,汽车撞上了工厂的墙壁。不过库诺并没有灰心,一直潜心改进蒸汽机车。若不是他的大靠山舒瓦瑟尔侯爵被罢黜,资金链断裂,说不定第一辆汽车的发明人就是他而不是英国人。库诺的第一辆汽车仿制品于1794年被放入巴黎工艺博物馆收藏。
同一时期的俄罗斯也在国防部牵头下形成了一个工业体系。彼时与瑞典之间漫长又艰巨的“北方战争”(1700—1721年)让俄罗斯下定决心大力发展国内的黑色冶金工业。虽然俄罗斯的冶金业起步早,但由于规模小且产量低,他们只好向瑞典购买钢材。
然而随着战争爆发,瑞典的供货自然就停止了,俄罗斯不得不寻找一个可替代的供货商,否则保证不了战争所需的武器供应。于是彼得大帝开始推行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公私合营模式:强迫私企业主在乌拉尔投资修建冶金厂,回报就是国家保证给工厂稳定的订单并提供牢犯和农奴作为工厂的劳动力。这项改革措施非常成功,到1720年,乌拉尔地区工厂的产量不但能覆盖国内的需求和战争的需要,还有很多节余。
俄罗斯思来想去,决定把多出来的钢铁卖出去。这时候英国出现了。英国一边帮着瑞典跟俄罗斯打仗,一边从俄罗斯购买钢材。然后西方国家就发现,俄罗斯的钢材太便宜太划算了,于是向俄罗斯购买钢材的国家从英国扩大到法国、荷兰乃至整个北美。钢铁销售从此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柱,至今仍是俄罗斯联邦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加速了军事科技研究的发展进程,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国防部门与民用部门之间的互动转化增强,很多国防科技和发明纷纷解密,走向民用领域。国防部门以技术作为交换,从经济区域换取资金、设备、人才等资源。这种转化模式在美国推行得非常顺利,但在苏联因为体制的局限和重要部门意见不一,最终效果一般。
然而,有时为了避免新技术的转化和推广削弱国防力量或是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局限,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从军工品变成日用商品的道路十分漫长,有时甚至可达十年之久。微波炉就是这样的例子。
20世纪中期喷气飞机的出现要求配备更新型、更完善的检测设备。苏联和美国同时开始研发有检测功能的磁控管(可发射高强度辐射光束)。据说1945年雷神公司的工程师珀西·勒巴朗·斯宾塞在进行实验时,发现靠近仪器的巧克力融化了。他敏锐地觉察到是某种肉眼看不见的辐射光线融化了巧克力,经过多次改造,他最终制作出了第一台微波炉。
1946年,斯宾塞获得微波炉专利,雷神公司推出第一代微波炉。初代微波炉重达300多公斤,售价将近3000美元,在当时可谓天价。由于成本高昂、操作复杂,早期的微波炉主要用于轮船、飞机或餐厅等工业用途。雷神公司本身的老客户军队也是微波炉的第一批用户,但它的用户群始终维持在少数。直到40多年以后,技术的进步使得微波炉尺寸变小,价格也不再那么昂贵,微波炉才终于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家用电器。
还有一个例子是万能胶。1942年,美国伊斯曼哥达公司的工程师们致力于研发一种用于清洁枪械瞄准器的材料。在一次实验中,哈里·库弗博士分离出一种被称为氰基丙烯酸酯的粘性材料,因为它的粘性太强了,什么都能粘而且粘得特别牢固,库弗博士深感挫败。但是库弗很快就意识到了这种材料的市场价值并花了很长时间说服了老板,最终推出了一款名为“万能胶”的产品。此时距离万能胶首次被发现已经过去了9年时间。
各个大国的军工部门向来是最容易出先进技术的地方,这里有稳定的财政来源,固定的市场需求,不受消费需求、市场动荡、资本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像民用工业那样需要处处考虑资源和成本问题。
在科技转化方面,苏美之间的立场截然相反。据说苏联政府并不同意军事产品商品化,不遗余力阻止国防科技产品转化为民用产品。美国则认为这种转化不但能带来更多利润,还能减轻经济负担,把淘汰的军事科技转化成资金又可以推动新技术的研发,何乐而不为?
| 汽车和钢铁 |
一些新兴行业是在国家军部的推动下出现的,比如铸造业、重型机械制造业等。
第一辆蒸汽机车出现在路易十五时期。1764年法国工程师尼古拉斯·约瑟夫·库诺接到陆军大臣艾蒂安·德·舒瓦瑟尔伯爵指示,让他设计一款运输大炮和弹药的火炮牵引车。库诺用了5年时间终于组装出一辆被他称为“火焰车”的样品——一辆蒸汽驱动、橡木板拼成的三轮车。车子配备双活塞蒸汽机,最高时速可达4公里。
这辆低速蒸汽机车毁于一次交通事故——由于驾驶人没有把控好方向,汽车撞上了工厂的墙壁。不过库诺并没有灰心,一直潜心改进蒸汽机车。若不是他的大靠山舒瓦瑟尔侯爵被罢黜,资金链断裂,说不定第一辆汽车的发明人就是他而不是英国人。库诺的第一辆汽车仿制品于1794年被放入巴黎工艺博物馆收藏。
同一时期的俄罗斯也在国防部牵头下形成了一个工业体系。彼时与瑞典之间漫长又艰巨的“北方战争”(1700—1721年)让俄罗斯下定决心大力发展国内的黑色冶金工业。虽然俄罗斯的冶金业起步早,但由于规模小且产量低,他们只好向瑞典购买钢材。
然而随着战争爆发,瑞典的供货自然就停止了,俄罗斯不得不寻找一个可替代的供货商,否则保证不了战争所需的武器供应。于是彼得大帝开始推行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公私合营模式:强迫私企业主在乌拉尔投资修建冶金厂,回报就是国家保证给工厂稳定的订单并提供牢犯和农奴作为工厂的劳动力。这项改革措施非常成功,到1720年,乌拉尔地区工厂的产量不但能覆盖国内的需求和战争的需要,还有很多节余。
俄罗斯思来想去,决定把多出来的钢铁卖出去。这时候英国出现了。英国一边帮着瑞典跟俄罗斯打仗,一边从俄罗斯购买钢材。然后西方国家就发现,俄罗斯的钢材太便宜太划算了,于是向俄罗斯购买钢材的国家从英国扩大到法国、荷兰乃至整个北美。钢铁销售从此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柱,至今仍是俄罗斯联邦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
| 微波炉和万能胶 |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加速了军事科技研究的发展进程,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国防部门与民用部门之间的互动转化增强,很多国防科技和发明纷纷解密,走向民用领域。国防部门以技术作为交换,从经济区域换取资金、设备、人才等资源。这种转化模式在美国推行得非常顺利,但在苏联因为体制的局限和重要部门意见不一,最终效果一般。
然而,有时为了避免新技术的转化和推广削弱国防力量或是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局限,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从军工品变成日用商品的道路十分漫长,有时甚至可达十年之久。微波炉就是这样的例子。
20世纪中期喷气飞机的出现要求配备更新型、更完善的检测设备。苏联和美国同时开始研发有检测功能的磁控管(可发射高强度辐射光束)。据说1945年雷神公司的工程师珀西·勒巴朗·斯宾塞在进行实验时,发现靠近仪器的巧克力融化了。他敏锐地觉察到是某种肉眼看不见的辐射光线融化了巧克力,经过多次改造,他最终制作出了第一台微波炉。
1946年,斯宾塞获得微波炉专利,雷神公司推出第一代微波炉。初代微波炉重达300多公斤,售价将近3000美元,在当时可谓天价。由于成本高昂、操作复杂,早期的微波炉主要用于轮船、飞机或餐厅等工业用途。雷神公司本身的老客户军队也是微波炉的第一批用户,但它的用户群始终维持在少数。直到40多年以后,技术的进步使得微波炉尺寸变小,价格也不再那么昂贵,微波炉才终于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家用电器。
还有一个例子是万能胶。1942年,美国伊斯曼哥达公司的工程师们致力于研发一种用于清洁枪械瞄准器的材料。在一次实验中,哈里·库弗博士分离出一种被称为氰基丙烯酸酯的粘性材料,因为它的粘性太强了,什么都能粘而且粘得特别牢固,库弗博士深感挫败。但是库弗很快就意识到了这种材料的市场价值并花了很长时间说服了老板,最终推出了一款名为“万能胶”的产品。此时距离万能胶首次被发现已经过去了9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