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师协会烧伤整形医师分会成立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li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医师协会烧伤整形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烧伤整形高层论坛于2011年6月24—26日在北海举行。来自广西地区各主要医疗单位的专业负责人共87人参加会议。其间进行了第一届委员选举,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主任王润秀教授当选为会长,张立明、童亚林、边建民、朱小平、刘达恩、杨小辉、黄新、唐雨发任副会长,林源为常委兼总干事。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阵发性运动诱发的运动障碍(PKD)患儿的临床表型和富脯氨酸跨膜蛋白2(PRRT2)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4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神经专业门诊就诊的PKD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共入选10例PKD患儿,均为男性,其中4例患儿为4个PKD家系中的先证者,其余6例为散发病例。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和家系受累成员外周血,采用PCR和Sanger
目的探讨^90Sr防治瘢痕增生的作用机制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用^90Sr敷贴器按照0、5、10、15Gy剂量照射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Fh。照射后24、48、72h,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型胶原浓度。评价348例增生性瘢痕患者、40例瘢痕疙瘩患者及114例外科手术后瘢痕预防患者应用^90Sr照射治疗的效果,并经HE染色对比正常皮肤组织、增生性瘢痕组织
腋窝位于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肩关节下方,深度烧伤后容易出现蹼状瘢痕挛缩畸形。2009年3月-2011年2月,武警江西总队医院烧伤整形科应用筋膜瘢痕瓣五瓣法修复19例患者腋窝蹼状瘢痕挛缩畸形,效果满意。
2007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足部深度烧(创)伤患者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19~43岁。致伤部位:拇趾背侧8例、跖趾关节5例、拇趾残端2例。致伤原因:热力烧伤3例、电烧伤5例、化学烧伤3例、车祸伤2例、摩擦伤2例。损伤范围3cm×3cm~6cm×4cm,均合并肌腱、神经及骨组织损伤或外露。
细胞行为包括细胞的黏附、形貌、排列、活性、分化、迁移及合成ECM等。因为细胞行为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所以在体外构建模拟细胞自然生长环境的结构,即纳米级结构,对于诱导细胞的正常行为十分重要心。。利用近年发展起来的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组织工程纳米纤维支架,经大量实验证实可模拟ECM结构并使其具有类似的功能。因此,深入了解根据不同参数构建的纳米纤维结构对细胞行为的影响,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4(AQP4)在严重烫伤早期合并脑水肿家兔脑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以故与磁共振成像(MRI)信号变化的联系,探讨严重烫伤早期脑水肿水的跨膜转运特征、方法将3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及烫伤组(30只),其中烫伤组家兔均造成50%TBSAⅢ度烫伤(经病理切片证实存在脑水肿)。伤后1、2、3、4、5、6h,烫伤组家兔(每时相点5只)行MRI颅脑检查并动态检测
临床上复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并发感染,多见于深度烧伤、撕脱伤等严重外伤后或伴有较复杂全身性疾病患者。感染初期局部症状较重,严重者危及生命;感染控制后创面有时较大、受累组织种类多,修复困难。2009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对21例复杂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创面严重感染的烧(创)伤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创面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参与皮肤缺损区的真皮组织结构重建,其中一个亚群的β连环蛋白/T淋巴细胞因子(TCF)信号的转录在创面修复增生期较为活跃。β连环蛋白的活化强度调控真皮Fb数量,最终决定瘢痕形成的大小。该研究通过细胞谱系分析,揭示创面修复过程中B连环蛋白活化细胞的来源。通过基因报告小鼠观察到,
患者男,47岁,2010年7月11日因液化气爆炸致全身多处烧伤,伤后3h左右于当地医院行抗休克、对症处理。伤后49h经救护车运送,颠簸行驶1020km,伤后65h转入我院。诊断:(1)头、面、颈、四肢、躯干烧伤,总面积90%,其中浅Ⅱ度20%、深Ⅱ度60%、Ⅲ度10%TBSA;(2)重度吸人性损伤。积极行补液、抗炎、对症处理,入院后第2天行四肢切削痂、微粒皮移植并气管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