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要有宽广的心胸、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功底、懂得教学规律等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
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是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功,一节课45分钟,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相同的,但是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有的情趣横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平淡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这与施教者的教学语言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潜心研究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用富有特色的语言去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应当成为每个教师自觉不懈的追求。
那么,教师应具有怎样的课堂教学语言特色呢?
一、 注重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语法上用词准确、规范、精炼和逻辑性、系统性强上。要求从语言、语义、语序到语法都要正确规范,不能出差错,否则,将会把错误传导给学生,或影响教师的威信。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见解是十分深刻的。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他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示范。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咬字吐音必须准确清晰,不能南腔北调,尽可能不要带地方方言。如把“私有制”读成“西游记”,把“月”读成“夜”,等等。实践证明:学生受到正确规范、富有情趣的教学语言的长期熏陶,就会逐步产生对语言的浓厚兴趣,进而掌握灵活运用语言的本领。反之,教师教了不规范的读音,说了有语病的话,学生也跟着学,跟着说,时间一长,就会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学习效果,而且以后很难纠正。因而,在教学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语言素养。开学第一堂课,我着重强调语言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出一些诸如:“事实是四十四只石狮子”之类的句子让学生练习,然后我再逐个加以纠正,以此提高学生读音的规范性。语音的高低、快慢要适度,力求优美,抑扬顿挫,像美妙的音乐似的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在心旷神怡中听讲,便会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教学效果也就水到渠成。
教师的语言不僅要适度,而且要适时,不要在学生静静地自学或思考问题时突然讲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维。教学语言还必须合乎语法,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用词准确。就如优秀教师所言,准确精炼的语言“像敲钉子——声声入耳”。在教学中应避免言不及义的废话和不必要的重复,少说口头禅,抓住要点,突出重点,让学生学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
二、 追求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生动、形象,富于情趣,有吸引力又耐人寻味。为使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妙趣横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多用经过锤炼的大众化的语言,多用带有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言。描述事物时具体逼真,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讲美的地方,令学生追美求真;讲丑的地方,令学生憎恶生厌。通过娓娓动听的语言调动精神,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领进各种艺术境界中去,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让学生学有乐趣,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地掌握知识。
上海的特级教师于漪,素以语言讲究著称。许多听过她讲课的人都说,听于漪老师的课,你不会感到那是在接受教育,只觉得如坐春风,赏心悦目,不知不觉间知识就像涓涓泉水,伴随着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里,潜入你的记忆。这话一点也不夸张,我曾经看过她的教学录像,她善于使用形象鲜明生动而又饱含激情的语言描绘或赞颂景物,让学生深受感染,陶醉其中。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多给学生点“兴奋剂”,少制造“疲劳素”。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趣味的语言进行教学,如编顺口溜、穿插小故事、播放多媒体等,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学起来欲罢不能。但教师的教学语言也不能单纯讲究趣味而喧宾夺主,要将趣味性与科学性、教育性结合起来,做到自然和谐、主次分明,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 提炼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课堂教学语言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品德的形成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把传授知识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本领,将来才能立足社会,服务社会。所以教师的语言要求文雅、纯洁、有分寸和教育性,不讲对学生思想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话,不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去批评学生。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要在语言上为学生作出文明的榜样。
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教学语言应当简洁含蓄,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富有启发性,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起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不能直接将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学中,优秀的教师总会把握启发教学的火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适当的时机施教,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发挥教学语言的启发作用。
我也从中学习了这种教法。例如我教七年级下册《白鹅》一文,讲到“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这一句时,我问学生:
师:“傲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骄傲、怠慢”的意思。
师:除了这样理解,还有没有其他的意思?
生:高傲。
师:对,可以这样理解。“高傲”,一般用法是贬义词,但在这里可作中性词。既然“傲慢”有“骄傲”的意思,那么“傲慢”能否用“骄傲”来代替?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呢?
生:……
师:认真思考一下,想一想,再回答。
我常常通过这样的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从运用已知探求末知的过程中构建起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上面所说的特点外,还应具有灵活性和开创性等特点。一般来说,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程度、心理特征的不同,使用不同风格的教学用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就如于漪教师所说的“除了知识素养,语言技巧之外,还必须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真挚的感情,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同时,教学语言还应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要放眼未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采用具有时代知识、现代特点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科技的发展趋势,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开拓精神的人才。
(作者单位:广东惠来县惠城中学)
责任编辑 萧 田
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是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功,一节课45分钟,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相同的,但是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有的情趣横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平淡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这与施教者的教学语言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潜心研究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用富有特色的语言去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应当成为每个教师自觉不懈的追求。
那么,教师应具有怎样的课堂教学语言特色呢?
一、 注重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语法上用词准确、规范、精炼和逻辑性、系统性强上。要求从语言、语义、语序到语法都要正确规范,不能出差错,否则,将会把错误传导给学生,或影响教师的威信。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见解是十分深刻的。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他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示范。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咬字吐音必须准确清晰,不能南腔北调,尽可能不要带地方方言。如把“私有制”读成“西游记”,把“月”读成“夜”,等等。实践证明:学生受到正确规范、富有情趣的教学语言的长期熏陶,就会逐步产生对语言的浓厚兴趣,进而掌握灵活运用语言的本领。反之,教师教了不规范的读音,说了有语病的话,学生也跟着学,跟着说,时间一长,就会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学习效果,而且以后很难纠正。因而,在教学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语言素养。开学第一堂课,我着重强调语言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出一些诸如:“事实是四十四只石狮子”之类的句子让学生练习,然后我再逐个加以纠正,以此提高学生读音的规范性。语音的高低、快慢要适度,力求优美,抑扬顿挫,像美妙的音乐似的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在心旷神怡中听讲,便会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教学效果也就水到渠成。
教师的语言不僅要适度,而且要适时,不要在学生静静地自学或思考问题时突然讲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维。教学语言还必须合乎语法,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用词准确。就如优秀教师所言,准确精炼的语言“像敲钉子——声声入耳”。在教学中应避免言不及义的废话和不必要的重复,少说口头禅,抓住要点,突出重点,让学生学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
二、 追求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生动、形象,富于情趣,有吸引力又耐人寻味。为使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妙趣横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多用经过锤炼的大众化的语言,多用带有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言。描述事物时具体逼真,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讲美的地方,令学生追美求真;讲丑的地方,令学生憎恶生厌。通过娓娓动听的语言调动精神,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领进各种艺术境界中去,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让学生学有乐趣,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地掌握知识。
上海的特级教师于漪,素以语言讲究著称。许多听过她讲课的人都说,听于漪老师的课,你不会感到那是在接受教育,只觉得如坐春风,赏心悦目,不知不觉间知识就像涓涓泉水,伴随着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里,潜入你的记忆。这话一点也不夸张,我曾经看过她的教学录像,她善于使用形象鲜明生动而又饱含激情的语言描绘或赞颂景物,让学生深受感染,陶醉其中。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多给学生点“兴奋剂”,少制造“疲劳素”。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趣味的语言进行教学,如编顺口溜、穿插小故事、播放多媒体等,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学起来欲罢不能。但教师的教学语言也不能单纯讲究趣味而喧宾夺主,要将趣味性与科学性、教育性结合起来,做到自然和谐、主次分明,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 提炼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课堂教学语言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品德的形成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把传授知识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本领,将来才能立足社会,服务社会。所以教师的语言要求文雅、纯洁、有分寸和教育性,不讲对学生思想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话,不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去批评学生。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要在语言上为学生作出文明的榜样。
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教学语言应当简洁含蓄,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富有启发性,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起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不能直接将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学中,优秀的教师总会把握启发教学的火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适当的时机施教,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发挥教学语言的启发作用。
我也从中学习了这种教法。例如我教七年级下册《白鹅》一文,讲到“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这一句时,我问学生:
师:“傲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骄傲、怠慢”的意思。
师:除了这样理解,还有没有其他的意思?
生:高傲。
师:对,可以这样理解。“高傲”,一般用法是贬义词,但在这里可作中性词。既然“傲慢”有“骄傲”的意思,那么“傲慢”能否用“骄傲”来代替?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呢?
生:……
师:认真思考一下,想一想,再回答。
我常常通过这样的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从运用已知探求末知的过程中构建起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上面所说的特点外,还应具有灵活性和开创性等特点。一般来说,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程度、心理特征的不同,使用不同风格的教学用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就如于漪教师所说的“除了知识素养,语言技巧之外,还必须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真挚的感情,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同时,教学语言还应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要放眼未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采用具有时代知识、现代特点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科技的发展趋势,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开拓精神的人才。
(作者单位:广东惠来县惠城中学)
责任编辑 萧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