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全安是谁?在很多影迷看来,他虽身在“第六代”导演阵营中,作品中却有着强烈的“第五代”风格;由于他的低调,除了《图雅的婚事》和《团圆》这两部柏林“擒熊”的作品外,人们对他的作品似乎还缺乏更多的了解;甚至很多人对王全安的印象,均来自于两任名气盖过他的女友余男和张雨绮。不过,此次《白鹿原》原著小说的众口皆碑和改编影片的过亿投资,却注定了要将这位形象粗犷的西北大汉推到风口浪尖上。
《白鹿原》是部“大”电影
从2000年电影《月蚀》问世,到现在已经10多年,王全安的电影一只手就可以数清。但每部都获得了国际电影界的认可,2007年《图雅的婚事》还曾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电影金熊奖。但王全安并不满足于此,他要拍更“大”的电影,这种电影并非商业“大片”,它的大,是人物众多,沧海桑田,直面一个民族的心灵变迁,这就促成了《白鹿原》的面世。
不过,王全安最近却过得并不太平。《白鹿原》自上映以来受到了各方面的质疑。就目前的公映版来看,影片主线被剪辑得支离破碎,唯一完整的人物只剩田小娥,至于原著中重要的灵魂人物朱先生和白灵,则完全没有表现,因此这一版电影也被不少观众讽为“该留的不留,该删的不删”。至于那莫名其妙、停电般的结尾,更让不少人对导演王全安的掌控能力产生了质疑。
对此,导演王全安显得有些许无奈:“全片经过剪辑后的330分钟版本是让我满意的,220分钟的版本基本也达到了导演的追求。但3个小时以上的电影在影院很难排,从欣赏角度看,观众花两倍的时间在一个电影上也会有困难。为此,我想过分上下集上映,但作为一部文艺片,这种上映方式也很难达到。至于结尾有些突兀,这是因为我们删了20分钟结尾的戏。”
确实,改编经典有时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何况是面对《白鹿原》这样一部巨著。拍好了觀众认为那是原著的功劳,拍砸了则被认定导演的功力不够。50万字的长篇小说,如何栖息在2个多小时的胶片里,是观众最惦念,也是导演最怵头的事,但为了这部电影,王全安筹备9年、拍摄一年、又历经各种波折,辛苦不言而喻。
“《白鹿原》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小说只是一个载体,像一艘船一样,能载着你逆向往回游历。它将载着你重新审视历史的源头到底是什么。让我兴奋的是,通过这样的旅程,让我们有所发现。这不是说我要拍一个成功的电影,我对那个已经没有那么焦虑了。而是指真的会有所发现,实际上完全不出乎我所料,可能远远超出了我的期望。这样一趟《白鹿原》的电影拍摄,其实是历史长河一个个场景的重新发生。”
我是一个演员
在《喜剧之王》中,周星驰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当做枕边书,当别人笑他“是个死跑龙套的”的之后,他会一脸严肃地告诉别人,“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其实,王全安曾经也是一个演员。只不过,他的表演履历并不丰富。
1990年,他出演了张暖忻的电影《北京,你早》,他出演的公共汽车司机邹永强,那个留着小胡子,性格内向却又时常叛逆的北京年轻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1年,出演天山电影制片厂的历史片《雪山义侠》,扮演男主角桑木;同年还出演西安电影制片厂的科幻电影《隐身博士》;1992年则与蒋雯丽一同主演了香港银都机构投资拍摄的《离离原上草》。
媒体经常问王全安为什么不继续演戏了,他喜欢举自己参演的《北京,你早!》的例子,一如姜文,王全安同样喜欢在做演员时又担负着导演的工作,不仅仅爱改自己的角色,还改别人的,致使影片出来之后,王全安自己都感到别扭,“电影虽然很朴实,但是还不够纯粹”。 王全安注定是要当导演的,因为电影是导演的艺术,而不是演员的艺术。
从绘画学生到歌舞团演员,从北电表演系到成为导演,从早年简约质朴的艺术电影到如今备受瞩目的大片《白鹿原》,王全安走过的路始终在变化,但这份变化中却充满着一个个的必然。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极具艺术主张又充满控制力的王全安注定要走上这条电影导演之路。而无论是讲述一个故事,抑或还原一段历史,王全安在反复提及的那种“有趣与真实的完美结合”,也始终是他孜孜不倦在追逐的理想状态。
传奇经历:12年12个剧本
王全安的传奇之处散落在他的成长经历中。1965年,王全安生于红色圣地延安,长于红色家庭(父亲是延安党校校长,母亲则是党校教员),11岁考入延安歌舞团,学习古典舞,18岁随歌舞团赴欧洲演出,并与法国姑娘谈恋爱。某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法国姑娘带他去了一个地方,眉飞色舞地告诉他说那是自己钟爱的电影的故事发生地,刹那间,王全安觉得相对于电影,舞蹈根本不上档次。
拍电影的欲望在他心底蠢蠢欲动。回国后,王全安决定要考北京电影学院。因为知道工作单位不会放他离开,王全安便私自偷走档案,送到电影学院招生办。因为对文化考试实在头疼,他选了一个比较容易的专业——表演系。王全安是传说中的那种上课睡大觉,考试拿高分的典型,还跟导师的女儿谈恋爱,几乎气哭过所有的女老师。总结起来,读书时期的王全安就是这么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家伙。
1991年,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后,王全安去了西影厂导演室,分过去当副导演。他只提了一个条件——只跟一部电影,了解电影的流程即可。私底下他跟张子恩副厂长说了真心话,“别的我真的不太想干,我就想一心写剧本……”就这样,直到1999年,8年时间里,他什么都没干,全都闷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写剧本了。王全安自己算了算,从读书时开始写剧本,总共12年,出了12个剧本。当写到第13个剧本时,王全安觉得自己可以拍了。那个就是处女作《月蚀》。
对于王全安来说,拍摄《月蚀》是他的一次绝地反击。在电影开拍的那天早上,他起床发现什么吃的都没有了,只剩下一小杯白酒。王全安就把酒倒上,洗了把脸,然后拿起杯子,一口喝下去,那是他的早饭。他知道,自己要开始拍片了,要不就是一个沉沦的结果。《月蚀》是王全安导演之路的第一步,他更多的是借鉴了欧洲文艺片的风格,注重于画面的营造,也极力走入主角的内心世界,整部作品刻意的手法较重,但作为处女作来说,已经相当不易。 曲线救国:国际影展的常客
《月蚀》使用了非线性的时空结构,呈现出高度的个人化风格。由此,影片在本土也遭遇到了文化识别上的难题。有一次,文化学者戴锦华曾经跟王全安说,她正在做中国电影史的研究,但不知道该把王全安放到哪一章节去,因为中国之前的电影没有那么讲故事的。也许是惺惺相惜,一向特立独行的姜文特别喜欢《月蚀》,而且是很执拗的喜欢。在王全安看来,或许是影片的那种梦幻的气质打动了对方。
经历了《月蚀》的那种炫技式的表达手法,王全安证明了自己对结构的成功把握,但是超前的尝试使得他异常孤独,“我当时的感觉就是,自己比环境走早了,农民就不要唱摇滚了嘛。”于是,到了第二部作品《驚蛰》,王全安试图做些改变,剃掉一切外在的需要,做一部听由心性的电影。结果,在只有15万资金的时候,电影就开张了,机器和设备都是借来的,王全安称其为一种“游戏精神”。
《图雅的婚事》对于王全安来说意义非凡,那是他的电影从个人化风格走向情节剧道路的开始。这其中大概有着编剧芦苇的影响,因为芦苇本人就是一个编写情节剧的高手。《图雅的婚事》之后,王全安电影的叙事逻辑基本都是这样:制造一个道德的两难困境让一个女人去面对,从而引发观众对人物命运的极度关注。《图雅的婚事》是图雅如何在不抛弃自己残疾丈夫的同时去跟另一个男人结婚;《纺织姑娘》则是让患病的李丽面临初恋情人和自己的丈夫,在前者给出二人失去联系的理由的时候,又感受到来自丈夫的温暖;《团圆》则更是极致,在一个大的历史环境下,让一个老人在自己曾经的爱人和现在的老伴和儿女之间做出选择……王全安尝试了将逼真的现实影像跟强烈的戏剧性融合在一起。
《白鹿原》之前,王全安的作品都没有太好的大银幕表现。《图雅的婚事》刚上映不久,便受到“民族问题”额质疑而强迫下线,“这已经超出了一部电影本身的话题”,王全安只能无奈。所以,在国内观众看来,王全安的名字还不足以成为他们走进影院的理由。但是,这并不代表着王全安的电影没有拥趸。同贾樟柯、王小帅、娄烨等新生代导演一样,王全安走的是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成为国际影展的常客。
《月蚀》是王全安“影展路线”的开始。该片当时接连参加了莫斯科、杜维尔等国际电影节,同时也入围了柏林电影节的国际青年论坛单元。第二部作品《惊蛰》也入围当年柏林电影节的全景电影大奖单元。王全安的努力终于在《图雅的婚事》以及《团圆》中得到了回报,分别摘得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和银熊奖。《纺织姑娘》因为一些原因与戛纳失之交臂了,随后也错过了柏林电影节,但最终还是斩获了蒙特利尔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女性电影导演
如果王全安是一幅电影剧照的话,他的作品和人生常常是处于焦点之外,模模糊糊,因为他的作品几乎没有在国内的大银幕上公开亮相;而频繁地参加国际影展则让王全安在某些时候得到高度关注,他的几任女友也为他博尽眼球。有意思的是,对于王全安而言,他的电影和他的感情生活似乎又是一种强烈的互文修辞,因为甚少有导演如此热衷于女性题材,又因为女人而受到公众关注。或许,这可以叫做取之于女人,用之于女人。
在媒体面前,王全安是余男的前男友,张雨绮的准老公,以这种方式被贴上标签,成为媒体和公众的焦点,不知道王全安作何感受?但其实王全安从第一部电影开始,王全就他把自己电影的焦点牢牢地对准了女性,并得来“女性电影”导演的称呼。
处女作《月蚀》被称为“中国式的《两生花》”:胡小斌失去了自己的女友,在现实生活中却发现了一个跟女友一模一样的另外一个女人——雅男;《惊蛰》讲的是农村女孩关二妹逃婚进城,被一个男人辜负,重新回到家里并嫁给农村人的故事,这部作品也奠定了王全安的电影美学风格;在《图雅的婚事》中,图雅改嫁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带着残疾的原配丈夫,最终,他找到如意男人,影片使王全安成为国际名导;在《纺织姑娘》中,女主人公则是一个纺织女工李丽,她身患绝症,临死前她决定去寻找自己的初恋男友以了结心愿;到了《团圆》,年老的邵玉华遭遇曾经因战争而失散的恋人,对方想把她带到台湾去。而即将上映的《白鹿原》,田小娥无疑是电影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女性角色。
作为西北大汉的王全安,并不介意自己的女性视角,他认为爱有两种,绵长或剧烈,而他属于前者,类似于贾宝玉。“由于承担繁衍任务,女性更接近大自然,更不易被裹挟进宏大虚妄的革命与辩论中去,因此她们的眼睛也更为平静清澈,看透本质”,王全安如此理解女性。于是,我们发现,王全安的电影通过对女性困境及命运的关注,折射了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状况和意识形态状况,从而形成了与当下的一种对话关系。
我的女人:生命的女主角
蒋雯丽、余男、张雨绮,如果这三个人的名字同时出现,那么指向的目标一定是王全安,三个人顺时地填补了王全安的情感世界。
蒋雯丽的银幕处女作《离离原上草》便是跟王全安一同拍摄。当时,她饰演一位山区姑娘水秀,而王全安扮演一个有点智障的家族少爷,两人因戏生情,成为当时电影学院郎才女貌的一对。可惜当时由于各种原因,该片被“枪毙”,那时候王全安27岁,蒋雯丽26岁。
余男与王全安的情分更是渗透在他们合作的每一部电影当中——《月蚀》、《惊蛰》、《图雅的婚事》、《纺织姑娘》。余男成为王全安唯一的主角。
现在王全安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是《白鹿原》的女主角张雨绮,貌美如花,霸气外露的山东姑娘。余男的卸任,直接给了张雨绮上位的机会。《白鹿原》里那个本该是余男出演的“田小娥”的角色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张雨绮身上。
对于张雨绮,王全安相当坦白地表示,最吸引他的首先是张雨绮的样子,美丽、动人,击中所有男性的软肋。然后是她与外表不相符合的品质,她的周围自然围绕了许多有钱人,但在王全安眼里,她很单纯,“从一开始接触的那段时间我想,假如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怎么可能?会发生那样的事?但实际上就是这样,她的品性非常单纯,非常纯粹。”张雨绮精致玲珑的身体下面藏着山东大汉的忠义、肝胆相照。这一向是王全安最不能抗拒的女性,女人男相,阴柔混合着阳刚,余男身上也有类似特点,只不过张雨绮更为鲜明。“我感觉我们俩能够在一块还是非常幸运的,各种经历,各种原因,还是比较幸运的。但是像我们这样的人,对对方会喜爱是很自然的事情,一点儿都不奇怪。”
结语:王全安有个愿望,就是去发现“我们何以至此”。这种思想史的命题在他这里,成了“手艺活儿”:他不用判断句去证明,而是用人物形象和故事去重构,在王全安看来,这或许就是电影的魅力所在。而他也一直在坚持。
《白鹿原》是部“大”电影
从2000年电影《月蚀》问世,到现在已经10多年,王全安的电影一只手就可以数清。但每部都获得了国际电影界的认可,2007年《图雅的婚事》还曾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电影金熊奖。但王全安并不满足于此,他要拍更“大”的电影,这种电影并非商业“大片”,它的大,是人物众多,沧海桑田,直面一个民族的心灵变迁,这就促成了《白鹿原》的面世。
不过,王全安最近却过得并不太平。《白鹿原》自上映以来受到了各方面的质疑。就目前的公映版来看,影片主线被剪辑得支离破碎,唯一完整的人物只剩田小娥,至于原著中重要的灵魂人物朱先生和白灵,则完全没有表现,因此这一版电影也被不少观众讽为“该留的不留,该删的不删”。至于那莫名其妙、停电般的结尾,更让不少人对导演王全安的掌控能力产生了质疑。
对此,导演王全安显得有些许无奈:“全片经过剪辑后的330分钟版本是让我满意的,220分钟的版本基本也达到了导演的追求。但3个小时以上的电影在影院很难排,从欣赏角度看,观众花两倍的时间在一个电影上也会有困难。为此,我想过分上下集上映,但作为一部文艺片,这种上映方式也很难达到。至于结尾有些突兀,这是因为我们删了20分钟结尾的戏。”
确实,改编经典有时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何况是面对《白鹿原》这样一部巨著。拍好了觀众认为那是原著的功劳,拍砸了则被认定导演的功力不够。50万字的长篇小说,如何栖息在2个多小时的胶片里,是观众最惦念,也是导演最怵头的事,但为了这部电影,王全安筹备9年、拍摄一年、又历经各种波折,辛苦不言而喻。
“《白鹿原》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小说只是一个载体,像一艘船一样,能载着你逆向往回游历。它将载着你重新审视历史的源头到底是什么。让我兴奋的是,通过这样的旅程,让我们有所发现。这不是说我要拍一个成功的电影,我对那个已经没有那么焦虑了。而是指真的会有所发现,实际上完全不出乎我所料,可能远远超出了我的期望。这样一趟《白鹿原》的电影拍摄,其实是历史长河一个个场景的重新发生。”
我是一个演员
在《喜剧之王》中,周星驰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当做枕边书,当别人笑他“是个死跑龙套的”的之后,他会一脸严肃地告诉别人,“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其实,王全安曾经也是一个演员。只不过,他的表演履历并不丰富。
1990年,他出演了张暖忻的电影《北京,你早》,他出演的公共汽车司机邹永强,那个留着小胡子,性格内向却又时常叛逆的北京年轻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1年,出演天山电影制片厂的历史片《雪山义侠》,扮演男主角桑木;同年还出演西安电影制片厂的科幻电影《隐身博士》;1992年则与蒋雯丽一同主演了香港银都机构投资拍摄的《离离原上草》。
媒体经常问王全安为什么不继续演戏了,他喜欢举自己参演的《北京,你早!》的例子,一如姜文,王全安同样喜欢在做演员时又担负着导演的工作,不仅仅爱改自己的角色,还改别人的,致使影片出来之后,王全安自己都感到别扭,“电影虽然很朴实,但是还不够纯粹”。 王全安注定是要当导演的,因为电影是导演的艺术,而不是演员的艺术。
从绘画学生到歌舞团演员,从北电表演系到成为导演,从早年简约质朴的艺术电影到如今备受瞩目的大片《白鹿原》,王全安走过的路始终在变化,但这份变化中却充满着一个个的必然。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极具艺术主张又充满控制力的王全安注定要走上这条电影导演之路。而无论是讲述一个故事,抑或还原一段历史,王全安在反复提及的那种“有趣与真实的完美结合”,也始终是他孜孜不倦在追逐的理想状态。
传奇经历:12年12个剧本
王全安的传奇之处散落在他的成长经历中。1965年,王全安生于红色圣地延安,长于红色家庭(父亲是延安党校校长,母亲则是党校教员),11岁考入延安歌舞团,学习古典舞,18岁随歌舞团赴欧洲演出,并与法国姑娘谈恋爱。某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法国姑娘带他去了一个地方,眉飞色舞地告诉他说那是自己钟爱的电影的故事发生地,刹那间,王全安觉得相对于电影,舞蹈根本不上档次。
拍电影的欲望在他心底蠢蠢欲动。回国后,王全安决定要考北京电影学院。因为知道工作单位不会放他离开,王全安便私自偷走档案,送到电影学院招生办。因为对文化考试实在头疼,他选了一个比较容易的专业——表演系。王全安是传说中的那种上课睡大觉,考试拿高分的典型,还跟导师的女儿谈恋爱,几乎气哭过所有的女老师。总结起来,读书时期的王全安就是这么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家伙。
1991年,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后,王全安去了西影厂导演室,分过去当副导演。他只提了一个条件——只跟一部电影,了解电影的流程即可。私底下他跟张子恩副厂长说了真心话,“别的我真的不太想干,我就想一心写剧本……”就这样,直到1999年,8年时间里,他什么都没干,全都闷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写剧本了。王全安自己算了算,从读书时开始写剧本,总共12年,出了12个剧本。当写到第13个剧本时,王全安觉得自己可以拍了。那个就是处女作《月蚀》。
对于王全安来说,拍摄《月蚀》是他的一次绝地反击。在电影开拍的那天早上,他起床发现什么吃的都没有了,只剩下一小杯白酒。王全安就把酒倒上,洗了把脸,然后拿起杯子,一口喝下去,那是他的早饭。他知道,自己要开始拍片了,要不就是一个沉沦的结果。《月蚀》是王全安导演之路的第一步,他更多的是借鉴了欧洲文艺片的风格,注重于画面的营造,也极力走入主角的内心世界,整部作品刻意的手法较重,但作为处女作来说,已经相当不易。 曲线救国:国际影展的常客
《月蚀》使用了非线性的时空结构,呈现出高度的个人化风格。由此,影片在本土也遭遇到了文化识别上的难题。有一次,文化学者戴锦华曾经跟王全安说,她正在做中国电影史的研究,但不知道该把王全安放到哪一章节去,因为中国之前的电影没有那么讲故事的。也许是惺惺相惜,一向特立独行的姜文特别喜欢《月蚀》,而且是很执拗的喜欢。在王全安看来,或许是影片的那种梦幻的气质打动了对方。
经历了《月蚀》的那种炫技式的表达手法,王全安证明了自己对结构的成功把握,但是超前的尝试使得他异常孤独,“我当时的感觉就是,自己比环境走早了,农民就不要唱摇滚了嘛。”于是,到了第二部作品《驚蛰》,王全安试图做些改变,剃掉一切外在的需要,做一部听由心性的电影。结果,在只有15万资金的时候,电影就开张了,机器和设备都是借来的,王全安称其为一种“游戏精神”。
《图雅的婚事》对于王全安来说意义非凡,那是他的电影从个人化风格走向情节剧道路的开始。这其中大概有着编剧芦苇的影响,因为芦苇本人就是一个编写情节剧的高手。《图雅的婚事》之后,王全安电影的叙事逻辑基本都是这样:制造一个道德的两难困境让一个女人去面对,从而引发观众对人物命运的极度关注。《图雅的婚事》是图雅如何在不抛弃自己残疾丈夫的同时去跟另一个男人结婚;《纺织姑娘》则是让患病的李丽面临初恋情人和自己的丈夫,在前者给出二人失去联系的理由的时候,又感受到来自丈夫的温暖;《团圆》则更是极致,在一个大的历史环境下,让一个老人在自己曾经的爱人和现在的老伴和儿女之间做出选择……王全安尝试了将逼真的现实影像跟强烈的戏剧性融合在一起。
《白鹿原》之前,王全安的作品都没有太好的大银幕表现。《图雅的婚事》刚上映不久,便受到“民族问题”额质疑而强迫下线,“这已经超出了一部电影本身的话题”,王全安只能无奈。所以,在国内观众看来,王全安的名字还不足以成为他们走进影院的理由。但是,这并不代表着王全安的电影没有拥趸。同贾樟柯、王小帅、娄烨等新生代导演一样,王全安走的是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成为国际影展的常客。
《月蚀》是王全安“影展路线”的开始。该片当时接连参加了莫斯科、杜维尔等国际电影节,同时也入围了柏林电影节的国际青年论坛单元。第二部作品《惊蛰》也入围当年柏林电影节的全景电影大奖单元。王全安的努力终于在《图雅的婚事》以及《团圆》中得到了回报,分别摘得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和银熊奖。《纺织姑娘》因为一些原因与戛纳失之交臂了,随后也错过了柏林电影节,但最终还是斩获了蒙特利尔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女性电影导演
如果王全安是一幅电影剧照的话,他的作品和人生常常是处于焦点之外,模模糊糊,因为他的作品几乎没有在国内的大银幕上公开亮相;而频繁地参加国际影展则让王全安在某些时候得到高度关注,他的几任女友也为他博尽眼球。有意思的是,对于王全安而言,他的电影和他的感情生活似乎又是一种强烈的互文修辞,因为甚少有导演如此热衷于女性题材,又因为女人而受到公众关注。或许,这可以叫做取之于女人,用之于女人。
在媒体面前,王全安是余男的前男友,张雨绮的准老公,以这种方式被贴上标签,成为媒体和公众的焦点,不知道王全安作何感受?但其实王全安从第一部电影开始,王全就他把自己电影的焦点牢牢地对准了女性,并得来“女性电影”导演的称呼。
处女作《月蚀》被称为“中国式的《两生花》”:胡小斌失去了自己的女友,在现实生活中却发现了一个跟女友一模一样的另外一个女人——雅男;《惊蛰》讲的是农村女孩关二妹逃婚进城,被一个男人辜负,重新回到家里并嫁给农村人的故事,这部作品也奠定了王全安的电影美学风格;在《图雅的婚事》中,图雅改嫁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带着残疾的原配丈夫,最终,他找到如意男人,影片使王全安成为国际名导;在《纺织姑娘》中,女主人公则是一个纺织女工李丽,她身患绝症,临死前她决定去寻找自己的初恋男友以了结心愿;到了《团圆》,年老的邵玉华遭遇曾经因战争而失散的恋人,对方想把她带到台湾去。而即将上映的《白鹿原》,田小娥无疑是电影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女性角色。
作为西北大汉的王全安,并不介意自己的女性视角,他认为爱有两种,绵长或剧烈,而他属于前者,类似于贾宝玉。“由于承担繁衍任务,女性更接近大自然,更不易被裹挟进宏大虚妄的革命与辩论中去,因此她们的眼睛也更为平静清澈,看透本质”,王全安如此理解女性。于是,我们发现,王全安的电影通过对女性困境及命运的关注,折射了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状况和意识形态状况,从而形成了与当下的一种对话关系。
我的女人:生命的女主角
蒋雯丽、余男、张雨绮,如果这三个人的名字同时出现,那么指向的目标一定是王全安,三个人顺时地填补了王全安的情感世界。
蒋雯丽的银幕处女作《离离原上草》便是跟王全安一同拍摄。当时,她饰演一位山区姑娘水秀,而王全安扮演一个有点智障的家族少爷,两人因戏生情,成为当时电影学院郎才女貌的一对。可惜当时由于各种原因,该片被“枪毙”,那时候王全安27岁,蒋雯丽26岁。
余男与王全安的情分更是渗透在他们合作的每一部电影当中——《月蚀》、《惊蛰》、《图雅的婚事》、《纺织姑娘》。余男成为王全安唯一的主角。
现在王全安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是《白鹿原》的女主角张雨绮,貌美如花,霸气外露的山东姑娘。余男的卸任,直接给了张雨绮上位的机会。《白鹿原》里那个本该是余男出演的“田小娥”的角色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张雨绮身上。
对于张雨绮,王全安相当坦白地表示,最吸引他的首先是张雨绮的样子,美丽、动人,击中所有男性的软肋。然后是她与外表不相符合的品质,她的周围自然围绕了许多有钱人,但在王全安眼里,她很单纯,“从一开始接触的那段时间我想,假如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怎么可能?会发生那样的事?但实际上就是这样,她的品性非常单纯,非常纯粹。”张雨绮精致玲珑的身体下面藏着山东大汉的忠义、肝胆相照。这一向是王全安最不能抗拒的女性,女人男相,阴柔混合着阳刚,余男身上也有类似特点,只不过张雨绮更为鲜明。“我感觉我们俩能够在一块还是非常幸运的,各种经历,各种原因,还是比较幸运的。但是像我们这样的人,对对方会喜爱是很自然的事情,一点儿都不奇怪。”
结语:王全安有个愿望,就是去发现“我们何以至此”。这种思想史的命题在他这里,成了“手艺活儿”:他不用判断句去证明,而是用人物形象和故事去重构,在王全安看来,这或许就是电影的魅力所在。而他也一直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