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免疫相关性皮肤病专家建议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fu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吗替麦考酚酯可选择性抑制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性,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治疗。在检索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中国不同地域多位专家讨论和撰写了本建议。根据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制定的推荐等级标准,吗替麦考酚酯在成人中重度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成人大疱性类天疱疮和寻常型天疱疮的治疗中属于A级推荐;在成人系统性硬化症、成人中重度湿疹和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中均属于B级推荐;在皮肤型红斑狼疮、皮肌炎、无肌病性皮肌炎、儿童系统性硬化症、儿童大疱性类天疱疮和儿童天疱疮、儿童中重度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中属于C级推荐。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前研究认为,老年病包括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的发生与衰老相关的慢性炎症("炎症性衰老")有关,但是炎症的来源一直未知。有研究显示,老年表皮功能异常可能是老年炎症的根源。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表皮功能的变化包括角质层含水量降低、皮肤表面pH值升高以及表皮通透屏障功能恢复速度减慢,这些改变均能导致皮肤炎症。瘙痒症好发于老年人,瘙痒引起的搔抓可进一步破坏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和诱发炎症。皮肤
炎性小体是一种细胞内多蛋白复合物,是固有免疫应答的组成部分。炎性小体的功能异常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失衡,并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炎性小体与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Kaposi肉瘤及恶性黑素瘤等皮肤肿瘤有一定相关性,提示炎性小体异常活化造成的持续炎症反应及免疫应答失衡是皮肤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的重要环节。本文概述炎性小体在皮肤肿瘤发病机理中的研究进展。
Janus激酶(JAK)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所构成的JAK-STAT信号通路是一条重要的细胞内信号通路,参与许多炎症性疾病的发病。JAK抑制剂阻断该通路已经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有效方法,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然而,目前JAK抑制剂尚未被批准应用于皮肤病治疗。本文就JAK抑制剂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过去几年中已成为许多恶性黑素瘤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其旨在恢复并促进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系统性增强全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对于手术切除后具有高复发风险或处于疾病晚期(不可切除或存在转移)的患者都是较好的治疗选择。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的主要目标是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它们分别是中枢和外周免疫耐受的两个关键受体。本文主要讨论不同免疫检查点
期刊
近年来,达标治疗策略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中取得了巨大进展。达标治疗理念认为,SLE患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并保持临床缓解,如不能达到临床缓解,则以达到低疾病活动度为次要目标。达到治疗目标并维持一定时间后,则可尝试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如有可能可以完全停用。在持续获得临床缓解的患者中,可继续尝试逐渐减停免疫抑制剂和抗疟药物。在保持低疾病活动度的患者中,则可尝试免疫抑制剂逐渐减量。达标治疗理念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皮脂含量增加是痤疮发生的前提,皮脂成分改变促进痤疮炎症反应。皮脂稳态失衡是痤疮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皮脂成分复杂、结构多样,使用单一的实验方法很难对皮脂中的所有脂质化合物进行分析。脂质组学可对数百种不同性质和生物活性的脂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深入了解皮脂在痤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可能。本文综述目前脂质组学在痤疮皮脂分析中的应用。
皮肤镜作为一种无创辅助诊断工具,已被证实能有效提高各种皮肤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并被国内外的皮肤科医师广泛研究和应用。对于多数皮肤病而言,组织病理学检查仍是诊断的金标准,而皮肤镜下所呈现的特征大多有其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背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皮损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进一步辅助临床医师鉴别皮损良恶性、指导活检取材等。本共识阐述了黑素细胞肿瘤的常见皮肤镜特征及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旨在提升国内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