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店街是开封最古老的街道,是与日本东京神田书街齐名的世界两大书街之一。
车离开封,一路风驰电掣奔向北京。依窗外望,豫东平原落日余晖、秋风落叶、田野如金,远方几缕炊烟袅袅,朦胧如画。远方村落的农舍,恰是一家欢聚时。
人在世间,酣畅,有时在掩饰忧郁、欣幸,偶尔在映衬失落。不是吗?被一方地主热邀、入山水采风、览胜品味、食宿讲究……本为一大乐事。可每到黄昏时分,酒后人散、独步街头,便还原为离家游子、落霞孤鹜。闹市上的璀璨灯火、车鸣人喧,怎敌晚来风急、落叶知秋?
感谢开封人的盛情,让我晚秋将尽时,从江南一座古城走出,奔向黄河中下游另一座古城。今日,高铁头等舱里仅我一人。静中促动,任随创作灵感无尽发挥。况且,桌上有一瓶文友相赠的波尔多庄园年份干红,一盒“汴梁菊花鸭”、一份“山药菊花冻”,尽可陪伴遐思。
时光无情也有情。与开封阔别多年,再度徜徉。岁月无情,让我又添几许华发,今故地重游,恰恰赶上落叶时节!岁月也有情,让我在古街知味品香,虽帘卷西风,好在赶上了菊花盛会。
初冬,开封古街金灿灿的黄叶绵绵铺就,像是为成熟季节积累的金色勋章。夜幕低垂,我独自迈入墨香四溢的书店街。在牌楼、书摊前驻足凝思,向两侧的小巷放眼探寻,试图借浓浓的书卷气,冲淡寒霜初降、客在他乡的几点凄清。
这是开封最古老的街道。是与日本东京神田书街齐名的世界两大书街之一。每临寒霜初降,古街文房四宝店、古装书店之前,大多摆上花色锦绣、清芳四溢的盆菊,由此,书香伴随墨香,让寻书人的行姿飘逸,让观光者的视觉清丽。那晚,我在这两个角色愉悦转换,乐得沉醉于如此氛围中。
此时,我很想搭乘科幻作家所描述的超光速火箭,逆千年时光而行,从空中俯瞰北宋帝都的繁华一刻——月上柳梢头、灯火阑珊处,从大相国寺菊花赛会归来的苏轼,悠闲散步之余,在高悬八角灯笼的书摊前随意翻阅,感受魏晋风骨、晚唐诗风。随后,苏学士从诗书的墨香中挣脱出,深深嗅了一下隔壁酒家门前的菊香,继而抚须一笑,穿过墨香与菊香,坐在餐桌旁,享名酒之酣畅……
北宋的晚秋,这条街文人荟萃、名流聚集。《东京梦华录》描写的景况似乎在我眼前延伸。路口“高头街”的石碑字体遒劲,与大宋皇宫相毗邻的老街,是东京最繁华的街市,“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熙熙攘攘的人流,在衣物、书籍、字画、古玩以及中药交易中涌荡,很少有人留意华灯初上、星月清朗。
数百年之后,也是一个晚秋,大清乾隆帝走入这条街。风流天子沉醉于墨香、菊香之后,没有像苏大学士一样,用杯中的“酒香”覆盖街头的“二香”,而是让随从取来徽墨湖笔,面對振兴隆”“德五祥”“凤麟阁”“博雅斋”“环文阁”等经营文玩书画的名店,挥毫写下“书店街”。自此,这条全国惟一以书店命名的老街,闻名遐迩。
书店街店铺的光照很柔和。我在古色古香的书店,点了一款河南人引为自豪的信阳毛尖,随意翻阅着用熟宣为页、棉线连接成册的传世名著。偶尔抬望眼,以临街大玻璃窗为镜,瞥一眼自身形态,倒也略有几分古风。只是当年的新茶不经冲泡,3杯之后,色浅味淡。于是,轻叹一声,继续沿街行游。
路经一条老巷,巷口的书店仅租售连环画。在传统阅读习惯被大面积颠覆的当下,10多平米的小书店门庭冷落。我忽然感到,这家书店很像小时候经常进入的那家书店。隔窗望去,女店主满头白发、神情淡定,即便接待量极少,依然以教学般的站姿、温和的微笑,从容面对寥寥来客。
我随手拿了一本《林冲雪夜上梁山》翻看,感到书店的情景有些滑稽:一位年过花甲的女店主陪伴另一位两鬓染霜、翻看“小人儿书”的男顾客。店窗之外,往来的青少年,不是拿手机摆拍、发微信,就是插着耳机听音乐。古老的书店街,传统与时尚在碰撞。
记得半个世纪前,我经常手里攥着母亲给的四分钱,在居住地——北京棉花胡口的连环画书店里,两眼放光、留恋忘返,陶醉于精彩封面、生动故事,感知古今名著中的那人那事。每当花费四分钱把两本连环画拿回家时,读者、记者,让自己联想,融入古代人物所经历的场景。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傍晚,我拿着租来的连环画《林冲雪夜上梁山》,踏着深雪去书店还书。仰望玉龙飞舞,近看一片茫茫。由此,想起用长缨挑着酒葫芦、迈大步,从河北沧州草料场走向山东水泊梁山的壮士,胸中升腾起一股英豪之气……
女店主以理解眼神,注视着我这个渐入老境的“小人儿书”读者。我买了一套连环画,孩子般的笑着放入双肩背包。女店主微笑依然,权当我是一名小读者。
书香品够了,我又想起开封的菊香。
我十分欣赏当代散文大家余秋雨的作品。然而,对于个别论点不敢苟同。譬如,秋雨先生在《五城记》中,说开封“淤泥下的一切属于记忆,记忆像银灰色的梦,不会有其他色彩”怎么会呢?古来延续至今的晚秋菊花,集萃于这座古城,五彩缤纷大可超越史潮。一朵朵、一片片,承载屈原大夫的吟唱、五柳先生的爱抚、东坡居士的好奇、易安居士的凄婉……凌霜傲雪的清逸之花,在七朝古都很绚烂。
我在多家店铺门前浏览盆菊时,忽感到食欲大振。恰好,街尾有一家经营“菊花餐”的老店,临窗而坐,浏览仿照古代竹简制作的菜谱,艺术之彩迎面袭来。
让我惊奇的是,这家餐馆的“开封菊花宴”不仅五色斑斓,而且每点一道,身着宋服的服务生便高声吆喝一遍,背景音乐便相应响起。譬如,我刚用蘸上“朱墨”的毛笔,在“落英缤纷”前标上红点,背景音乐便响起古琴声,苍凉、浑厚的男中音,随着乐曲起伏,吟诵“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我兴致大发,又用朱笔点中“菊花酒”,背景音乐墙便传出琵琶声,白乐天的《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一诗便随乐曲吟出……那晚,我不知是醉在了菊花酒上,还是醉在了悠悠古韵之间。
怡畅之余,还可以迎着窗外飘进的缕缕菊香,选一支毛笔,在印有菊花图案的彩笺上,书写菊花宴菜名。幸好,我当年临过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略有章法地写下“冷盘:碧菊桶子鸡,菊叶糟肘花,菊香如意卷,金菊拌香干,爽口菊芹,美菊醉枣,菊形口蘑……热菜:白菊傲霜翅,吉士菊形虾,菊叶鳗花,菊香蟹肥,宋都菊红酥卷……二汤羹:宋都清热菊羹,太极包公菊羹。小吃:小笼菊花包,菊叶锅贴,彩菊寿面……搁置已久的挥墨,在菊花酒酒力推动下,还算潇洒。让我欣然的是,四荤八素的菊花宴,除了人们常见的荤菜,还有鲜蔬、干果、山珍、豆类食品制作的菊花零点,大有“吃文化”之感……
车行平稳、临近北京。我边忆边写,截稿后竟然入梦。梦到汨罗江畔的屈子、结庐在人境的大隐、人比黄花瘦的才女……
车离开封,一路风驰电掣奔向北京。依窗外望,豫东平原落日余晖、秋风落叶、田野如金,远方几缕炊烟袅袅,朦胧如画。远方村落的农舍,恰是一家欢聚时。
人在世间,酣畅,有时在掩饰忧郁、欣幸,偶尔在映衬失落。不是吗?被一方地主热邀、入山水采风、览胜品味、食宿讲究……本为一大乐事。可每到黄昏时分,酒后人散、独步街头,便还原为离家游子、落霞孤鹜。闹市上的璀璨灯火、车鸣人喧,怎敌晚来风急、落叶知秋?
感谢开封人的盛情,让我晚秋将尽时,从江南一座古城走出,奔向黄河中下游另一座古城。今日,高铁头等舱里仅我一人。静中促动,任随创作灵感无尽发挥。况且,桌上有一瓶文友相赠的波尔多庄园年份干红,一盒“汴梁菊花鸭”、一份“山药菊花冻”,尽可陪伴遐思。
时光无情也有情。与开封阔别多年,再度徜徉。岁月无情,让我又添几许华发,今故地重游,恰恰赶上落叶时节!岁月也有情,让我在古街知味品香,虽帘卷西风,好在赶上了菊花盛会。
初冬,开封古街金灿灿的黄叶绵绵铺就,像是为成熟季节积累的金色勋章。夜幕低垂,我独自迈入墨香四溢的书店街。在牌楼、书摊前驻足凝思,向两侧的小巷放眼探寻,试图借浓浓的书卷气,冲淡寒霜初降、客在他乡的几点凄清。
这是开封最古老的街道。是与日本东京神田书街齐名的世界两大书街之一。每临寒霜初降,古街文房四宝店、古装书店之前,大多摆上花色锦绣、清芳四溢的盆菊,由此,书香伴随墨香,让寻书人的行姿飘逸,让观光者的视觉清丽。那晚,我在这两个角色愉悦转换,乐得沉醉于如此氛围中。
此时,我很想搭乘科幻作家所描述的超光速火箭,逆千年时光而行,从空中俯瞰北宋帝都的繁华一刻——月上柳梢头、灯火阑珊处,从大相国寺菊花赛会归来的苏轼,悠闲散步之余,在高悬八角灯笼的书摊前随意翻阅,感受魏晋风骨、晚唐诗风。随后,苏学士从诗书的墨香中挣脱出,深深嗅了一下隔壁酒家门前的菊香,继而抚须一笑,穿过墨香与菊香,坐在餐桌旁,享名酒之酣畅……
北宋的晚秋,这条街文人荟萃、名流聚集。《东京梦华录》描写的景况似乎在我眼前延伸。路口“高头街”的石碑字体遒劲,与大宋皇宫相毗邻的老街,是东京最繁华的街市,“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熙熙攘攘的人流,在衣物、书籍、字画、古玩以及中药交易中涌荡,很少有人留意华灯初上、星月清朗。
数百年之后,也是一个晚秋,大清乾隆帝走入这条街。风流天子沉醉于墨香、菊香之后,没有像苏大学士一样,用杯中的“酒香”覆盖街头的“二香”,而是让随从取来徽墨湖笔,面對振兴隆”“德五祥”“凤麟阁”“博雅斋”“环文阁”等经营文玩书画的名店,挥毫写下“书店街”。自此,这条全国惟一以书店命名的老街,闻名遐迩。
书店街店铺的光照很柔和。我在古色古香的书店,点了一款河南人引为自豪的信阳毛尖,随意翻阅着用熟宣为页、棉线连接成册的传世名著。偶尔抬望眼,以临街大玻璃窗为镜,瞥一眼自身形态,倒也略有几分古风。只是当年的新茶不经冲泡,3杯之后,色浅味淡。于是,轻叹一声,继续沿街行游。
路经一条老巷,巷口的书店仅租售连环画。在传统阅读习惯被大面积颠覆的当下,10多平米的小书店门庭冷落。我忽然感到,这家书店很像小时候经常进入的那家书店。隔窗望去,女店主满头白发、神情淡定,即便接待量极少,依然以教学般的站姿、温和的微笑,从容面对寥寥来客。
我随手拿了一本《林冲雪夜上梁山》翻看,感到书店的情景有些滑稽:一位年过花甲的女店主陪伴另一位两鬓染霜、翻看“小人儿书”的男顾客。店窗之外,往来的青少年,不是拿手机摆拍、发微信,就是插着耳机听音乐。古老的书店街,传统与时尚在碰撞。
记得半个世纪前,我经常手里攥着母亲给的四分钱,在居住地——北京棉花胡口的连环画书店里,两眼放光、留恋忘返,陶醉于精彩封面、生动故事,感知古今名著中的那人那事。每当花费四分钱把两本连环画拿回家时,读者、记者,让自己联想,融入古代人物所经历的场景。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傍晚,我拿着租来的连环画《林冲雪夜上梁山》,踏着深雪去书店还书。仰望玉龙飞舞,近看一片茫茫。由此,想起用长缨挑着酒葫芦、迈大步,从河北沧州草料场走向山东水泊梁山的壮士,胸中升腾起一股英豪之气……
女店主以理解眼神,注视着我这个渐入老境的“小人儿书”读者。我买了一套连环画,孩子般的笑着放入双肩背包。女店主微笑依然,权当我是一名小读者。
书香品够了,我又想起开封的菊香。
我十分欣赏当代散文大家余秋雨的作品。然而,对于个别论点不敢苟同。譬如,秋雨先生在《五城记》中,说开封“淤泥下的一切属于记忆,记忆像银灰色的梦,不会有其他色彩”怎么会呢?古来延续至今的晚秋菊花,集萃于这座古城,五彩缤纷大可超越史潮。一朵朵、一片片,承载屈原大夫的吟唱、五柳先生的爱抚、东坡居士的好奇、易安居士的凄婉……凌霜傲雪的清逸之花,在七朝古都很绚烂。
我在多家店铺门前浏览盆菊时,忽感到食欲大振。恰好,街尾有一家经营“菊花餐”的老店,临窗而坐,浏览仿照古代竹简制作的菜谱,艺术之彩迎面袭来。
让我惊奇的是,这家餐馆的“开封菊花宴”不仅五色斑斓,而且每点一道,身着宋服的服务生便高声吆喝一遍,背景音乐便相应响起。譬如,我刚用蘸上“朱墨”的毛笔,在“落英缤纷”前标上红点,背景音乐便响起古琴声,苍凉、浑厚的男中音,随着乐曲起伏,吟诵“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我兴致大发,又用朱笔点中“菊花酒”,背景音乐墙便传出琵琶声,白乐天的《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一诗便随乐曲吟出……那晚,我不知是醉在了菊花酒上,还是醉在了悠悠古韵之间。
怡畅之余,还可以迎着窗外飘进的缕缕菊香,选一支毛笔,在印有菊花图案的彩笺上,书写菊花宴菜名。幸好,我当年临过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略有章法地写下“冷盘:碧菊桶子鸡,菊叶糟肘花,菊香如意卷,金菊拌香干,爽口菊芹,美菊醉枣,菊形口蘑……热菜:白菊傲霜翅,吉士菊形虾,菊叶鳗花,菊香蟹肥,宋都菊红酥卷……二汤羹:宋都清热菊羹,太极包公菊羹。小吃:小笼菊花包,菊叶锅贴,彩菊寿面……搁置已久的挥墨,在菊花酒酒力推动下,还算潇洒。让我欣然的是,四荤八素的菊花宴,除了人们常见的荤菜,还有鲜蔬、干果、山珍、豆类食品制作的菊花零点,大有“吃文化”之感……
车行平稳、临近北京。我边忆边写,截稿后竟然入梦。梦到汨罗江畔的屈子、结庐在人境的大隐、人比黄花瘦的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