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疏理我们的教学思路,使之置于现代教学理论的规范之下,不难发现,虽然我们付出了太多的热情和汗水、时间和精力,但我们工作中的失误、纰漏还真实地存在着,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们的教学,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研究它,审视它,深究它的根源之所在,使我们的教学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设置
目标教学“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之后,渐渐风平浪静。谈论这个话题好像有点不合时宜,人们谈论的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建构主义、对话教学。其实,这与目标教学并不矛盾,不论什么样的教学,也必须是在目标的指向之内。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也必须是在目标指向之内的探究、自主、合作,否则,不会有什么效果可言。尤其是对话教学,如果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向一味信马由缰,不置可否,学生将一无所获。
就目前的课堂教学状况看,目标的可实施性所存在着问题,教学目标或流于肤浅,或过于繁杂,或目标与内容脱解。语文教学目标设置的过程,是教师完成与编者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充分考虑与学生的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师必须首先考虑到作者,编者的意图和语文教学的总导向性,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尤其是课时目标,它应该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链节,所有的课时目标之和就等于整个语文教学的总目标的完成。所以每一个课时目标必须像指南针一样坚定不移地指向语文教学的总目标。
而我们的课时目标考虑较多的是教参,是考试的内容,是课文的内容,对教学对象考虑的少,对教学的导向性考虑的少,对教学方式考虑的少。过分的依赖教参限制了老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教参中关于教学重点、难点的阐释,只是编者的看法,仅仅是我们的教学参考,因为编者并不了解我们的学生。其次,教学目标的可实施性还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可检验性和可操作性上,否则教学只能是空对空,就谈不上效果。
二、关于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教育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与共同构成一堂课的三个维度。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恰恰因为过分强调训练,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致使课堂教学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少生气和乐趣,缺少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缺少对文字所描写生活的兴奋和激动,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做知识的保持、再现等枯燥乏味的劳动,缺少真正的感情投入,导致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欲得不到满足,厌学情绪,不满情绪潜滋暗长,于是我们由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太笨了,许多知识讲了好几遍就是不能掌握,许多显而易见的道理就是不能理解,许多感人至深的事物,就是不能接受,试想如果我们把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成就感、紧张感等积极的情感因素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我们的课堂势必会出现一个崭新的面貌。
选入教材的作品,大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或讴歌真善美,或鞭鞑假恶丑,情感色彩极其鲜明强烈。然而,要使学生从中接受更多的情感教育,关键在于我们教师的情感投入和诱发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先爱语文,被文字和文字渗透的情感所感动,进入语文角色中去,然后才能带着鲜明而深厚的情感色彩去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再加上教师科学的授课艺术,优美的抒情语言,形象的表情动作,才能使作品的感情于春风化雨无声的滋润中,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
三、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叶圣陶说,阅读教学就是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培养学生自会读书的能力。我们的学生能“自会读书”了吗?不敢说。在国外阅读研究中,有一种现象叫“杰克现象”。一个叫杰克的学生被老师们认为缺乏阅读兴趣,他常常抱怨语文课太没味道,不精彩,但在家里父母却埋怨他过分地迷恋阅读,以至于一份杂志,一张旧报纸,甚至一页广告也百看不厌。这与我们身边的学生何其相似。看来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使同一作者的同一篇文章,放在课本以外,学生就爱不释手,一旦选入教材,学生就可能深恶痛绝了。问题的结症在哪里呢?其实并不在课内课外,恐怕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按照叶老的说法,我们的阅读课立足点应该是通过教材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能,然后逐步向个体阅读和自由阅读过渡。而我们的语文课很少把阅读方法、阅读技能作为教学目标,所谓“讲读课”在对课文进行“整体--局部--整体”的分析、概括时,忽视了学生的独立阅读,忽略阅读方法的指导。我并不是否定整体阅读的原则,它是符合阅读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这样做固然能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但对阅读技巧的形成不起直接作用,那么学生如何具有独立阅读的经验,如何向日常阅读、个体阅读、自由阅读过渡?我们的补救方法是“讲练结合”于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试题,同一过程不断重复,来使学生形成技能,其结果必然导致高耗低效,学生厌学,从而丧失了阅读兴趣,仍不能达到“自会读书”的目的。也有的教师因为过分的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忽略了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的指导,这是不足取的。
如何扭转这一局面?从教学实践中看,几乎所有成功的语文教学者和学习者都注重和发挥了阅读的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应加强对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的指导,大幅度地增加阅读实践在教学中的比重,减少对课文讲练,减少作业量,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生动活泼的阅读,并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阅读方法和技能,从而使语文课超越教师,超越课本,超越课堂。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设置
目标教学“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之后,渐渐风平浪静。谈论这个话题好像有点不合时宜,人们谈论的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建构主义、对话教学。其实,这与目标教学并不矛盾,不论什么样的教学,也必须是在目标的指向之内。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也必须是在目标指向之内的探究、自主、合作,否则,不会有什么效果可言。尤其是对话教学,如果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向一味信马由缰,不置可否,学生将一无所获。
就目前的课堂教学状况看,目标的可实施性所存在着问题,教学目标或流于肤浅,或过于繁杂,或目标与内容脱解。语文教学目标设置的过程,是教师完成与编者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充分考虑与学生的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师必须首先考虑到作者,编者的意图和语文教学的总导向性,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尤其是课时目标,它应该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链节,所有的课时目标之和就等于整个语文教学的总目标的完成。所以每一个课时目标必须像指南针一样坚定不移地指向语文教学的总目标。
而我们的课时目标考虑较多的是教参,是考试的内容,是课文的内容,对教学对象考虑的少,对教学的导向性考虑的少,对教学方式考虑的少。过分的依赖教参限制了老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教参中关于教学重点、难点的阐释,只是编者的看法,仅仅是我们的教学参考,因为编者并不了解我们的学生。其次,教学目标的可实施性还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可检验性和可操作性上,否则教学只能是空对空,就谈不上效果。
二、关于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教育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与共同构成一堂课的三个维度。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恰恰因为过分强调训练,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致使课堂教学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少生气和乐趣,缺少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缺少对文字所描写生活的兴奋和激动,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做知识的保持、再现等枯燥乏味的劳动,缺少真正的感情投入,导致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欲得不到满足,厌学情绪,不满情绪潜滋暗长,于是我们由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太笨了,许多知识讲了好几遍就是不能掌握,许多显而易见的道理就是不能理解,许多感人至深的事物,就是不能接受,试想如果我们把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成就感、紧张感等积极的情感因素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我们的课堂势必会出现一个崭新的面貌。
选入教材的作品,大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或讴歌真善美,或鞭鞑假恶丑,情感色彩极其鲜明强烈。然而,要使学生从中接受更多的情感教育,关键在于我们教师的情感投入和诱发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先爱语文,被文字和文字渗透的情感所感动,进入语文角色中去,然后才能带着鲜明而深厚的情感色彩去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再加上教师科学的授课艺术,优美的抒情语言,形象的表情动作,才能使作品的感情于春风化雨无声的滋润中,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
三、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叶圣陶说,阅读教学就是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培养学生自会读书的能力。我们的学生能“自会读书”了吗?不敢说。在国外阅读研究中,有一种现象叫“杰克现象”。一个叫杰克的学生被老师们认为缺乏阅读兴趣,他常常抱怨语文课太没味道,不精彩,但在家里父母却埋怨他过分地迷恋阅读,以至于一份杂志,一张旧报纸,甚至一页广告也百看不厌。这与我们身边的学生何其相似。看来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使同一作者的同一篇文章,放在课本以外,学生就爱不释手,一旦选入教材,学生就可能深恶痛绝了。问题的结症在哪里呢?其实并不在课内课外,恐怕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按照叶老的说法,我们的阅读课立足点应该是通过教材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能,然后逐步向个体阅读和自由阅读过渡。而我们的语文课很少把阅读方法、阅读技能作为教学目标,所谓“讲读课”在对课文进行“整体--局部--整体”的分析、概括时,忽视了学生的独立阅读,忽略阅读方法的指导。我并不是否定整体阅读的原则,它是符合阅读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这样做固然能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但对阅读技巧的形成不起直接作用,那么学生如何具有独立阅读的经验,如何向日常阅读、个体阅读、自由阅读过渡?我们的补救方法是“讲练结合”于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试题,同一过程不断重复,来使学生形成技能,其结果必然导致高耗低效,学生厌学,从而丧失了阅读兴趣,仍不能达到“自会读书”的目的。也有的教师因为过分的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忽略了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的指导,这是不足取的。
如何扭转这一局面?从教学实践中看,几乎所有成功的语文教学者和学习者都注重和发挥了阅读的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应加强对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的指导,大幅度地增加阅读实践在教学中的比重,减少对课文讲练,减少作业量,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生动活泼的阅读,并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阅读方法和技能,从而使语文课超越教师,超越课本,超越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