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防治疗效及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GDM孕妇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4例,两组患者分别进行饮食控制法、胰岛素治疗及营养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进行中医护理的情志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比较:对照组在并发羊水过多、产褥感染、剖宫产率、早产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围生儿结局的比较:巨大胎儿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防治疗效显著,在护理干预下能产生良好的护理康复效果,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临床防治;护理干预;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118-01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识别出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如果在妊娠早期发现,不排除在妊娠前已经存在葡萄糖耐量异常的可能性[1]。如不及时治疗,GDM患者发生先兆刑甫、肩难产、手术产和产褥感染等多种产科以及围产期并发症如巨大儿、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不明原因的胎死宫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概率明显升高。我们依据糖筛查及糖耐量试验(OTGG)的早期实验室检查诊断,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现研究报告女口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GDM孕妇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4例,其中治疗组,年龄21~40岁,平均(30.06±5.10)岁,孕次1~5次,平均(1.28±1.47)次。初产妇50例,经产妇24例;对照组,年龄22~39岁,平均(29.02±5.08)岁,孕次1~5次,平均(1.21±1.43)次。初产妇52例,经产妇22例,两组患者均经过饮食控制后血糖控制效果欠佳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患病年龄、孕次、初产妇、经产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饮食控制法与胰岛素治疗两组患者确诊GDM后,根据标准体质量计算的总能量数,计算每天不同食物的质量。
1.2.2 营养治疗两组患者控制血糖和血脂接近正常生理水平,避免出现高血糖、低血糖和酮症,以免给母儿带来不利影响。供给足够的营养,以保证孕妇和胎儿正常发育。①合理控制能量②充足蛋白质:③适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④维生素和矿物质应充足。⑤合理安排餐次。⑥产后及时调整摄食量。由于孕期不宜减肥,产后应注意节食减肥,避免发展为终生糖尿病。
2 护理干预
2.1 中医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特别注意观察体温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室内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病房空气新鲜,胰岛素降糖要注意观察用药反应,防止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严格观察和预防伤口出现变化及全身的反应状况。换药时不要对伤口作反复清洗,这样皮组织不容易新生,对伤口愈合不利。治疗组患者进行以下中医护理:
2.2 情志护理由于糖尿病足患者病情的严重性、病的时间程长、所医治的费用比较多,会给患者及家人带来较大经济压力和思想负担,患者极易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在护理中多给患者一些安慰与鼓励,用乐观情绪感染患者,治疗上尽量为患者精打细算,帮助患者解决行动不便等困难,让患者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3 结果
3.1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比较对照组在并发羊水过多、产褥感染、剖宫产率、早产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子痫前期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3.2两组围生儿结局的比较巨大胎儿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1%~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数在产后可逐渐恢复,33%病例在产后5~10年转为糖尿病。
妊娠期容易出现糖耐量不正常或糖尿病,可能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同时还产生胎盘胰岛素酶,分解胰岛素,使之失去活性;加上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胰岛素相对不足[2]。因此,孕妇对胰岛素需要量较非孕时增加近1倍。胰岛素功能正常孕妇可适应这种变化而维持糖耐量在理想水平,而胰岛素功能不够健全者易在妊娠期出现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
目前对GDM的处理主要是严格控制饮食,检测血糖,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如通过饮食控制不满意,应及时加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以期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3]。糖尿病足导致糖尿病患者丧失能力、发展致残、直至致死。目前,糖尿病足的治疗采取的主要措施,首先是抗感染,以此来改善微循环,然后是营养神经以及应用中医中药的综合治疗。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准的提高,一些患者不注意生活質量,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加强预防糖尿病足知识的宣传、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伤残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海静.非意愿妊娠孕妇孕期保健知识需求及心理状态调查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02):133-135.
[2]谷美丽.妊娠期糖尿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2):218-219.
[3]王春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持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5):226-227.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临床防治;护理干预;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118-01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识别出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如果在妊娠早期发现,不排除在妊娠前已经存在葡萄糖耐量异常的可能性[1]。如不及时治疗,GDM患者发生先兆刑甫、肩难产、手术产和产褥感染等多种产科以及围产期并发症如巨大儿、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不明原因的胎死宫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概率明显升高。我们依据糖筛查及糖耐量试验(OTGG)的早期实验室检查诊断,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现研究报告女口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GDM孕妇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4例,其中治疗组,年龄21~40岁,平均(30.06±5.10)岁,孕次1~5次,平均(1.28±1.47)次。初产妇50例,经产妇24例;对照组,年龄22~39岁,平均(29.02±5.08)岁,孕次1~5次,平均(1.21±1.43)次。初产妇52例,经产妇22例,两组患者均经过饮食控制后血糖控制效果欠佳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患病年龄、孕次、初产妇、经产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饮食控制法与胰岛素治疗两组患者确诊GDM后,根据标准体质量计算的总能量数,计算每天不同食物的质量。
1.2.2 营养治疗两组患者控制血糖和血脂接近正常生理水平,避免出现高血糖、低血糖和酮症,以免给母儿带来不利影响。供给足够的营养,以保证孕妇和胎儿正常发育。①合理控制能量②充足蛋白质:③适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④维生素和矿物质应充足。⑤合理安排餐次。⑥产后及时调整摄食量。由于孕期不宜减肥,产后应注意节食减肥,避免发展为终生糖尿病。
2 护理干预
2.1 中医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特别注意观察体温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室内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病房空气新鲜,胰岛素降糖要注意观察用药反应,防止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严格观察和预防伤口出现变化及全身的反应状况。换药时不要对伤口作反复清洗,这样皮组织不容易新生,对伤口愈合不利。治疗组患者进行以下中医护理:
2.2 情志护理由于糖尿病足患者病情的严重性、病的时间程长、所医治的费用比较多,会给患者及家人带来较大经济压力和思想负担,患者极易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在护理中多给患者一些安慰与鼓励,用乐观情绪感染患者,治疗上尽量为患者精打细算,帮助患者解决行动不便等困难,让患者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3 结果
3.1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比较对照组在并发羊水过多、产褥感染、剖宫产率、早产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子痫前期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3.2两组围生儿结局的比较巨大胎儿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1%~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数在产后可逐渐恢复,33%病例在产后5~10年转为糖尿病。
妊娠期容易出现糖耐量不正常或糖尿病,可能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同时还产生胎盘胰岛素酶,分解胰岛素,使之失去活性;加上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胰岛素相对不足[2]。因此,孕妇对胰岛素需要量较非孕时增加近1倍。胰岛素功能正常孕妇可适应这种变化而维持糖耐量在理想水平,而胰岛素功能不够健全者易在妊娠期出现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
目前对GDM的处理主要是严格控制饮食,检测血糖,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如通过饮食控制不满意,应及时加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以期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3]。糖尿病足导致糖尿病患者丧失能力、发展致残、直至致死。目前,糖尿病足的治疗采取的主要措施,首先是抗感染,以此来改善微循环,然后是营养神经以及应用中医中药的综合治疗。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准的提高,一些患者不注意生活質量,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加强预防糖尿病足知识的宣传、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伤残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海静.非意愿妊娠孕妇孕期保健知识需求及心理状态调查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02):133-135.
[2]谷美丽.妊娠期糖尿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2):218-219.
[3]王春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持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5):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