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么一座古老的城,它挽住了历史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维度,它凝固了一个地方盛极一时的通商史, 也铭刻着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发展印记。它就是梧州骑楼——梧州这座城的文脉和灵魂。它是一张亮丽的名片,不仅见证了梧州昔日的峥嵘岁月,也给这座千年古城平添了一份“中西混血美人”的魅力。
骑楼多为三四层,临街店铺二楼以上部分凸出来,二楼罩着的空间成为人行道,远远看去,像“骑” 在人行道上一样,故名“骑楼”。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内尼亚普库尔,由东印度公司的英国人首先建造。十九世纪末,东南亚的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开始出现骑楼建筑。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广州大规模兴建骑楼。
梧州兴建骑楼,缘于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据记载,那场大火让梧州老城焚毁殆尽,市区三分之二的店铺付之一炬。广西当局认为,火灾如此惨烈,除风高物燥之外,城内街道狭窄、施救不便也是主要原因,提议把全市街道加宽,除火烧区域外,其他区域也一律重新改造。梧州毗邻粤港澳,深受外来文化影响,便参照广州街道式样来建设骑楼。戴恩赛时任梧州市市政厅长,雄心勃勃的他早就看中了梧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在废墟上重建一个新的商埠口岸型城市,梧州骑楼城应运而生——位于梧州约一平方公里的河东老城区内,二十二条骑楼街上连绵成片地汇聚了五百六十栋中西经典骑楼建筑。
于一八九七年开埠通关的梧州,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商贾云集,最风光时街上有大小商号一千五百多家,骑楼城随之迅速成为商业与金融中心,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此开设商行,创立众多家喻户晓的老商号、老字号,也吸引美国花旗银行、香港汇丰银行等国际巨头入驻。
梧州骑楼不仅有中国的建筑特色,还融入西方文化的韵味。古香古色的花窗、灵巧别致的砖雕、古朴凝重的牌坊,无不张扬着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挺拔秀美的罗马柱、线条流畅的拱窗、繁复精致的穹雕等,则洋溢着欧美情调。其建筑结构是前铺后宅,下铺上宅、住商合一。骑楼下是人行通道,骑楼上用作商号或货栈,人们在骑楼下行走,不仅免受日晒雨淋之苦,还便于选购商品。骑楼的背后则是内街,成为居民交往的“公共大厅”。
在很多老梧州的记忆里,骑楼里的生活充满浓郁的人情味:邻里之间熟络亲切,东家缺米西家借,南家缺盐北家讨,过后买到再偿还,大家互助互爱,其乐融融,仿佛一个大家庭。漫步骑楼城,不时看到走廊上有三五个人在摆桌打牌、推麻将,桌底有一两只猫眯眼小憩,似乎在说“老梧州的市井生活就是这么舒适和安逸”。
今天,走进梧州骑楼城,只见沿街店铺商品琳琅满目,有晶莹剔透的梧州宝石,有令人爱不释手的梧州瓷器,还有血栓通、双钱龟苓膏、田七牙膏、新华电池、纸包鸡等梧州老字号。店铺里不时传出招揽顾客的粤语清音,热闹非凡,活力十足。突然,前面锣鼓喧天,原来有舞狮队正在表演。再往前走,又听到吹拉弹唱声,熟悉的唱腔,经典的故事,引得观众纷纷驻足,原来粤剧《女驸马》正在那里上演。而夜色下的骑楼城,由于璀璨灯光的装点,与白天相比更显得妩媚动人。
梧州位于西江、浔江和桂江三江汇合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其中河东区更是三面环水,因地势较低,常年遭洪水肆虐。与水共生的梧州人,便将骑楼这种外来的建筑形式,运用巧思进行了本土化,从而让梧州骑楼区别于其他城市。如,采用比竹木更能抵御洪水的砖木结构,层数大多不低于三层,减少洪水漫楼的可能等,其中最具梧州特色的设计,当数骑楼立柱外一高一低的两个铁环以及二楼住宅的临街之处特设的水门——前者用来系船泊舟,后者则是用来逃生。每当洪水进城,漫到一楼的门口,人们垫上几块砖头,照例有序做生意,从容打牌,泰然说笑。等到洪水再高一些,就将备好的船只系在铁环上;若是洪水继续发作,漫到二楼,人们则打开那扇水门,跨上漂浮水面的船只,从容不迫地坐船出入,或是在水门边放下竹篮,向水上流动售货小艇购买米、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
随着西江新堤坝的建成,如今的梧州骑楼城再也难见大水漫街的景象,这让梧州人的生活少了烦忧多了些悠然。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不少骑楼街道逐渐面临残旧破败,排水渠堵塞不畅,供电管线老化,安全隐患严重等困境。为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重现骑楼当年的繁华景象,二〇〇三年,当地政府斥资对骑楼在原址上按原貌进行改造。现在的梧州共有骑楼建筑五百六十多幢,现存骑楼街道二十二条,总长七公里,最长的骑楼街达到两千五百三十米,可谓中国规模最大的骑楼建筑群。梧州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骑楼博物馆。二〇一〇年五月,当骑楼城胜景视频亮相上海世博会时,便惊艳了世人。
世易时移,骑楼的很多老住户相继搬走,住进了崭新的楼房,但他们怅然地发现,原本邻里一家亲的感情没有了,左邻右舍关上门后互不往来,甚至邻居几年彼此却不知道对方姓甚名谁。因此,那些坐落在骑楼城里的大大小小茶馆,便成为街坊邻居沟通感情、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
梧州人的一天,是从一桌早茶开始的。早茶茶点精致鲜美,六堡茶红酽浓郁。六堡茶,既提神醒脑,还能帮助消化。其温和醇厚的茶性,正如梧州这座城市的个性,既开放圆融,又务实平和。一代又一代的梧州人,将这样的个性传承下来,融入自己的文化基因中。
走进梧州骑楼城,幽静的阁楼,斑驳的墙壁,坚固的门窗,无处不铭刻着这座城的发展印记,它们见证了这座“百年商埠”的辉煌,也收藏了梧州人的光阴往事。至于梧州这座城的未来,也将在骑楼里发生、延续。
骑楼多为三四层,临街店铺二楼以上部分凸出来,二楼罩着的空间成为人行道,远远看去,像“骑” 在人行道上一样,故名“骑楼”。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内尼亚普库尔,由东印度公司的英国人首先建造。十九世纪末,东南亚的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开始出现骑楼建筑。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广州大规模兴建骑楼。
梧州兴建骑楼,缘于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据记载,那场大火让梧州老城焚毁殆尽,市区三分之二的店铺付之一炬。广西当局认为,火灾如此惨烈,除风高物燥之外,城内街道狭窄、施救不便也是主要原因,提议把全市街道加宽,除火烧区域外,其他区域也一律重新改造。梧州毗邻粤港澳,深受外来文化影响,便参照广州街道式样来建设骑楼。戴恩赛时任梧州市市政厅长,雄心勃勃的他早就看中了梧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在废墟上重建一个新的商埠口岸型城市,梧州骑楼城应运而生——位于梧州约一平方公里的河东老城区内,二十二条骑楼街上连绵成片地汇聚了五百六十栋中西经典骑楼建筑。
于一八九七年开埠通关的梧州,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商贾云集,最风光时街上有大小商号一千五百多家,骑楼城随之迅速成为商业与金融中心,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此开设商行,创立众多家喻户晓的老商号、老字号,也吸引美国花旗银行、香港汇丰银行等国际巨头入驻。
梧州骑楼不仅有中国的建筑特色,还融入西方文化的韵味。古香古色的花窗、灵巧别致的砖雕、古朴凝重的牌坊,无不张扬着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挺拔秀美的罗马柱、线条流畅的拱窗、繁复精致的穹雕等,则洋溢着欧美情调。其建筑结构是前铺后宅,下铺上宅、住商合一。骑楼下是人行通道,骑楼上用作商号或货栈,人们在骑楼下行走,不仅免受日晒雨淋之苦,还便于选购商品。骑楼的背后则是内街,成为居民交往的“公共大厅”。
在很多老梧州的记忆里,骑楼里的生活充满浓郁的人情味:邻里之间熟络亲切,东家缺米西家借,南家缺盐北家讨,过后买到再偿还,大家互助互爱,其乐融融,仿佛一个大家庭。漫步骑楼城,不时看到走廊上有三五个人在摆桌打牌、推麻将,桌底有一两只猫眯眼小憩,似乎在说“老梧州的市井生活就是这么舒适和安逸”。
今天,走进梧州骑楼城,只见沿街店铺商品琳琅满目,有晶莹剔透的梧州宝石,有令人爱不释手的梧州瓷器,还有血栓通、双钱龟苓膏、田七牙膏、新华电池、纸包鸡等梧州老字号。店铺里不时传出招揽顾客的粤语清音,热闹非凡,活力十足。突然,前面锣鼓喧天,原来有舞狮队正在表演。再往前走,又听到吹拉弹唱声,熟悉的唱腔,经典的故事,引得观众纷纷驻足,原来粤剧《女驸马》正在那里上演。而夜色下的骑楼城,由于璀璨灯光的装点,与白天相比更显得妩媚动人。
梧州位于西江、浔江和桂江三江汇合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其中河东区更是三面环水,因地势较低,常年遭洪水肆虐。与水共生的梧州人,便将骑楼这种外来的建筑形式,运用巧思进行了本土化,从而让梧州骑楼区别于其他城市。如,采用比竹木更能抵御洪水的砖木结构,层数大多不低于三层,减少洪水漫楼的可能等,其中最具梧州特色的设计,当数骑楼立柱外一高一低的两个铁环以及二楼住宅的临街之处特设的水门——前者用来系船泊舟,后者则是用来逃生。每当洪水进城,漫到一楼的门口,人们垫上几块砖头,照例有序做生意,从容打牌,泰然说笑。等到洪水再高一些,就将备好的船只系在铁环上;若是洪水继续发作,漫到二楼,人们则打开那扇水门,跨上漂浮水面的船只,从容不迫地坐船出入,或是在水门边放下竹篮,向水上流动售货小艇购买米、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
随着西江新堤坝的建成,如今的梧州骑楼城再也难见大水漫街的景象,这让梧州人的生活少了烦忧多了些悠然。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不少骑楼街道逐渐面临残旧破败,排水渠堵塞不畅,供电管线老化,安全隐患严重等困境。为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重现骑楼当年的繁华景象,二〇〇三年,当地政府斥资对骑楼在原址上按原貌进行改造。现在的梧州共有骑楼建筑五百六十多幢,现存骑楼街道二十二条,总长七公里,最长的骑楼街达到两千五百三十米,可谓中国规模最大的骑楼建筑群。梧州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骑楼博物馆。二〇一〇年五月,当骑楼城胜景视频亮相上海世博会时,便惊艳了世人。
世易时移,骑楼的很多老住户相继搬走,住进了崭新的楼房,但他们怅然地发现,原本邻里一家亲的感情没有了,左邻右舍关上门后互不往来,甚至邻居几年彼此却不知道对方姓甚名谁。因此,那些坐落在骑楼城里的大大小小茶馆,便成为街坊邻居沟通感情、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
梧州人的一天,是从一桌早茶开始的。早茶茶点精致鲜美,六堡茶红酽浓郁。六堡茶,既提神醒脑,还能帮助消化。其温和醇厚的茶性,正如梧州这座城市的个性,既开放圆融,又务实平和。一代又一代的梧州人,将这样的个性传承下来,融入自己的文化基因中。
走进梧州骑楼城,幽静的阁楼,斑驳的墙壁,坚固的门窗,无处不铭刻着这座城的发展印记,它们见证了这座“百年商埠”的辉煌,也收藏了梧州人的光阴往事。至于梧州这座城的未来,也将在骑楼里发生、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