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述了人工成本分析指标、主要功能,分析了人工成本管理现存问题,重点围绕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强化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与控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成本管理;人工成本;市场经济
人工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是指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开发人力资源效益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并以人工成本预测、人工成本指标体系的建立、人工成本标准的制定、人工成本控制目标的制定、人工成本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建立、人工成本统计、人工成本评价、人工成本预警制度等为内容的管理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企业都在努力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降低总成本,提高竞争力。实践证明,妥善处理代现企业人工成本问题,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有效控制成本,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1人工成本分析指标
人工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般通用七项指标进行分析、预测和管理: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人工成本比重(总成本中)=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人事费用率(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销售额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经营)收入总额×100%;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占企业增加值的比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增加值总额×100%;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人工成本系数=(人工成本指数×相应权数)+(人工成本比重)+(人事费用率×相应权数)+(劳动分配率×相应权数);总人工成本薪酬含量=薪酬总额÷人工成本总额×100%。以上七项指标构成了人工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七项指标的预测分析,可以掌握企业人工成本现状,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人工成本主要功能
人工成本反映的是企业补偿现有劳动的一般消耗和特殊消耗,维护劳动力再生产等因素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企业按照国家法规为职工支付的各种社会保险所发生的费用,一般来说,人工成本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分配功能。劳动者的薪酬报酬是人工成本的主要部分,是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形式,是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手段;激励功能。企业内部职工之间的薪酬、绩效分配差距和福利差距,可以调动和激发职工的竞争意识、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薪酬等福利待遇的高低,可以实现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从而实现不同素质劳动力的合理利用;社会保障功能。企业对职工所支付的劳动保险费、医疗保健费、养老保险费等,对职工起到了社会保障的作用。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人工成本的使用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乃至长远发展。
3人工成本管理现存问题
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很多国有企业人员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并沿袭运行起来的,内部富余人员较多,效率低下,这也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尽管很多国有企业一直进行改革,主辅分离、改制分离富余人员,但还是冗员过多,导致了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长期以来,在统包统配的完全就业方针下,企业超量安置、逐年沉淀了大量冗员。他们的实际产出低于薪酬甚至等于零,大量人工成本被虚耗,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率。
人工成本与劳动力市场脱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国有企业不断探索新的分配制度,但是在设计分配方案时,缺乏对现代薪酬理论和设计方法的深层次认识,对各个岗位间的薪酬评定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依据和评定标准,确定的薪酬标准过于理想化、简单化,没有与劳动力市场价位挂钩。其结果,简单劳动岗位人员和普通通用工种人员的收入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同地区)高层次管理人员、高级技术岗位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关键技术岗位人员等的收入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压抑了全员的劳动积极性,造成企业对内缺少凝聚力对外缺乏吸引力,高素质人才难以稳定,甚至造成大量人员流失对外又吸引不到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人工成本激励功能未充分发挥。现有的分配制度没有完全体现劳动者的价值,在薪酬总额中,起激励作用的岗位薪酬和奖金部分比重较低,而用于平均发放的部分偏多,体现劳动技能的因素不明显,使劳动者不能真正认识自身的价值、摆正自己的位置。除此之外,还存在人工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统计口径及财务核算不明确等问题,着些问题都严重限制了整个人工总成本的降低,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
4市场经济背景下强化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对策
增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首先,从战略上,认识到它是关系企业多方位市场竞争中生死存亡的重要战略因素;其次,从分配的角度,认识到它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的重要经济杠杆,它是调节劳动者这个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从而调节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形成企业的激励和动力机制的经济因素;第三,从管理上,认识到它是关系人才资源开发,关系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关系到对活劳动消耗进行监督、投放的重要工作。
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要在企业内部全面推行责任成本管理,并以基层管理为重点,层层抓好成本管理和控制。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建立和完善人工成本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特别是要建立对薪酬成本和全部人工成本进行预测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调整、评价考核的内部管理系统,将直接发生成本费用的生产单位和业务管理部门划分为不同的成本控制中心,并根據其可控的职责范围,编制出责任成本预算,并将职工收人和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紧密挂钩,实行严考核,硬兑现,保证企业整体效益的不断提高。
建立人工成本的发布与预警制度。企业要建立以“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为主要监控指标的人工成本预警机制,使薪酬总额的确定与人工成本的控制紧密联系,有效控制人工成本增长,按照确定和发布行业人工成本的最高限和最低限标准,对企业内部人工成本状况的进行抽查汇总、整理、分析、向企业发布预警,促进企业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三项指标优于社会公布水平,及时为企业微观决策提供服务。
重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规范人工成本结构在人工成本结构中,薪酬是最有激励作用的因素,也是构成人工成本的主要部分。可见,薪酬总额水平的控制以及各类人员薪酬水平合理拉开档次,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是当前人工成本控制的关键性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进一步规范对人工成本结构的管理,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必须重视人工成本管理。要调动全体职工的成本节约意识,确立与社会和谐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发展观念,加强宏观调控,深化企业内部制度改革,优化人员结构,并加强薪酬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以增强整个企业的活力与市场适应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作者简介:朱炜(1976—),女,山东省平原县人,大学本科,经济师。
关键词:成本管理;人工成本;市场经济
人工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是指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开发人力资源效益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并以人工成本预测、人工成本指标体系的建立、人工成本标准的制定、人工成本控制目标的制定、人工成本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建立、人工成本统计、人工成本评价、人工成本预警制度等为内容的管理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企业都在努力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降低总成本,提高竞争力。实践证明,妥善处理代现企业人工成本问题,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有效控制成本,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1人工成本分析指标
人工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般通用七项指标进行分析、预测和管理: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人工成本比重(总成本中)=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人事费用率(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销售额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经营)收入总额×100%;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占企业增加值的比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增加值总额×100%;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人工成本系数=(人工成本指数×相应权数)+(人工成本比重)+(人事费用率×相应权数)+(劳动分配率×相应权数);总人工成本薪酬含量=薪酬总额÷人工成本总额×100%。以上七项指标构成了人工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七项指标的预测分析,可以掌握企业人工成本现状,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人工成本主要功能
人工成本反映的是企业补偿现有劳动的一般消耗和特殊消耗,维护劳动力再生产等因素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企业按照国家法规为职工支付的各种社会保险所发生的费用,一般来说,人工成本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分配功能。劳动者的薪酬报酬是人工成本的主要部分,是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形式,是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手段;激励功能。企业内部职工之间的薪酬、绩效分配差距和福利差距,可以调动和激发职工的竞争意识、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薪酬等福利待遇的高低,可以实现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从而实现不同素质劳动力的合理利用;社会保障功能。企业对职工所支付的劳动保险费、医疗保健费、养老保险费等,对职工起到了社会保障的作用。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人工成本的使用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乃至长远发展。
3人工成本管理现存问题
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很多国有企业人员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并沿袭运行起来的,内部富余人员较多,效率低下,这也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尽管很多国有企业一直进行改革,主辅分离、改制分离富余人员,但还是冗员过多,导致了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长期以来,在统包统配的完全就业方针下,企业超量安置、逐年沉淀了大量冗员。他们的实际产出低于薪酬甚至等于零,大量人工成本被虚耗,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率。
人工成本与劳动力市场脱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国有企业不断探索新的分配制度,但是在设计分配方案时,缺乏对现代薪酬理论和设计方法的深层次认识,对各个岗位间的薪酬评定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依据和评定标准,确定的薪酬标准过于理想化、简单化,没有与劳动力市场价位挂钩。其结果,简单劳动岗位人员和普通通用工种人员的收入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同地区)高层次管理人员、高级技术岗位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关键技术岗位人员等的收入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压抑了全员的劳动积极性,造成企业对内缺少凝聚力对外缺乏吸引力,高素质人才难以稳定,甚至造成大量人员流失对外又吸引不到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人工成本激励功能未充分发挥。现有的分配制度没有完全体现劳动者的价值,在薪酬总额中,起激励作用的岗位薪酬和奖金部分比重较低,而用于平均发放的部分偏多,体现劳动技能的因素不明显,使劳动者不能真正认识自身的价值、摆正自己的位置。除此之外,还存在人工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统计口径及财务核算不明确等问题,着些问题都严重限制了整个人工总成本的降低,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
4市场经济背景下强化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对策
增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首先,从战略上,认识到它是关系企业多方位市场竞争中生死存亡的重要战略因素;其次,从分配的角度,认识到它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的重要经济杠杆,它是调节劳动者这个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从而调节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形成企业的激励和动力机制的经济因素;第三,从管理上,认识到它是关系人才资源开发,关系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关系到对活劳动消耗进行监督、投放的重要工作。
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要在企业内部全面推行责任成本管理,并以基层管理为重点,层层抓好成本管理和控制。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建立和完善人工成本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特别是要建立对薪酬成本和全部人工成本进行预测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调整、评价考核的内部管理系统,将直接发生成本费用的生产单位和业务管理部门划分为不同的成本控制中心,并根據其可控的职责范围,编制出责任成本预算,并将职工收人和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紧密挂钩,实行严考核,硬兑现,保证企业整体效益的不断提高。
建立人工成本的发布与预警制度。企业要建立以“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为主要监控指标的人工成本预警机制,使薪酬总额的确定与人工成本的控制紧密联系,有效控制人工成本增长,按照确定和发布行业人工成本的最高限和最低限标准,对企业内部人工成本状况的进行抽查汇总、整理、分析、向企业发布预警,促进企业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三项指标优于社会公布水平,及时为企业微观决策提供服务。
重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规范人工成本结构在人工成本结构中,薪酬是最有激励作用的因素,也是构成人工成本的主要部分。可见,薪酬总额水平的控制以及各类人员薪酬水平合理拉开档次,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是当前人工成本控制的关键性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进一步规范对人工成本结构的管理,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必须重视人工成本管理。要调动全体职工的成本节约意识,确立与社会和谐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发展观念,加强宏观调控,深化企业内部制度改革,优化人员结构,并加强薪酬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以增强整个企业的活力与市场适应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作者简介:朱炜(1976—),女,山东省平原县人,大学本科,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