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之后……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cbr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宋丹丹和赵本山小品“小崔说事儿”中有这么一个情节,说的是白云黑土都争着要在小崔面前说话,白云十分不耐烦黑土的插话,讲了这么一句台词,说:“不说话能把你憋死呀!”黑土接了一句:“憋不死,能憋疯”……
  随着现在社会的进步,知识、话语权不再像过去似的为某些人所专有,人人都有自己讲话的地方,人人都有陈述自己想法的权利,“能憋疯”简直就是不可能的。河南安阳曹操高陵的事情就很说明问题。陵墓一经披露报端,全民参与,专业的、业余的、圈内的、圈外的,风起云涌的讨论,铺天盖地的报道。由于认知的高低不同,理解的层次不同,一时称为“热议”。这就引起我们对“热议”的感慨,现在除去报章、杂志、电视台这些不容易去的,但也绝不是不能去的地方,最直接、通俗易懂、张口就来、想起就说(除去散布反动、黄色、淫秽、暴力等等)、发表见解的地方,就是互联网。
  关于曹操陵墓的讨论,似乎一开始就不是“风起于青萍之末”,倒像是天上倾泻而来的风暴。过后,弄得是狼藉满地,本来有些人是趟浑水来的,有些人是真想研究的,有些人是要拿这个作秀的,可是一旦介入,就成了七嘴八舌,一会儿玉枕,一会儿铭牌儿,一会儿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是怎么回事儿,似乎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至于要验DNA,找曹操后人等等,更是闹得沸反盈天。于是乎,全国范围内认定自己是曹操后人的齐齐的站出来,弄得人们不知所措,不知这原本是个学术的问题,究竟要被“新闻”导向何处?
  有质询的,有关心的,看着电视上介绍的内容,甭说现场,电视机前的我都是一头大汗,心里有话抢不上,着急啊。那么多媒体,严肃的、娱乐的、大报的、小报的,不知应付哪个!问出一个问题,专家就出来解释,但怎么看都不像答疑解惑,倒像是被过堂。这种“急急风”似的搞热点可以,但若施之于严肃的科学考古,是有点儿乱。这是不是个心态问题?
  日前见到已经85岁的朱启新先生,朱先生说我也凑热闹写了一篇东西,讨论一下疑冢的问题。拜读之后,获益匪浅,更让我受教益的是朱先生的心平气和,不是将学术讨论边缘化到争论。读了朱先生的文章后,让人平静,让人思索,让人通过一点看到事情的一个侧面,这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我想,是不是人非得到耄耋之年才有如此的修养?当然不是。二十几年前我认识朱先生时,他就这样。结论是人们年轻的时候就要注意涵养的功夫,遇事讲话要有分寸,要有条不紊娓娓道来。听的人也不至于着急忙慌,这样的修为及至年长,功夫会更加炉火纯青。
  讨论固然是好事,可弄成乱打一锅粥了,斯文不斯文不打紧,关键是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曹操高陵本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可是甫将消息发布到社会上,就招来了是真是假、急赤白脸的议论,就引来了煞有介事的讲故事、说评书,就弄得脸红脖子粗,就变成了没人赞一句“好俊的功夫”的死缠烂打……这搁过去,简直是不可能的!孔门72贤人之中,大概没有这样讨论问题的。他们其中,我想哪个也都比我们一般人要强,几乎没有一个老师,同学才说了上句,底下甭管听懂没听懂就忙着白话,就抢着攒“概论”“举要”“新解”之类的书,唯恐“过时不候”了……未儿,倒是孔门这些贤人替先生编了这本万世千秋读书人奉为圭臬的《论语》。我的意思是讨论可以,不要弄成火星人和地球人对话,不要弄成被人“绑架”,不要弄成拿着大刀砍铁球,火星子乱冒……
  曹操高陵这事儿,如果能做到不着急、慢慢来,心平气和地浓些学术空气,少些“炒”的味道岂不更好?学问要在宽松的氛围中慢慢去做,不是“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举凡旧时做学问者,哪个不是甘于寂寞?从国学大师俞曲园先生到章太炎先生,再到陆宗达先生,再到许嘉璐先生,哪个不是受老师“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哪个不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哪个不又是在岁月的磨砺中,慢慢坚实地做成了学问?问问他们咋咋哄哄吗?苦吗?虽然是苦,但一言以蔽之:——乐。这个“熬成的婆”厉害啊,我们读他们的书,一本足矣,严谨厚实啊,终身受益。为什么,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才写了一本“小书”,并非等身,如许嘉璐先生的一本小书《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读了之后不是终身受用吗?而攻其一点不计其余,虽然热闹但没深度。虽然“藐视”权威,但没砍到后脑勺上,再看这些大师的沉稳劲儿,信仰之外,还有气度、胸怀。可是,今非昔比,做学问,讨论问题也与时俱进了,往昔那种代代递进,传承有绪的学风被野火烧秋草似的风格取代了,也不是什么坏事,但看怎么做。
  今天的人们没有那么多的耐心,这里并不分年纪。“人生不满百”呀,不“一夜蹿红”,就算虚度人生了!不论是圈个圈儿搞“群言堂”,还是放开了“海抡”,总之为了不疯,都要抢着说,麻烦是能不能有的放矢。当然了,陈述自己的想法是一回事儿,“一不留神”想要出名是另一回事儿。所以,小人物偏要挑战大人物,变着法儿的和“泰斗”“大师”“名流”叫板,至于是不是唱另类的“舌战群儒”还是“将相和”之类的,全凭自己喜好,没人干涉,这是自由。做学问是为成名,上课是为了完成学业,似乎都是一种功利,为稻粱谋嘛。至于申述自己的主张,达到一呼百诺的效果,不妨到网上“揭竿而起”。
  可也有例外,不为扬名,为的是大家能彼此欣赏。
  近日,天涯网上论坛兴起手写聊天,可能是厌烦了指下键盘上敲击出来的字,不论是硬笔的还是软笔的,是“书法”就行。一经呼吁,立刻就群起响应。特别是年轻的网友们,上传自己写的日记、感言,还有唐诗宋词,一时竟为时尚,这种真率的举动,大胆地表现自己,张扬个性的做法,至少比抡刀上阵,搏个脸儿熟的要好,至少不功利,看得叫人感动。难得年轻人能重视传统文化,不用长辈去教,他们自己竟有“独觉”的本事,至于深度够不够,不必苛责,一个字,赞!
  过去可不是这样,过去是崇拜权威,权威发话就是定论,所谓“一锤定音”。即便是权威错了,有可能是将错就错,还把我们蒙在鼓里。例如日本考古界的发掘故实,和民族和高丽民族的关系,日本学界一经发现蛛丝马迹,便三缄其口,不再说了,有些事情便也在小范围内大家知晓,出了这个圈子,依然故我。让我们知道了权威的厉害,也让我们知道了不搞群言堂的可怕。又如教训深刻的,多少年前新疆有人伪造古代文书,蒙了郭沫若先生,郭老还写了文章,载入后来的《郭沫若全集》,事后这人出来澄清,说这文书是自己造的,有人就揶揄,说是天大的笑话儿,权威贻误后人啊。这又让我们明白了权威也有失误的时候,不能盲目崇拜。但也有好处,这个问题一经澄清,后来人难免不刻骨铭心,记忆深刻,未尝不是好事儿。再有,确有先见之明的,我和杨鸿勋先生熟稔,多少年前我陪杨先生到安阳小屯实地勘察,记得当年是为建 安阳殷墟博物院的事儿,回来杨先生和我闲聊,就说起殷墟,他肯定不是个都城,而仅仅是一个离宫而已。这事过去多少年了,近些年不论报道还是科学认证,也都证明了杨先生的正确。这似乎再让我们懂得了,权威如果自己不说,如果不被重视,见解可能会烂在肚里。杨先生是权威,不发布、没热议也就只有少数人知道,形不成“牡阔”之势。可见,有些事情还是大家一起议论议论的好,可能肤浅,但如果能避免争吵,必定能走向深刻却是一定的!
  曹操陵墓的“热议”所表现出来的,是个时下我们的心态问题,太过焦躁。要是平和一点,效果就会不一样了。结果我们看到的一面就是跟风、乱炒,好像一道东北锅子,名日“乱炖”;一面是冷静旁观,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再一个就是搁置分歧,求同存异。
  这里可以引出一段《坛经》故事。
  说的是神秀、惠能和忍大师。缘起于五祖付衣钵的故实。一石激起千层浪,先说跟风依赖神秀的一千门人:“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计算停当之后,便有“我等以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的懒惰。这些门人不参加忍大师的“会考”,无非是想请现成的,这是依赖。当神秀“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之后,将“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题写墙上之后,跟风的就来了,大家都以为得了无相法门,集中的表现就是:“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神秀演出完毕,就该惠能登场了。当然我们不能说日后的能大师是冷眼旁观者,那是“用心”了,还不是自性,我们姑且口过。这是一首在中国妇孺皆知的偈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见性之处自不必说,能予争论问题中的我们有所启发的,倒是忍大师搁置分歧,求同存异的做法。怎么说呢?在五祖弘忍大师的门人中,独独一个惠能得了衣钵,那么是不是其他门人都统统轰出门去呢?一句“不合道”,便可以给自己解脱,给自己释怀了。可忍大师并没有,这也是胸怀,不仅容人,也容得不同见解,为的是讲究佛法的方便善巧,为的是最终解决问题。
  我从中国文物报社张自成总编辑那儿讨教到一点知识,即成事与否的两种方式。一是智囊团型,一是公民投票型。二者互有利弊,智囊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利益,前提是判断和方法必须正确,反之弊大于利。公民投票型,在短期内不可能获利,但以长远观点看问题,却可能后来居上。就此说来,全民热议当然是好事,这就好比是公民投票,它较之于过去那种做学问的方式而言,自然是“野火烧天”。这种群策群力的方法对于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来说,非常有好处,对于集众人之功解决难题更显团队精神。如果给这种“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找出根据的话,那就是惠能说的:“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无意智”。但值得顾虑的是,千万别有“拐点”,一拐就如同蔓草的疯长,势必要修剪一番才行。不管怎么讲,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却是根本的。所以说不管是旧时传承有绪的“一言堂”还是“网力无穷”的群言堂,当下要做到宽容大度,朝着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不是穷抬杠,才是好的办法,这又是胸怀。
  我们从安阳一路走来,这会儿要跨海东渡,去扶桑九州佐贺县武熊市的阳光美术馆看看一件被称为“千年罕见的至宝”——青百合花瓶。
  这件“青百合花瓶”被日本学者冠之以“最有可能”是“柴窑”出品。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柴窑是五代十国时后周皇帝柴荣的御窑,千百年来人们难觅其芳踪,愈加增添了它的神秘性。清代学者朱琰所著《陶说》中记下了柴荣的一句话:“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这是柴荣对窑器的要求。那么,它具体是什么样儿呢?明代学者文震亨所著《长物志》中,言简意赅地说了12个字:“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分别从颜色、光泽、厚薄、声音几方面给出了参考,可唯独没有形状的描述。可见,文氏也是不大清楚柴窑的“庐山真面目”,要不怎么说“未知然否”?
  我们大概知道,不同时代的陶瓷都有那个时代的特点,即便是后仿前,因为不是克隆,只能做到逼真,决非就是。这在陶瓷界的专家中,大概是在学习陶瓷鉴定的预科时就必知的事情。
  关于“青百合花瓶”的讨论,搞得非常热闹,但我瞧着这“热闹”,怎么都像是“关公战秦琼”——打不到一块儿去!日方持有“青百合花瓶”的对中如云先生,特地请西方某鉴定机构用“热释光”检测。通过科学仪器测试,确认这只瓶子是距今700~1100年之间烧制的,这就是说和后周柴荣在位的时间大致相吻合。按理说,应该相信了。另据报料:“青百合花瓶身上有35处铁镔修复的痕迹,这是中国独有的修复方法,对技术要求很高。”经查《中国古陶瓷图典》,关于“锔”修一段是这样写的:“器物伤裂后,用钻石工具在裂缝两侧的釉面上打浅眼,但不钻透,以金属锔钉连接。明代所用铁锔子,体形粗大宽厚,很易锈蚀。清代改用铜质锔钉,体形比较小巧……”这样的话,“青百合花瓶身上有35处铁镔修复的痕迹”,理论上应该不是清代所锔。换句话说,即便这只瓶子不是柴窑,也不应该是清代的东西。但是,问题很严重,中科院的一位专家说:“古陶瓷采用热释光或者通过海关仪器安检时,都会吸收热量,通过一次就会对年代扰动一次,一个百岁瓷器走一次的测试程序,出来后肯定要大于百岁。所以,热释光的结果绝对不是唯一的标准,单看这一结果是不严谨的,更是不科学的。”这句话没有错,但让人们很彷徨,而彷徨的人们恰恰不是专家学者,而是看到心仪的东西想要买下的收藏者,不知道该听谁的?我国鉴赏家对于“青百合花瓶”的认识,更是直截了当,一是对于日方认定的柴窑说,认为不靠谱儿,二是承认这是件老东西,但仅限于200~300年并肯定是清代的。这和前面说的检测机构给的年代简直就是风马牛了?!不是关公战秦琼又是什么?问题的一开始似乎就已经明确,没法儿坐到一块儿去。明摆着,这个问题是死结。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更是给出了“孔雀绿的康熙花觚”的结论,两下差距甚大,听的人无所适从。难怪有些人揶揄某大收藏家:“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听起来是笑话儿,可这笑话儿里面分明有着买家的无奈,这种无奈错不在买家,在谁呢?
  对于事件的讨论,因为它不属于形而上的“道”,非此即彼,它可以有中间地带,很宽的中间地带,这便是我们讨论问题的求同存异的“同”的地方,这才是康庄大道,如果是据“理”力争,那就恐怕是两条平行线,永远不能相交,也就无从讨论下去。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永无结果。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一定”和“可能”这两个字眼,虽然说“在科学上来不得半点的马虎”,但如果不是绝对的话,那“可能” 无疑是现实的、可行的,起码能留给后人一个窗口,让他们看见“窗外的风景”,确定最终的“美”。
  这件被称之为青百合花瓶或者是“孔雀绿的康熙花觚”的器物,身兼着两种的身份,一种是令历史惊艳的柴窑出品,除它之外,人们还没有见过柴窑窑址,没见过柴窑器物,不想把它神化了,可它偏偏就神话般地出现在眼前,正如报料所说日本对中如云先生“多少年来,每当台风过境、骤雨初霁之时,都会拿着青百合花瓶照片或者实物飞奔到室外,对着天空仔细研究……”我想天下嗜瓷者痴情莫过于此君了吧?一种不过是康熙年间的产物,普通的花觚而已,值不得大惊小怪。比较之下一方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的喜悦,另一方却是出奇的冷静。
  持正反两种意见的双方,一方是凭借仪器检测给出的数据和器物本身提供的证据说话,另一方是根据同类器型的参考。那么,仪器真的就这么神奇吗?西方某著名鉴定机构,在做某批油画鉴定时,给出了按我们说是模棱两可的结论,即:可能是,可能不是。我们切不可以理解成这是滑头,因为,就仪器检测来说,只能说是“目前”的水平,以发展的眼光看,今天的是,很可能就是明天的不是,作为一家负责任的法人机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这不是将球踢回去,因为鉴定机构是独立的,并不附属于哪个拍卖公司,来做鉴定的人也不是受某人或法律的保护,而是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人,至于对拍品的最终选择,在接受鉴定机构给出的解释后,一定是要善自思维,然后做出取合的判断。再有就是依靠我们长期积累起来的经验作为判断依据的“眼学”,其实它也并不完美。例证就是某国的一场官司,我们的专家给客人看完器物后,做出了真的结论,结果却惹出了一场官司,如果是“真”,该客人势必身陷囹圄,始料不及的是。再次的鉴定,却给出了假!这不是令人啼笑皆非或者是哭笑不得的事情,它再一次提醒我们;搁置分歧,合二为一,讨论的结果还是为最终解决问题,而不是各执己见。多一些沟通,多一些探讨,多一些真诚的和谐,少一些执拗。
  佛总强调我们不是一世论者。不相信者,人生会充满了焦躁和不安,我们并非想要强行让人们纳入佛的轨道,去做多世的思量,但我们总可以淡定地想子孙“无穷匮也”,而不是没有传承的可按续,反之,不论是宿命,还是一世论者,那贪嗔痴慢疑一定是面面俱到的,这些人类的劣根性赶都赶不去呢,我们还要“增上”?那岂不是无知笑话吗?仪器检测、经验判断亦复如是。
  宋代诗人陆游《游山西村》中有一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于古墓葬的年代确认、文物艺术品真赝等问题的判定,绝非是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真与假这么简单,尤其是遇到了难点困难不能透入的情况下,更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共同点,而不是各执己见,那样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将问题搞得更加扑朔迷离……
其他文献
编者按:  2010年3月初,徐展堂先生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期间突然病重,经医治无效,于4月2日上午11时左右在北京离世,享年69岁。  徐展堂祖藉江苏宜兴,1941年生于江西吉安,9岁的时候随父母迁居香港。16岁踏足商界,生前为香港北海集团名誉主席及执行董事。在政界相当活跃,从1993年开始,连续四届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曾担任港事顾问及特区预委会委员,在香港回归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2001年获
期刊
中国书画领衔高歌    一贯坚持中国书画精品路线的江苏嘉恒,此次仍将中国书画作为主角引领春拍。目前征集到的书画作品囊括南北、涵盖古今,是一场中国书画艺术的视觉盛宴。  江苏嘉恒突出新金陵画派和江苏当代书画的优势,鼎力打造南京浓厚的文化氛围与艺术气息。  “金陵四老”魏紫熙、钱松喦、亚明、宋文治的书画作品将纷纷亮相嘉恒会场,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和艺术水准,势必成为争夺焦点。近年来,新金陵画派在全国范围内
期刊
这是一场众人翘首期盼的拍卖,千呼万唤始出来。  四十多件画作,几乎囊括了20世纪后半叶旗鼓称雄的画坛精英。耳熟能详的名姓,成为画史的缩影。或许是雅集微醺的即兴落墨,或许是离别后的千里寄怀。烟霞云水、横斜疏影、遗貌写真,这些笔墨传神的灵物,一一跳荡着造化的精魂。每件作品后面都有一段动人的往事,映照出一群风雨名士与积翠园主人宴座高会的欢声笑影,世事沉浮、万里情牵,点点滴滴,诉说不尽。  真是钦佩积翠园
期刊
北京永乐2010春季拍卖将于5月18日在银泰柏悦酒店登场。中国书画及明清工艺精品两场拍卖将分别于当日下午及晚间举行。    书画大师佳作可望也可及    此次永乐春拍的中国书画部分汇集近现代名家力作340余件,包括台湾资深藏家收藏、日本家族私人收藏、陈半丁家属友情提供、露芳阁藏中国书画、香港私人藏家及清代状元书法、扇面等几大专题。除齐白石、黄宾虹、吴昌硕、傅抱石、徐悲鸿、张大干、李可染等名家精品外
期刊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北海集团董事长、著名文物收藏家徐展堂先生不幸于2010年4月2日在北京去世。消息传来令我十分悲痛!我和展堂先生认识已近三十年。三十年来展堂先生对中国文物事业的支持和帮助是那样无私慷慨,三十年来展堂先生对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是那样的热情执着,这一切都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和宣传。作为一个文博工作者,我对展堂先生十分敬重,并视展堂先生为良师益友。  我最后一次见展堂先生是在20
期刊
翰海2010春季拍卖会将于6月2日至7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2日至4日预展,5日至7日拍卖。推出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书画,庆云堂中国书画,法书楹联,古籍善本,油画雕塑,当代国石、紫砂,玉器,金铜佛像,古董珍玩等专场,并隆重推出“纪念秦公先生逝世十周年夜场拍卖会”。    古代书画:丹青妙笔挥就古画上升行情  逸品佳构拍场绽放华彩    重要作品有如仇英《浮峦暖翠图》卷,朱耷《拳石双鸟图》等。
期刊
炫目的业绩    2010年的春天,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  世界经济依然跋涉在冬天里,在各国宽松货币政策下的艺术品市场却是春意盎然。2月3日,伦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报收1.468亿英镑,瑞士艺术家贾柯梅蒂的雕塑《行走的人I》以6500.125万英镑(约合1.043亿美元)成为艺术品拍卖新纪录。2月10和11日,伦敦苏富比、伦敦佳士得分别举行当代艺术拍卖,总成交额7.95亿美元,
期刊
由“技”进“道”齐家样    1956年,齐白石(1864 1957)以94岁(自称96岁),为自己的画集《齐白石作品选集》写自序云:  国内外竞言齐白石画,予不知其究何所取也;印与诗则知者稍稀。予不知知之者之为真知否?不知者之有可知否?将以问天下后世。  口气之中,自谦里含有自傲,反映了他自15岁乡隅困学,到60岁京华成名,一生由“技”进“道”,自创艺术风格的艰辛心情(“由技进道”,典出《庄子·
期刊
《观音大士像》为徐悲鸿盛年极为稀见之作,从题材到创作手法,在悲鸿伟大的艺术生涯中都占有极为特殊的意义,为真实全面解读徐悲鸿坎坷的艺术人生提供了难得的实物。更以隐含鲜为人知而曲折离奇的情感经历尤显珍贵。  徐悲鸿与孙多慈的师生恋情,早已成为近代艺术史一段极富传奇色彩的佳话。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徐悲鸿在长沙偶遇逃难的孙多慈及其父母,将其全家带到桂林,并为孙多慈找到工作。离乱中遭遇知己,两人的情
期刊
去年岁末开始席卷各大拍场的艺术品热潮中,古代书画成为毫无争议的主角,异常火爆的市场激发了藏家们争夺古画的热情。新年伊始,近年来广受追捧的“四王吴恽”作品行情看涨,清六家“四王吴恽”可以说是每一位对古代书画感兴趣的藏家志在必得的作品。预计本年度春拍中至少将有5件“四王吴恽”作品突破1000万元价格关口。  “四王吴恽”是指清初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6位画家,他们主张学画要从摹古入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