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课堂快乐成长的因素,师生如何形成教学合力。
关键词:政治课堂 启发性 和谐 民主 合作 以生为本
课堂教学具有历史性,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如何使课堂教学适应新形势,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建立师生快乐成长的课堂乐园,使政治课课堂真正活起来。学生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对象,是一个有意识的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行为,能否接受教育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都要受到他自己意识的支配。“就个别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活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在教师的教育影响和学生的行为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学生的主体意识一经形成,就具有其相对独立性,他以其自身固有的模式去同化外来的影响,从而产生出每个人自身特有的反应,导致不同教学效果的产生。鉴于以上所述,如何构建师生快乐成长的政治课课堂乐园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
一、 运用启发式教学思想,激发师生之间的激情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运用各种现代新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启发”一词源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是教师的开导,使人有所领悟的意思;发,是经过教师开导后,学生对不清楚的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启发,就是经过开导使人有所领悟的意思。启与发是因果关系,“启”是前提,“发”是结果。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鼓动性,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能调动他们主动去接受知识,而不是硬给学生“填”知识、“灌”理论;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把外部的教师影响转化为学生内部学习的动机。学生接受知识是其内部心理作用的结果。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认识的内因。在教学中只有学生主动思维,头脑中才能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才能学到知识。因此,在教和学中,教师的启迪主要是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这种需求心理就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求得发展的动力。在此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贯穿于我们教学活动的一种指导思想,一种教育理念。需要师生之间的真情投入,找到切入点,点燃心灵的激情。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 构建师生课堂成长的和谐的民主合作关系
和谐的民主合作关系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相互结成互动、协作、和谐的关系,体现出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教师在传授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平等地同学生交流思想,讨论社会热点问题,多联系实际,少空洞说教。让学生在学习中发表不同意见,使他们在轻松、活泼、民主的气氛中学习,就会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的一种体现。
三、 培养学生的课堂中成长意识
教育活动的实践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是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实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因此要以学生为本,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選拨适合教育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全面发展为主线的思想。学生理应还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演员,而不是观众。教师的责任是设计教学环境,组织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应避免“独角戏”,从眼前看,学生讲五分钟或许不如教师将五分钟效果好,但要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若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问题意识”是产生思维的动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教师要鼓励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新课改理念要求学生发现课堂中的主角是自己,勇于在课堂中体验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与知识点的有效衔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快乐成长,有为课堂中探究知识的乐趣。
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三个层面的深度结合
(1)面向结果的教学和面向过程的教学结合。面向结果的教学使学生取得令人满意的结论作为教学的直接目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重视和强调的。而面向过程的教学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引导学生对知识如何形成的过程进行理解,并理解体验这一知识点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以及相关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主动学习的角度看,二者之间有机结合会给教学带来更高的价值。
(2)教师指导和学会学习相结合。有效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指导只是次要的只是手段。现在的学生是变化发展,创新的人才和社会进步的大环境要求学生自主积极思考学习,但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课堂教学应该是“双主体”,最好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因此注重交给学生方法比灌输更有效,交给学生方法终生受益。正如一位哲人所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
五、勇于在课堂中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
接受性教学与探究性学习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接受性学习是有标准的预期的答案,而探究性教学没有甚至不可能有标准答案。新课改要求知识的传授使用探究性学习方法,需要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来思考,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需要组织答案并真正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我们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和环境,为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乐园。构建师生一起成长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喜欢课堂,爱上课堂,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
六、做学者型教师是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赢和快乐的保障
现代社会和经济时代的知识更新是日新月异的,一名现时代合格的教师仅凭原来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新时代学生广泛的信息来源常常会使教师感到“囊中羞涩”,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从“一桶水”的误区中走出来,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和学生一块学习的熔炉中,与学生一道体验学习的快乐。
学习的快乐是人的最高精神境界。“学,然后知不足”,古今中外的成功典范无不告诉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汲取知识的营养丰富自己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是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享受快乐的不竭源泉。 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取长补短最主要的是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修养造成的,而修养的养成离不开学习,所以说读书学习是人的最好享受。政治课堂更不例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与原则》、《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
关键词:政治课堂 启发性 和谐 民主 合作 以生为本
课堂教学具有历史性,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如何使课堂教学适应新形势,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建立师生快乐成长的课堂乐园,使政治课课堂真正活起来。学生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对象,是一个有意识的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行为,能否接受教育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都要受到他自己意识的支配。“就个别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活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在教师的教育影响和学生的行为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学生的主体意识一经形成,就具有其相对独立性,他以其自身固有的模式去同化外来的影响,从而产生出每个人自身特有的反应,导致不同教学效果的产生。鉴于以上所述,如何构建师生快乐成长的政治课课堂乐园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
一、 运用启发式教学思想,激发师生之间的激情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运用各种现代新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启发”一词源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是教师的开导,使人有所领悟的意思;发,是经过教师开导后,学生对不清楚的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启发,就是经过开导使人有所领悟的意思。启与发是因果关系,“启”是前提,“发”是结果。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鼓动性,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能调动他们主动去接受知识,而不是硬给学生“填”知识、“灌”理论;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把外部的教师影响转化为学生内部学习的动机。学生接受知识是其内部心理作用的结果。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认识的内因。在教学中只有学生主动思维,头脑中才能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才能学到知识。因此,在教和学中,教师的启迪主要是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这种需求心理就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求得发展的动力。在此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贯穿于我们教学活动的一种指导思想,一种教育理念。需要师生之间的真情投入,找到切入点,点燃心灵的激情。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 构建师生课堂成长的和谐的民主合作关系
和谐的民主合作关系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相互结成互动、协作、和谐的关系,体现出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教师在传授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平等地同学生交流思想,讨论社会热点问题,多联系实际,少空洞说教。让学生在学习中发表不同意见,使他们在轻松、活泼、民主的气氛中学习,就会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的一种体现。
三、 培养学生的课堂中成长意识
教育活动的实践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是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实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因此要以学生为本,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選拨适合教育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全面发展为主线的思想。学生理应还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演员,而不是观众。教师的责任是设计教学环境,组织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应避免“独角戏”,从眼前看,学生讲五分钟或许不如教师将五分钟效果好,但要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若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问题意识”是产生思维的动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教师要鼓励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新课改理念要求学生发现课堂中的主角是自己,勇于在课堂中体验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与知识点的有效衔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快乐成长,有为课堂中探究知识的乐趣。
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三个层面的深度结合
(1)面向结果的教学和面向过程的教学结合。面向结果的教学使学生取得令人满意的结论作为教学的直接目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重视和强调的。而面向过程的教学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引导学生对知识如何形成的过程进行理解,并理解体验这一知识点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以及相关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主动学习的角度看,二者之间有机结合会给教学带来更高的价值。
(2)教师指导和学会学习相结合。有效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指导只是次要的只是手段。现在的学生是变化发展,创新的人才和社会进步的大环境要求学生自主积极思考学习,但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课堂教学应该是“双主体”,最好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因此注重交给学生方法比灌输更有效,交给学生方法终生受益。正如一位哲人所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
五、勇于在课堂中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
接受性教学与探究性学习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接受性学习是有标准的预期的答案,而探究性教学没有甚至不可能有标准答案。新课改要求知识的传授使用探究性学习方法,需要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来思考,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需要组织答案并真正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我们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和环境,为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乐园。构建师生一起成长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喜欢课堂,爱上课堂,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
六、做学者型教师是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赢和快乐的保障
现代社会和经济时代的知识更新是日新月异的,一名现时代合格的教师仅凭原来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新时代学生广泛的信息来源常常会使教师感到“囊中羞涩”,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从“一桶水”的误区中走出来,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和学生一块学习的熔炉中,与学生一道体验学习的快乐。
学习的快乐是人的最高精神境界。“学,然后知不足”,古今中外的成功典范无不告诉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汲取知识的营养丰富自己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是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享受快乐的不竭源泉。 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取长补短最主要的是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修养造成的,而修养的养成离不开学习,所以说读书学习是人的最好享受。政治课堂更不例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与原则》、《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