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抑制牵拉反应和应激反应观察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并比较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硬膜外和静脉两种途径给药对预防胆囊牵拉反应和术后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8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于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胆总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组(Y组)和静脉组(J组),每组各40例.在切皮前Y组和J组患者分别从硬膜外和静脉注射2 mg布托啡诺和1 mg咪达唑仑,观察患者对牵拉胆囊的反应情况和术后应激反应情况.结果 两种给药方式均能有效抑制术中胆囊牵拉反应并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但Y组更安全(Y组仅有1例SpO2<95%,且无一例<90%;而J组有6例SpO2<95%,其中有1例<90%)、更持久地减少术后应激反应;两组患者注药后SpO2及平均动脉压(MAP)均稍降,但J组下降更明显;Y组不良反应少.结论 硬膜外注射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能安全有效地预防胆囊牵拉反应,并能持久有效地抑制术后应激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和超声检查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低频及高频超声对200例可疑阑尾炎进行右下腹及全腹检查,发现异常回声,测量其范围,观察周边及内部情况,总结分析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结论 高频超声对阑尾炎的直观显示可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对1例消化道异物穿孔的病例进行研究并结合文献复习,提示消化道异物穿孔发生率低、无特异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阳性率低,腹腔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微创方法,剖腹探查在诊断和治疗上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术中光动力学疗法拓展Ⅲ期乳腺癌根治范围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术中光动力学疗法治疗Ⅲ期乳腺癌(T4任何NM0)14例,其中皮肤浸润伴橘皮样外观9例,炎性乳腺癌2例;N1 10例,N2 4例.应用波长630nm半导体激光治疗机,柱状光纤,血卟啉(HpD)光敏剂.行根治性切除术,缝合皮肤之前进行照射.术前给予CEF方案化疗,术后辅助CEF和(或)TAC方案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 随访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行青光眼或白内障手术中发生房水逆流的应急处理措施及其相关因素。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术中发生房水逆流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26例(132眼),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