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律课“多维参与教学法”研究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andanlidd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法律课教学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碰到的法律问题。教师要真正实现学生“学、思、用”一体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转变教学模式,考虑传授方法的全面结合。
  关键词法律课 多维参与教学法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236-01
  
  我国高校目前一些教師在法律课教学中,大多采用的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考试内容多以书本为重点的“听、记、考”学习测评模式。这种被普遍采用的教学法,在传授法律知识方面有其合理性,因知识传递的前提是教师的讲授,学生可全面、系统地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原则及相关的知识。但单向的法律知识传授,只能使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法律内容被动地接受和记忆,很少提出质疑,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知识分析现实中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甚至不能用法律知识解释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纠纷。这样的教学模式,淡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往往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教育的深化改革,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改变单一的讲授法,考虑由单向知识传递向多维参与方法转变。在法律课教学中运用多维参与,不仅能保留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合理性,还会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里所讲的多维参与,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过程中,“眼”、“耳”、“心”、“情”、“脑”多项官能的交互作用和影响。
  一、“眼注”——提升视觉感受兴趣
  视觉是人最主要的感觉通道,据心理学家们研究得出:约有85%左右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视觉感受器输送给大脑的。直观教学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感官注意,诱发他们的求知兴趣,同时还能使学生对展现的事物很快形成初步概念,留下深刻地印记。在法律课教学中,创设情景教学,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所授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媒体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视觉感受,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会起到非常好的教学辅助效果。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二、“耳顺”——达成通心默契共识
  “耳顺”一词,人们自然会想到孔子。孔子认为,60岁是一个人的“进德之序”,凡听声入心通,无所违逆,没有不顺耳之事了。人生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性。教师要想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为知识的启发与引导者,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融“教、学、用”为一体,教育时就要学会换位思考,用“通心”的方法与学生进行“耳顺”沟通,这就要求教师对法律理论保持客观的态度,并能以欣赏的态度允许和接纳学生对法律理论有不同的观点,给学生有所选择的余地,让学生能在一种愉快地感性理解基础上,逐步向理性分析的层面提升。
  三、“心趣”——激发积极主动学习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仅要求教师乐于教,更重要的是学生乐于学。师生之间的积极配合,无疑是教学好坏的关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就显得非常重要。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心理乐于学习某种知识,这时的兴趣才会高涨,学习才有实效。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产生的重要诱因,是挖掘智力潜能不可忽视的心理状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驱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并追求达到既定活动目标的源动力。孔子在《论语》中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只有正确合理的指导学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心趣”,学生才能更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和理解法律,正所谓“乐而学也”。
  四、“情鸣”——促其是非曲直体验
  法律情感的培养是法律意识培养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情感作为一种媒介、催化剂,是一切活动的支撑动力。教师只有注意放下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法律知识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引发学生的情感释放,体验人间真情。情感的激发不仅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也是情感激发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教师的一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一部分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课堂上,学生之间的言语表现,能起到强有力的激发作用。
  五、“脑跃”——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它与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息息相关。因而教师的教学不能照本宣科脱离实例,也不能违背教学的宗旨“信口开河”,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编写有针对性、争议性的案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脑积极思维,自主地运用法律知识讨论与分析案例,并为案例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案例不在多而在于是否典型,在于能否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在平时可有意识地收集一些典型案例,逐步建立案例库,以做到教学时心中有数,得心应手。
  高校法律课教师,应积极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使命,有效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师道尊严”教育理念,改变单一的灌输授课方式,注意多种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努力朝着促进学生法律知识、处事能力、思品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方向努力。
其他文献
本文简述了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对全球妇女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女性视角切入,通过分析女性主义作家朱莉.帕森斯的小说《期盼幸福》主人公瑞雪.贝克特的情感、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高校传统法学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特点,提出在教学中运用角色模拟教学法的设计,以求达到让学生们像法律人一样思考的目的,培养出具有扎实法学实践能力和高度法律职业道德的国际性法律人才。  关键词诊所式法律教育 法学专业 角色模拟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230-02    一、我国高校传统法学教育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作为新兴产物,不仅满足绿色发展需求,还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功率低的发电优势,其利用可再生资源进行发电,充分的解决了电力经过长途运输时的损耗问题,因此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但是,由于双语教学的实施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双语教学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应用型
当前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所以我们要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The current
发起初衷链接全球MBA/EMBA校友发起时间:2014年5月发起地点:北京运作模式:公司专职管理者:4名创始人胡聪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MBA、清华大学EDP、新华都商学院EMBA兴趣爱
期刊
摘要社会不断由“应然”走向“实然”,教育功不可没。中国教育的发展,也是一个个“应然”走向“实然”的艰难历程,在这个艰难历程中,教师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强大推动力量之一。  关键词法哲学 应然 实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237-01    “应然”与“实然”是法哲学词汇,马克思曾对它有深刻的论述。马克思先是受康德与费希特理想主义法律观的
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是运用语言的关键。学而有趣则学得更主动、更持续,如果对语言学习没有兴趣,则要想方设法培养,让你总想去学,总想把它学好,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落脚点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目前,教育界已经针对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理念达成共识,并将其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高校为视角,试分析素质教育的内涵,并探求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育环境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240-01    高校教育改革强调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摘要体育课教学中推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动作技能的兴趣和效果,深化和促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本文从合作学习的理论入手,论述了在大学体育课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意义,以及在体育课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方法、步骤、基本模式,并对体育课运用合作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