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oll样信号通路探讨强精片改善少弱精子症大鼠的作用机制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dayede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药强精片(QJP)通过调控睾丸Toll样信号通路改善解脲支原体感染及环磷酰胺诱导两种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生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C组)、解脲支原体感染少弱精子症组(UU组)、环磷酰胺少弱精子症组(CTX组)、强精片干预解脲支原体感染少弱精子症组(UU+QJP组)、强精片干预环磷酰胺少弱精子症组(CTX+QJP组),每组8只.造模后NC、UU、CTX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UU+QJP组、CTX+QJP组给予强精片0.45 g/(kg·d)灌胃,均给药4周.记录大鼠一般状态、睾丸附睾湿重,测定精子数量;HE染色观察睾丸及附睾结构变化;测量血清性激素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睾丸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TRAF6)蛋白表达;RT-PCR测定TLR4、MYD88、TRAF6 mRNA表达.结果 与NC组比较,CTX、UU组的大鼠一般状态较差,HE染色显示生精细胞不同程度减少,免疫组化显示TLR4、MYD88表达增多,TRAF6表达减少,CTX+QJP组及UU+QJP组有所改善.与NC组比较,UU组、CTX组精子总数、A+B级精子、A+B+C级精子、促黄体激素(LH)、睾酮(T)水平、TRAF6 mRNA表达下降(P<0.05),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TLR4、MyD88 mRNA表达增加(P<0.05).与UU组和CTX组比较,UU+QJP组和CTX+QJP组精子密度、A+B级精子、A+B+C级精子、LH、T水平、TRAF6 mRNA表达增加(P<0.05),FSH、E2水平、TLR4、MyD88 mRNA表达下降(P<0.05).结论 强精片可改善解脲支原体感染以及环磷酰胺所致少弱精子症大鼠的精子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睾丸中Toll样信号通路的关键靶点TLR4、MYD88、TRAF6有关.
其他文献
据欧洲心脏病学会2019年心血管疾病统计数据,心血管疾病仍是目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据估计,到2030年,全球心血管疾病的总费用将从2010年的约8630亿美元增加到惊人的10440亿美元[1].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抗血小板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抗血小板药物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释放功能,从而减少血小板血栓的形成,进而降低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2].但许多患者临床经过标准抗血小板治疗后,血小板活性不能得到充分抑制,从而出现临床缺血事件,即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h
期刊
目的 研究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SLE)患者中西医临床特征,并对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广东省中医院2011年1月-2017年12月间SSLE住院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纳入的SSLE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脏器受累情况、中医证候、舌象、脉象及死亡率、死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349例SSLE患者,男女比例为1∶5.35,15~35岁为高发年龄,性别与不同年龄段(≤14岁、15~35岁、36~60岁及≥61岁)的发病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50,P=0.0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黄连解毒汤及其联合抗生素对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中药复方黄连解毒汤对15株临床分离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观察其体外抑菌效果;同时采用棋盘法检测中药复方黄连解毒汤联合临床常见4种抗生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对MRSA的MIC.结果 15株临床分离MRSA中,全部对苯唑西林耐药,11株对庆大霉素耐药,12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11株对克林霉素耐药;单独使用中药复方黄连解毒汤时对15株临床分离MR
糖皮质激素相关型股骨头坏死(glucoticorticoid-associ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GA-ONFH)属于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指长期或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导致股骨头活性成分死亡,进而引起股骨头负重区骨小梁结构改变、股骨头不可逆塌陷,最终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1].该病以中青年多见,预后差,致残率高[2,3],且由于该病患者大多有基础疾病,需终身服用糖皮质激素,病变常呈进行式发展,一旦进展到围塌陷期则仅有人工关节置换这一种根
中西医结合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临床研究既有中医临床研究的特殊性,又有新发传染病特殊诊疗情境下开展临床研究的特殊性,观察性研究成为最可行的研究设计类型.为了获得临床研究更好的科学性,建议按照中西医结合的时机不同进行干预分组,可以引入外部对照进行比较,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基线均衡性的校正,在效应指标设计时考虑由主到次、由终点结局指标到替代指标的策略.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免疫异常致多器官受累为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表现为自身抗体产生、补体激活和免疫复合物沉积[1].近年来SLE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进步改善了预后,但年轻人和中年女性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高于一般人群[2],且尚无治疗SLE的特效药.临床上治疗主要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疟药等治疗[3-5],虽然这些药物有较好的近期效果,但长期使用其不良反应明显,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6].结合临床和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中医
血红素加氧酶(HO)通过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从NADPH传递电子,催化血红素降解为胆绿素、CO和铁的限速步骤.然后胆绿素还原酶(BVR)催化胆绿素转化为胆红素.目前已用突变结合动力学、光谱(荧光和核磁共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交联、凝胶过滤和分析超速离心研究等评估血红素加氧酶-2(HO-2)与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胆绿素还原酶(BVR)的相互作用.本文介绍哺乳动物血红素降解途径中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FEVR)是由Criswick VG等[1]于1969年首次报道,其特点为双眼终身性、慢性进展的周边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类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眼底改变,但无早产及吸氧史,其临床表现及遗传特点多样化.现将我科收治的以玻璃体积血首诊使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后由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
目的:调查病毒性肝炎患者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患者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维疲劳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HAD量表及一般资料、疾病相关资料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疲劳得分为(57.866±9.886)分,疲劳得分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来源、有无肝病家族史、症状体征个数、焦虑、抑郁、睡眠质量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症状体征个数、焦虑、睡眠质量、有医保是病毒性肝炎患者疲劳的影响因素.结论:症状体征个数、焦虑、睡眠质量、医保是影响病毒性
目的:观察HBV感染相关慢性肝病患者经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载量的分布情况,并探讨病毒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COBAS?TaqMan 48系统核酸定量仪对服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至少1年的541例患者的HBV DNA进行检测,分析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病毒血症分布情况.结果:在541例患者中,有153例(28.28%)检出HBV DNA,其中HBV DNA≥2000 IU/mL有31例(5.73%),低病毒血症(LLV)有122例(22.55%).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