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和治疗经验,为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提高参考。方法 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75例为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利巴韦林+维生素C+维生素B输液治疗。依据病历资料对流行病学特点和治疗结局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男性、<3岁患儿是手足口病的高危群体,占比分别达到了69.33%、90.67%。皮疹主要位于四肢(100.00%)和口腔(97.33%),在其他部位也可见皮疹。发热以低热(50.67%)、中热(44.00%)为主,高热较为少见(5.33%)。手足口病主要在4-6月(76.00%)发生。经利巴韦林+维生素C+维生素B输液治疗及其他针对性治疗3-15d,平均(6.2±2.8)d后,患儿均治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采用利巴韦林+维生素C+维生素B输液治疗及对症治疗,具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点 利巴韦林 皮疹
手足口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婴幼儿和儿童生命安全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以发热、手足及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者,还会引发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手足口病进展迅速,而且容易与普通感冒发热混淆[1]。为了对手足口病有更客观的认识,本文以我院75例手足口病患儿为对象,进行了回顾分析。有关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75例为对象。所有患儿均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0年)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予以确诊[2]。其中:男52例,女23例;年龄4月-10岁,平均(4.6±1.9)岁;病程1-5d,平均(2.1±0.8)d;普通病例70例,重症病例5例。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利巴韦林+维生素C+维生素B输液治疗。对持续发热患儿,在物理降温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等减轻炎性反应的药物治疗。对有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合并肺部感染者,使用改善肺部微循环的药物,如多巴胺等。对发生心肌损害患儿,行营养心肌治疗。结合患儿临床症状,给予必要的镇咳、化痰、止喘等治疗。收集所有患儿的病历资料,统计患儿性别、发病季节、年龄、皮疹部位、发热类型等差异,并记录患儿住院时间和治疗结局。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法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卡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足口病患儿一般特点
手足口病患儿以男性居多,占比为69.33%,女性患儿占比为30.67%。从年龄来看,<3岁婴幼儿为手足口病的高危群体,占比为90.67%,>3岁患儿占比不足9.50%。所有患儿四肢部位均可见皮疹,97.33%的患儿在口腔部位可见皮疹,另外还有34.67%在其他部位也可见皮疹。50.67%的患儿发热为低热,44.00%的患儿发热为中热,高热占比较低,为5.33%。从发病时间来看,主要集中在4-6月,占比达到了76.00%,在其他时段的发病率较低。见表1。
2.2 治療结局
本组75例患儿住院3-15d,平均(6.2±2.8)d。所有患儿经治疗均治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
3 讨论
手足口病早在20世纪中叶就有报道,但是直到新世纪后连续爆发手足口病疫情才得到足够重视。现有的研究已经证实: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3]。由于目前对手足口病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措施,因此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并采取对症措施是手足口病治疗的首要原则。
本研究基于本院近年来收治的75例手足口病患儿,分析了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从性别来看,男性患儿显著多于女性,高出了38.66%。这可能与男童在日常生活中更调皮有一定关系。此外,相比于女童,男童的卫生习惯更差。这也加大了手足口病的感染风险。从年龄来看,<3岁婴幼儿占比达到了90.67%。这可能与<3岁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有关。同时,<3岁儿童对周围事物存在好奇,习惯用嘴感受各类事物,也存在一定的感染隐患。在发病时间方面,以4-6月占比最高,达到76.00%。这可能与该时节户外活动增多、气候变化大及饮食习惯等有较大的联系。从发热程度来看,高热较少。皮疹是手足口病的典型特征。几乎100%的患儿在四肢和口腔部位均可见皮疹。研究结论与刘凤仁等[3]相一致。对症治疗是目前手足口病治疗的基本原则。利巴韦林+维生素C+维生素B输液治疗及其他针对性治疗是手足口病治疗的常规手段。从本组资料来看,经上述治疗后,所有患儿均成功治愈,证实了该方案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价值。
综上,手足口病发病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采用利巴韦林+维生素C+维生素B输液治疗及对症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顾建明,李鸿斌. 2010年某镇中心幼儿园手足口病的回顾性调查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2):38-3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J].中国社区医师,2010,24(21):5-8.
[3]刘凤仁,李艺艺,李静媚,等. 2012-2013年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监测数据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5,22(01):63-66.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点 利巴韦林 皮疹
手足口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婴幼儿和儿童生命安全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以发热、手足及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者,还会引发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手足口病进展迅速,而且容易与普通感冒发热混淆[1]。为了对手足口病有更客观的认识,本文以我院75例手足口病患儿为对象,进行了回顾分析。有关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75例为对象。所有患儿均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0年)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予以确诊[2]。其中:男52例,女23例;年龄4月-10岁,平均(4.6±1.9)岁;病程1-5d,平均(2.1±0.8)d;普通病例70例,重症病例5例。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利巴韦林+维生素C+维生素B输液治疗。对持续发热患儿,在物理降温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等减轻炎性反应的药物治疗。对有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合并肺部感染者,使用改善肺部微循环的药物,如多巴胺等。对发生心肌损害患儿,行营养心肌治疗。结合患儿临床症状,给予必要的镇咳、化痰、止喘等治疗。收集所有患儿的病历资料,统计患儿性别、发病季节、年龄、皮疹部位、发热类型等差异,并记录患儿住院时间和治疗结局。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法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卡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足口病患儿一般特点
手足口病患儿以男性居多,占比为69.33%,女性患儿占比为30.67%。从年龄来看,<3岁婴幼儿为手足口病的高危群体,占比为90.67%,>3岁患儿占比不足9.50%。所有患儿四肢部位均可见皮疹,97.33%的患儿在口腔部位可见皮疹,另外还有34.67%在其他部位也可见皮疹。50.67%的患儿发热为低热,44.00%的患儿发热为中热,高热占比较低,为5.33%。从发病时间来看,主要集中在4-6月,占比达到了76.00%,在其他时段的发病率较低。见表1。
2.2 治療结局
本组75例患儿住院3-15d,平均(6.2±2.8)d。所有患儿经治疗均治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
3 讨论
手足口病早在20世纪中叶就有报道,但是直到新世纪后连续爆发手足口病疫情才得到足够重视。现有的研究已经证实: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3]。由于目前对手足口病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措施,因此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并采取对症措施是手足口病治疗的首要原则。
本研究基于本院近年来收治的75例手足口病患儿,分析了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从性别来看,男性患儿显著多于女性,高出了38.66%。这可能与男童在日常生活中更调皮有一定关系。此外,相比于女童,男童的卫生习惯更差。这也加大了手足口病的感染风险。从年龄来看,<3岁婴幼儿占比达到了90.67%。这可能与<3岁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有关。同时,<3岁儿童对周围事物存在好奇,习惯用嘴感受各类事物,也存在一定的感染隐患。在发病时间方面,以4-6月占比最高,达到76.00%。这可能与该时节户外活动增多、气候变化大及饮食习惯等有较大的联系。从发热程度来看,高热较少。皮疹是手足口病的典型特征。几乎100%的患儿在四肢和口腔部位均可见皮疹。研究结论与刘凤仁等[3]相一致。对症治疗是目前手足口病治疗的基本原则。利巴韦林+维生素C+维生素B输液治疗及其他针对性治疗是手足口病治疗的常规手段。从本组资料来看,经上述治疗后,所有患儿均成功治愈,证实了该方案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价值。
综上,手足口病发病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采用利巴韦林+维生素C+维生素B输液治疗及对症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顾建明,李鸿斌. 2010年某镇中心幼儿园手足口病的回顾性调查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2):38-3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J].中国社区医师,2010,24(21):5-8.
[3]刘凤仁,李艺艺,李静媚,等. 2012-2013年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监测数据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5,22(01):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