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当前重要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是通过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内容进行教学信息的表达,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互动目的。微课程的应用与推广,与当前越来越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各种网络信息接收终端设备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以幼儿教育为研究切入点,着重探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旨在促进这一教学方式在幼儿教育中的大范围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幼儿教育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63-02
一、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一)丰富幼儿教育内容与方式
信息技术具有网络化、智能化、直观化、具体化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可以将其运用到幼儿教育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满足更高质量标准要求的幼儿教育要求,给予幼儿更加广阔的学习环境,增强幼儿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首先,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幼儿园日常事物管理的工具,包括幼儿每天的饮食情况、学习情况的记录等,从而大大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使得老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来。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制作幻灯片、动画等具有较强直观性的教案,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大大增强幼儿的识记效果。
(二)保证幼儿的心智发展与健全的人格
作为新技术的代表,信息技术具有的诸多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结合起来是幼儿教育的必然选择。通过智能化、形象化的信息技术,可以将教育内容通过直观的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现出来,并且能够持续吸引幼儿的好奇心,帮助孩子逐步养成信息意识与基础信息能力。同时以信息技术为依据,可以灵活调整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而不是固守于某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方式,从而大大增强幼儿教育的趣味性,促进幼儿心智的健康成长。同时信息技术的跨越性,可以让幼儿纵情在思维的世界里分享,开拓幼儿的视野,增强幼儿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与理解。
二、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方案
(一)打造“微”课程,实现幼儿教育的碎片化
与传统授课模式不同,微课程是将整体课程内容按照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力,将其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问题解决、教学活动以及教学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基于“微课程”设计理念下的幼儿教育方案设计,是融入“微课程”的“微”设计理念,将幼儿教育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内容作为微课程的设计关联点,根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重要程度进行细分,围绕某个教学主题设计出5-10min的教学微视频,并且在教学微视频结束后配置相应的自主学习环节指导学生进行在线自主学习。幼儿教育“微课程”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高度开放与多元化功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充分利用。单次的微课程内容不仅仅是立足于某个问题,也可能是将数个存在紧密关联的知识点进行串接,在讲解一个知识点的同时,教会幼儿与该知识点相关联的一系列知识点。
(二)明确教学难点,重视启发幼儿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幼儿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同时也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吸引点也在不断增加,如果教师缺乏有效的课堂掌控力,未能够明确教学重难点,而是放纵孩子,那么势必会造成教学混乱,导致幼儿对于教学内容的接受力大大降低,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既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能够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最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教育,让幼儿充分进行思考去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可以通过构建情景法、影像学习法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三)有效开发学习资源,打造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有效开发学习资源能够极大地拓展幼儿的认知广度和深度,促进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程的应用。对于幼儿教育教学来说,不仅要让幼儿获取相应的知识,同时也应该有效开发学习资源,完善相应的课程资源网络,让学生们学习到课本之外的知识,从而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相关内容进行遴选,并且根据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留意学生的生活和学生之间的谈话,随时修改和补充教学设计中的内容。当然在选择信息资源时,要结合幼儿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尽可能选择能够为学生所接受与理解的内容,在不给幼儿增加过重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提升幼儿教育效果。
结语:
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幼儿教育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学习,也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幼儿教育中引入信息技术既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感,又容易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这一方法可以在幼儿教育中予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晓燕. 对于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探究分析[J]. 快乐阅读旬刊, 2012(9):9-9.
[2]卢亚娜. 浅谈当前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方法[J]. 都市家教月刊, 2014(1):224-224.
【关键词】信息技术 幼儿教育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63-02
一、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一)丰富幼儿教育内容与方式
信息技术具有网络化、智能化、直观化、具体化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可以将其运用到幼儿教育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满足更高质量标准要求的幼儿教育要求,给予幼儿更加广阔的学习环境,增强幼儿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首先,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幼儿园日常事物管理的工具,包括幼儿每天的饮食情况、学习情况的记录等,从而大大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使得老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来。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制作幻灯片、动画等具有较强直观性的教案,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大大增强幼儿的识记效果。
(二)保证幼儿的心智发展与健全的人格
作为新技术的代表,信息技术具有的诸多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结合起来是幼儿教育的必然选择。通过智能化、形象化的信息技术,可以将教育内容通过直观的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现出来,并且能够持续吸引幼儿的好奇心,帮助孩子逐步养成信息意识与基础信息能力。同时以信息技术为依据,可以灵活调整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而不是固守于某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方式,从而大大增强幼儿教育的趣味性,促进幼儿心智的健康成长。同时信息技术的跨越性,可以让幼儿纵情在思维的世界里分享,开拓幼儿的视野,增强幼儿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与理解。
二、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方案
(一)打造“微”课程,实现幼儿教育的碎片化
与传统授课模式不同,微课程是将整体课程内容按照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力,将其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问题解决、教学活动以及教学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基于“微课程”设计理念下的幼儿教育方案设计,是融入“微课程”的“微”设计理念,将幼儿教育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内容作为微课程的设计关联点,根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重要程度进行细分,围绕某个教学主题设计出5-10min的教学微视频,并且在教学微视频结束后配置相应的自主学习环节指导学生进行在线自主学习。幼儿教育“微课程”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高度开放与多元化功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充分利用。单次的微课程内容不仅仅是立足于某个问题,也可能是将数个存在紧密关联的知识点进行串接,在讲解一个知识点的同时,教会幼儿与该知识点相关联的一系列知识点。
(二)明确教学难点,重视启发幼儿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幼儿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同时也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吸引点也在不断增加,如果教师缺乏有效的课堂掌控力,未能够明确教学重难点,而是放纵孩子,那么势必会造成教学混乱,导致幼儿对于教学内容的接受力大大降低,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既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能够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最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教育,让幼儿充分进行思考去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可以通过构建情景法、影像学习法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三)有效开发学习资源,打造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有效开发学习资源能够极大地拓展幼儿的认知广度和深度,促进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程的应用。对于幼儿教育教学来说,不仅要让幼儿获取相应的知识,同时也应该有效开发学习资源,完善相应的课程资源网络,让学生们学习到课本之外的知识,从而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相关内容进行遴选,并且根据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留意学生的生活和学生之间的谈话,随时修改和补充教学设计中的内容。当然在选择信息资源时,要结合幼儿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尽可能选择能够为学生所接受与理解的内容,在不给幼儿增加过重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提升幼儿教育效果。
结语:
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幼儿教育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学习,也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幼儿教育中引入信息技术既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感,又容易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这一方法可以在幼儿教育中予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晓燕. 对于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探究分析[J]. 快乐阅读旬刊, 2012(9):9-9.
[2]卢亚娜. 浅谈当前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方法[J]. 都市家教月刊, 2014(1):22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