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训练是写作教学中最重要最直接的训练,指导学生认识事物,理解生活,审题立意,驾驭题材,使得文章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关键词:写作教学;思维训练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性。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都需要思维活动来解决,而其中大部分可以运用习惯性思维来解决。作为作文教学过程中重要一环的作文练习如何体现思维训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中小学生的作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不同文体的思维训练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相异的一面,有的侧重于形象思维,有的侧重于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又包含着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等。笔者认为,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思维导向的作文练习题,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关键。作文练习应具有发展智力的价值,应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独辟求导创新的蹊径。
一、设计多概念作文练习题,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是辩证法的一条重要原则。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能使我们在论证时避免片面性和表面化,做到全面地分析说理。为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要有意设计多概念作文题,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全面观点去分析说理。
二、设计多角度作文练习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期寻求众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答案的思维方式。吉尔福特指出这种思维方式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式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这种思维方式能发散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并导致新的理解、假设和结论。多角度作文练习题设计的关键就在于积极诱发学生多思路、多方位、多层次、多结果地思考问题。例如对《滥竿充数》这个寓言发表感想,不妨从多角度进行思考,除了南郭先生自欺欺人蒙混过关外,从齐宣王的角度入题,可说明官僚主义、大锅饭的弊端;从齐缗王的角度可说明设立考核标准、辩别优劣的重要。
三、设计变通性作文练习题,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吉尔福特提出求异思维具有多端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变通性”是求异思维的核心。变通性,要求思维者随机应变,不受局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变通性作文练习题要着眼于诱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跳出固有的“框框”,突破现成的结论和观点。设计变通性作文练习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改变顺序叙述:要求学生阅读某篇文字材料之后,打乱原材料的条理顺序,按照自己不同于原文条理顺序的新设想,重新组织材料,然后叙述出来;改变表达方式表达:学生阅读某一文字材料后,可要求他们运用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方式,重新表达原文的内容。
当然,引导学生求异,并不是让他们钻牛角尖,而是为了求新、求活、求真,有助于训练思维的求异能力,改善思维的独创性和变通性品质。
四、设计反意性作文练习题,训练学生的逆向思想能力
“反意”,即从相反的方面认识事物,分析问题。例如对人物作出与通常评价相反的分析;对一些成语、格言、警句、俗语反其意而用之;对人物行动作出相反的想象等。这种反常构思,往往能出新创奇。
例如,对《曹刿论战》进行议论,可以选择曹刿同乡人所说的“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句话进行反向思考,提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看法来反衬曹刿精神可贵。再如教完《孔乙己》后,可以启发学生根据孔乙己所赴的社会环境及身份、地位、性格,想象孔乙己中举以后的命运,写一篇《孔乙己中举以后》的文章。引导学生对“近墨者黑”、“开卷有益”等“定论”反弹琶琶,写“近墨者未必黑”、“开卷未必有益”等议论文。进行此类作文练习,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培养他们“不屑走旁人走过的路”(林肯语)的开拓创新的精神。
五、设计类比性作文练习,训练学生的侧向思维能力
类比性作文练习题的特点是能够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把思考的触角伸向与之相近、相关的事情,进行类比分析、从而产生新的发展。如教到《菜园小记》第九段时,可设计这样一道作文题:“课文写‘种菜的整个过程,随时都有乐趣……那希望也给人很大的鼓舞……人勤地不懒,出一份劳动就一定能有一份收获……’种菜如此,学习、读书是不是如此呢?写一篇《学习的苦与乐》的作文。”这种颇具启发性的作文练习题能够引导学生从己有的材料中挖掘不为人注意的内容,使平凡的题材变得神奇起来。
六、设计多材料作文题,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
供料作文题如果提供的是一则材料,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发散思考立意,在诸多观点中可选择一个感受最深、写起来最有把握的观点分析说理,谋篇成文。如果提供两三则材料,从多料中立一意,这就可以训练学生的归纳统摄的聚合思维能力。聚合思维实际上是从诸多事物中寻求其共性或共同指向的一种思维方式。例如:从一组材料中筛选能够论证某一中心的几则材料,给出两三则材料,确立一个中心写议论文;给内容较丰富的文章写提纲,等等。这一类的作文题往往既训练了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因为有时提供的几则材料,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只有在先对每一则材料充分发散思考后,才能找出它们的聚合点。多材料作文题的价值主要在于能使学生面对纷纭复杂的事物,抓住要领。
当然,一道作文练习题并非以训练一种思维方式为限,当学生初步具备多种思维能力后,应可能地设计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析事说理能力。当学生思维的机器快速运转起来,思风发于胸臆,言泉自然流于唇齿,写起来必然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关键词:写作教学;思维训练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性。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都需要思维活动来解决,而其中大部分可以运用习惯性思维来解决。作为作文教学过程中重要一环的作文练习如何体现思维训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中小学生的作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不同文体的思维训练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相异的一面,有的侧重于形象思维,有的侧重于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又包含着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等。笔者认为,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思维导向的作文练习题,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关键。作文练习应具有发展智力的价值,应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独辟求导创新的蹊径。
一、设计多概念作文练习题,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是辩证法的一条重要原则。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能使我们在论证时避免片面性和表面化,做到全面地分析说理。为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要有意设计多概念作文题,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全面观点去分析说理。
二、设计多角度作文练习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期寻求众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答案的思维方式。吉尔福特指出这种思维方式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式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这种思维方式能发散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并导致新的理解、假设和结论。多角度作文练习题设计的关键就在于积极诱发学生多思路、多方位、多层次、多结果地思考问题。例如对《滥竿充数》这个寓言发表感想,不妨从多角度进行思考,除了南郭先生自欺欺人蒙混过关外,从齐宣王的角度入题,可说明官僚主义、大锅饭的弊端;从齐缗王的角度可说明设立考核标准、辩别优劣的重要。
三、设计变通性作文练习题,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吉尔福特提出求异思维具有多端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变通性”是求异思维的核心。变通性,要求思维者随机应变,不受局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变通性作文练习题要着眼于诱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跳出固有的“框框”,突破现成的结论和观点。设计变通性作文练习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改变顺序叙述:要求学生阅读某篇文字材料之后,打乱原材料的条理顺序,按照自己不同于原文条理顺序的新设想,重新组织材料,然后叙述出来;改变表达方式表达:学生阅读某一文字材料后,可要求他们运用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方式,重新表达原文的内容。
当然,引导学生求异,并不是让他们钻牛角尖,而是为了求新、求活、求真,有助于训练思维的求异能力,改善思维的独创性和变通性品质。
四、设计反意性作文练习题,训练学生的逆向思想能力
“反意”,即从相反的方面认识事物,分析问题。例如对人物作出与通常评价相反的分析;对一些成语、格言、警句、俗语反其意而用之;对人物行动作出相反的想象等。这种反常构思,往往能出新创奇。
例如,对《曹刿论战》进行议论,可以选择曹刿同乡人所说的“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句话进行反向思考,提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看法来反衬曹刿精神可贵。再如教完《孔乙己》后,可以启发学生根据孔乙己所赴的社会环境及身份、地位、性格,想象孔乙己中举以后的命运,写一篇《孔乙己中举以后》的文章。引导学生对“近墨者黑”、“开卷有益”等“定论”反弹琶琶,写“近墨者未必黑”、“开卷未必有益”等议论文。进行此类作文练习,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培养他们“不屑走旁人走过的路”(林肯语)的开拓创新的精神。
五、设计类比性作文练习,训练学生的侧向思维能力
类比性作文练习题的特点是能够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把思考的触角伸向与之相近、相关的事情,进行类比分析、从而产生新的发展。如教到《菜园小记》第九段时,可设计这样一道作文题:“课文写‘种菜的整个过程,随时都有乐趣……那希望也给人很大的鼓舞……人勤地不懒,出一份劳动就一定能有一份收获……’种菜如此,学习、读书是不是如此呢?写一篇《学习的苦与乐》的作文。”这种颇具启发性的作文练习题能够引导学生从己有的材料中挖掘不为人注意的内容,使平凡的题材变得神奇起来。
六、设计多材料作文题,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
供料作文题如果提供的是一则材料,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发散思考立意,在诸多观点中可选择一个感受最深、写起来最有把握的观点分析说理,谋篇成文。如果提供两三则材料,从多料中立一意,这就可以训练学生的归纳统摄的聚合思维能力。聚合思维实际上是从诸多事物中寻求其共性或共同指向的一种思维方式。例如:从一组材料中筛选能够论证某一中心的几则材料,给出两三则材料,确立一个中心写议论文;给内容较丰富的文章写提纲,等等。这一类的作文题往往既训练了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因为有时提供的几则材料,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只有在先对每一则材料充分发散思考后,才能找出它们的聚合点。多材料作文题的价值主要在于能使学生面对纷纭复杂的事物,抓住要领。
当然,一道作文练习题并非以训练一种思维方式为限,当学生初步具备多种思维能力后,应可能地设计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析事说理能力。当学生思维的机器快速运转起来,思风发于胸臆,言泉自然流于唇齿,写起来必然左右逢源,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