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34-1935年,著名史地学家张其昀受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委托赴西北考察,以作为国民政府西北开发规划之基础.他以兰州为中心,西至敦煌,南越秦岭,北上蒙古高原,获得了大量西北尤其是甘青的人文地理资料.据此,张其昀提出西北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人文复杂、历史悠久,极具开发价值;西北开发应以工业化为目标,以交通建设为前提,大力发展工业中心,从而带动农业的现代转型;更要特别注意西北民族问题,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发展促进民族平等与民族融合.张其昀的科学调查,深化了时人对西北的认知,推动着西北开发思想的现代转向.
【机 构】
: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20;南开大学,天津30035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4-1935年,著名史地学家张其昀受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委托赴西北考察,以作为国民政府西北开发规划之基础.他以兰州为中心,西至敦煌,南越秦岭,北上蒙古高原,获得了大量西北尤其是甘青的人文地理资料.据此,张其昀提出西北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人文复杂、历史悠久,极具开发价值;西北开发应以工业化为目标,以交通建设为前提,大力发展工业中心,从而带动农业的现代转型;更要特别注意西北民族问题,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发展促进民族平等与民族融合.张其昀的科学调查,深化了时人对西北的认知,推动着西北开发思想的现代转向.
其他文献
摘要: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过程中,朝廷不再将颁授碑祠作为笼络地方或政绩奖励的手段,对生祠放松了管制。这使得修建生祠的主动权在很大程度上转移到地方,为其盛行创造了条件。生祠因兼具为官员祈福祈寿与颂扬美名的功能,从而成为民众偏爱的报答方式。作为循吏传统的重要象征,建祠立碑对于提高官员声望、塑造循吏身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官员道德实践得到认可的标志,故受到推崇。同时,地方士民借此评价官员的施政效果,把各
摘要:《大平原的未来》是193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之一,是在大平原深陷困境、“新政”改革浪潮激荡之际,在罗斯福总统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出台的。该规划将1930年代大平原的危机视为一场与自然因素有关、主要由不当生产方式和错误文化观念所导致的人为灾难,倡导通过国家干预化解危机,将生态治理作为恢复重建的根本手段,并从技术、政策和观念等多个方面向各级政府和农业从业人员提出了诸多建议。尽管
为了有效应对涉民族网络舆情,促进政府在涉民族问题领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涉民族网络沉积舆情的范围具有不确定性,技术上难以识别,传播过程跨越物理疆界等特征,可以发现舆情治理面临的困境与悖论.很多普通舆情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泛民族化,不仅危害大,还十分隐蔽.对沉积舆情的积极治理也会陷入越治理问题就越多,舆情风险就越高的悖论.完善涉民族网络沉积真情治理,应弱化民族因素与经济利益的关联,借助民族区域的“微治理”体系化解局部矛盾,增加民族政策的层次性,及时疏导民族情绪.将对网络沉积舆情的有效治理融入民族法
为适应民族地区特有的社会治理场域,充分发挥各供给主体的功能优势,进一步提升治理成效,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机制需要在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完善,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大供给主体的投入,动员和引导更多适宜的供给主体参与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实践中,增强供给主体力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多元主体之间的相互支持、配合,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改善供给结构,充分结合民族地区供给环境、供给客体的具体情况,借鉴当地服务经验、利用当地资源,优化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机制,创新路径,提升社会治理成效.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援藏政策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和平解放后的无偿援助,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口支援,进入新世纪后的互利合作.从无偿援助到互利合作,客观上反映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进程.在现阶段尽管对口支援框架下的合作仍然是西藏与内地合作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多年的实践中经不断调整,援藏政策已经从“输血”型向“造血”型演变,从“帮助”向“帮扶”转变.援藏政策的目标已经转向提高西藏自身的发展能力,而这种转向暗含了互利合作的导向.从长远看,互利合作水平的提高,对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长治久安具有重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及人为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本文以跨区域立法协调为研究视角,通过对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跨区域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进行分析,探索跨区域立法的构建,为祁连山国家公园脆弱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与系统性修复提供法律依据及保护途径。
唐王朝在粟特、吐火罗地区设置的羁縻府州,既是其朝贡体系中的朝贡国,又是唐王朝的郡县,兼具朝贡国与郡县的双重身份.唐在这一地区的监制方式经历了两个阶段:都护府体制下,保留了原西突厥统治属国的权力结构,安西都护借助其统属的西突厥部落监制粟特、吐火罗地区;节度使体制下,则由安西节度使对这一地区实施监护.虽然唐在这一地区既无派军驻守,又不施政理民,但是统辖、监护权力依然存在,这也是唐一直宣称这一地区为其版图的缘故.
本研究以在云南风庆县的田野调查为基础,探索当地疾病谱系背后的社会历史影响因素和多元文化下的多元医疗体系,以及特殊身体观和医药观如何影响人们的就医选择,从社会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当地健康精准扶贫“扶不准”和“扶不好”的现状.并尝试从当地人的视角出发,检验当地健康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探讨如何在多元医疗体系并存的现实格局下改进民族地区的健康精准扶贫工作,斩断从“贫困”到“疾病”再从“疾病”到“贫困”的发生链.
唐代地方官府在水旱祈祷获验后所立的祠庙碑,碑文在文本创作上具有一定共性,即赞美神祇与颂扬德政,但这仅仅是祠庙碑所要表达意涵的一个方面.文学的创作实际上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复杂的历史现象,在这些结构性文字的背后,祠庙碑文的叙述应该暗藏着某种历史特殊性.以泉神祠庙石刻为例,石刻文字反映出这样一种史实:地方官府为了保护辖区内重要泉水资源不被破坏,利用当地民众浓厚的泉水祠神信仰,在官方控制与信仰强化的理念下,通过实施水旱祈祷、修建祠庙、建立碑石等仪式,间接地完成了对泉水资源的保护与掌控.水旱祈祷仪式是表相,水资源保护
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一场美、英、印三国阻扰中国统一和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的严重政治斗争.美、英、印三国宣称中国对西藏拥有的是宗主权而非主权,西藏是“自治”的.在人民解放军向全国大进军中,三国援助噶厦中的分裂分子武器弹药,使其武力抵抗统一.在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酝酿和举行之时,三国提出在印度举行以图操纵.在十七条协议公布之后,美国唆使噶厦拒绝接受.面对这一切,新中国政府指出中国拥有治藏主权,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干涉中国内政,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人民解放军发起昌都战役,表达坚决统一中国大陆的决心.新中国政府指出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