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的教学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每一种教学法都是在一个独特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而且都对当时和以后的英语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每一种教学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20世纪80年代,任务型教学法开始日益流行,与一些传统的教学法相比,它比较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任务型教学法是目前广为英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教育部制订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教学法。
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学生学习的目的应该是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完成任务的过程,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就以通过展示完成任务这一成果来衡量。薛基汉提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五大特点:“意义最为重要;学习者不是只重复他人的话;与真实生活中的活动有相似之处;任务的完成是首要的;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价任务是否成功的关键。”同时,纽南也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五个特点:“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会交流;将真实的材料引入学习环境;学习者不仅注重语言的学习,而且关注学习过程本身;把学习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将课堂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堂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黄薇,2010)。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法注重的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参与交流活动,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从而能够掌握其所学的语言。
二、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的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是导入阶段。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任务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问题的形式导入,也可以通过歌曲、游戏等其他形式导入。
第二阶段是任务前阶段。这一阶段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文章,并学习新的单词和短语。目的在于提出要学文章的主题,并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利用个人经历介绍主题,突出有用的单词及短语;也可以给学生听录音,让他们自己读文章的部分内容。
第三阶段是任务中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设计多个任务。学生可以以个人、小组的形式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本阶段不但让学生更加了解文章内容,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同时任务的顺利完成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四阶段是任务后阶段。在这个阶段,各小组向学生展示任务成果。其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使他们的口语更加流畅。教师可以让小组向全班学生做一个简要的叙述,大家对他们的叙述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五阶段是检查评价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教师要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使学生更自信,更积极。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但也要看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
第六阶段是课外作业阶段。这是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教师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这不但可以巩固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也可以锻炼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这一阶段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现以8A“Unit 6 Natural Disasters”为例,说明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本课是一篇关于地震的文章,讲的是一个人在台湾大地震中逃生的故事。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很感兴趣,要设计一些任务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任务1:教师:Do you know the earthquake?
That happened in Taiwan in 1999? Many people were killed and it did a lot of damage. A man survived; Do you want to know the experience of the man?
任务1分析:这是一个导入的部分,目的是想激发学生对地震这一主题的兴趣,让他们有兴趣完成笔者布置的任务,使学生在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任务情境中。
任务2:教师:Look at the pictures about earthquake in the book; try to 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任务2分析: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后,就能直接把要学的主题或任务提出来,即对主题进行预测。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从所给的信息中预测文章的内容。
任务3:把学生分成四个组,让他们迅速读一遍课文并分组讨论文章的大意。
任务3分析:通过这一任务,学生可以正式接触到所学的文章。通过这种小组合作做题的形式,学生可以相互帮忙解决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通过各个小组对问题的讨论,既使他们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又使他们提高各自的交流能力。
任务4:让学生扫读课文找出具体信息。在学生阅读前老师给出以下问题:How do you know that the writer survived in the earthquake? 让学生读完后分组讨论并向全班公布各组的答案。
任务4分析:通过细读课文以及回答上述问题,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在回答问题时得到了提高。
任务5:让学生根据课文情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并进行自评及组间互评。老师最后作总结评价。
任务5分析:这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阶段。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老师的表扬,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任务6: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的关于地震方面的资料并写一篇与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有关的短文。
任务6分析:这一任务的布置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写自己的作文。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已经获得关于地震的许多信息。根据已学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知识写一篇文章,有助于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
四、实施任务型教学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有时会脱离教材内容,不能与阅读的文章紧密相连,这样学生就不能把任务与将要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任务的布置也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问题二:有的教师不能明确自己在任务活动中的身份,不能实现从主体地位向主导地位的转变。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不同,传统的教学法是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信息,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对老师依赖的思想,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
问题三:老师设计的任务的难易程度有时不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的任务没有完成的话,教学过程就会进行得不顺利,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所以,任务的难易程度就成了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老师布置的任务非常难,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都集中在如何完成任务上,从而忽视其他方面,最终导致语言运用的不准确。
问题四: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总是采用同一种类型的任务会使学生感到乏味,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对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首先,任务的设计应该从教材出发,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展开,不能脱离实际。所以设计的任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其他方面的能力,要能够一起参与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再次,任务设计的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水平的高低而有所变化。任务型教学活动不能设计得太难,太难了学习者完不成任务容易产生焦躁的心理,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也不能设计得太容易,太容易的话会使学生觉得任务活动很无聊,所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应该设计难易不同的任务。针对基础稍微较差的学生,可以为他们设计相对容易的任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够获取自信心并且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习得语言;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为他们设计适当难度的任务,有挑战性的任务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习得语言。最后,要注意选择不同类型的任务。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任务,这样就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概述了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设计的任务活动中,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但并不意味着它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法。”所以如何在任务教学中应用传统教学法是有待探究的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钟吾中学)
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学生学习的目的应该是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完成任务的过程,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就以通过展示完成任务这一成果来衡量。薛基汉提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五大特点:“意义最为重要;学习者不是只重复他人的话;与真实生活中的活动有相似之处;任务的完成是首要的;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价任务是否成功的关键。”同时,纽南也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五个特点:“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会交流;将真实的材料引入学习环境;学习者不仅注重语言的学习,而且关注学习过程本身;把学习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将课堂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堂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黄薇,2010)。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法注重的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参与交流活动,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从而能够掌握其所学的语言。
二、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的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是导入阶段。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任务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问题的形式导入,也可以通过歌曲、游戏等其他形式导入。
第二阶段是任务前阶段。这一阶段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文章,并学习新的单词和短语。目的在于提出要学文章的主题,并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利用个人经历介绍主题,突出有用的单词及短语;也可以给学生听录音,让他们自己读文章的部分内容。
第三阶段是任务中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设计多个任务。学生可以以个人、小组的形式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本阶段不但让学生更加了解文章内容,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同时任务的顺利完成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四阶段是任务后阶段。在这个阶段,各小组向学生展示任务成果。其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使他们的口语更加流畅。教师可以让小组向全班学生做一个简要的叙述,大家对他们的叙述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五阶段是检查评价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教师要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使学生更自信,更积极。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但也要看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
第六阶段是课外作业阶段。这是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教师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这不但可以巩固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也可以锻炼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这一阶段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现以8A“Unit 6 Natural Disasters”为例,说明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本课是一篇关于地震的文章,讲的是一个人在台湾大地震中逃生的故事。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很感兴趣,要设计一些任务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任务1:教师:Do you know the earthquake?
That happened in Taiwan in 1999? Many people were killed and it did a lot of damage. A man survived; Do you want to know the experience of the man?
任务1分析:这是一个导入的部分,目的是想激发学生对地震这一主题的兴趣,让他们有兴趣完成笔者布置的任务,使学生在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任务情境中。
任务2:教师:Look at the pictures about earthquake in the book; try to 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任务2分析: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后,就能直接把要学的主题或任务提出来,即对主题进行预测。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从所给的信息中预测文章的内容。
任务3:把学生分成四个组,让他们迅速读一遍课文并分组讨论文章的大意。
任务3分析:通过这一任务,学生可以正式接触到所学的文章。通过这种小组合作做题的形式,学生可以相互帮忙解决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通过各个小组对问题的讨论,既使他们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又使他们提高各自的交流能力。
任务4:让学生扫读课文找出具体信息。在学生阅读前老师给出以下问题:How do you know that the writer survived in the earthquake? 让学生读完后分组讨论并向全班公布各组的答案。
任务4分析:通过细读课文以及回答上述问题,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在回答问题时得到了提高。
任务5:让学生根据课文情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并进行自评及组间互评。老师最后作总结评价。
任务5分析:这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阶段。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老师的表扬,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任务6: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的关于地震方面的资料并写一篇与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有关的短文。
任务6分析:这一任务的布置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写自己的作文。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已经获得关于地震的许多信息。根据已学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知识写一篇文章,有助于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
四、实施任务型教学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有时会脱离教材内容,不能与阅读的文章紧密相连,这样学生就不能把任务与将要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任务的布置也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问题二:有的教师不能明确自己在任务活动中的身份,不能实现从主体地位向主导地位的转变。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不同,传统的教学法是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信息,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对老师依赖的思想,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
问题三:老师设计的任务的难易程度有时不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的任务没有完成的话,教学过程就会进行得不顺利,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所以,任务的难易程度就成了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老师布置的任务非常难,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都集中在如何完成任务上,从而忽视其他方面,最终导致语言运用的不准确。
问题四: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总是采用同一种类型的任务会使学生感到乏味,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对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首先,任务的设计应该从教材出发,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展开,不能脱离实际。所以设计的任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其他方面的能力,要能够一起参与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再次,任务设计的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水平的高低而有所变化。任务型教学活动不能设计得太难,太难了学习者完不成任务容易产生焦躁的心理,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也不能设计得太容易,太容易的话会使学生觉得任务活动很无聊,所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应该设计难易不同的任务。针对基础稍微较差的学生,可以为他们设计相对容易的任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够获取自信心并且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习得语言;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为他们设计适当难度的任务,有挑战性的任务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习得语言。最后,要注意选择不同类型的任务。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任务,这样就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概述了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设计的任务活动中,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但并不意味着它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法。”所以如何在任务教学中应用传统教学法是有待探究的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钟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