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同居反悔后追要“彩礼”被驳回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fe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住广西柳州市的陈先生,早年丧偶,2016年6月,经人介绍与已离异的魏女士相识。二人都是60多岁,见面后互相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两人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为避免夜长梦多,同年8月,陈先生与魏女士签下《协议书》,约定彼此愿意结为夫妻,但始终未领取结婚证。协议同时约定,陈先生给予魏女士彩礼1万元,并每月给魏女士零用钱1000元;魏女士则每周固定时间照顾陈先生,双方并在协议上签字摁印。此后,陈、魏二人按协议约定一起生活。
  好景不长。由于性格、饮食等原因,双方经常因琐事产生纠纷。到2017年10月,矛盾已不可调和,彼此不再往来。为此,陈先生气得血压升高。“魏女士借恋爱之名,骗取我的钱财。”陈先生越想越觉得不对头。2018年5月,陈先生将魏女士告到柳州市柳北区法院,请求判决魏女士如数返还彩礼1万元及每月给付的零用钱,两项计2.6万元。
  魏女士收到法院的传票后,非常气愤,认为自己和陈先生没有办理结婚登记,完全是陈先生的原因,并不存在骗取对方彩礼的事实。反倒是陈先生应向其支付共同生活期间的照顾护理等费用。随后,魏女士向柳北区法院提交了反诉状,请求判决陈先生如数支付其护理费、生活费共计2.85万元。
  2018年6月11日,柳北区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庭审时,陈先生称,魏女士利用花言巧语,向其索取了1万元彩礼及零用钱,共2.6万元。在接触期间,他们从未生活在一起,她每次都以各种理由骗取他的钱款,利用恋爱名义,逼迫他只有给钱,方可见面的苛刻条件。后来,他察觉不对劲,多次与魏女士协商退款事宜,均遭对方拒绝,她还采取躲避的方式拒绝退钱。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现诉至法院,恳请获得支持。
  针对陈先生的指责,被告(反诉原告)魏女士辩称,她与陈先生生活一年多,是他先对她不理不睬。对方起诉的退还1万元彩礼没有事实依据。他们共同生活期间,她尽力照顾和护理对方,而且是陈先生提出不办理结婚登记的。他起訴索要的零用钱,都用于双方的生活开销。
  魏女士称,她向法院反诉陈先生,要求其依据《协议书》,给付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的护理费,计1.95万元;以及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的生活费,计0.9万元。理由是:陈先生三番五次追求她,她感到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和他交往。后来,陈先生表示是诚心诚意和她来往,提出给她1万元彩礼,并每个月给她1000元零用钱。她见他很真诚,就答应了他的追求,还要求去民政局领结婚证。可是,陈先生却说他们俩年纪大了,不用领证。后来,按协议的意思,他们俩一起生活了一年多。期间,她操持家务,为他煮饭、搞卫生,并照顾、护理他的生活起居,还给他买羽绒服。综上,为维护本人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才向贵院提起反诉。
  陈先生认为魏女士的反诉没有事实依据,请求法院予以驳回。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6年8月28日,陈先生和魏女士自愿签订了《协议书》,陈先生和魏女士愿意结为夫妻。双方并约定:一、陈先生给魏女士彩礼1万元;二、陈先生每月给魏女士1000元零用钱;三、魏女士有个外孙需要照看,故只有每周三、周六来照顾陈先生,陈本人同意。四、如男方反悔,女方用的钱分文不退;如女方反悔,就退还男方彩礼1万元。陈先生和魏女士均在协议上签字摁印。陈先生按照协议,给了魏女士1万元彩礼和每月1000元的零用钱,两项共2.4万元。双方相处生活从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2017年10月后,彼此发生矛盾,互不来往。两人一起生活后,未领取结婚证。
  在庭审中,陈先生称:“当时是魏女士提出不去领结婚证的,我也同意了。”魏女士则辩称:“当时是陈先生追求我,对方怕他女儿知道后不同意,所以要求不去领证,我见陈先生心诚,就同意了。”
  法院审理认为,彩礼给付的目的,是为将来与对方缔结婚姻关系。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财物给付,不能认定为彩礼。本案中,陈先生、魏女士签订协议时系恋爱关系,双方对今后不办理结婚登记达成了合意,即陈先生给付魏女士金钱,并不以结婚为目的,该笔金钱的给付不是彩礼,仅是陈先生希望与魏女士保持这种恋爱关系的一种赠与行为。在协议签订后,双方按照协议约定,相处生活一年有余。因发生矛盾,两人从2017年10月起,不再维持恋爱关系。陈先生以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未共同生活为由,要求魏女士返还1万元彩礼,其主张返还的款项不符合彩礼的特征;零用钱也用于双方的共同生活。故陈先生的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对于魏女士反诉陈先生支付护理费1.95万元的请求,法院审理认为,魏女士与陈先生是自由恋爱关系,魏女士要求陈先生支付护理费没有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至于魏女士还要求陈先生支付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的生活费0.9万元的诉求,法院认为,因双方从2017年10月起不再维持恋爱关系,魏女士主张对方继续支付该款项,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也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柳北区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90条之规定, 驳回了原告陈先生和被告(反诉原告)魏女士的诉讼请求。
  判决下达后,双方均未提起上诉。(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摘自《百姓生活》)(责编 芳庭)
其他文献
我的故乡在上海松江的郊区,产松江四鳃鲈鱼。四鳃鲈鱼营养价值高,据《本草纲目》记载:“鲈鱼性甘、温,有益筋骨、肠胃之功能。”中国历代赞誉松江鲈鱼美味的诗文颇多。李白初次出蜀准备远游吴越时就说过“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南宋诗人范成大对松江鲈鱼赞道“西风吹上四鳃鲈,雷松酥腻千丝缕”。乾隆下江南食罢四鳃鲈鱼,誉其为“江南第一名菜”。  鲈鱼肉质细密雪白,呈蒜瓣状,入口鲜嫩。清蒸鲈鱼是故乡的一道
新科举人的荣耀光宠,是从放榜那一刻开始的。放榜这天,在全社会的期待中,有鼓乐、仪仗、兵丁护送榜文,顺天府到府尹衙门、各省到布政使司衙门或巡抚衙门前张挂。一时间,万人空巷,即便与这次考试完全没关系的人,往往也会前往观看,分享他人“金榜题名”的喜悦。  从唐朝开始,各州县经过解试选拔后向中央举送人才,地方官员会仿效古代乡饮酒的礼仪,请中试者赴宴,一者对其中选表示庆贺,再者为其赴京城参加省试送行。因为宴
“文学死了”,这是近年文坛的炸弹式命题,也是已经过去的2007年文坛的关键词之一。网上查阅“文学死了”,居然有1114000条之多。初闻此言,让我这个以教授文学谋生的人莫名惊慌。文学死了,那大学还办什么中文系、文学院?以教授文学养家糊口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统统都得下岗待业。出于“失业”的恐惧,于是赶快找出有关论述“文学死了”的宏文细细拜读。这一读,先是释然,继而安然,最后是坦然——“君子坦
最近,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何促进独生子女身心健康成长”的话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使我联想到自己近年来给大学生讲授“成功学”选修课的一些体会,下面就此作一些分析。    一、什么是我们需要的综合素质    目前社会上有种普遍认识:当今青少年学生掌握的书本知识很多,但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动手能力差。因此,需要扭转这种状况,提高学生以动手能力为主的综合素质。  这种
在国际“院校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诞生的“教师发展学校”(TDS),是首都师范大学的传统品牌项目。在TDS建设的基础上,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教师发展网络协作社区“U-TDS”应运而生。U源于拉丁文ubiquitous一词,意为“无处不在”。从E-TDS到U-TDS,代表了从E时代向U时代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网络服务演化。    走进“U时代”,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进入,更
课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是组织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能力。”“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
准备做个美丽的新娘  谭娜去东莞出差的那几天,总是时不时感到恶心,吃啥吐啥。同事说:“你该不会是怀孕了吧?”谭娜买来验孕棒,这一验,还真“中奖”了。谭娜傻了眼,她打电话给老刘,哭得稀里哗啦。  老刘连夜开车去了东莞。老刘身上好像有一种魔力,从他走进酒店房间的那一刻开始,谭娜心里的恐慌和不安以及面对一个孩子的手足无措,全都消失了,决定留下这个孩子。老刘带谭娜去医院检查,的确是怀孕了。从医院出来后,他
[编者按]2004年,北京市西城区小学1-4年级、初中1年级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改初期,与课标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奇缺,教师在对教材加工处理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也得不到及时的指导。为解决这些问题,西城区着手建设一个区域性的专业网络平台,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资源支持以及在线研讨的空间,“西城教育研修网”(以下简称研修网)应运而生。  研修网以个人工作室和学科协作组两种形式开
当怀着对暖冬满腔的敌意在岁月里漫步时,风儿推开季节的门,秋天不情愿地走了,冬天出人意料地裹着雪花挤了进来,给了人们一个雪白雪白的惊喜。这几天漫天飞舞的雪花,着实让人兴奋,勾起不少人儿时的回忆,学校的班车上挤满了童年时冬天的故事,叽叽喳喳的,全无冬天的寒冷,到处洋溢着一种甜蜜和陶醉,每个人的脸上、眼中都流溢着青春的光泽。班车载着一个童话世界,在我的目光下驶出了校门、驶出了视野。夜色降临了,孩子们像一
天色渐渐暗了,除了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车厢之间轻微的碰撞声,软卧车厢里一片宁静。  小时候,家里穷,用不起电灯,用不起煤油灯,连桐油灯盏也舍不得用三根灯芯,这迫使我养成一个习惯:睡觉之前,黑灯瞎火地、默默地把白天的功课温理一遍,记诵,思索,咀嚼(像牛的“反刍”),消化。旅途也不例外。  叶圣陶先生以为我睡着了,拿过一条毛毯,准备给我盖上,我赶紧翻身起来道谢,告诉他我没睡着。他问:“想什么呢?”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