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酮可可碱联合ACEI/ARB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来源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mao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己酮可可碱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己酮可可碱治疗糖尿病肾脏病提供新的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1年2月20日,所有纳入的文献都属于随机对照试验.比较治疗组(己酮可可碱+常规治疗联合ACEI/ARB)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联合ACEI/ARB)对患者的尿蛋白、肾功能、糖代谢、血压和不良反应的差异.采用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总共纳入18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401例2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治疗组724例,对照组67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明显降低患者24 h尿蛋白(WMD=-0.53,95% CI:-0.58~-0.49,P<0.001)、收缩压(WMD=-1.97,95%CI:-3.51~-0.44,P=0.01)、空腹血糖(WMD=-0.32,95%CI:-0.58~-0.06,P=0.01)、糖化血红蛋白(WMD=-0.2,95% CI:-0.32~-0.08,P<0.01),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己酮可可碱联合ACEI/ARB类药物在改善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蛋白尿、收缩压、糖代谢方面优于单独应用ACEI/ARB类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仍需要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证实.
其他文献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DSME)和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DSMS)在糖尿病诊疗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的进步为糖尿病教育管理提供了许多新模式和新机遇。本文从移动健康技术、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和个人终端设备以及社交媒体等方面阐述了软件和硬件对DSME/DSMS体系发展的影响,讨论潜在的机遇和挑战,并探讨了未来糖尿病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但是当前对于其重视程度不足,筛查率、诊断率和治疗率均较低,诊治也需更加规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因此制定了《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对当前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分型、筛查手段、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了系统阐述。本文值此共识发布之际,重点回顾了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的发展历程、防控现况,提出糖尿病神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肾炎(ANCA-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AAGN)是造成中老年肾脏病患者急性肾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病情严重,人肾存活率低。我国AAGN患者的ANCA类型、临床特征及预后与欧美国家的AAGN存在差异。基于我国对AAGN的临床研究证据并借鉴国外相关指南,中华
夜班工作可引起糖代谢异常。模拟夜班工作大鼠不同补充睡眠方式对代谢影响的研究是国际上首个探讨夜班工作后不同睡眠补充方式对代谢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夜班工作大鼠皮质酮浓度增加、摄食量增加、体重增量下降,并出现糖耐量受损和胰岛炎。通过对早期睡眠补充、晚期睡眠补充、间断睡眠补充后,与正常作息大鼠进行比较发现,夜班工作后采用间断睡眠补充方式对代谢的影响最小。
血液透析患者左右颈内静脉闭塞后,超声引导下再次颈部置入透析导管常较困难。我们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对5例双侧颈内静脉合并右无名静脉闭塞的患者行上腔静脉穿刺,其中4例穿刺成功并置入右侧透析导管。术中无气胸、血胸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个月透析导管功能良好。有限的经验提示,在右无名静脉闭塞后选择DSA下经皮上腔静脉穿刺置管是可
由于社会的老龄化和糖尿病患病率的持续增加,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也日趋普遍。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撰写了《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积极倡导规范化管理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共识中全面给出了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诊治的专家建议,必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结局。
计算机辅助血糖管理系统(CDSSGM)的发展主要经历静脉胰岛素调整方案和皮下胰岛素调整方案两个阶段,分别对应重症监护室的平稳控糖需求和信息化的全院血糖管理需求。研究结果提示CDSSGM可使目标血糖达标比例更高、低血糖发生频率更低、医护使用更满意。信息技术的进步为CDSSGM的外在发展提供条件,而医疗行为的规范性、安全性和高效性是推动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目前已有商品化的胰岛素剂量调整软件辅助医院血糖
传统观念认为,2型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一旦患病就无法治愈。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观念受到挑战,逆转糖尿病已曙光初现。2型糖尿病逆转的策略包括防患于未然、减重、强化降糖、代谢手术以及胰腺或胰岛移植五个方面。逆转的机制主要是恢复个人脂肪阈值、解除糖脂毒性或改善肠道激素和肠道菌群,使得去分化的胰岛素β细胞重新具备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达成2型糖尿病逆转的几率取决于年龄、性别、病程、血糖、体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