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赋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以新的历史任务。对此,苏州市宣传文化系统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目标,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策划并实施了“家在苏州”主体品牌,经过一年来的培育和实施,“家在苏州”的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被誉为苏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凝聚力工程”。
一、围绕提升“三主”地位加强主体品牌策划
提升“三主”地位,关键是要有所作为,有为才能有位。为此,我们从去年年初开始策划并推出了“家在苏州”主体品牌,以实施品牌化战略为突破口,助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三主”地位的提升。打造“家在苏州”品牌,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着眼于更好地服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家在苏州”正是在这大背景下推出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大局的作用,进一步凝聚人心,引导广大市民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己任,形成凝心聚力共创苏州现代化大业的浓烈氛围。
着眼于加快推进人的素质的现代化。人的素质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在充分肯定苏州提升市民素质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多样多变,在一些领域和局部人群中还存在着不少道德问题,影响了苏州的整体形象,成为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颇具挑战性的课题。“家在苏州”品牌就是要在市民中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并以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引领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着眼于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精心设计和打造品牌,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更好地整合资源,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家在苏州”作为苏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体品牌、特别是文化文明品牌,就是要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的优势,着力建设“文化兴盛之家”、“文明和谐之家”、“创新创业之家”、“开放融合之家”、“宜居幸福之家”,并以此集聚宣传思想文化资源,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实效性。
二、围绕增强实效性推动品牌实施
品牌建设,重在实施。“家在苏州”品牌策划形成之后,更需要紧密结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开展,使品牌的培育和实施与工作的开展融为一体,使两者相互促进,提高“家在苏州”品牌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在“家在苏州”品牌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突出了“四个注重”:
注重品牌视觉系统的设计和宣传。品牌视觉系统是品牌的重要象征,对于增强品牌的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家在苏州”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市委宣传部从去年5月起正式启动了“家在苏州”标识征集活动。征集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向全国发布并通过在苏高校、学会协会进行组织发动,整个征集过程共经历了三轮媒体公示和一次公开展览,使征集过程成为吸引广大市民参与的过程,成为了提高“家在苏州”品牌知名度的过程。
注重品牌的系统策划和实施。围绕“家在苏州”品牌,结合工作实际,策划了“文化兴盛之家”、“文明和谐之家”、“创新创业之家”、“开放融合之家”、“宜居幸福之家”,“五个家”,并确定了相应的重点工作项目。
注重核心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在加强品牌系统策划和推进的同时,注重把握“家在苏州”品牌的核心和关键进行重点突破,提高品牌的核心支撑力和影响力。一是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施“凝聚力工程”,使全体市民凝聚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下,参与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二是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全力打造“德善之城”特色品牌,有力净化社会风气。三是弘扬吴文化生态,增强市民文化认同,保护吴文化生态的同时注重吸引外来文化的优点,不断赋予吴文化新的活力。四是着力构建“家园型社会”。倡导人们把对家庭的“小爱”转化为对城市、对社会的“大爱”,以品牌创建推动以家庭为根、文化为魂、社会为本的家园型社会的形成。
注重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品牌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十分注重品牌打造的长效机制建设。一是立足“大苏州”,建立了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牵头协调,城乡联动,上下联动,各主办、协办单位主动配合,分工明确、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工作体制,形成了打造“家在苏州”品牌的工作合力。二是宣传推介机制。综合运用主流媒体和社会媒介的宣传特点和优势,针对“家在苏州”活动与项目内容,精心构建宣传主题,策划栏目内容和社会公益广告等加强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三是评估考核机制。在实施“家在苏州”品牌建设过程中,将品牌实施的效果纳入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整体考核和日常跟踪之中,持续监测品牌建设的实施效果,深入评估品牌建设对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三主”地位所发挥的作用。
三、围绕提高影响力推动品牌深化和拓展
“家在苏州”品牌实施一年来,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和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品牌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高品牌建设的实效性。
宣传思想文化品牌打造必须准确定位。“家在苏州”是一个内涵丰富、涉及面广的品牌。一方面,它与我们宣传思想文化的各项工作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我们把它作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体品牌,要求各项工作都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工作合力;另一方面,“家在苏州”又不能包罗万象,更不能“贴标签”,而是要突出重点,就是要突出“文化文明”这个重点。这一定位就为我们确定品牌的重点实施项目提供了依据,并且容易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宣传思想文化品牌打造必须找准切入口。宣传思想文化品牌的打造必须努力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需要、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宣传思想文化自身的优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实现三者的“同频共振”才能放大品牌效应,才能提升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三主”地位。如“家在苏州”品牌把“家”和“城”联系在一起,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认可度,容易为群众所接受。还通过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激发全体市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形成工作合力等。
宣传思想文化品牌打造必须吸引群众的广泛参与。宣传文化品牌只有深深地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保持宣传思想文化品牌持久的生命力。“家在苏州”是一个群众性很强的品牌,在“家在苏州”品牌策划和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吸引群众的参与,让群众真正成为“家在苏州”的主体。实践证明,只有让群众乐于参与、感同身受、有所获益,宣传思想文化品牌才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最终实现依靠群众、为了群众,让群众共享文化文明发展成果。
宣传思想文化品牌打造必须持之以恒求实效。“家在苏州”品牌实施一年来,始终坚持“实”字当头,把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的“贡献度”、基层群众对品牌及各项活动的“满意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全社会的“显示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而“家在苏州”品牌的打造也是进一步提升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质量和水平的一次有益尝试。我们要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特别是加快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充实“家在苏州”品牌的内涵,推动品牌建设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作者系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许筠
一、围绕提升“三主”地位加强主体品牌策划
提升“三主”地位,关键是要有所作为,有为才能有位。为此,我们从去年年初开始策划并推出了“家在苏州”主体品牌,以实施品牌化战略为突破口,助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三主”地位的提升。打造“家在苏州”品牌,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着眼于更好地服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家在苏州”正是在这大背景下推出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大局的作用,进一步凝聚人心,引导广大市民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己任,形成凝心聚力共创苏州现代化大业的浓烈氛围。
着眼于加快推进人的素质的现代化。人的素质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在充分肯定苏州提升市民素质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多样多变,在一些领域和局部人群中还存在着不少道德问题,影响了苏州的整体形象,成为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颇具挑战性的课题。“家在苏州”品牌就是要在市民中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并以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引领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着眼于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精心设计和打造品牌,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更好地整合资源,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家在苏州”作为苏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体品牌、特别是文化文明品牌,就是要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的优势,着力建设“文化兴盛之家”、“文明和谐之家”、“创新创业之家”、“开放融合之家”、“宜居幸福之家”,并以此集聚宣传思想文化资源,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实效性。
二、围绕增强实效性推动品牌实施
品牌建设,重在实施。“家在苏州”品牌策划形成之后,更需要紧密结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开展,使品牌的培育和实施与工作的开展融为一体,使两者相互促进,提高“家在苏州”品牌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在“家在苏州”品牌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突出了“四个注重”:
注重品牌视觉系统的设计和宣传。品牌视觉系统是品牌的重要象征,对于增强品牌的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家在苏州”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市委宣传部从去年5月起正式启动了“家在苏州”标识征集活动。征集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向全国发布并通过在苏高校、学会协会进行组织发动,整个征集过程共经历了三轮媒体公示和一次公开展览,使征集过程成为吸引广大市民参与的过程,成为了提高“家在苏州”品牌知名度的过程。
注重品牌的系统策划和实施。围绕“家在苏州”品牌,结合工作实际,策划了“文化兴盛之家”、“文明和谐之家”、“创新创业之家”、“开放融合之家”、“宜居幸福之家”,“五个家”,并确定了相应的重点工作项目。
注重核心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在加强品牌系统策划和推进的同时,注重把握“家在苏州”品牌的核心和关键进行重点突破,提高品牌的核心支撑力和影响力。一是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施“凝聚力工程”,使全体市民凝聚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下,参与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二是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全力打造“德善之城”特色品牌,有力净化社会风气。三是弘扬吴文化生态,增强市民文化认同,保护吴文化生态的同时注重吸引外来文化的优点,不断赋予吴文化新的活力。四是着力构建“家园型社会”。倡导人们把对家庭的“小爱”转化为对城市、对社会的“大爱”,以品牌创建推动以家庭为根、文化为魂、社会为本的家园型社会的形成。
注重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品牌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十分注重品牌打造的长效机制建设。一是立足“大苏州”,建立了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牵头协调,城乡联动,上下联动,各主办、协办单位主动配合,分工明确、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工作体制,形成了打造“家在苏州”品牌的工作合力。二是宣传推介机制。综合运用主流媒体和社会媒介的宣传特点和优势,针对“家在苏州”活动与项目内容,精心构建宣传主题,策划栏目内容和社会公益广告等加强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三是评估考核机制。在实施“家在苏州”品牌建设过程中,将品牌实施的效果纳入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整体考核和日常跟踪之中,持续监测品牌建设的实施效果,深入评估品牌建设对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三主”地位所发挥的作用。
三、围绕提高影响力推动品牌深化和拓展
“家在苏州”品牌实施一年来,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和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品牌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高品牌建设的实效性。
宣传思想文化品牌打造必须准确定位。“家在苏州”是一个内涵丰富、涉及面广的品牌。一方面,它与我们宣传思想文化的各项工作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我们把它作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体品牌,要求各项工作都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工作合力;另一方面,“家在苏州”又不能包罗万象,更不能“贴标签”,而是要突出重点,就是要突出“文化文明”这个重点。这一定位就为我们确定品牌的重点实施项目提供了依据,并且容易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宣传思想文化品牌打造必须找准切入口。宣传思想文化品牌的打造必须努力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需要、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宣传思想文化自身的优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实现三者的“同频共振”才能放大品牌效应,才能提升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三主”地位。如“家在苏州”品牌把“家”和“城”联系在一起,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认可度,容易为群众所接受。还通过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激发全体市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形成工作合力等。
宣传思想文化品牌打造必须吸引群众的广泛参与。宣传文化品牌只有深深地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保持宣传思想文化品牌持久的生命力。“家在苏州”是一个群众性很强的品牌,在“家在苏州”品牌策划和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吸引群众的参与,让群众真正成为“家在苏州”的主体。实践证明,只有让群众乐于参与、感同身受、有所获益,宣传思想文化品牌才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最终实现依靠群众、为了群众,让群众共享文化文明发展成果。
宣传思想文化品牌打造必须持之以恒求实效。“家在苏州”品牌实施一年来,始终坚持“实”字当头,把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的“贡献度”、基层群众对品牌及各项活动的“满意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全社会的“显示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而“家在苏州”品牌的打造也是进一步提升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质量和水平的一次有益尝试。我们要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特别是加快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充实“家在苏州”品牌的内涵,推动品牌建设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作者系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许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