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国家档案馆清档珍藏——清代执照、护照、牌照一览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ue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照、护照和牌照,说到这些名词,我们大家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而且还会很轻而易举地说出几个实例,比如:汽车牌照、经商营业执照、出国的护照等等,因为这些就在我们现代生活的周围,算不上什么稀罕。可你见过地亩执照、采买牛羊护照和吸烟牌照吗?今天我们将要为读者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组特殊的执照、护照与牌照档案。
  这三份档案分别形成于清朝乾隆、光绪、宣统年间,现保存在河北省国家档案馆,是从馆藏清代档案里选出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三份,虽然相对于河北省国家档案馆清代档案资料1.8万多卷(册)的馆藏数量来说略显微薄,但它却有相当的份量,具有非常珍贵的史料价值。
  三份档案因为标题相似,名称中都带有“照”字,在这里归为一组进行公布介绍,档案原文反映的内容却各不相同。翻阅这些上百年前保存下来的已经泛黄的清代档案,看着古人清晰工整的毛笔字,仿佛穿越了历史时空,感受到了清朝时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熏陶。
  
  (一)执照
  执照一词的含义,《辞海》里是这样注释的:官署对于人民请求为一定业务之行为者所发给之许可证曰执照;如各种营业执照、注册执照等。《辞源》及《现代汉语词典》里也分别有注释,尽管表达词意的语句不尽相同,却能看出它的大概意思,即执照是主管机关发给的准许做某些事情的凭证、凭据。
  这是一份清朝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的地亩执照(如图),距今已有246个春秋,档案原件尺寸比较大,高66厘米,宽57厘米。四周边框用二龙戏珠表示,纸张为宣纸,字体为手写楷体。档案原件经过修复托裱,保存完好,只是只于年代久远,字迹颜色略显暗浅。
  执照原文内容转录、点校如下
  
  执照
  为发给执照事
  
  今据吏部主事存福呈,称有康熙五十年上赏存福之父先户部尚书穆和伦山荒地一顷,坐落在直隶涞水县属内山后佛洞塔山等处,南至拒马河,又至大岭上庄下庄,北至交涧口,东北分水,东至黄金厂大岭,西至河心以内,佛洞塔后以及东西两川,房山县属西南角,北至龙门口内外等村界内,除已有农民自垦之地仍归管业自种外,其余由受赏业主出资开垦,发给催头领管佃种,地亩历年增多,呈请援照乾隆十年,奉上谕将八旗世职兵丁与出租地拨用官币收回,以及上赏地亩,准其由部请发执照等因。请领执照前来,经此查核与例案相符合,亟发给执照以凭管业,此据。
  
  存福收执
  乾隆二十六年九月初六
  
  这是吏部(主管全国文职官吏的挑选、考查、任免、升降、调动、封勋,大体相当于现代的组织部的职能)主事存福保存的一份土地执照,康熙50年,皇上赏给他的父亲户部尚书(主管全国户口、赋役方面的政令)穆和伦山荒地一顷,位于当时的直隶涞水县,并且指明了四周边界。除了农民已经开垦的土地仍归农民自己耕种,其余由他父亲出资开垦,发给催头(也称“催首”,官府指定催征钱粮的人,如果不能催促欠户如限缴清,催头要受到挨板子的惩戒)领管。依据乾隆10年皇上的新规定收回地亩,并申请领取执照作为凭证,经查证属实,发给存福执照一份保存。
  这份档案记录了清代中期土地买卖与土地交易的情况。为研究清代不同时期的土地演变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参考。
  
  (二)护照
  护照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里有这样的解释:用以证明出国公民的身份的证件,由本国外交主管机关发给,旧时因出差、旅行或运输货物向主管机关领取的凭证。这里的采买牛羊护照通俗来讲就是一张用于购买牛、羊的许可证或是通行证。
  这份宣纸护照档案(如图),形成于光绪30年(公元1904年),距今也有103个年头,档案原件尺寸高58厘米,宽36厘米,清晰工整的蝇头小楷书写在古老的宣纸上,让我们今天读来一目了然。
  护照原文内容是这样的:
  
  
  护照
  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署永平府临榆县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记大功一次谭
  为发给护照事,案据各国联军驻扎榆关,所需食物以牛羊为大宗,本地出产甚稀,向须由外境采买,现因俄日失和,迭奉督宪颁发两国公使照会,禁止牛羊出口,各州县自奉到饬知以后,查禁不敢不严,是以榆关牛羊来源日涸,联军日需食物不免有缺乏之虞,自应设法运售以济军食,兹据杨九清等禀请,给发护照事属可行,为此照仰杨九清收执,前赴昌黎一带采买牛羊,运入关内,牛数不过 头,羊数不过 只,所买之牛羊由东来者,准其进口,由西来者,只准到关,东西皆以山海关为止境,经过进口各处,将此照呈验放行,到关之时即持此照赴巡警营报明数目,由巡警营登时就照上注明,核杨九清不得有心隐匿,倘藉此照另贩另销,与照内所载情节不符,立即查明严究,此照限一个月缴销,如须再买,准呈明换给,不得逾限留用,以杜私弊,须至护照者,右给杨九清收执。
  此照币墨缮写等费,议定洋五角,不准多取,亦不准多给,以示公允,而昭体恤。
  光绪三十年八月初五日给 县 限日缴销
  侧:八月二十九日贩到牛拾只。
  这是临榆县正堂(相当于现在的县长职务)为各国联军驻扎榆关所需牛羊的采买及查禁牛羊出口各州、县事发给的护照。
  自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之后,榆关(现山海关)、秦皇岛等地就允许帝国主义屯兵驻扎,所需食物以牛、羊为主,本地产量少,需要从外国进口补充,又因日俄失和(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进而争夺亚洲及整个太平洋地区的霸权,于1904年2月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日俄战争),禁止牛羊出口,为了设法运售以济军食,杨九清申请发给护照,临榆县认为可行,同意他到昌黎县去采购买回来,发给护照,护照期限一个月,并对采买数量、进出口时通行的手续等做了明确规定,并称如有不按规定行事,查明后要严加追查。
  档案原文用红笔圈上并注明销字,代表此事已经办理完毕,并在侧面注明了买到10只牛。
  这份护照档案,从一个侧面记录和反映了清朝末期的丧权辱国、腐败无能,又向我们昭示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落后就会挨打”。让我们时刻警醒: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国。
  (三)牌照
  牌照,《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释意:政府发给的行车的凭证,旧时也指发给某些特种营业的执照。吸户购烟牌照由此应该属于发给的特种营业的牌照。
  这是一份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的吸户购烟牌照(如图),距今也近百年,这份档案原文尺寸高和宽均为23厘米,正反两面都是楷体印刷体,正面是吸户购烟牌照,反面是吸户领取牌照购烟章及新增章程,反面文字为红色。
  牌照正面原文内容如下:
  
  
  
  吸户领取牌照购烟章程
  1、遵政务处章程,年在六十以外者领取甲号牌照,年在六十以内者领取乙号牌照,其吸烟数目限令每年递减,期于一律戒断。
  2、吸户领取牌照时,须将姓名、年岁、吸烟分量、作何营业、居住地方、门牌号数、归某处巡警、某局、某区管辖逐细报明,以备稽查。
  3、不领牌照购烟者,一经拿获,买者卖者均照所买膏土价值,加五十倍议罚。
  4、吸户牌照按季更换,每日吸烟一钱以内者,每次缴费一角,二线以内者,缴费二角。由此递加,甲号、乙号均同,一律即于领照时缴纳。
  5、限定牌照截止限期,嗣后不准。再有吸烟之人,续请牌照亦不准托词,有病补请给发,如有出外回乡并外来寄居者,应将各该处旧领之照呈局核销,另给牌照。
  6、凡在官、人役及营膏店、客栈、娼寮、饭馆、茶楼、酒肆等业者,概不得领吸户牌照。
  7、吸户牌照宜随时携带身边,以备检查,违者以吸论。
  8、牌照如有遗失损坏,准到局声明,具保换领。
  9、遵部章,加收牌照捐。每膏一两,收制钱六十文;每土一两,收制钱四十文。少者照数核减,多者递加。
  
  新增章程四条
  1、吸户领取牌照时,即须声明愿在某店购烟,即于照尾上注明,指定甲店不得转向乙店购买,违则买者卖者均按购价以五十倍科罚,倘指定之烟店歇业或吸户愿改他店,准其来局报明,更正注明牌照后始准购买。
  2、吸户购烟,须将牌照给与烟店查验后面所印九十方格,每日只准购烟一次,烟店即于方格内盖一字号戳记,倘路远,其一次至多不得逾五日之额,例如:一钱牌照,初一日买膏五钱,烟店即于第五日方格内,注明五钱二字,上盖戳记,该烟店卖烟时,须先上账,然后盖戳,如购烟数目少于牌照所填分量者,烟店应于方格内注明分量,不准遗漏弊混,如违,照章科罚。
  3、吸户凡有迁居,无论本街或他处,均须将照持赴该管巡警局区,报明挂号。倘不遵照,一经查出住址与照不符,即以无照私吸议罚。
  4、吸户领取牌照,只准购膏不准购土,如违,买者卖者均以无照买烟论罚。
  《吸户领取牌照购烟章程》及新增章程四条,对吸户领取牌照的具体事宜做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如果对这份牌照有些迷惑的话,比如:牌照里指的“烟”与我们现在“香烟”是不是一个概念,有什么区别?直隶禁烟总局为什么还允许发放“吸烟牌照”?通过仔细阅读章程内容,会得到一些解答。
  牌照里的“烟”指的是鸦片,不同于我们现在“香烟”的概念,因为这份章程里提到了“膏”与“土”,土”在词典里的解释:“未熬制的鸦片”。章程里规定只准购膏不准购土,“膏”应该是与“土”对应,大致是“经过加工熬制成很稠的糊状物的鸦片”,它的威力或害处或许比土要弱些了。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随后,英帝国主义将大量鸦片输入中国,全国各地吸食鸦片较为普遍,不论是在官场、军营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都有不少的吸食者。虽然林则徐在广州虎门烧毁鸦片,引起清政府重视禁止吸食鸦片,发出禁止吸食鸦片的命令及处罚的条例,但屡禁不止,直至清末宣统年间,仍然有人吸食鸦片。这说明禁止吸食鸦片毒品,是一件艰巨而漫长的事情。
  这份购烟牌照及相关的章程,是直隶禁烟总局通过有组织的对吸户进行管理的手段,以达到让吸户的吸量逐渐减少,最终戒掉的目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