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来源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3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是指原发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肝总管、肝左右管及其汇合部的黏膜上皮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胆管癌的67%,也被称为近端胆管癌、高位胆管癌或 Klatskin 瘤。由于肝门部胆管癌局部的解剖位置特殊,以及具有肿瘤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特点,其早期诊断困难,发现时多已侵犯肝门部重要结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但手术切除仍然是其获得治愈的唯一方法。据文献报道,肝门部胆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20%~40%。近数十年随着影像学技术和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
其他文献
函数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直接利用定义、绘制函数图像、巧用特殊值是三种常用的判断方法。和差函数的奇偶性判断,要遵循“同奇则奇,同偶则偶”规律;积商函数的奇偶性
[摘要]目的:观察有活性细胞成分的组织工程皮肤在修复猪糖尿病体表溃疡中的效果。方法:体外构建有活性细胞成分的组织工程皮肤;采用6只2.5~3月龄约克猪建立糖尿病溃疡模型;彻底清创形成48个创面(直径50mm),随机分为三组:A(组织工程皮肤)组,B(自体皮肤)组,C(空白)组;术后l、2、3、4、6、8、12周观察皮片存活率、创面收缩率及组织学变化。 结果A、B组移植后皮片与创面紧密贴合、生长良
基督教在西方意识形态领域长期处于统治地位,这种文化心态深深地积淀于西方文化和心理的深处,无形地导引着与圣经关系最为密切的文学的发生和发展。《虹》在这方面为人们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