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社交媒体活跃于网络中,是人们进行交往互动的重要社会组成部分。人们愈加习惯将日常拍摄的照片上传,用于记录生活,共享所见的趣事,图像被不断的生产、保存、分享,人们的日常生活被海量的图像包围着。用于拍摄器材的大众化,拍照操作的简单快捷性,拍摄图像可以快速上传的时效性,使得摄影越发日常化。本文针对社交媒体中摄影日常化的原因进行了总结,从而得出媒介、器材、创作群体以及用户的思维对于社交媒体中摄影的日常化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摄影;社交媒体
媒介的形式可以将其分为纸质媒介、电波媒介、网络媒介和移动网络媒介这四种,日常摄影有今天这样的普及度,无疑得益于媒介发展的全面化。纸质媒介主要以报纸和书籍为代表,作者将所要叙述的信息用文字书写下来,用图像进行补充说明。这种传达信息的行为由于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资格,所以大部分人只能作为信息的接收方,群众的参与性低,且创作者和读者间无法进行及时互动,此时的摄影图像发展比较缓慢;电波媒介主要以广播和电视为代表,广播的传播形式是声音,受众面较小,且图像无法进行参与,电视的信息传播形式是声音、图片、影像,受众面虽然较广,但是观看的形式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传播的时效性一般,对于摄影图像的影响力度较弱,和纸媒时代相比,这时大众在收听广播或是观看电视节目的情况下,已经可以进行电话或是书信形式的互动,但此时群众的参与范围仍然较小;网络媒介主要以互联网为代表,其信息传播的形式主要是文字、图片、影像、声音、数据等,由于图像在视觉流通中具有直接性,依赖于网络的连通和便利,能够跨越种族和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图像不外乎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影响力较广参与范围较大,同时具有良好的大众参与性与互动性;移动网络媒介主要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移动端智能化产物为代表,和比较固定的电脑端网络媒介相比,移动设备方便携带,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拍摄机会更多,创作内容更加丰富,分享的途径更加多样,同时图像的生产和传播极具时效性,从用户上传到互动其中的时间差几乎可以忽略,拍摄日常化的图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旨。纸质媒介和电波媒介由于在信息传播形式上受到局限、传播内容的延迟导致了逐渐的被人们所抛弃,同时由于二者在内容上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上受到限制,使得用户的观感和体验不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子化的网络媒介和移动智能设备端,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从开始的更加便捷,作为信息载体的图像在这种潮流下越加的日常化。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曾在其书中所论述的,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产生,都开创了人类的感知和人是社会的方式。相较于纸质媒介、电波媒介甚至是网络媒介,移动网络媒介使得摄影这门艺术融入到了平常的生活,人人有资格掌控镜头进行拍摄,这种行为的普及为日常摄影图像的大批量生产提供了良好的传播环境,同时也促进了日常摄影蓬勃发展。
摄影的器材类型可以按照胶片的尺寸、取景的结构、快门的结构以及操作的功能进行分类,在这其中对于摄影日常化影响最大的则是摄影器材操作功能的转变。摄影器材操作功能的转变可以分为机械相机、胶片相机、电子相机和手机相机,机械相机是银盐时代的产物且体积很大,在当时对于图像的拍摄也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当时的使用普及度也很低,无法进入到普通家庭生活中去;胶卷相机是最早由柯达公司所发明的相机,在携带方面机械相机相比较而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胶片的成本较高,摄影的日常化表现依然不是很理想,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随意拍摄;电子相机包含了现在我们常用的单反数码相机以及卡片式数码相机,这些电子相机能够通过感光元件将拍摄出的景物以电子的形式进行保存,大大的降低了摄影所产生的成本,然而这种相机所生产的图像需要将储存卡中的图像拷贝到电脑之后才可以发表在各种社交媒体应用上,步骤相对繁琐,摄影日常化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2000年夏普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带有摄影头的手机,手机相机正式被书写进了人类的生活史,因其的小型化、便攜化,成像的低成本化,开始陆续被人们选择,但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有限,拍照的成像 并不高清,真正的转折点在2010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4,智能手机时代从此被开启,手机相机真正的成为了人们最常使用的拍摄器材。在手机相机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手机自带的拍摄功能不断向着高精化演变,生产相机所用的材料和技术变化飞快,高清的成像效果也对摄影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将所拍摄的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应用上,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新方式。
拍摄器材的转变对摄影日常化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主流的摄影器材从笨重的机械相机历经几个时代,到今天被更多人选择的轻巧方便携带的手机相机。而对于日常摄影本身来说,从最开始的只能在照相馆、影棚等特定环境中内进行拍摄转变为随时随地进行拍摄,图像的生产变得十分简单便捷,无疑都要感谢器材的更迭。同时在社交媒体势头正盛的环境影响下,日常摄影在具有记录属性的同时,也具有了秒上传、云分享、强社交等特点。
参考文献
[1]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M].河北美术出版社,沈语冰,2018
[2]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沈语冰,2010
[3]1985年以来国际当代艺术理论[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英)科库尔,2009
作者简介:张佳喆(1999.02-),女,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级视觉传达设计平面与传媒设计方向;蔡雪莹(2000.01-),女,湖北十堰,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18级服装与服饰设计;陈瑶(2000.04-),女,江苏省镇江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8级视觉传达设计数字与交互设计方向;王晶(1998.10-),女,湖北省武汉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级视觉传达设计数字与交互设计方向
关键词:摄影;社交媒体
媒介的形式可以将其分为纸质媒介、电波媒介、网络媒介和移动网络媒介这四种,日常摄影有今天这样的普及度,无疑得益于媒介发展的全面化。纸质媒介主要以报纸和书籍为代表,作者将所要叙述的信息用文字书写下来,用图像进行补充说明。这种传达信息的行为由于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资格,所以大部分人只能作为信息的接收方,群众的参与性低,且创作者和读者间无法进行及时互动,此时的摄影图像发展比较缓慢;电波媒介主要以广播和电视为代表,广播的传播形式是声音,受众面较小,且图像无法进行参与,电视的信息传播形式是声音、图片、影像,受众面虽然较广,但是观看的形式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传播的时效性一般,对于摄影图像的影响力度较弱,和纸媒时代相比,这时大众在收听广播或是观看电视节目的情况下,已经可以进行电话或是书信形式的互动,但此时群众的参与范围仍然较小;网络媒介主要以互联网为代表,其信息传播的形式主要是文字、图片、影像、声音、数据等,由于图像在视觉流通中具有直接性,依赖于网络的连通和便利,能够跨越种族和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图像不外乎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影响力较广参与范围较大,同时具有良好的大众参与性与互动性;移动网络媒介主要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移动端智能化产物为代表,和比较固定的电脑端网络媒介相比,移动设备方便携带,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拍摄机会更多,创作内容更加丰富,分享的途径更加多样,同时图像的生产和传播极具时效性,从用户上传到互动其中的时间差几乎可以忽略,拍摄日常化的图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旨。纸质媒介和电波媒介由于在信息传播形式上受到局限、传播内容的延迟导致了逐渐的被人们所抛弃,同时由于二者在内容上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上受到限制,使得用户的观感和体验不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子化的网络媒介和移动智能设备端,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从开始的更加便捷,作为信息载体的图像在这种潮流下越加的日常化。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曾在其书中所论述的,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产生,都开创了人类的感知和人是社会的方式。相较于纸质媒介、电波媒介甚至是网络媒介,移动网络媒介使得摄影这门艺术融入到了平常的生活,人人有资格掌控镜头进行拍摄,这种行为的普及为日常摄影图像的大批量生产提供了良好的传播环境,同时也促进了日常摄影蓬勃发展。
摄影的器材类型可以按照胶片的尺寸、取景的结构、快门的结构以及操作的功能进行分类,在这其中对于摄影日常化影响最大的则是摄影器材操作功能的转变。摄影器材操作功能的转变可以分为机械相机、胶片相机、电子相机和手机相机,机械相机是银盐时代的产物且体积很大,在当时对于图像的拍摄也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当时的使用普及度也很低,无法进入到普通家庭生活中去;胶卷相机是最早由柯达公司所发明的相机,在携带方面机械相机相比较而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胶片的成本较高,摄影的日常化表现依然不是很理想,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随意拍摄;电子相机包含了现在我们常用的单反数码相机以及卡片式数码相机,这些电子相机能够通过感光元件将拍摄出的景物以电子的形式进行保存,大大的降低了摄影所产生的成本,然而这种相机所生产的图像需要将储存卡中的图像拷贝到电脑之后才可以发表在各种社交媒体应用上,步骤相对繁琐,摄影日常化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2000年夏普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带有摄影头的手机,手机相机正式被书写进了人类的生活史,因其的小型化、便攜化,成像的低成本化,开始陆续被人们选择,但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有限,拍照的成像 并不高清,真正的转折点在2010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4,智能手机时代从此被开启,手机相机真正的成为了人们最常使用的拍摄器材。在手机相机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手机自带的拍摄功能不断向着高精化演变,生产相机所用的材料和技术变化飞快,高清的成像效果也对摄影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将所拍摄的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应用上,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新方式。
拍摄器材的转变对摄影日常化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主流的摄影器材从笨重的机械相机历经几个时代,到今天被更多人选择的轻巧方便携带的手机相机。而对于日常摄影本身来说,从最开始的只能在照相馆、影棚等特定环境中内进行拍摄转变为随时随地进行拍摄,图像的生产变得十分简单便捷,无疑都要感谢器材的更迭。同时在社交媒体势头正盛的环境影响下,日常摄影在具有记录属性的同时,也具有了秒上传、云分享、强社交等特点。
参考文献
[1]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M].河北美术出版社,沈语冰,2018
[2]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沈语冰,2010
[3]1985年以来国际当代艺术理论[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英)科库尔,2009
作者简介:张佳喆(1999.02-),女,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级视觉传达设计平面与传媒设计方向;蔡雪莹(2000.01-),女,湖北十堰,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18级服装与服饰设计;陈瑶(2000.04-),女,江苏省镇江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8级视觉传达设计数字与交互设计方向;王晶(1998.10-),女,湖北省武汉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级视觉传达设计数字与交互设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