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读的基本功训练是缺一不可的。是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一定要抓住、抓好。要研究“读”,讲究“读”,发挥“读”的作用。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突出“读”的训练呢?结合几年来本人在参与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作法,谈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关键字】阅读教学 情感共振 意境美 读
【中图分类号】G6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42-02
当前教学中,虽然普遍推行新课程标准,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个别差异,但评价机制还是看学生三率,三率达标者优,不达标者无能。因此,为了抓好考试成绩,教师们依然是“轰轰烈烈考改革,偷偷摸摸抓应试”。于是,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误区:教师讲的多,学生读的少,基本以讲带读,只讲不读。这样的教学忽视了“读”的训练,束缚了学生“读”的发展。教学中不让学生“读”也就失去了阅读教学应有的教学功能。翻开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里面的选文结构体例新颖简洁,大都是文质兼美的现代文,学生多读几遍也就能理解了。新的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段话突出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怎样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以读为主”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将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全方位。我在教学中也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一、“范读”,领会阅读材料的兴趣
作家老舍先生说:“文学创作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外,还要注意文字的声音和音节,这就是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能叫文字老趴在字上,也必须让文字的声音传到空中。”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是名篇,教师的示范性朗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但以声传情,还通过教师的神态、动作等把文中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迁移到学生的身上,能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这种效果是录音播读所无法比拟的。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我先进行示范性朗读。教师悲哀的语言,饱含泪花的眼睛,悲痛的表情,把文中人们送总理的感人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无限悲痛深切怀念的感情传给学生,使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发学生深深热爱和缅怀总理的思想感情。教师示范性的朗读,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并成为学生模仿的样板,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并在教学中注意做好朗读的指导和示范。
二、“精读”,激发对阅读材料的情感共振
在阅读教学中,精心朗读重点句、段,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要精心选择教材中能突出美好形象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心口并用,从中感受美,领悟美,并由此激发对阅读材料的情感共振。如在教《黄继光》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深刻领会黄继光的献身精神,我精心安排学生朗读课文第8自然段。当学生读到“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这一句时,我加以点拨:“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前进的?”学生根据课文理解到:黄继光在敌人的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肩上、腿上负了重伤的情况下,用尽全身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我引导学生想象黄继光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每前进一步便会留下斑斑血迹,血肉模糊的黄继光每前进一步都是与死神的搏斗。然后,学生再饱含深情地用低沉缓慢的声调朗读,不少同学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光。黄继光惊天动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思想感染,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三、“品读”,品味出阅读材料的意境美
一篇好文章,为了取得更好的表现效果,作者有时故意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将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这样只有通过对文章词句的品味,才能领会阅读材料的意境美。而要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朗读来实现,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无不道理。
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是这样让学生体会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的:我先请同学们朗读头几句,要求学生理解开头几句各是什么句式?该怎么读?表达了什么感情?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出“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是恳求的语气;“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一个问句和一个感叹句,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阿妈妮的无比深情;“为什么摇头呢?”这个问句表达了朝鲜阿妈妮对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最后,“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一个反问句,一个重复否定,更充分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永不忘怀的深情厚谊。不用老师剖析与挖掘,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入情入境,自然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四、“析读”,挖掘阅读材料的联系
课文中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边读,一边想”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深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注意分析,以问促读,这样就能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如在教学《白杨》一文时,对于最后一段:“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出一丝微笑……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学生开始时还不理解它的真正含义,我引导学生:爸爸在沉思什么?“一棵高大的白杨树”和“几棵小树”分别暗指什么?“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说明环境怎样?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结合上下文反复诵读,反复推敲。后来他们终于明白了这段话是爸爸相信自己的子女在父辈的影响和教育下,一定能扎根边疆,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因此,爸爸心中感到快慰。
通过这样引导分析并朗读,一引一读,既挖掘了阅读材料的逻辑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阅读课上要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生读书,使阅读课变成读书课,变成读书训练课。读应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从预习开始,就要对学生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讲读课文之前,基本做到读准字音;讲读中结合文章内容感情进行默读朗读训练。默读要快,要边读边想;朗读要有感情。讲读完文章后要对原文反复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情感的体会。在阅读教学中,应突出“读”的训练,使阅读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字】阅读教学 情感共振 意境美 读
【中图分类号】G6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42-02
当前教学中,虽然普遍推行新课程标准,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个别差异,但评价机制还是看学生三率,三率达标者优,不达标者无能。因此,为了抓好考试成绩,教师们依然是“轰轰烈烈考改革,偷偷摸摸抓应试”。于是,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误区:教师讲的多,学生读的少,基本以讲带读,只讲不读。这样的教学忽视了“读”的训练,束缚了学生“读”的发展。教学中不让学生“读”也就失去了阅读教学应有的教学功能。翻开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里面的选文结构体例新颖简洁,大都是文质兼美的现代文,学生多读几遍也就能理解了。新的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段话突出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怎样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以读为主”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将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全方位。我在教学中也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一、“范读”,领会阅读材料的兴趣
作家老舍先生说:“文学创作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外,还要注意文字的声音和音节,这就是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能叫文字老趴在字上,也必须让文字的声音传到空中。”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是名篇,教师的示范性朗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但以声传情,还通过教师的神态、动作等把文中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迁移到学生的身上,能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这种效果是录音播读所无法比拟的。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我先进行示范性朗读。教师悲哀的语言,饱含泪花的眼睛,悲痛的表情,把文中人们送总理的感人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无限悲痛深切怀念的感情传给学生,使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发学生深深热爱和缅怀总理的思想感情。教师示范性的朗读,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并成为学生模仿的样板,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并在教学中注意做好朗读的指导和示范。
二、“精读”,激发对阅读材料的情感共振
在阅读教学中,精心朗读重点句、段,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要精心选择教材中能突出美好形象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心口并用,从中感受美,领悟美,并由此激发对阅读材料的情感共振。如在教《黄继光》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深刻领会黄继光的献身精神,我精心安排学生朗读课文第8自然段。当学生读到“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这一句时,我加以点拨:“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前进的?”学生根据课文理解到:黄继光在敌人的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肩上、腿上负了重伤的情况下,用尽全身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我引导学生想象黄继光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每前进一步便会留下斑斑血迹,血肉模糊的黄继光每前进一步都是与死神的搏斗。然后,学生再饱含深情地用低沉缓慢的声调朗读,不少同学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光。黄继光惊天动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思想感染,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三、“品读”,品味出阅读材料的意境美
一篇好文章,为了取得更好的表现效果,作者有时故意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将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这样只有通过对文章词句的品味,才能领会阅读材料的意境美。而要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朗读来实现,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无不道理。
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是这样让学生体会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的:我先请同学们朗读头几句,要求学生理解开头几句各是什么句式?该怎么读?表达了什么感情?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出“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是恳求的语气;“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一个问句和一个感叹句,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阿妈妮的无比深情;“为什么摇头呢?”这个问句表达了朝鲜阿妈妮对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最后,“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一个反问句,一个重复否定,更充分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永不忘怀的深情厚谊。不用老师剖析与挖掘,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入情入境,自然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四、“析读”,挖掘阅读材料的联系
课文中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边读,一边想”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深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注意分析,以问促读,这样就能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如在教学《白杨》一文时,对于最后一段:“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出一丝微笑……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学生开始时还不理解它的真正含义,我引导学生:爸爸在沉思什么?“一棵高大的白杨树”和“几棵小树”分别暗指什么?“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说明环境怎样?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结合上下文反复诵读,反复推敲。后来他们终于明白了这段话是爸爸相信自己的子女在父辈的影响和教育下,一定能扎根边疆,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因此,爸爸心中感到快慰。
通过这样引导分析并朗读,一引一读,既挖掘了阅读材料的逻辑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阅读课上要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生读书,使阅读课变成读书课,变成读书训练课。读应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从预习开始,就要对学生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讲读课文之前,基本做到读准字音;讲读中结合文章内容感情进行默读朗读训练。默读要快,要边读边想;朗读要有感情。讲读完文章后要对原文反复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情感的体会。在阅读教学中,应突出“读”的训练,使阅读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