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戏剧专业性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d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戏剧趋于专业化,体现于公共剧院,专业戏剧表演公司和专业剧作者,职业剧作者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戏剧的繁荣,成就了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戏剧在戏剧发展史上的高峰地位。
  【关键词】: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戏剧;专业性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君主,她于1558年至1603年在位。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所有的艺术中,戏剧是最受欢迎的,而且留给后世最永久的遗产。对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戏剧的研究,国外学术界相比于国内来说开始得要早且更加广泛深入。国内关于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戏剧的研究不多,专门著作很少,主要是翻译国外作品或者学术论文。本文探究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戏剧专业性。文章从公共剧院,专业演员和剧作者,职业剧作者这三个方面论述。
  一、公共剧院的产生和发展
  伊丽莎白一世登基以前,英国没有剧院。伊丽莎白一世统治初期,戏剧通常在大酒馆的庭院里演出。1576年,伦敦第一家公共剧院成功修建,关于这一点,最近有人提出,1567年在斯泰普尼建造的红狮剧院为第一。1576年建成的公共剧院称为唯一剧院。作为典范,它开启了其后几十年里许多同类建筑物的建造:1577年建成科顿剧院,1587年建成玫瑰剧院,1595年建成天鹅剧院,1600年建成财富剧院。1598至1599年唯一剧院拆迁并搬到伦敦泰晤士河南岸萨瑟克新兴剧院聚集区,并作为环球剧院重新开张。1599年,瑞士旅行者托马斯·普莱特描述了他在伦敦剧院的经历:剧院结构设计特别合理,演员们在搭起来的高于地面的舞台上演戏,这使每一个观众都可以看清楚。剧院里有不同的楼座和座位,而且设置越好,越舒服的座位价钱越高。站在空地上看戏的观众只需花1便士,如果他想从另一个门进去坐在楼座上需多花1便士;如果决定坐在最舒服的座位上,还需再多1便士再从另一个门进入,最舒服的座位上有衬垫,坐在那里的人不仅自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切,自己也可以被别人看到。剧院可容纳的人数增加到3000人。1576年演员詹姆斯·勃贝奇建造的唯一剧院可以容纳3000观众。据称,弗朗西斯·兰利1592年建的天鹅剧院最多可容纳3000观众,其设计只适合于戏剧表演。莎士比亚为合伙人的环球剧院能容纳大概3000观众。
  由此,伊丽莎白时代剧院不仅仅是出现了,而且发展迅速,给戏剧表演提供了永久且固定的平台。如1989年的考古发掘研究所证实的,有屋顶的永久性舞台取代了架在木桶上或者支架上的活动舞台。剧场可以容纳的人数达到了几千人,而且在能让剧院所有观众看清表演的基础上设置了不同的座位和门票价格,适应了不同观众的支付能力和需求,这给所有戏剧爱好者尤其平民阶层提供了观看戏剧表演的机会。大型公共剧院批量修建发展,这也反映出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繁荣和人们对戏剧的热爱。
  二、专业戏剧表演公司和剧作者的出现和发展
  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专业化也体现在专业戏剧表演公司和专业剧作者的出现和发展方面:16世纪50年代,几乎所有的戏剧都是由戏剧表演团演出的,戏剧表演公司通常是由四到十个成年男性组成的小团队,有时加一两个小男孩。例如16世纪70年代早期的莱斯特剧团,牛津大臣剧团,海军大臣剧团,白金汉宫剧团等等。此外还有皇家礼堂儿童团,圣保罗教堂儿童团,宫廷大臣剧团,沃里克大臣剧团,埃塞克斯剧团等。这些公司和后来成立的公司互相竞争。
  戏剧公司的发展也给富有才能的专业剧作者和演员提供了生存的沃土:为了在竞争中胜出,戏剧公司合伙人雇用作家创作有趣而且受人欢迎的戏剧,并且寻求演技棒的演员。公司的每一位演员都有特定角色:有些扮演小丑,有些扮演勇士,有些扮演女性。所有演员都要求能唱会跳,能在搏斗情景中表演特技。16世纪晚期,戏剧公司几乎每天都有新剧产生;有人估计,至少有1500部戏剧产生于伊丽莎白时代。戏剧公司寻求能在短时间内写出有趣戏剧的作者。成为一名专业的剧作者成为毕业年轻人谋生的可行途径。而富有才华的专业剧作者和演员也为戏剧公司注入了竞争的筹码:到16世纪80年代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表演公司都非常专业。
  专业戏剧公司的发展势头不可小觑,获得了伊丽莎白女王的青睐:伊丽莎白女王酷爱戏剧,一开始,她宠信的贵族表演戏剧来讨女王欢心,但是随着伦敦剧院的发展,女王更喜欢专业演员的表演。1583年伊丽莎白命令节庆典礼官成立由英国顶尖演员组成的公司。这些优秀的演员从各个比较好的戏剧公司挑选出来组成宫廷大臣剧团。
  三、职业剧作者的出现
  几个水平高超的职业剧作者,闻名于世的大学才子派,出现于1584到1594年間。这些年轻人使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特色鲜明。他们分别是:约翰·利利、乔治·皮尔、罗伯特·格林、托马斯·基德,克里斯托弗·马洛。约翰·利利将绮丽、造作的“尤弗伊斯体”散文风俗发扬光大;乔治·皮尔是早期提倡田园戏剧者之一;而克里斯托弗·马洛则首倡在戏剧中使用无韵五步抑扬格,这成为那个时代典型的戏剧风格,亦称“素体诗”;托马斯·基德在1583至1569年间完成了他最重要的作品《西班牙悲剧》 ,这部极受欢迎的剧作促进了大量悲剧的写作。
  托马斯·海伍德在当时是一位典型的雇佣剧作家,他自称在他漫长的戏剧创作生涯中“独立创作或者主创”的戏剧多达220部。本·琼森一生一直是一位自由作家,靠戏剧创作赚取佣金,值得注意的是,他曾受雇于亨斯洛从事戏剧创作。莎士比亚则是宫廷大臣剧团的“驻团剧作家”,莎士比亚是伊丽莎白时代用英语写作的最著名的剧作家,他的成就把英国戏剧,甚至英国文化推向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他的作品是伊丽莎白时代艺术发展的黄金阶段的最杰出的代表。它们的重要性使伊丽莎白时代通常被称为莎士比亚时代。莎士比亚在1592至1613年间创作的戏剧至少有28部,有喜剧、悲剧、历史剧和浪漫剧。
  综上所述,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戏剧趋于专业化,体现于公共剧院,专业戏剧表演公司和专业剧作者,职业剧作者的出现和发展。公共剧院,专业戏剧表演公司和专业剧作者,职业剧作者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戏剧的繁荣,而且成就了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戏剧在戏剧发展史上的高峰地位。
  参考文献:
  [1]朱生豪:《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
  [2]西蒙·特拉斯勒:《剑桥插图英国戏剧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3]曾志芳:《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社会休闲娱乐活动探析》,硕士学位论文,湖南科技大學世界史,2015年。
  [4]Jeffrey L. Forgeng, Daily Life in Elizabethan England, Santa Barbara: ABC-CLIO, 2010.
  [5]Elizabeth Shostak, Sonia G. Benson, Elizabethan World: Almanac, Michigan: Thomson Gale, 2007.
  [6]Elizabeth Shostak, Sonia G. Benson, Elizabethan World: Primary Sources, Michigan: Thomson Gale, 2007.
其他文献
【摘要】:导视设计是一种强有力的信息传达的手段,在现代城市某一任何景观设计中完整的导视系统对于这座城市,都是必不可少的设计项目,特别是对于某些城市公共空间而言,导视设计是其承担秩序及安全等社会责任。经常出入的公共型场所,如:景区、公园、住宅区、校园、购物中心等,这些场所无一不需要导视系统来引导受众。此外,视觉导视也是对现代城市有着宣传及树立形象的责任,有助于公众对此的认知。因此,导视设计在城市景观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在艺术领域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不仅已成为一种事实 ,而且还是一种巨大的冲击。面对这种冲击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当代艺术的生成与发展趋势 ,以一种全新的观念来认识和理解当代艺术 ,进而参与其创作实践。在笔者眼中,當代艺术包括很多艺术语言和表达形式,不管是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还是影视、戏剧、工艺等,都被赋予当代性艺术语言。本文是笔者对部分当代艺术创
期刊
【摘要】:西方注重写实,中国注重写意,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以形写神”的境界,这就是中国艺术的核心内容—“写意性”。虽然19世纪的柯罗并没有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但他的风景画中笼罩着一种写意美。他爱画朦朦胧胧的暮色与晨像,颤动的森林,明洁的湖水,珍珠般银灰色的天空......,他的用笔松动而富有韵律,虚实相生而见妙理。  【关键词】:风景油画;主观能动性;写意美  19世纪中叶的法国画家柯
期刊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全面提高,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污染以及破坏,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社会以及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加强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养护工作无疑成为十分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园林景观  1 前言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城市园林景观得到迅速发展。在我国城市中,各类公园绿地、道路附属绿地、机关单位附属绿地
期刊
【摘要】:家族剧具有文化意识的作品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并能够体现出鲜明独特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其社会影响力与价值导向功能值得重视。家族剧创作中文化意识的缺失有损于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文化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也无益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家族剧创作中只有考虑当代社会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观念,才能有助于人们批判性地审视、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秉持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双重价值取向,才能使家族剧在价值观念导向方面
期刊
【摘要】: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对自己的穿着搭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针织服装已开始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当中,让人们在穿着针织服装时能够体现与其它服装不同的美,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喜爱。不过,针织服装在整个设计期间,对技术上的要求十分高,特别是对分割线的使用要格外注意。因此,为了让我国的服装领域能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文章中,笔者将以分割设
期刊
【摘要】:《富春山居图》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品,这幅画是黄公望晚年居住在富春江时所画,表达了作者想寄托于山水之间,隐逸于富春江的思想感情。《富春山居图》好比是一首抒情的诗歌,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表现出当时文人所追求的“寄兴、寄乐、寄逸”在山水之间,在绘画中达到“可游”、“可居”,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构图笔墨等的分析,来阐述《富春山居图》是如何表现出作者思想
期刊
【摘要】:简要介绍日本报业的历史发展概况以及五大报系的格局特征,揭示日本报业如此强大的原因。并且,在新媒体对报业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威胁的媒体环境下,日本报业采取的一系列应对发展策略和改革措施,包括加强国民新闻教育和重塑青年一代读报习惯和向新媒体转型靠拢等等,通过日本报业的挑战与机遇展望了我国传统报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日本报业;新媒体;发展变革;借鉴意义  近十年,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全世
期刊
【摘要】:中國山水画是中国绘画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山水画的兴起与发展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艺术源泉。中国山水画不论是从外在的形式手法上还是从内在的设计思想上,都对园林设计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山水画的创作艺术融入园林的布局、造景之中,使“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园林画境成为我国造园艺术的传统。  【关键词】:山水画;道家;禅宗;园林景观  本论文以中国山水画的视角作为切入点,研究中国山水画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主观色彩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其特征对于艺术家在创作和在传达内心情感上的重要性,来感受他们在创作的时候是如何运用主观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意识和精神世界。中国油画对西方油画在不断学习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可以巧妙的将中国绘画的主观传统和传统精神巧妙的融入其中这一问题的简单分析和思考,这一问题也是许多前辈一直讨论至今的问题。  【关键词】: 创新;情感  一 油画创作中如何运用色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