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高校学报自《学桴》1906年创刊开始,风雨兼程一百年,为中国高校教育与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中国高校学报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国内外的影响力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全球化以及中国的社会转型给中国高校学报尤其是社科类学报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国家教育部 1998年以前规定“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园地”。2002年将其改为“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发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学报的功能内涵得以延伸和扩大。面对学报数量不断增多,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2003年教育部启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试图改变“千刊一面”的办刊模式,在五年内连续推出20家左右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校学术期刊[1]。“名刊工程” 的启动在高校学报界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各大高校创“名刊”、办“名栏”、挖掘“特色栏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然而,高校社科类学报长期以来形成的痼疾并非短时间内就可以完全消灭的。很多学者就我国高校社科类学报存在的“大拼盘”模式、选题重复陈旧、内容观点不新的“全、散、弱、小”的办刊风格的观点达成了共识。一时间,专业化办刊似乎成为综合类社科期刊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也有学者指出,专业社科期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必要性,综合类社科期刊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办刊优势和继续存在甚至进一步发展的充分理由[2]。
无论专业还是综合类社科学报只要在栏目设置方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拥有自己鲜明的办刊特色,就能在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中,坚守自己的阵地,扩大自身的辐射范围,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社科类学报发展中存在的稿源不足、编辑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电子媒体的冲击、办刊机制僵化等瓶颈,如何突破这几个瓶颈,是当前社科类学报发展的关键,也是其能否实现特色化办刊、立足市场经济的根本。
一、高校社科类学报发展中的瓶颈
第一,吸纳优秀稿源的能力不足。从当前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界整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各省市地方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的不少刊物学术质量相对较高。比如《学术月刊》《江海学刊》《人文杂志》《学术研究》等堪称是社科类学术期刊的佼佼者。高校社科类学报与此类期刊相比,在优质稿源的吸纳上,没有任何优势。长期以来,高质量的稿子不约而同地汇集在了这类学术期刊的周围,只有那些次一级的或者知名度不是很高的作者的稿子才会投向学报期刊,这就形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社科类学报质量的提高。
第二,编辑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编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报的质量。长期以来,由于学报隶属于各大高校的行政单位,独立于高校行政和教学科研,加上大部分学校对学报重要性认识的不足,编辑职位往往成为那些在行政岗位和教学科研岗位 “悬挂”人的栖息地,具有专业、高水平的编辑人员或者在某一学科领域有所专攻的编辑人才寥寥无几。另外,我国高校硕博编辑出版学科建设的缺位也成为制约学术期刊编辑队伍优化的掣肘。
第三,来自电子媒体的冲击与挑战。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电子期刊的快速与便捷给我国传统纸媒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电脑技术和复印设备的高度普及和成本的低廉,直接导致学报发行量减少,读者订阅量下降,使得本来在这两方面就处于劣势的学报处境更为尴尬。
第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安排。许多高校学报仍然囿于“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园地”,将大部分版面用来刊登本校作者的研究成果,只要是本校老师写的,无论好坏都上,有的甚至占到了一期学报70%~80%的版面,没有真正“开放办刊”。另外,大部分学报缺乏科学合理的审稿制度,不能严格执行三审制度和匿名审稿制度,造成文章含金量小,学术水平不高。有效的编辑激励制度的缺乏,导致编辑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很大一部分编辑仅仅只满足于校对错别字的低级技术工作,缺乏创新理念和品牌意识。
第五,盲目创“名栏”、办“特色”。教育部名栏建设旨在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学术水平,打造学术品牌,发挥示范作用。但在现实中,不少学报为了创“名栏”、出“特色”,不顾自身实际情况,跳出了所处高校学科及作者的特点,脱离了高校学科资源以及校内学者的科研成果,成为“无本之木”。还有一些高校学报“跟风”,积极响应大牌期刊或者亮点栏目的“示范效应”,东施效颦,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栏目共建。《南京大学学报》和《南开学报》开设的“当代西方研究”栏目通过“南南合作”成果显著。《厦门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和《求是学刊》同办“现代性研究” 栏目共同打造具有品牌效益的学术专栏。高校社科学报通过这样的联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优质稿源向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的学术期刊流动的势头,从而达到优化稿源,提高期刊质量的目的。
第二,打造学术型编辑队伍。编辑综合业务素质是决定学术类刊物质量高低的关键。培养和塑造具有较高综合业务素质的学术型编辑队伍是社科类学报当前和今后发展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报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因素。这就对编辑人员提出以下要求:①执好“红笔”,握好“黑笔”。在做好一名编辑的同时,还要在某一学科领域有所专长。每一位编辑都能做到对自己所负责栏目的学科“术业有专攻”, 同时,还要放宽眼界,具备敏锐的学术嗅觉。社科研究领域博大精深,又与其他学科纵横交错,要求编辑必须对社会发展的各个学科领域都要有所了解、有所见地。②走出去、引进来。培养和锻炼自身的社交能力,突破传统的只在编辑部完成整个文章的组稿、选稿和定稿以及出版等一系列工作。编辑人员要走出编辑部,积极主动地与自己研究领域甚至相关领域的作者交朋友,约名家、大家的高质量稿子。③建立自己所负责栏目的专家群或专家库。可以通过网上查找、从兄弟报刊上查找等方式,也可以利用一些开会的机会,结识更多的人,组建自己的作者队伍。要保证自己周围有一个优秀的作者团队,而且这个团队要根据学术研究开展情况及时更新。
第三,建立网站或入选期刊网。由于高校学报是依托高校机制的行政单位,具有“强公益性”和“弱市场性”的特征,其发行量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因此,电子媒体对学报的冲击并不像大众期刊那样猛烈。高校学报应该积极入选电子期刊,利用电子期刊的优势,扩大宣传力和辐射范围。
第四,严格落实三审和匿名审稿制度。严格的三审制度可以使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文章脱颖而出,也可以使那些滥竽充数的平庸甚至低俗之作被淘汰。同时,还可以减少甚至杜绝人情稿、关系稿,做到对所有来稿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另外,要建立有效的编辑激励机制。如名家名稿奖励制度,对能够约到具有国家水平的知名作者文章的编辑,对责任编辑编发的优秀文章都给予程度不同的奖励。
第五,走特色化办刊之路。特色意味着唯一,意味着被替代的可能性很弱甚至没有。所以高校社科学报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地域、历史文化和所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出发挖掘和建设“特色栏目”,并且努力将其发展成为“名栏”。高校社科学报可以依托社科类学报所处的地域和历史文化优势发掘特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立足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方面的深厚积淀,突出地方特色及其历史文化特点,形成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要阵地。如《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的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研究,《齐鲁学刊》的“孔子·儒家·齐鲁文化研究”,安阳师范学院《殷都学刊》的殷商文化研究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另外,可以依托高校学科优势,创办具有本校学科特色的名牌栏目。如《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的管理学之所以成为“名栏”就是依托该管理学研究力量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一批高水平的学者。
参考文献
[1]姚申:《反思和创新:关于中国高校学术期刊发展前景的若干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7(4)
[2]张积玉:《社科期刊的特色化之路》[J],《中国编辑》,2003年第6期
[3]谈晓明:《试论联合打造地方高校学报名牌栏目》[J],《江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
[4]申华:《社科类期刊编辑初审工作浅论》[J],《出版科学》,2007(2)
[5]钱同舟:《“名栏”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
[6]李伟:《高校文科学报名栏建设刍议》[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7]张雪山:《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学术局限与栏目特色》[J],《成都大学学报》,2006(3)
[8]林桂芝:《“名刊”之路-由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引发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2)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学报》编辑部)
国家教育部 1998年以前规定“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园地”。2002年将其改为“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发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学报的功能内涵得以延伸和扩大。面对学报数量不断增多,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2003年教育部启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试图改变“千刊一面”的办刊模式,在五年内连续推出20家左右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校学术期刊[1]。“名刊工程” 的启动在高校学报界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各大高校创“名刊”、办“名栏”、挖掘“特色栏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然而,高校社科类学报长期以来形成的痼疾并非短时间内就可以完全消灭的。很多学者就我国高校社科类学报存在的“大拼盘”模式、选题重复陈旧、内容观点不新的“全、散、弱、小”的办刊风格的观点达成了共识。一时间,专业化办刊似乎成为综合类社科期刊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也有学者指出,专业社科期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必要性,综合类社科期刊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办刊优势和继续存在甚至进一步发展的充分理由[2]。
无论专业还是综合类社科学报只要在栏目设置方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拥有自己鲜明的办刊特色,就能在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中,坚守自己的阵地,扩大自身的辐射范围,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社科类学报发展中存在的稿源不足、编辑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电子媒体的冲击、办刊机制僵化等瓶颈,如何突破这几个瓶颈,是当前社科类学报发展的关键,也是其能否实现特色化办刊、立足市场经济的根本。
一、高校社科类学报发展中的瓶颈
第一,吸纳优秀稿源的能力不足。从当前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界整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各省市地方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的不少刊物学术质量相对较高。比如《学术月刊》《江海学刊》《人文杂志》《学术研究》等堪称是社科类学术期刊的佼佼者。高校社科类学报与此类期刊相比,在优质稿源的吸纳上,没有任何优势。长期以来,高质量的稿子不约而同地汇集在了这类学术期刊的周围,只有那些次一级的或者知名度不是很高的作者的稿子才会投向学报期刊,这就形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社科类学报质量的提高。
第二,编辑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编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报的质量。长期以来,由于学报隶属于各大高校的行政单位,独立于高校行政和教学科研,加上大部分学校对学报重要性认识的不足,编辑职位往往成为那些在行政岗位和教学科研岗位 “悬挂”人的栖息地,具有专业、高水平的编辑人员或者在某一学科领域有所专攻的编辑人才寥寥无几。另外,我国高校硕博编辑出版学科建设的缺位也成为制约学术期刊编辑队伍优化的掣肘。
第三,来自电子媒体的冲击与挑战。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电子期刊的快速与便捷给我国传统纸媒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电脑技术和复印设备的高度普及和成本的低廉,直接导致学报发行量减少,读者订阅量下降,使得本来在这两方面就处于劣势的学报处境更为尴尬。
第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安排。许多高校学报仍然囿于“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园地”,将大部分版面用来刊登本校作者的研究成果,只要是本校老师写的,无论好坏都上,有的甚至占到了一期学报70%~80%的版面,没有真正“开放办刊”。另外,大部分学报缺乏科学合理的审稿制度,不能严格执行三审制度和匿名审稿制度,造成文章含金量小,学术水平不高。有效的编辑激励制度的缺乏,导致编辑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很大一部分编辑仅仅只满足于校对错别字的低级技术工作,缺乏创新理念和品牌意识。
第五,盲目创“名栏”、办“特色”。教育部名栏建设旨在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学术水平,打造学术品牌,发挥示范作用。但在现实中,不少学报为了创“名栏”、出“特色”,不顾自身实际情况,跳出了所处高校学科及作者的特点,脱离了高校学科资源以及校内学者的科研成果,成为“无本之木”。还有一些高校学报“跟风”,积极响应大牌期刊或者亮点栏目的“示范效应”,东施效颦,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栏目共建。《南京大学学报》和《南开学报》开设的“当代西方研究”栏目通过“南南合作”成果显著。《厦门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和《求是学刊》同办“现代性研究” 栏目共同打造具有品牌效益的学术专栏。高校社科学报通过这样的联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优质稿源向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的学术期刊流动的势头,从而达到优化稿源,提高期刊质量的目的。
第二,打造学术型编辑队伍。编辑综合业务素质是决定学术类刊物质量高低的关键。培养和塑造具有较高综合业务素质的学术型编辑队伍是社科类学报当前和今后发展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报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因素。这就对编辑人员提出以下要求:①执好“红笔”,握好“黑笔”。在做好一名编辑的同时,还要在某一学科领域有所专长。每一位编辑都能做到对自己所负责栏目的学科“术业有专攻”, 同时,还要放宽眼界,具备敏锐的学术嗅觉。社科研究领域博大精深,又与其他学科纵横交错,要求编辑必须对社会发展的各个学科领域都要有所了解、有所见地。②走出去、引进来。培养和锻炼自身的社交能力,突破传统的只在编辑部完成整个文章的组稿、选稿和定稿以及出版等一系列工作。编辑人员要走出编辑部,积极主动地与自己研究领域甚至相关领域的作者交朋友,约名家、大家的高质量稿子。③建立自己所负责栏目的专家群或专家库。可以通过网上查找、从兄弟报刊上查找等方式,也可以利用一些开会的机会,结识更多的人,组建自己的作者队伍。要保证自己周围有一个优秀的作者团队,而且这个团队要根据学术研究开展情况及时更新。
第三,建立网站或入选期刊网。由于高校学报是依托高校机制的行政单位,具有“强公益性”和“弱市场性”的特征,其发行量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因此,电子媒体对学报的冲击并不像大众期刊那样猛烈。高校学报应该积极入选电子期刊,利用电子期刊的优势,扩大宣传力和辐射范围。
第四,严格落实三审和匿名审稿制度。严格的三审制度可以使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文章脱颖而出,也可以使那些滥竽充数的平庸甚至低俗之作被淘汰。同时,还可以减少甚至杜绝人情稿、关系稿,做到对所有来稿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另外,要建立有效的编辑激励机制。如名家名稿奖励制度,对能够约到具有国家水平的知名作者文章的编辑,对责任编辑编发的优秀文章都给予程度不同的奖励。
第五,走特色化办刊之路。特色意味着唯一,意味着被替代的可能性很弱甚至没有。所以高校社科学报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地域、历史文化和所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出发挖掘和建设“特色栏目”,并且努力将其发展成为“名栏”。高校社科学报可以依托社科类学报所处的地域和历史文化优势发掘特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立足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方面的深厚积淀,突出地方特色及其历史文化特点,形成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要阵地。如《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的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研究,《齐鲁学刊》的“孔子·儒家·齐鲁文化研究”,安阳师范学院《殷都学刊》的殷商文化研究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另外,可以依托高校学科优势,创办具有本校学科特色的名牌栏目。如《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的管理学之所以成为“名栏”就是依托该管理学研究力量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一批高水平的学者。
参考文献
[1]姚申:《反思和创新:关于中国高校学术期刊发展前景的若干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7(4)
[2]张积玉:《社科期刊的特色化之路》[J],《中国编辑》,2003年第6期
[3]谈晓明:《试论联合打造地方高校学报名牌栏目》[J],《江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
[4]申华:《社科类期刊编辑初审工作浅论》[J],《出版科学》,2007(2)
[5]钱同舟:《“名栏”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
[6]李伟:《高校文科学报名栏建设刍议》[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7]张雪山:《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学术局限与栏目特色》[J],《成都大学学报》,2006(3)
[8]林桂芝:《“名刊”之路-由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引发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2)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