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忠诚的消费者,这是本土药妆品牌与外资品牌争雄的最重要的资本。面对当前药妆市场的困境,本土品牌还需迎难而上,提升品牌影响力,而不是谨小慎微,坐失市场。
谈起药妆,就不能不说薇姿。1998年欧莱雅旗下的药妆品牌薇姿进入中国,给中国的消费者带来了“药妆”的概念。到现在药妆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史,相比于最初,药妆的市场容量和品牌格局都有了不小的变化。
有数据显示,到2010年,药妆的市场容量将达到480亿元,占到化妆品市场的40%。现在药妆行业内中,外资品牌除薇姿外,依泉、理肤泉、雅漾、芙丽芳丝、清妍等品牌也相继进入中国,中国本土品牌也纷纷涌现,如泽平、姗拉娜、可采、迪豆以及同仁药妆、雅茚药妆等。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药妆市场是一片蓝海,对此,《广告主》记者采访了国内日化行业资深权威专家冯建军,他认为:“当前药妆市场是‘低强度竞争,高成本入驻’的一个市场,市场潜力确实不小,但是市场开拓阶段投入很高,国内很多企业还不具备这个能力或者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因此,药妆市场即使是蓝海,企业进入也会很慎重。”
国内药妆市场目前还由外资品牌主导,本土药妆品牌相比于外资品牌,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论是在产品品质和包装上,还是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忠诚度上,国内的药妆品牌都处于劣势。
随着药妆概念的普及和药妆市场发展的深入,将来药妆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国内药妆企业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去迎接更大的挑战。全面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忠诚的消费者,这是本土药妆品牌与外资品牌争雄的最重要的资本。面对当前药妆市场的困境,本土品牌还需迎难而上,提升品牌影响力,而不是谨小慎微,坐失市场。
提升之困
在外资品牌处于强势地位的市场环境之下,本土品牌的品牌建设困难颇多。首先是产品定位,本土品牌在产品定位上一般会避开与外资品牌直接竞争,这导致本土药妆品牌多数定位在低端市场,利润水平较低,而且产品的品质不高。有些药妆产品甚至质量不过关,消费者使用后出现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这都会损害本土药妆品牌的品牌形象。而如果加强投入做产品的研发和传播,一方面企业实力不一定能达到,另一方面,即使产品做出来了,与外资品牌相比,产品在价格上没有优势,在产品质量也不一定有优势,因此,风险很高,很多企业没有勇气那么做。
即使有这样的实力,企业也多是充满犹豫。冯建军认为:“目前国内某些药企虽然有实力做好药妆,但是缺乏投入资金的意愿。像薇姿这样的外资品牌,其前期的市场投入是很高的,前几年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但是这么多年坚持下来,这些外资品牌有了足够的积累,获得了大量忠诚的消费者,并且建立了牢固的品牌形象。国内的药妆企业就是缺乏这种精神。”
在品牌传播上,本土品牌与外资品牌的差距也较大。冯建军坦言:“外资品牌,如薇姿,它一个月的平面广告的费用就达1000多万,而很多本土品牌一年的广告预算才1000多万。外资品牌的产品包装都是采用定制瓶型,产品的包装能很好的诠释产品的品牌内涵,而国内的药妆产品的包装非常简陋,只是为了减少成本,根本没有考虑包装的传播价值。”
很多本土品牌在广告传播上还有急功近利的色彩,产品宣传在功能诉求上走向极端,大打治疗牌、功效牌。此种诉求手段就像一把双刃剑,短期内对品牌销量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长期来看,又势必伤到自身。品牌建设本是长期的战略,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只能让本土品牌与品牌提升背道而驰。
进退两难
从整个行业的角度看,药妆品牌提升还面临困境,主要是消费者教育的问题,“目前国内的消费者有药妆概念的,只有不到10%。”冯建军告诉记者。虽然有了十余年的发展,药妆这一概念还远没有深入人心。而且,药妆的功效,除了有药品类似的治疗效果,其实还有养护的作用,但是大部分国内消费者购买药妆,都是因为他们皮肤出问题需要治疗,而不是出于护理的目的,这说明消费者对药妆的消费还比较被动和消极。
不少消费者即使皮肤出问题,也不会考虑药妆。修正药业策划中心策划总监刘部桂向《广告主》记者表示:“普通消费人群对于药妆还不是特别认同,皮肤出现问题,有可能直接去医院或者购买专门的药品,或者置之不理(类似于对于青春痘),消费者对药妆的认识还很不充分。”
而且目前国内的消费者大多还没有形成去药房购买药妆的习惯。消费者去药房多是为了买药治病,如果买化妆品,消费者会去商超或者专卖店、美容院等。让消费者形成去药店买化妆品的概念还很困难。由于药妆不等同于一般的化妆品,其使用一般针对特定的“病症”,药妆企业如果不走药店走商超的渠道,相对于那些走药店渠道的薇姿等品牌,会削弱其专业性,不一定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三管齐下
从整体上看,药妆市场可谓“机遇与风险并存”,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国内药妆品牌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药妆的概念也在逐渐获得消费者的认同,这些都是本土药妆企业提升品牌形象的基础。而本土品牌之所以落后,除了品牌策略的问题,更多的是发展历史太短,积累太少的问题,因此,本土药妆品牌一定要注意品牌策略的连续性,不断积累品牌资产,切忌急功近利,断断续续,三心二意。
在持续投入的基础上,本土药妆企业还需发挥本土优势,以“本草配方,中药治疗”为主要卖点,以天然和安全性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从而树立起相对于外资品牌产品的差异性,为摆脱低端竞争,挺进中高端奠定基础。
消费者教育也是提高品牌影响力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没有消费者的认可,品牌提升就是空中楼阁。消费者教育工作成本巨大,需要整个药妆行业的努力。从药妆进入中国到现在,消费者对药妆这一概念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考虑由行业协会牵头,药妆企业联合做一些推广活动,一方面为产品做宣传做促销,另一方面普及药妆的概念,传播药妆知识,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和认可药妆。
谈起药妆,就不能不说薇姿。1998年欧莱雅旗下的药妆品牌薇姿进入中国,给中国的消费者带来了“药妆”的概念。到现在药妆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史,相比于最初,药妆的市场容量和品牌格局都有了不小的变化。
有数据显示,到2010年,药妆的市场容量将达到480亿元,占到化妆品市场的40%。现在药妆行业内中,外资品牌除薇姿外,依泉、理肤泉、雅漾、芙丽芳丝、清妍等品牌也相继进入中国,中国本土品牌也纷纷涌现,如泽平、姗拉娜、可采、迪豆以及同仁药妆、雅茚药妆等。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药妆市场是一片蓝海,对此,《广告主》记者采访了国内日化行业资深权威专家冯建军,他认为:“当前药妆市场是‘低强度竞争,高成本入驻’的一个市场,市场潜力确实不小,但是市场开拓阶段投入很高,国内很多企业还不具备这个能力或者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因此,药妆市场即使是蓝海,企业进入也会很慎重。”
国内药妆市场目前还由外资品牌主导,本土药妆品牌相比于外资品牌,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论是在产品品质和包装上,还是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忠诚度上,国内的药妆品牌都处于劣势。
随着药妆概念的普及和药妆市场发展的深入,将来药妆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国内药妆企业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去迎接更大的挑战。全面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忠诚的消费者,这是本土药妆品牌与外资品牌争雄的最重要的资本。面对当前药妆市场的困境,本土品牌还需迎难而上,提升品牌影响力,而不是谨小慎微,坐失市场。
提升之困
在外资品牌处于强势地位的市场环境之下,本土品牌的品牌建设困难颇多。首先是产品定位,本土品牌在产品定位上一般会避开与外资品牌直接竞争,这导致本土药妆品牌多数定位在低端市场,利润水平较低,而且产品的品质不高。有些药妆产品甚至质量不过关,消费者使用后出现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这都会损害本土药妆品牌的品牌形象。而如果加强投入做产品的研发和传播,一方面企业实力不一定能达到,另一方面,即使产品做出来了,与外资品牌相比,产品在价格上没有优势,在产品质量也不一定有优势,因此,风险很高,很多企业没有勇气那么做。
即使有这样的实力,企业也多是充满犹豫。冯建军认为:“目前国内某些药企虽然有实力做好药妆,但是缺乏投入资金的意愿。像薇姿这样的外资品牌,其前期的市场投入是很高的,前几年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但是这么多年坚持下来,这些外资品牌有了足够的积累,获得了大量忠诚的消费者,并且建立了牢固的品牌形象。国内的药妆企业就是缺乏这种精神。”
在品牌传播上,本土品牌与外资品牌的差距也较大。冯建军坦言:“外资品牌,如薇姿,它一个月的平面广告的费用就达1000多万,而很多本土品牌一年的广告预算才1000多万。外资品牌的产品包装都是采用定制瓶型,产品的包装能很好的诠释产品的品牌内涵,而国内的药妆产品的包装非常简陋,只是为了减少成本,根本没有考虑包装的传播价值。”
很多本土品牌在广告传播上还有急功近利的色彩,产品宣传在功能诉求上走向极端,大打治疗牌、功效牌。此种诉求手段就像一把双刃剑,短期内对品牌销量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长期来看,又势必伤到自身。品牌建设本是长期的战略,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只能让本土品牌与品牌提升背道而驰。
进退两难
从整个行业的角度看,药妆品牌提升还面临困境,主要是消费者教育的问题,“目前国内的消费者有药妆概念的,只有不到10%。”冯建军告诉记者。虽然有了十余年的发展,药妆这一概念还远没有深入人心。而且,药妆的功效,除了有药品类似的治疗效果,其实还有养护的作用,但是大部分国内消费者购买药妆,都是因为他们皮肤出问题需要治疗,而不是出于护理的目的,这说明消费者对药妆的消费还比较被动和消极。
不少消费者即使皮肤出问题,也不会考虑药妆。修正药业策划中心策划总监刘部桂向《广告主》记者表示:“普通消费人群对于药妆还不是特别认同,皮肤出现问题,有可能直接去医院或者购买专门的药品,或者置之不理(类似于对于青春痘),消费者对药妆的认识还很不充分。”
而且目前国内的消费者大多还没有形成去药房购买药妆的习惯。消费者去药房多是为了买药治病,如果买化妆品,消费者会去商超或者专卖店、美容院等。让消费者形成去药店买化妆品的概念还很困难。由于药妆不等同于一般的化妆品,其使用一般针对特定的“病症”,药妆企业如果不走药店走商超的渠道,相对于那些走药店渠道的薇姿等品牌,会削弱其专业性,不一定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三管齐下
从整体上看,药妆市场可谓“机遇与风险并存”,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国内药妆品牌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药妆的概念也在逐渐获得消费者的认同,这些都是本土药妆企业提升品牌形象的基础。而本土品牌之所以落后,除了品牌策略的问题,更多的是发展历史太短,积累太少的问题,因此,本土药妆品牌一定要注意品牌策略的连续性,不断积累品牌资产,切忌急功近利,断断续续,三心二意。
在持续投入的基础上,本土药妆企业还需发挥本土优势,以“本草配方,中药治疗”为主要卖点,以天然和安全性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从而树立起相对于外资品牌产品的差异性,为摆脱低端竞争,挺进中高端奠定基础。
消费者教育也是提高品牌影响力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没有消费者的认可,品牌提升就是空中楼阁。消费者教育工作成本巨大,需要整个药妆行业的努力。从药妆进入中国到现在,消费者对药妆这一概念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考虑由行业协会牵头,药妆企业联合做一些推广活动,一方面为产品做宣传做促销,另一方面普及药妆的概念,传播药妆知识,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和认可药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