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有很多鸣沙山,北疆各地随着旅游工作的拓展,逐步开发了一批以鸣沙山为主打特色的旅游景区。如位于木垒县城130公里,在哈依纳尔乡北坐落在北塔山下的木垒鸣沙山、距哈巴河县城95公里的哈巴河鸣沙山以及鄯善县城南的鸣沙山等,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鸣沙山。大多数鸣沙山的发现之地,周围都与沙漠、戈壁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国内著名的鸣沙山如宁夏的沙坡头、甘肃的敦煌鸣沙山、内蒙的响沙湾也都与周围的沙漠、戈壁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巴里坤鸣沙山却完全不一样。
巴里坤鸣沙山以她奇特的传闻和形成享誉区内外,让人叹为观止。她四周风景如画,北面有潺潺的小溪流过,南面是大片的油菜地和草原,西面的红山口水库是鸟类的天堂,东面是一字沟高山草原,唯独鸣沙山上是不毛之地,这里细沙积山、沙海流动。这处鸣沙山的沙从哪里来?时至今日人们还在苦苦的探寻答案。六月下雨的时候,当地表温度和湿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后,天空中还会出现更奇特的一幕,战马嘶叫,刀戈相见时的战争场面的音箱效果就会再现鸣沙山的上空,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个巨大谜团几千年不知困惑了多少人的探秘心灵,有多少文人墨客、探险家、神秘学者、历史学者和地质学家都对她充满了疑问和猜想。
这些传说不是现代巴里坤人撰写的。道光八年(1828)四月二十六日清代将军方士淦途径巴里坤的时候,在他的《东归日记》中就有记录:“对面山脚下,有沙坡一段,独无青草,横长数十里,相传唐时营盘为沙所压,至今常闻金鼓声。”这是方士淦在这里的经历记录。又据《巴里坤地名志》可查沙山藏营里是这样记录:“史载,东汉元嘉一年(151),汉王朝驻伊吾(哈密)司马毛恺为维护蒲类和伊吾的安全,率骑兵500与北匈奴呼衍王大战于蒲类海东,在沙处全军覆没(因当地人多次捡到箭镞、兵器)。因为这件事,以后对鸣沙山引发了不少神奇的传说,清代以来,文人雅士为鸣沙山撰写下很多神话和诗作,久传不衰,其中《沙山来》《沙山怀古》流传甚广。”清代诗人萧雄的《沙垒》记述得更为详尽:“雾里辕门似有痕,浪传四十八营屯。可怜一度风沙恶,埋没英雄在覆盆。(流传于巴里坤民间传说,沙山下曾是唐军四十八座营屯,忽一夜风起沙飞,四十八营将士尽为黄沙埋没,形成了沙山)。”根据以上记载,我们不难看出,这鸣沙山里的传奇确有一些依据。
为了找寻记述的历史故事,亲身体验那份感受,我们几位影友决定夜宿鸣沙山。我先到军马场(原名松树堂)找了一位1956年来到这里的兵团老战士王建国,请他作我们的向导。
王老说,20世纪50年代末他在鸣沙山放马时就在这里捡到了一件青铜器的兵器,兵器长30厘米左右,剑头宽2厘米,柄部宽5厘米,柄把长度5厘米带有齿状,整个剑长25厘米。这锯齿状可能是用来固定在木杆上而设计的。据他讲述的情况我们推测这可能是汉代的一件青铜兵器。由于那时对文物不够重视也不知放在了什么地方,我们没有见到实物。后来他在鸣沙山上还发现了很多马、骆驼等动物的残骸,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这些东西都找不到了。根据这些情况,我又走访了几位老牧马人,他们都说见到过这些东西,在那里经常能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挺可怕的。
为了体验那份神奇感受,夜晚我们从马场向鸣沙山行进时,谁也没有打开手电筒,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草原上。突然有几只水鸟从前面的草丛中飞起,吓得大家出了一身冷汗,谁也不敢挪动自己的脚步,都在静静安抚自己的心跳,连大气都不敢喘,悄悄地听着王老的指挥。为了不害怕,彼此相互鼓励:“没什么、没什么,只是水鸟而已。”实际上只有王老不怕,而我们早已心跳加速。我感觉方向错了,就对王老说:“老爷子,是不是走错方向了。”老人不紧不慢地蹲下,抓起了一把土放在鼻子上闻了一下说:“没有错,再走一会儿就到鸣沙山了。”这是老人多年行走夜路的经验,那草原上的草不带有渍泥味,有渍泥味的草是不一样的。两个小时后我们才走到鸣沙山的边缘,踩在上面都能听到沙沙的声音。我们停下脚步,隐隐约约看到了鸣沙山的轮廓。我们开始在无声中静静感受、聆听着这里发生过的一切。
现代城市人已不是看看大自然来满足自己旅游观光的需要了,而需要一种复合型的旅游景观,既有自然风光又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既有优美的环境又有民间探秘故事;既有人文元素又有神秘传奇色彩;既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有人文历史元素的旅游景点。巴里坤鸣沙山恰恰符合现代人的旅游需求。
白天这个乖顺的鸣沙山向游人敞开她无私宽大的胸怀,热情迎接着每一位来这里旅游的观光客。清洁的沙山处处都像她细腻的肌肤,柔美而富有弹性,细腻而又光滑。无论谁走进她的世界,她都会静静聆听着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可到了夜晚,她就撕去了白天温柔的面纱,黑夜里她用不同的声调述说着大自然和人类对她的无情践踏,或急或缓、或长或短的声调使人毛骨悚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仿佛用轻柔的风修复着创伤的身躯和心灵,用清风梳理着飘柔的长发,用哭泣的语言讲述着历史在这里演绎过的悲欢离合。微风带着她有节奏的哭泣将细沙从我们脚下带走,走向它们应有的归宿。
风与沙慢慢地行走着、讲述着、述说着,在经过那沙弯、沙顶、沙口时所发出的声音不就是对人类世界的投诉吗?有悲欢离合的陈述、有战马铁蹄下的凯歌、有刀戈相见的呐喊。大地本来就是一个巨型的磁场,在一定的条件下她将发生在自己身旁的声音就录制在了自己的身上,当环境条件达到时,她就会释放出来。
我们去鸣沙山时,天气预报说有雨,实际晴空万里,所以没有感受到千军万马的铁蹄声,也没有经历那刀戈相见的呐喊。我们只能在夜幕里听一听老牧马人的故事了。
我们在鸣沙山下静静地遐想着,在黑夜里看着老百姓家昏暗的灯光,仿若我们身后的鸣沙山在慢慢吐露心事:人类再不要发生战争,和平才是人类最大的文明。
小鸟仍然在不停地叫着,没有人想说什么,大家用心在这里顿悟鸣沙山固有的传奇和迷茫。渺小的我们无法与大自然相提并论,也无法寻回大自然的神秘和传奇。只是我想起了清代诗人方希孟描写松树堂的一首诗:“一片天山月,寒光照铁衣。火风时夜吼,阴雪每晴飞。榆色连千里,松声合四围。古来征战骨,次地几人归。”
巴里坤鸣沙山以她奇特的传闻和形成享誉区内外,让人叹为观止。她四周风景如画,北面有潺潺的小溪流过,南面是大片的油菜地和草原,西面的红山口水库是鸟类的天堂,东面是一字沟高山草原,唯独鸣沙山上是不毛之地,这里细沙积山、沙海流动。这处鸣沙山的沙从哪里来?时至今日人们还在苦苦的探寻答案。六月下雨的时候,当地表温度和湿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后,天空中还会出现更奇特的一幕,战马嘶叫,刀戈相见时的战争场面的音箱效果就会再现鸣沙山的上空,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个巨大谜团几千年不知困惑了多少人的探秘心灵,有多少文人墨客、探险家、神秘学者、历史学者和地质学家都对她充满了疑问和猜想。
这些传说不是现代巴里坤人撰写的。道光八年(1828)四月二十六日清代将军方士淦途径巴里坤的时候,在他的《东归日记》中就有记录:“对面山脚下,有沙坡一段,独无青草,横长数十里,相传唐时营盘为沙所压,至今常闻金鼓声。”这是方士淦在这里的经历记录。又据《巴里坤地名志》可查沙山藏营里是这样记录:“史载,东汉元嘉一年(151),汉王朝驻伊吾(哈密)司马毛恺为维护蒲类和伊吾的安全,率骑兵500与北匈奴呼衍王大战于蒲类海东,在沙处全军覆没(因当地人多次捡到箭镞、兵器)。因为这件事,以后对鸣沙山引发了不少神奇的传说,清代以来,文人雅士为鸣沙山撰写下很多神话和诗作,久传不衰,其中《沙山来》《沙山怀古》流传甚广。”清代诗人萧雄的《沙垒》记述得更为详尽:“雾里辕门似有痕,浪传四十八营屯。可怜一度风沙恶,埋没英雄在覆盆。(流传于巴里坤民间传说,沙山下曾是唐军四十八座营屯,忽一夜风起沙飞,四十八营将士尽为黄沙埋没,形成了沙山)。”根据以上记载,我们不难看出,这鸣沙山里的传奇确有一些依据。
为了找寻记述的历史故事,亲身体验那份感受,我们几位影友决定夜宿鸣沙山。我先到军马场(原名松树堂)找了一位1956年来到这里的兵团老战士王建国,请他作我们的向导。
王老说,20世纪50年代末他在鸣沙山放马时就在这里捡到了一件青铜器的兵器,兵器长30厘米左右,剑头宽2厘米,柄部宽5厘米,柄把长度5厘米带有齿状,整个剑长25厘米。这锯齿状可能是用来固定在木杆上而设计的。据他讲述的情况我们推测这可能是汉代的一件青铜兵器。由于那时对文物不够重视也不知放在了什么地方,我们没有见到实物。后来他在鸣沙山上还发现了很多马、骆驼等动物的残骸,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这些东西都找不到了。根据这些情况,我又走访了几位老牧马人,他们都说见到过这些东西,在那里经常能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挺可怕的。
为了体验那份神奇感受,夜晚我们从马场向鸣沙山行进时,谁也没有打开手电筒,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草原上。突然有几只水鸟从前面的草丛中飞起,吓得大家出了一身冷汗,谁也不敢挪动自己的脚步,都在静静安抚自己的心跳,连大气都不敢喘,悄悄地听着王老的指挥。为了不害怕,彼此相互鼓励:“没什么、没什么,只是水鸟而已。”实际上只有王老不怕,而我们早已心跳加速。我感觉方向错了,就对王老说:“老爷子,是不是走错方向了。”老人不紧不慢地蹲下,抓起了一把土放在鼻子上闻了一下说:“没有错,再走一会儿就到鸣沙山了。”这是老人多年行走夜路的经验,那草原上的草不带有渍泥味,有渍泥味的草是不一样的。两个小时后我们才走到鸣沙山的边缘,踩在上面都能听到沙沙的声音。我们停下脚步,隐隐约约看到了鸣沙山的轮廓。我们开始在无声中静静感受、聆听着这里发生过的一切。
现代城市人已不是看看大自然来满足自己旅游观光的需要了,而需要一种复合型的旅游景观,既有自然风光又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既有优美的环境又有民间探秘故事;既有人文元素又有神秘传奇色彩;既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有人文历史元素的旅游景点。巴里坤鸣沙山恰恰符合现代人的旅游需求。
白天这个乖顺的鸣沙山向游人敞开她无私宽大的胸怀,热情迎接着每一位来这里旅游的观光客。清洁的沙山处处都像她细腻的肌肤,柔美而富有弹性,细腻而又光滑。无论谁走进她的世界,她都会静静聆听着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可到了夜晚,她就撕去了白天温柔的面纱,黑夜里她用不同的声调述说着大自然和人类对她的无情践踏,或急或缓、或长或短的声调使人毛骨悚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仿佛用轻柔的风修复着创伤的身躯和心灵,用清风梳理着飘柔的长发,用哭泣的语言讲述着历史在这里演绎过的悲欢离合。微风带着她有节奏的哭泣将细沙从我们脚下带走,走向它们应有的归宿。
风与沙慢慢地行走着、讲述着、述说着,在经过那沙弯、沙顶、沙口时所发出的声音不就是对人类世界的投诉吗?有悲欢离合的陈述、有战马铁蹄下的凯歌、有刀戈相见的呐喊。大地本来就是一个巨型的磁场,在一定的条件下她将发生在自己身旁的声音就录制在了自己的身上,当环境条件达到时,她就会释放出来。
我们去鸣沙山时,天气预报说有雨,实际晴空万里,所以没有感受到千军万马的铁蹄声,也没有经历那刀戈相见的呐喊。我们只能在夜幕里听一听老牧马人的故事了。
我们在鸣沙山下静静地遐想着,在黑夜里看着老百姓家昏暗的灯光,仿若我们身后的鸣沙山在慢慢吐露心事:人类再不要发生战争,和平才是人类最大的文明。
小鸟仍然在不停地叫着,没有人想说什么,大家用心在这里顿悟鸣沙山固有的传奇和迷茫。渺小的我们无法与大自然相提并论,也无法寻回大自然的神秘和传奇。只是我想起了清代诗人方希孟描写松树堂的一首诗:“一片天山月,寒光照铁衣。火风时夜吼,阴雪每晴飞。榆色连千里,松声合四围。古来征战骨,次地几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