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使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作为教育工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要促进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而且要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民主平等的思想;不仅要多做换位思考,而且要真情关爱学生,以师爱的力量增加教育的实效,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新型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的双边活动。怎样使这一活动有序而又有效地开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当前正在努力探讨的问题。为了确保这样的双边活动的开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此,我提出如下看法。
一、教师以身作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率先垂范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在建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个环节上,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位教师不能以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也就失去了吸引学生的魅力,学生会从心底疏远教师,教师就无法和学生进行正常沟通,再想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说当下,学生使用手机较为普遍,学生把手机带进学校也不奇怪,但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给学校管理也带来了困难。学校就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三番五次地强调,可是收效甚微,似乎就有屡禁不止之势。通过了解我们得知:原来是学生心里不服气,因为有少部分教师常在课堂上接听手机,也就难怪会有学生说学校的禁令是“霸王条款”,还有学生戏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们就向全校教师发出倡议:“手机不进课堂,为学生作好榜样。”同时还向学生公开承诺:如果学生发现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学生就可以在校园使用。当然教师首先做到了,学生自然会跟着仿效,校园内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大有好转。学生佩服教师了,也就愿意走近教师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序幕也就能顺利拉开了。
二、民主平等的思想是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障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实现教育民主化,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
教育的民主平等的标志就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也就是宽容地对待学生。宽容是常人应该具有的一种美德,对教师来说,宽容则是对学生的一种善待与理解。有人这样透视教师的宽容,很值得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也会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教育的民主平等思想则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
任何学生都不喜欢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教师,他们都希望教师能像亲人,给他们以温暖的关怀;他们渴望教师能像朋友,能听他们吐露心声。在课堂上,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尤其要给那些自卑的学生送去一个鼓励的微笑,使他们有勇气战胜自我,即使问题回答错了,教师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宽容和善意的微笑,使得他们没有压抑感,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学生就要在这样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中,通过自由地辩论、热烈地讨论来求得真知,提高能力。在课余,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他们的烦恼与困惑,理解他们的失败与痛苦,以朋友的身份来真心帮助他们,力争能给予他们满意的答复。如果教师真的做到了生活中宽容理解学生,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还会成为问题吗?
(二)虽然学生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教师眼里他们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学习成绩好、乖巧懂事的学生,容易获得教师的青睐。而那些成绩差且调皮的学生,则会被教师冷落甚至于歧视。这样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就越拉越大。那些受教师冷落歧视的学生自然与教师拉开了距离,有的甚至还对教师产生敌意。而那些受教师青睐袒护的学生也未必感谢教师,因为现在的学生不会是一味地为师独尊、惟命是从了,他们很有自己的主见和评判是非的标准,教师对待学生的不平等态度,他们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更何况教师的这种不平等也会影响到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论是什么原因,被歧视的学生都会对被青睐的学生产生妒意甚至是敌意,很难友好相处。所以教师要想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扮演好自身角色的同时,必须一视同仁,把“一碗水端平”,平等地善待理解每一位学生。在一个班级体中,好学生尖子生毕竟占少部分,再说那些所谓的后进生也并非是一无是处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师应该摘掉有色眼镜,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其发挥特长,进而力求上进。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就不能把他们放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尽量找出适合他们回答的问题,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下,教师也应该经常与他们交流谈心,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一来,学生就乐意走近教师,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师生之间的关系自然也就融洽起来了。
三、多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会更好地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现代的教师应有新时代的理念,要能用学生的同龄人的眼光看待他们,这是教师协调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首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真实感受,对学生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训斥;少用甚至不用高高在上的教育者的说教,而代之以平等中的首席者的关怀。时下有些学生把一些影视明星、时装模特当作自己效仿的对象,追逐沉湎其中,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正确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教师首先就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肯定处在花季年龄的他们喜好美、追求美本身无可厚非,甚至教师还可以坦诚地说出自己青春年少时与他们类似的言行举动,来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使得学生不把教师当外人,然后教师就可以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他们:青春不仅是粉面桃腮、黛眉朱唇,也不仅是劲歌热舞、纵情恣意,更应该是坚定的目标、刚强的意志和饱满的热情。提醒他们莫要“白首方悔读书迟”,同时也要向他们说明外在的美就像易逝的花,只有内在的美才具有永恒的魅力:“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就会从类似于同龄人的沟通中得到许多心理上的认可与满足、精神上的依赖与倾诉和情感上的安慰与抒发。学生自然会赞同教师的看法、接受教师的建议,在不知不觉中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关系也就更为融洽了。
四、真情关爱是维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源头活水
众所周知,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对教育效果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而情感则是这种关系的调节器。现行教育体制内,教育客体的广泛性与特殊性,教育对象(学生)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情感性,均要求我们:为了构建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要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以达到感情上的融洽,促进教育取得成效。别林斯基认为“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老一辈教育家夏丏尊先生也说:“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无数实践已一再向我们显示了教师热爱学生对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所起的巨大作用。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爱学生”则先要为学生的将来着想,不能因片面追求学分,而忽略了学生德育、体育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因为作为普通教师工作者,我们要为未来社会培养的,除了少数高科技人员外,更多的则是普通劳动者,而他们的道德水平、身体素质是将影响未来社会建设的关键,所以他们所要学会的除了书本知识,还有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师营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用避讳让学生从自己的行动、言谈之中感受教师对他们的热爱之情,教师就要用这种真情来感染他们,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只有在无私奉献真诚关爱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为全体学生考虑,才能与学生达到感情上的和谐共振,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源头活水的滋养,持久健康地发展。
正视问题、平等引导、真诚沟通、真情善待,对于物质生活丰富、心理缺乏慰藉的中学生而言,就似“雪中送炭”。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于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教师的真情、感受到教师的真意、品味到教师的真知。我们相信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新型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的双边活动。怎样使这一活动有序而又有效地开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当前正在努力探讨的问题。为了确保这样的双边活动的开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此,我提出如下看法。
一、教师以身作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率先垂范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在建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个环节上,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位教师不能以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也就失去了吸引学生的魅力,学生会从心底疏远教师,教师就无法和学生进行正常沟通,再想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说当下,学生使用手机较为普遍,学生把手机带进学校也不奇怪,但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给学校管理也带来了困难。学校就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三番五次地强调,可是收效甚微,似乎就有屡禁不止之势。通过了解我们得知:原来是学生心里不服气,因为有少部分教师常在课堂上接听手机,也就难怪会有学生说学校的禁令是“霸王条款”,还有学生戏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们就向全校教师发出倡议:“手机不进课堂,为学生作好榜样。”同时还向学生公开承诺:如果学生发现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学生就可以在校园使用。当然教师首先做到了,学生自然会跟着仿效,校园内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大有好转。学生佩服教师了,也就愿意走近教师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序幕也就能顺利拉开了。
二、民主平等的思想是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障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实现教育民主化,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
教育的民主平等的标志就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也就是宽容地对待学生。宽容是常人应该具有的一种美德,对教师来说,宽容则是对学生的一种善待与理解。有人这样透视教师的宽容,很值得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也会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教育的民主平等思想则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
任何学生都不喜欢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教师,他们都希望教师能像亲人,给他们以温暖的关怀;他们渴望教师能像朋友,能听他们吐露心声。在课堂上,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尤其要给那些自卑的学生送去一个鼓励的微笑,使他们有勇气战胜自我,即使问题回答错了,教师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宽容和善意的微笑,使得他们没有压抑感,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学生就要在这样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中,通过自由地辩论、热烈地讨论来求得真知,提高能力。在课余,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他们的烦恼与困惑,理解他们的失败与痛苦,以朋友的身份来真心帮助他们,力争能给予他们满意的答复。如果教师真的做到了生活中宽容理解学生,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还会成为问题吗?
(二)虽然学生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教师眼里他们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学习成绩好、乖巧懂事的学生,容易获得教师的青睐。而那些成绩差且调皮的学生,则会被教师冷落甚至于歧视。这样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就越拉越大。那些受教师冷落歧视的学生自然与教师拉开了距离,有的甚至还对教师产生敌意。而那些受教师青睐袒护的学生也未必感谢教师,因为现在的学生不会是一味地为师独尊、惟命是从了,他们很有自己的主见和评判是非的标准,教师对待学生的不平等态度,他们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更何况教师的这种不平等也会影响到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论是什么原因,被歧视的学生都会对被青睐的学生产生妒意甚至是敌意,很难友好相处。所以教师要想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扮演好自身角色的同时,必须一视同仁,把“一碗水端平”,平等地善待理解每一位学生。在一个班级体中,好学生尖子生毕竟占少部分,再说那些所谓的后进生也并非是一无是处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师应该摘掉有色眼镜,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其发挥特长,进而力求上进。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就不能把他们放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尽量找出适合他们回答的问题,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下,教师也应该经常与他们交流谈心,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一来,学生就乐意走近教师,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师生之间的关系自然也就融洽起来了。
三、多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会更好地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现代的教师应有新时代的理念,要能用学生的同龄人的眼光看待他们,这是教师协调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首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真实感受,对学生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训斥;少用甚至不用高高在上的教育者的说教,而代之以平等中的首席者的关怀。时下有些学生把一些影视明星、时装模特当作自己效仿的对象,追逐沉湎其中,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正确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教师首先就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肯定处在花季年龄的他们喜好美、追求美本身无可厚非,甚至教师还可以坦诚地说出自己青春年少时与他们类似的言行举动,来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使得学生不把教师当外人,然后教师就可以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他们:青春不仅是粉面桃腮、黛眉朱唇,也不仅是劲歌热舞、纵情恣意,更应该是坚定的目标、刚强的意志和饱满的热情。提醒他们莫要“白首方悔读书迟”,同时也要向他们说明外在的美就像易逝的花,只有内在的美才具有永恒的魅力:“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就会从类似于同龄人的沟通中得到许多心理上的认可与满足、精神上的依赖与倾诉和情感上的安慰与抒发。学生自然会赞同教师的看法、接受教师的建议,在不知不觉中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关系也就更为融洽了。
四、真情关爱是维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源头活水
众所周知,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对教育效果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而情感则是这种关系的调节器。现行教育体制内,教育客体的广泛性与特殊性,教育对象(学生)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情感性,均要求我们:为了构建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要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以达到感情上的融洽,促进教育取得成效。别林斯基认为“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老一辈教育家夏丏尊先生也说:“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无数实践已一再向我们显示了教师热爱学生对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所起的巨大作用。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爱学生”则先要为学生的将来着想,不能因片面追求学分,而忽略了学生德育、体育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因为作为普通教师工作者,我们要为未来社会培养的,除了少数高科技人员外,更多的则是普通劳动者,而他们的道德水平、身体素质是将影响未来社会建设的关键,所以他们所要学会的除了书本知识,还有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师营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用避讳让学生从自己的行动、言谈之中感受教师对他们的热爱之情,教师就要用这种真情来感染他们,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只有在无私奉献真诚关爱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为全体学生考虑,才能与学生达到感情上的和谐共振,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源头活水的滋养,持久健康地发展。
正视问题、平等引导、真诚沟通、真情善待,对于物质生活丰富、心理缺乏慰藉的中学生而言,就似“雪中送炭”。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于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教师的真情、感受到教师的真意、品味到教师的真知。我们相信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教学效果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