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茶,没有哪一种植物被赋予如此高的文化内涵。由功能性饮料,到变作陆羽《茶经》中士大夫美学;从汉唐帝国时期以东方文明的形象文化输出,再经由宋徽宗以及宋代文人、僧人和道士的演绎和茗战,最终形成包含儒释道各家精髓的“茶文化”。
四季皆有茶事。春季斗茶生机热闹,时有夸耀攀比,夏秋主修净与静,冬季茶会则更多的指向内心,成就一个人的美好体验,或三五人的雅事。
春茶向外,冬茶向内
记者曾参加几次正和茶语的茶会,室内焚香,案头供菊。入茶室前必须净手扫尘、弃用通讯设备。侍茶者分承茶工,已燃炉煮汤煎水布席,宾主互行汉礼,落座。有时会挂一幅《文会图》,以简单介绍宋代茶文化、习茶法与茶器古今异同。其后品茗,冬季多红茶、熟普、陈年老白茶。
兴趣所至,郑海萍率众习茶:再次净手,根据侍茶分工依次展开炙茶、磨茶、罗茶、煨盏、点茶(调膏、击拂)、分茶(茶百戲),只见她一盏一笔,随心勾勒,观者不禁蠢蠢。
其后分享,共同清洗茶器、归置茶具,是为“拾心”。最后互致茶礼,走出茶室,各自拿起手机iPad,重回现代文明。
“茶会四时均有,春、冬尤甚。”正和茶语的创始人郑海萍研茶廿年,研习冬茶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
冬茶每年十月下旬至十一月采收,因自然环境所限,多分布于闽粤及台湾山地。其时气温低、日照强度弱,与春茶同是上选茶。冬茶生长期约莫50至55天,茶叶发育不若春茶长久,因此外观颜色上为淡绿色,粗茶的杂质较多,整体颜色不均匀,茶叶的香气偏淡香型,滋味虽不如春茶浓郁,却较为柔顺见长。
郑海萍的茶事一直是“玩”过来的。“没必要陈义太高,把茶道搞得高深莫测。茶道要普及,首先要让人感兴趣,觉得有趣。”郑海萍认为历代茶事也以好玩为要义,宋人点茶程序繁复,需多人参与,点茶过程中又可以DIY,可以用水线在点出来的茶汤上画画、写字,被称为“茶百戏”,或者“水丹青”。这是神奇而有趣的体验。明代泡茶要阳春白雪一些,像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郑海萍复原宋代茶事推而广之,即通过趣致和恰到好处的仪式感,将具有现代娱乐精神的人们逐步引向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
在四季茶事中,春季的斗茶生机热闹,时有夸耀攀比,夏日主修净与静,冬季茶会则更多的指向内心,成就一个人的美好体验,或三五人的雅事。
试想:一只竹炉,一壶好水,约三两知己,风炉煎水习茶。窗外雪后初晴,室内温暖生香,高声吟诵卢仝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或者只将感官交给冬茶:烫时,远望少顷,微烫之际,近鼻眯眼望烟吸气,肺腑盈溢,似有万里云腾雾驾。温时,轻呷杯沿,吸啜,茶气与百万味蕾交合,意识与感官逐步建立其敏捷无碍的应激机制。此时口腔已获得平衡感,茶气飞流直下,将体内各器官冲刷出滞涨中的通道。三杯下肚,事情变了,世界也变了:茶气全面占领身体,奔腾,钻营。胃里一阵暖意,可能还会咕咕响,真是回肠荡气。
从唐风宋影到崂山:一片树叶的话语权
除了茶,没有哪一种植物被赋予如此高的文化内涵。由功能性饮料,到变作陆羽《茶经》中士大夫美学;从汉唐帝国时期以东方文明的形象文化输出,再经由宋徽宗以及宋代文人、僧人和道士的演绎和茗战,绿茶最终形成包含了儒释道各家精髓的“茶文化”。
陆羽《茶经》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即茶之为用,最早是从咀嚼茶树鲜叶开始的。从这种最原始的利用方法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便是生煮羹饮。清饮则是唐之后的事情了。
唐朝大举兴佛之后,无处不在寺庙,加上有围绕在《茶经》作者陆羽、茶僧皎然身边那些名士如颜真卿、孟郊者为代表的茶饮小聚在各地引爆,形成送礼就送茶的风尚,论茶也是比才的大气候已经形成,名士的茶媒交往涌现出了大量的品饮答谢诗文,这些都构成了唐茶繁荣最有力的话语。
至于饮茶的技巧、规范、品茶方法,是茶技;表现饮茶的技巧、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再现历史上的饮茶情景,是茶艺。两者在北宋时代,由于宋太祖、宋徽宗等皇帝的个人爱好推到了一个巅峰。
于是在高僧、大隐、士大夫天衣无缝的合谋下,汉语开始了代表着华夏最高饮食美学形态的构筑,茶再也不是一种简单的饮品,喝下去的是茶,散发出来的却是精神。
山东并非茶叶主产地,却喜茶爱茶。儒释道之于茶,在山东亦有着很好的体现。
道无所不在,茶道只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称的崂山,作为道家文化的重要基地,其崂山茶也有着悠久的传统。
崂山道士惯常饮茶,“丹灶”与“茶瓯”成了道士的标志。饮茶可以放松精神,排解苦恼与忧郁,读经悟道时,更需要茶来醒脑提神,如明代即墨蓝史孙《送戴道人入崂山》一诗云:“分泉洗钵烹灵剂,就石支床看道书。”一些游人常有幸得到道士的香茗款待。1697年4月,清代河南文人张道浚游崂山,憩息于修真庵,“松间犬吠,道童知客至,拾松枝烹茗相款”。
看来,道童是用就地拾取的松枝烹茶的。还有的用野竹煮茶,如清代孙凤云《游九水》云:“素有耽幽癖,山茶入夜煎。连根烧野竹,带月汲山泉。”夜深人静,明月高悬,品上一杯用野竹、山泉煎出的清茶,茶香四溢,令人陶醉。
济南灵岩寺内有碑刻:“身在净土上方界,闲观野鸟鸣幽谷,顿觉超俗话新茶,再整衣冠拜佛牙……”记录唐宋饮茶文化,其“新茶”即是指灵岩茶。
中唐时期的著作《封氏闻见记》卷六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是关于饮茶之风形成过程的最早、最系统的记录,它明确地指出:茶道、茶文化始于灵岩寺。
冬茶叙事的仪式感
中国古人是重视“仪式”的,抚琴需要先焚香,喝茶更是过程繁复却自得其乐的事,好像不做足全套功夫,琴就弹不好茶就喝不香。
于丹这样说:中国人说的琴棋书画诗酒花,包括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寻常小事,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仪式感。以茶为引,入归山林,中国人春天、夏天都喝绿茶,秋分以后喝乌龙茶,冬天喝熟茶。四季喝不同的茶,正是为了让人与自然达成一种响应。
但西方人就没有春天只喝拿铁,冬天喝蓝山的习惯。他们更多的运用科学精神,研究出冬日饮茶各种优势:英国人一边品下午茶,一边调查结论冬季饮茶的儿童龋齿可减少6成。法国医生们通过临床试验证实冬日饮茶能使血脂含量高的病人在两个月内下降22%。美国心肺血液研究院则出具一份报告,茶叶能使人体保持低胆固醇量,是现代人理想的养生和减肥饮料。
明代李日华曾言:“天下有好弟子而为庸师教坏,有好山水为俗子装点坏,有好茶为凡手焙坏。真无可奈何耳。”中国人喝茶,已失去唐宋的幽思情怀,变得忙碌而又实际,成了“现代人”。
他们兼容并蓄,恭顺接受传统世界观与自然神游共生,却不愿全身投入,去征服或者崇拜自然。简而言之,他们不再严肃,通常的他们手上那杯茶,依旧美妙地散发着花一样的香气,然而杯中再也不见唐时的浪漫,或宋时的仪礼。
如今,这种风雅趣事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已经消失。一些茶艺表演也变得徒具其形,茶道与茶产业反而在异国他乡得到了长足发展。创建125周年的立顿茶包行销地球村,日本茶饮料更是大行其道。
实际上,中国自古也有配方茶饮。即将入冬,郑海萍就调配了几款茶包,“暖冬”红茶、佛手柑、荞麦、玫瑰、红枣,可暖胃健脾,消积解乏,补气养颜。另有一款“荷塘夜色”,主料荷叶,白毫银针,菊瓣,薰衣草,可清热降火、利尿消炎、平肝明目,安神助眠的功效,适合夏季。
你看,冬茶附丽虽多,确是文化且风雅。这是一场小脑、植物神经中枢和古琴相遇的迷魂术。杯中物不止取自清风明月的山川,不止取自杀青、摊凉、捏团、揉捻、筛分、焙干等复杂工序,更多取自神农氏以来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古文化,融合儒道释,贯穿苦甜淡。仪式感与茶相濡以沫或相忘于江湖,当万千滋味无从说起,且只来一句“吃茶去”。
四季皆有茶事。春季斗茶生机热闹,时有夸耀攀比,夏秋主修净与静,冬季茶会则更多的指向内心,成就一个人的美好体验,或三五人的雅事。
春茶向外,冬茶向内
记者曾参加几次正和茶语的茶会,室内焚香,案头供菊。入茶室前必须净手扫尘、弃用通讯设备。侍茶者分承茶工,已燃炉煮汤煎水布席,宾主互行汉礼,落座。有时会挂一幅《文会图》,以简单介绍宋代茶文化、习茶法与茶器古今异同。其后品茗,冬季多红茶、熟普、陈年老白茶。
兴趣所至,郑海萍率众习茶:再次净手,根据侍茶分工依次展开炙茶、磨茶、罗茶、煨盏、点茶(调膏、击拂)、分茶(茶百戲),只见她一盏一笔,随心勾勒,观者不禁蠢蠢。
其后分享,共同清洗茶器、归置茶具,是为“拾心”。最后互致茶礼,走出茶室,各自拿起手机iPad,重回现代文明。
“茶会四时均有,春、冬尤甚。”正和茶语的创始人郑海萍研茶廿年,研习冬茶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
冬茶每年十月下旬至十一月采收,因自然环境所限,多分布于闽粤及台湾山地。其时气温低、日照强度弱,与春茶同是上选茶。冬茶生长期约莫50至55天,茶叶发育不若春茶长久,因此外观颜色上为淡绿色,粗茶的杂质较多,整体颜色不均匀,茶叶的香气偏淡香型,滋味虽不如春茶浓郁,却较为柔顺见长。
郑海萍的茶事一直是“玩”过来的。“没必要陈义太高,把茶道搞得高深莫测。茶道要普及,首先要让人感兴趣,觉得有趣。”郑海萍认为历代茶事也以好玩为要义,宋人点茶程序繁复,需多人参与,点茶过程中又可以DIY,可以用水线在点出来的茶汤上画画、写字,被称为“茶百戏”,或者“水丹青”。这是神奇而有趣的体验。明代泡茶要阳春白雪一些,像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郑海萍复原宋代茶事推而广之,即通过趣致和恰到好处的仪式感,将具有现代娱乐精神的人们逐步引向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
在四季茶事中,春季的斗茶生机热闹,时有夸耀攀比,夏日主修净与静,冬季茶会则更多的指向内心,成就一个人的美好体验,或三五人的雅事。
试想:一只竹炉,一壶好水,约三两知己,风炉煎水习茶。窗外雪后初晴,室内温暖生香,高声吟诵卢仝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或者只将感官交给冬茶:烫时,远望少顷,微烫之际,近鼻眯眼望烟吸气,肺腑盈溢,似有万里云腾雾驾。温时,轻呷杯沿,吸啜,茶气与百万味蕾交合,意识与感官逐步建立其敏捷无碍的应激机制。此时口腔已获得平衡感,茶气飞流直下,将体内各器官冲刷出滞涨中的通道。三杯下肚,事情变了,世界也变了:茶气全面占领身体,奔腾,钻营。胃里一阵暖意,可能还会咕咕响,真是回肠荡气。
从唐风宋影到崂山:一片树叶的话语权
除了茶,没有哪一种植物被赋予如此高的文化内涵。由功能性饮料,到变作陆羽《茶经》中士大夫美学;从汉唐帝国时期以东方文明的形象文化输出,再经由宋徽宗以及宋代文人、僧人和道士的演绎和茗战,绿茶最终形成包含了儒释道各家精髓的“茶文化”。
陆羽《茶经》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即茶之为用,最早是从咀嚼茶树鲜叶开始的。从这种最原始的利用方法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便是生煮羹饮。清饮则是唐之后的事情了。
唐朝大举兴佛之后,无处不在寺庙,加上有围绕在《茶经》作者陆羽、茶僧皎然身边那些名士如颜真卿、孟郊者为代表的茶饮小聚在各地引爆,形成送礼就送茶的风尚,论茶也是比才的大气候已经形成,名士的茶媒交往涌现出了大量的品饮答谢诗文,这些都构成了唐茶繁荣最有力的话语。
至于饮茶的技巧、规范、品茶方法,是茶技;表现饮茶的技巧、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再现历史上的饮茶情景,是茶艺。两者在北宋时代,由于宋太祖、宋徽宗等皇帝的个人爱好推到了一个巅峰。
于是在高僧、大隐、士大夫天衣无缝的合谋下,汉语开始了代表着华夏最高饮食美学形态的构筑,茶再也不是一种简单的饮品,喝下去的是茶,散发出来的却是精神。
山东并非茶叶主产地,却喜茶爱茶。儒释道之于茶,在山东亦有着很好的体现。
道无所不在,茶道只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称的崂山,作为道家文化的重要基地,其崂山茶也有着悠久的传统。
崂山道士惯常饮茶,“丹灶”与“茶瓯”成了道士的标志。饮茶可以放松精神,排解苦恼与忧郁,读经悟道时,更需要茶来醒脑提神,如明代即墨蓝史孙《送戴道人入崂山》一诗云:“分泉洗钵烹灵剂,就石支床看道书。”一些游人常有幸得到道士的香茗款待。1697年4月,清代河南文人张道浚游崂山,憩息于修真庵,“松间犬吠,道童知客至,拾松枝烹茗相款”。
看来,道童是用就地拾取的松枝烹茶的。还有的用野竹煮茶,如清代孙凤云《游九水》云:“素有耽幽癖,山茶入夜煎。连根烧野竹,带月汲山泉。”夜深人静,明月高悬,品上一杯用野竹、山泉煎出的清茶,茶香四溢,令人陶醉。
济南灵岩寺内有碑刻:“身在净土上方界,闲观野鸟鸣幽谷,顿觉超俗话新茶,再整衣冠拜佛牙……”记录唐宋饮茶文化,其“新茶”即是指灵岩茶。
中唐时期的著作《封氏闻见记》卷六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是关于饮茶之风形成过程的最早、最系统的记录,它明确地指出:茶道、茶文化始于灵岩寺。
冬茶叙事的仪式感
中国古人是重视“仪式”的,抚琴需要先焚香,喝茶更是过程繁复却自得其乐的事,好像不做足全套功夫,琴就弹不好茶就喝不香。
于丹这样说:中国人说的琴棋书画诗酒花,包括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寻常小事,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仪式感。以茶为引,入归山林,中国人春天、夏天都喝绿茶,秋分以后喝乌龙茶,冬天喝熟茶。四季喝不同的茶,正是为了让人与自然达成一种响应。
但西方人就没有春天只喝拿铁,冬天喝蓝山的习惯。他们更多的运用科学精神,研究出冬日饮茶各种优势:英国人一边品下午茶,一边调查结论冬季饮茶的儿童龋齿可减少6成。法国医生们通过临床试验证实冬日饮茶能使血脂含量高的病人在两个月内下降22%。美国心肺血液研究院则出具一份报告,茶叶能使人体保持低胆固醇量,是现代人理想的养生和减肥饮料。
明代李日华曾言:“天下有好弟子而为庸师教坏,有好山水为俗子装点坏,有好茶为凡手焙坏。真无可奈何耳。”中国人喝茶,已失去唐宋的幽思情怀,变得忙碌而又实际,成了“现代人”。
他们兼容并蓄,恭顺接受传统世界观与自然神游共生,却不愿全身投入,去征服或者崇拜自然。简而言之,他们不再严肃,通常的他们手上那杯茶,依旧美妙地散发着花一样的香气,然而杯中再也不见唐时的浪漫,或宋时的仪礼。
如今,这种风雅趣事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已经消失。一些茶艺表演也变得徒具其形,茶道与茶产业反而在异国他乡得到了长足发展。创建125周年的立顿茶包行销地球村,日本茶饮料更是大行其道。
实际上,中国自古也有配方茶饮。即将入冬,郑海萍就调配了几款茶包,“暖冬”红茶、佛手柑、荞麦、玫瑰、红枣,可暖胃健脾,消积解乏,补气养颜。另有一款“荷塘夜色”,主料荷叶,白毫银针,菊瓣,薰衣草,可清热降火、利尿消炎、平肝明目,安神助眠的功效,适合夏季。
你看,冬茶附丽虽多,确是文化且风雅。这是一场小脑、植物神经中枢和古琴相遇的迷魂术。杯中物不止取自清风明月的山川,不止取自杀青、摊凉、捏团、揉捻、筛分、焙干等复杂工序,更多取自神农氏以来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古文化,融合儒道释,贯穿苦甜淡。仪式感与茶相濡以沫或相忘于江湖,当万千滋味无从说起,且只来一句“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