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本文分析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內科五年来收入住院之伤寒、付仿寒患者538例。其中伤塞463例,付伤寒甲22例,付防寒乙52例,付伤寒丙1例。伤寒与付伤寒之比例为6.17:1,較国內其他文献为低。在付仿塞中以付伤寒乙为最多。 2、兰州发生之伤寒、付伤寒以9、10.11諸月之发病率为最多。20—29岁之患者为最多,职业以工人最多,学生、干部次之。 3、普遍分析了症状和体征,无論伤寒或付仿寒以起病緩慢者为多,热型以稽留热为最多,消化道症状以食慾不振最多,腹痛,腹泻次之,肝脾肿大206例占38.29%,蔷薇疹286例占43.86%,神經症状占110.22%,相对緩脈占69.14%。 4、实驗室检查:白血球減少者最多,由3,000—7,000者393例,占72.13%。嗜伊紅細胞为“零”者占83.83%,50/立方毫米以內者占13.75%。細菌培养中,血培养之阳性率較高,在特效药物治疗后,大便培养之阳性率显然減低。細菌培养阳性而肥达氏反应始終阴性者占14.49%,較一股文献为高。 5.介紹了誤診之症状和体征及其在流行病学上之意义。 6、討論了白血球減少和嗜伊紅細胞減少的机制問題。 7、討論了細菌培养阳性而吧达氏反应始終不出现的机制问题。 8.关于治疗問題的探討: (1)討論了伤寒、付伤寒459例採用合霉素、合霉素加穴封,呋喃西林及土霉素的疗效問题。 (2)初步肯定了呋喃西林对伤寒、付伤寒有效.土霉素疗效不佳:合霉素加穴封似較单用合霉素为优。 (3)小剂量合霉素治疗后,反应較少,复发率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