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毛去世前,留了最后一封信给自己的知己、“爱人”眭澔平。三毛死后,眭澔平接续她的脚步,用20年时间行走180多个国家,以双眼、双手、双腿完成三毛未尽心愿,以自己的方式解读那个率真外表下,“内心压抑得很深很深”的女人
1991年1月4日,华人文坛发生了一件令人感伤的大事——著名台湾女作家三毛在医院自杀身亡。清晨七点钟,台北市荣民总医院护士早班查房,看见三毛的身子半悬在马桶上方。
三毛没有留下遗书。生前一天,她留下了最后一封信,这封信,属于她的至交好友,蓝颜知己眭澔平。
小熊:
我走了,这一回是真的。
在敦煌飞天的时候,澔平,我要想你。
如果不是自制心太强,小熊,你也知道,
我那批三百七十五把钥匙会有起码一百把交给谁。
这次我带了白色的那只小熊去,
为了亲它,我已经许久不肯擦上一点点口红,
可是它还是被我亲得有点灰扑扑的。
此刻的你,在火车上还是汽车里呢?
如果我不回来了,要记住,小熊,我曾经巴不得,巴不得,
你,不要松掉我的衣袖,在一个夜雨敲窗的晚上。
好,同志,我要走了。
欢迎你回台湾来。
——爱人 三毛
2011年1月4日,是三毛离世20年的日子。海峡两岸的三毛家人、好友和读者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纪念自己心中的三毛。这里面,有一份纪念,是属于三毛最后一封信的对象,“小熊”眭澔平的——眭澔平用20年的光阴,为天堂中的三毛写出了一封“回信”。这“信”里,有20个关于三毛的故事、20首纪念三毛的歌曲、20段三毛尘封的录音、20幅为三毛创作的画卷以及眭澔平在20年来行走180多个国家的旅行记录。眭澔平将它们集结成书,取名《三毛的最后一封信》。
在她的剧本里面,
每个人都有一个致命伤
“我们是知心的好朋友,也是极为投缘的忘年之交。”眭澔平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形容他与三毛的关系。对于三毛遗信中的落款“爱人三毛”,眭澔平坦言:“我们之间是非常纯真的友谊。三毛是个非常保守而规矩的人,尤其是她对于自己的内心,压抑得很深很深。”
众所周知,三毛热爱旅行。她一生中去过54个国家。生前还曾想去探访新几内亚食人族和亚马逊河。三毛离世后,为了了却她的心愿,眭澔平放弃了自己电视主播的工作,用20年的时间行走过180多个国家,写下大量的旅行日志和怀念三毛的歌曲。“每次我在旅行的时候,特别有一种感觉,像是在接续她的脚步,完成她没有走完的旅途。” 眭澔平说。
至于三毛死前留下的遗信中,所提到的“三百七十五把钥匙”,如今在哪里?“夜雨敲窗的晚上”,又发生在何时?2011年年初的一个早上,身着紫色丝绸衬衫的眭澔平坐在《小康》记者对面,一点点诉说着隐藏在“最后一封信”背后的种种深意。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眭澔平,脸上隐约有岁月纹路,但当他回忆起当年如何在短短一年时光里与三毛相识相知时,其神情仿佛回到了他们相遇的那一天。
1990年,台北市阴雨连绵的一天,身为记者的眭澔平在琼瑶的引荐下与三毛初次见面。
“你按错电铃啦!”——“这是三毛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像极了《红楼梦》大观园里大声大调、精明干练的王熙凤。”
当年,眭澔平回头仰望对面四楼窗口,探出一位面带笑容的女子。三毛一手拿烟、一手捧着黄澄澄的烟灰缸,怡然自得地倚在门口,盯着首次相见又略带羞赧的眭澔平。
“冷不冷?我都穿男孩子的衣服,给你套一件?”“肚子一定饿!我去舀碗热的桂圆汤给你!”
“三毛的流浪与率真,一直是我从她作品中感受的特质,而坦诚、自信与热情,则是我与她见面五分钟之内立即冲击到的温热暖意。”眭澔平说,“当时的我开始意识到,三毛是一个能在极不平衡当中,找到平衡点的女人。”
眭澔平曾经在对三毛首次的访谈后感叹说道──她的人生内涵极为丰富开阔、见闻又广博,所以用了“一个拥有375间客房的大旅馆”来形容她;因为三毛就像是一名在柜台后方陈列着375把钥匙般丰富精彩的人,每一间房间里都有不同才情的陈设。换言之,尽管三毛用每一把钥匙可以开启那375个不同房间里的万般情怀风景、千百阅历见闻,内心却依然是那么的孤独。毕竟,当三毛面对周遭一般人的时候,大家要不就是对她充满好奇,要不就是既听不懂也无法沟通,甚或无力承受。莫怪三毛失望地说:只要“三把钥匙”就够了,因为“我心里有很多东西,在这个社会上用不着。跟一个人可以沟通的时候,我心里简直是狂喜。”
不甘寂寞,却又相当寂寞;表面大说大笑、洋洋洒洒,实则孤独至深。三毛孤独的心灵空间,在与眭澔平谈话时曾经多次流露。
眭澔平曾问三毛:“你快乐吗?”
三毛当时指着自己书橱旁边的木头鸟笼,里面没有小鸟,敞开的小门里,坐着一个瓷娃娃。“我就像这个娃娃,需要一座保卫自己的城堡,但是又不能把门紧闭,因为我还要自由,我还喜欢观察人、接触人。”
三毛曾对眭澔平道出内心的奇想:她要发明一种放在街头的投币式“小熊拥抱机器”——每当人们觉得空虚孤单,需要关爱的时候,只要投个硬币,就可以得到来自这暖暖机器的热情拥抱。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需要爱,她来不及付出。
《红楼梦》是三毛的一生灵物。眭澔平说,不妨用这本书,再来理解三毛的多元个性。
三毛并不是一个只会像史湘云般潇洒又率性的人,更不是一个像贾宝玉般会放纵自由的人。三毛同时还拥有林黛玉细腻敏感的才情与王熙凤的才干。只不过当她面对真正的内心世界时,三毛心底藏着一个拘谨保守又固执所爱的薛宝钗。亦即她一直在悄悄地拉锯,用“应对进退得宜”与“喜怒不形于色”的“自制心”,深深压抑着自己内心那份澎湃的热情。
三毛曾经对眭澔平说,“在我的剧本里面,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致命伤。但剧本里面的人没有为‘钱’成为他致命伤的人,都是‘情’,都是‘情’……”
幸好有她,曾经替我们远行
三毛,本名陈平(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是全世界数亿华文读者心目中广为人知也极具传奇性的台湾女作家。2009年建国60周年的时候,三毛曾被评选为60位影响新中国的女性之一,理由是她的文章影响了新一代中国人的思维。
三毛生前所撰写的23本书中,有19本是自传体的散文集,完整记录了她48年真实的生活历程与旅行点滴。此外,由她所翻译的三本英文作品、一套西班牙文漫画、一张结合音乐文学的唱片,特别是唯一创作的一部电影剧本,也是她此生最后一本著作《滚滚红尘》,处处都反映出三毛对于生命中真挚感情的向往和对于自由的勇敢追求。
“在封闭保守、剧烈变动的年代,忽然传来这样的文章。台湾人发现,原来一个女子也可以走出这样一片天!”眭澔平说。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台湾社会,大环境的困顿、岛内的政治威权、言论的禁锢,加上升学压力、亲子代沟等问题,造成当时的青少年心中普遍存在一股找不到出口的压力。当他们看到三毛能够不顾一切、率性而为的流浪世界,仿佛替自己实现了无法付诸行动的梦想,因而从心底里狂热地认同和崇拜三毛。
三毛生前好友、“云门舞集”艺术总监林怀民曾对《小康》记者解释三毛在台湾的影响力:“三毛在台湾流行的时候,还在戒严的时代,空气紧张。她告诉大家撒哈拉沙漠、遥远的异国、带着吉他去流浪,那是一个向往,那个时代的向往。”
“三毛!像你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社会里是没有的!你纯洁、坦荡而自信,我只能在史籍中的竹林七贤、扬州八怪略见一二。”这是上世纪一封来自大陆的信件。在世纪末,三毛在很多大陆读者心目中构成了对台湾的想象。当年三毛的大陆返乡祭祖之行,很多读者对三毛说“你就是我不及的梦”,之后,拥着她哭泣。
三毛扬名大陆的时候,是历经多次政治运动后的改革开放之初。大陆读者在各自刻板僵化的生活空间中,通过阅读三毛远及亚、欧、美、非四大洲,以至深入撒哈拉沙漠的文学世界,探索到某种超越现实生活的可能性,也似乎触碰到了生命存在的真谛。
“因为我们自己走不出去,幸好,有三毛替我们远行。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远方;而三毛,提前到达。”电视主持人白岩松说过,在当初,琼瑶是女生必读,武侠令男生痴迷,三毛则属于所有人的青春。
所以,直到今日,在这个追逐财富与权力的时代,很多人的内心角落里都为这位女子留有空间。记得,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曾经出现了一位来自台湾的女子,青涩少年在懵懂的时光透过她的文章,看到了外面开阔的世界、听到了内心温柔的声音。这些滋味,何其珍贵。
热烈释放真性情的年代,随她而去
“眭澔平,我是三毛,你在不在家?……你不在家?好……我是三毛……”这是当年眭澔平家中的电话答录机留下的三毛最后的声音。没有接到三毛过世前最后一通电话,一直是眭澔平最大的遗憾。
在过世前一周,三毛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曾经背给眭澔平一段话:“生命之伟大无限量,坟墓岂足为归宿;死不过是生之历程,犹如道路的标志。”
三毛的父亲陈嗣庆说过:“我女儿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地活过。我想这个说法也就是:确实掌握住人生的意义而生活。在这一点上,我虽然心痛她的燃烧,可是同意。”
“至今我还是不认为三毛是蓄意自杀的,我认为或许是抑郁症的困扰。生命的阴影与明亮,与三毛的每一天如影随形。”面对记者时,眭澔平坦言,“不过,我总以为我们聚焦的重点更应该放在三毛的写作才情与勤于记录分享的人文精神层面,因为这个光环曾经从上世纪70年代的台湾延续到90年代的海峡两岸,并且必将跨越时空一直到遥远的未来。”
与眭澔平的说法形成呼应的是——当生在大陆,长在台湾,嫁到西班牙,浪迹天涯的奇女子三毛,终于按照自己的心意,在一个夜雨敲窗的晚上,画下了生命的句点后,来自各方的质疑之声背后隐隐藏着一种时代的伤感——有太多人认为,热烈释放真性情的年代,随她而去了。
无论是深情的眭澔平,还是20年后仍旧爱着三毛、念着三毛、纪念着三毛的我们,或许也都知道,某种意义上,三毛只是一名文采出众、灵气逼人、人生际遇坎坷波折的女子。
只是,当我们带着一颗温柔敦厚之心看待三毛和她的种种特立独行,追忆这个女子的一生时,我们也越发体悟:每个人都不是、也不必是完美的;每个人,各有令人又爱又恨、又要又怕的角色在轮回扮演。这或许也是20年后,三毛依旧感动着我们的所在。今日的我们,何妨珍藏美丽、释怀哀愁,就像三毛当年写下的:
人生是戏
今日出将入相,明朝嬉笑怒骂
总有落幕的一天
戏散的时候
为自己拍拍手
给他人鼓鼓掌
笑一笑我走了
不带一片 挥一挥手的云彩
(本文参考《三毛的最后一封信》眭平著,长江文艺出版社;《三毛:1943-1991》师永刚 陈文芬 沙林 编著,作家出版社)
1991年1月4日,华人文坛发生了一件令人感伤的大事——著名台湾女作家三毛在医院自杀身亡。清晨七点钟,台北市荣民总医院护士早班查房,看见三毛的身子半悬在马桶上方。
三毛没有留下遗书。生前一天,她留下了最后一封信,这封信,属于她的至交好友,蓝颜知己眭澔平。
小熊:
我走了,这一回是真的。
在敦煌飞天的时候,澔平,我要想你。
如果不是自制心太强,小熊,你也知道,
我那批三百七十五把钥匙会有起码一百把交给谁。
这次我带了白色的那只小熊去,
为了亲它,我已经许久不肯擦上一点点口红,
可是它还是被我亲得有点灰扑扑的。
此刻的你,在火车上还是汽车里呢?
如果我不回来了,要记住,小熊,我曾经巴不得,巴不得,
你,不要松掉我的衣袖,在一个夜雨敲窗的晚上。
好,同志,我要走了。
欢迎你回台湾来。
——爱人 三毛
2011年1月4日,是三毛离世20年的日子。海峡两岸的三毛家人、好友和读者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纪念自己心中的三毛。这里面,有一份纪念,是属于三毛最后一封信的对象,“小熊”眭澔平的——眭澔平用20年的光阴,为天堂中的三毛写出了一封“回信”。这“信”里,有20个关于三毛的故事、20首纪念三毛的歌曲、20段三毛尘封的录音、20幅为三毛创作的画卷以及眭澔平在20年来行走180多个国家的旅行记录。眭澔平将它们集结成书,取名《三毛的最后一封信》。
在她的剧本里面,
每个人都有一个致命伤
“我们是知心的好朋友,也是极为投缘的忘年之交。”眭澔平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形容他与三毛的关系。对于三毛遗信中的落款“爱人三毛”,眭澔平坦言:“我们之间是非常纯真的友谊。三毛是个非常保守而规矩的人,尤其是她对于自己的内心,压抑得很深很深。”
众所周知,三毛热爱旅行。她一生中去过54个国家。生前还曾想去探访新几内亚食人族和亚马逊河。三毛离世后,为了了却她的心愿,眭澔平放弃了自己电视主播的工作,用20年的时间行走过180多个国家,写下大量的旅行日志和怀念三毛的歌曲。“每次我在旅行的时候,特别有一种感觉,像是在接续她的脚步,完成她没有走完的旅途。” 眭澔平说。
至于三毛死前留下的遗信中,所提到的“三百七十五把钥匙”,如今在哪里?“夜雨敲窗的晚上”,又发生在何时?2011年年初的一个早上,身着紫色丝绸衬衫的眭澔平坐在《小康》记者对面,一点点诉说着隐藏在“最后一封信”背后的种种深意。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眭澔平,脸上隐约有岁月纹路,但当他回忆起当年如何在短短一年时光里与三毛相识相知时,其神情仿佛回到了他们相遇的那一天。
1990年,台北市阴雨连绵的一天,身为记者的眭澔平在琼瑶的引荐下与三毛初次见面。
“你按错电铃啦!”——“这是三毛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像极了《红楼梦》大观园里大声大调、精明干练的王熙凤。”
当年,眭澔平回头仰望对面四楼窗口,探出一位面带笑容的女子。三毛一手拿烟、一手捧着黄澄澄的烟灰缸,怡然自得地倚在门口,盯着首次相见又略带羞赧的眭澔平。
“冷不冷?我都穿男孩子的衣服,给你套一件?”“肚子一定饿!我去舀碗热的桂圆汤给你!”
“三毛的流浪与率真,一直是我从她作品中感受的特质,而坦诚、自信与热情,则是我与她见面五分钟之内立即冲击到的温热暖意。”眭澔平说,“当时的我开始意识到,三毛是一个能在极不平衡当中,找到平衡点的女人。”
眭澔平曾经在对三毛首次的访谈后感叹说道──她的人生内涵极为丰富开阔、见闻又广博,所以用了“一个拥有375间客房的大旅馆”来形容她;因为三毛就像是一名在柜台后方陈列着375把钥匙般丰富精彩的人,每一间房间里都有不同才情的陈设。换言之,尽管三毛用每一把钥匙可以开启那375个不同房间里的万般情怀风景、千百阅历见闻,内心却依然是那么的孤独。毕竟,当三毛面对周遭一般人的时候,大家要不就是对她充满好奇,要不就是既听不懂也无法沟通,甚或无力承受。莫怪三毛失望地说:只要“三把钥匙”就够了,因为“我心里有很多东西,在这个社会上用不着。跟一个人可以沟通的时候,我心里简直是狂喜。”
不甘寂寞,却又相当寂寞;表面大说大笑、洋洋洒洒,实则孤独至深。三毛孤独的心灵空间,在与眭澔平谈话时曾经多次流露。
眭澔平曾问三毛:“你快乐吗?”
三毛当时指着自己书橱旁边的木头鸟笼,里面没有小鸟,敞开的小门里,坐着一个瓷娃娃。“我就像这个娃娃,需要一座保卫自己的城堡,但是又不能把门紧闭,因为我还要自由,我还喜欢观察人、接触人。”
三毛曾对眭澔平道出内心的奇想:她要发明一种放在街头的投币式“小熊拥抱机器”——每当人们觉得空虚孤单,需要关爱的时候,只要投个硬币,就可以得到来自这暖暖机器的热情拥抱。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需要爱,她来不及付出。
《红楼梦》是三毛的一生灵物。眭澔平说,不妨用这本书,再来理解三毛的多元个性。
三毛并不是一个只会像史湘云般潇洒又率性的人,更不是一个像贾宝玉般会放纵自由的人。三毛同时还拥有林黛玉细腻敏感的才情与王熙凤的才干。只不过当她面对真正的内心世界时,三毛心底藏着一个拘谨保守又固执所爱的薛宝钗。亦即她一直在悄悄地拉锯,用“应对进退得宜”与“喜怒不形于色”的“自制心”,深深压抑着自己内心那份澎湃的热情。
三毛曾经对眭澔平说,“在我的剧本里面,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致命伤。但剧本里面的人没有为‘钱’成为他致命伤的人,都是‘情’,都是‘情’……”
幸好有她,曾经替我们远行
三毛,本名陈平(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是全世界数亿华文读者心目中广为人知也极具传奇性的台湾女作家。2009年建国60周年的时候,三毛曾被评选为60位影响新中国的女性之一,理由是她的文章影响了新一代中国人的思维。
三毛生前所撰写的23本书中,有19本是自传体的散文集,完整记录了她48年真实的生活历程与旅行点滴。此外,由她所翻译的三本英文作品、一套西班牙文漫画、一张结合音乐文学的唱片,特别是唯一创作的一部电影剧本,也是她此生最后一本著作《滚滚红尘》,处处都反映出三毛对于生命中真挚感情的向往和对于自由的勇敢追求。
“在封闭保守、剧烈变动的年代,忽然传来这样的文章。台湾人发现,原来一个女子也可以走出这样一片天!”眭澔平说。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台湾社会,大环境的困顿、岛内的政治威权、言论的禁锢,加上升学压力、亲子代沟等问题,造成当时的青少年心中普遍存在一股找不到出口的压力。当他们看到三毛能够不顾一切、率性而为的流浪世界,仿佛替自己实现了无法付诸行动的梦想,因而从心底里狂热地认同和崇拜三毛。
三毛生前好友、“云门舞集”艺术总监林怀民曾对《小康》记者解释三毛在台湾的影响力:“三毛在台湾流行的时候,还在戒严的时代,空气紧张。她告诉大家撒哈拉沙漠、遥远的异国、带着吉他去流浪,那是一个向往,那个时代的向往。”
“三毛!像你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社会里是没有的!你纯洁、坦荡而自信,我只能在史籍中的竹林七贤、扬州八怪略见一二。”这是上世纪一封来自大陆的信件。在世纪末,三毛在很多大陆读者心目中构成了对台湾的想象。当年三毛的大陆返乡祭祖之行,很多读者对三毛说“你就是我不及的梦”,之后,拥着她哭泣。
三毛扬名大陆的时候,是历经多次政治运动后的改革开放之初。大陆读者在各自刻板僵化的生活空间中,通过阅读三毛远及亚、欧、美、非四大洲,以至深入撒哈拉沙漠的文学世界,探索到某种超越现实生活的可能性,也似乎触碰到了生命存在的真谛。
“因为我们自己走不出去,幸好,有三毛替我们远行。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远方;而三毛,提前到达。”电视主持人白岩松说过,在当初,琼瑶是女生必读,武侠令男生痴迷,三毛则属于所有人的青春。
所以,直到今日,在这个追逐财富与权力的时代,很多人的内心角落里都为这位女子留有空间。记得,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曾经出现了一位来自台湾的女子,青涩少年在懵懂的时光透过她的文章,看到了外面开阔的世界、听到了内心温柔的声音。这些滋味,何其珍贵。
热烈释放真性情的年代,随她而去
“眭澔平,我是三毛,你在不在家?……你不在家?好……我是三毛……”这是当年眭澔平家中的电话答录机留下的三毛最后的声音。没有接到三毛过世前最后一通电话,一直是眭澔平最大的遗憾。
在过世前一周,三毛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曾经背给眭澔平一段话:“生命之伟大无限量,坟墓岂足为归宿;死不过是生之历程,犹如道路的标志。”
三毛的父亲陈嗣庆说过:“我女儿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地活过。我想这个说法也就是:确实掌握住人生的意义而生活。在这一点上,我虽然心痛她的燃烧,可是同意。”
“至今我还是不认为三毛是蓄意自杀的,我认为或许是抑郁症的困扰。生命的阴影与明亮,与三毛的每一天如影随形。”面对记者时,眭澔平坦言,“不过,我总以为我们聚焦的重点更应该放在三毛的写作才情与勤于记录分享的人文精神层面,因为这个光环曾经从上世纪70年代的台湾延续到90年代的海峡两岸,并且必将跨越时空一直到遥远的未来。”
与眭澔平的说法形成呼应的是——当生在大陆,长在台湾,嫁到西班牙,浪迹天涯的奇女子三毛,终于按照自己的心意,在一个夜雨敲窗的晚上,画下了生命的句点后,来自各方的质疑之声背后隐隐藏着一种时代的伤感——有太多人认为,热烈释放真性情的年代,随她而去了。
无论是深情的眭澔平,还是20年后仍旧爱着三毛、念着三毛、纪念着三毛的我们,或许也都知道,某种意义上,三毛只是一名文采出众、灵气逼人、人生际遇坎坷波折的女子。
只是,当我们带着一颗温柔敦厚之心看待三毛和她的种种特立独行,追忆这个女子的一生时,我们也越发体悟:每个人都不是、也不必是完美的;每个人,各有令人又爱又恨、又要又怕的角色在轮回扮演。这或许也是20年后,三毛依旧感动着我们的所在。今日的我们,何妨珍藏美丽、释怀哀愁,就像三毛当年写下的:
人生是戏
今日出将入相,明朝嬉笑怒骂
总有落幕的一天
戏散的时候
为自己拍拍手
给他人鼓鼓掌
笑一笑我走了
不带一片 挥一挥手的云彩
(本文参考《三毛的最后一封信》眭平著,长江文艺出版社;《三毛:1943-1991》师永刚 陈文芬 沙林 编著,作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