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县褐边绿刺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褐边绿刺蛾在汪清县一年发生1代。越冬幼虫于5月下旬开始陆续化蛹,6月中旬开始羽化。6月下旬幼虫出现,幼虫低龄期有群集性。3龄后幼虫可以吃透叶表皮,5龄幼虫可以蚕食叶片。在7~8月份为害较重,8月下旬后幼虫老熟迁移到树干基部、树枝分叉处等地作茧化蛹。在幼虫、蛹和成虫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防止害虫为害。
  关键词:褐边绿刺蛾;林木害虫;森林保护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2.046
  褐边绿刺蛾(Parasa consocia Walker)属鳞翅目、刺蛾科、绿刺蛾属。分布于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陕西、山西、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川、云南等地。文献记载其寄主有杨、柳、榆、苹果、梨、李、杏、梅、桃、樱桃、枣、柿、核桃、板栗、山楂、二球悬铃木、大叶黄杨、海棠、桂花、月季、芍药、牡丹等32科66种植物。该虫在本地为害春榆、柞、杨树、果树等叶片。低龄幼虫取食叶肉,仅留表皮,而幼虫老龄时,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仅留叶柄,严重影响树势。为了有效地防治该虫,作者对该虫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1 形态特征
  1.1 成虫
  体长15~16毫米,翅展约36毫米。头、胸、前翅均为粉绿色,触角棕色,复眼黑色,雄虫触角基部10几节是单栉齿状,雌虫触角为丝状,胸部中央有1条暗褐色背线,前翅基部有略带放射状的褐色斑,翅外缘有1条浅褐色的带,带内的脉纹为褐色,腹部和后翅灰黄色。
  1.2 卵
  扁椭圆形,长约1.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后渐变成黄绿色或蜡黄色,排列成块状。
  1.3 幼虫
  初孵化时为黄色,以后逐渐变为绿色。老熟幼虫体长约25毫米,略呈长方形。头黄色,极小,常缩在前胸内。身体橙黄色, 背中线天蓝色。前胸背板上有2个横列的黑斑,其亚背线和各枝刺的刺毛橙黄色。第1腹节枝刺上有1 根黑色的刺毛。胴部第2节至最后节有4个毛瘤,其上生有1丛刚毛。第4节背面的1对毛瘤上各有3~6根红色刺毛,体末端有黑色刺毛组成的绒毛状毛丛4个。腹面浅绿色。胸足小,无腹足。第1~第7节腹面中部各有1个扁圆形吸盘。
  1.4 蛹
  长约15毫米,椭圆形,黄褐色,肥大。包被茧内。茧椭圆形,长约16毫米,棕色或暗褐色,形似羊粪状,茧上布有黑色刺毛和少量白丝。
  2 生物学特性
  褐边绿刺蛾在汪清县一年发生1代。越冬幼虫于5月下旬开始陆续化蛹,6月中旬开始羽化。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伏在树枝叶间或其他荫蔽物下。成虫有一定的趋光性,成虫于羽化后即可交尾产卵,集中将卵产于树木的叶背,卵粒呈鱼鳞状排列。卵期7天左右。幼虫在6月下旬开始陆续孵化,幼虫孵化后,初孵幼虫并不取食叶片,也不吃卵壳。过一段时间后,幼虫开始取食。幼虫低龄期有群集性,初期的幼虫只咬啮叶片的叶肉,留下膜状的表皮。3龄后幼虫可以吃透叶表皮。从5龄起,幼虫可以自叶缘吞食叶片。幼虫6龄后开始分散取食活动,但脱皮前仍群集在叶背。该虫在7~8月为害重。8月下旬~9月下旬,幼虫陆续老熟,开始迁移到树干基部、树枝分叉处和地面的杂草间或土逢中作茧化蛹。
  3 防治方法
  一是于幼虫初期群集为害时可采取人工捕杀的方法,但是要注意该虫体上有毒毛,应避免蛰刺皮肤。
  二是结合清林抚育,清除枝干上及杂草中的越冬虫体,破坏地下的蛹茧,以减少下代的虫源。
  三是利用黑光灯或其他方式诱杀成虫。
  四是在幼虫发生期,及时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等900~1000倍液防治,或50%辛硫磷乳油1400倍液。也可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10%联苯菊酯乳油5000倍液防治。或用植物源杀虫剂,如2.5%鱼藤酮40克/公顷防治,这些防治措施都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凤,鞠瑞亭,李跃忠,池杏珍,杜予州.褐边绿刺蛾的取食行为和取食量[J].昆虫知识,2008,45(2):233-235.
  [2] 王凤,鞠瑞亭,杜予州,李跃忠.绿化植物五种刺蛾生物学特性比较[J].中国森林病虫,2006,25(5):21-25.
  [3] 王凤,鞠瑞亭,李跃忠,杜予州.褐边绿刺蛾越冬茧的空间格局与抽样技术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6,18(6):448-452.
  作者简介:邵笑,大专学历,汪清县林业局,营林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营林和森林病虫害防治。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研究了吸附型生物絮凝剂ZL5-2对印染污水、炼油污水、生物工程发酵液的絮凝作用,并同聚合铝絮凝剂对污水和发酵液的絮凝作用进行了比较.经ZL5-2絮凝作用,炼油污水絮凝率为74.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灌肠的方法。方法将56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病例分为对照组28例,按传统方法灌洗;观察组28例,应用改进的方法灌洗。对比两组患儿平均灌肠时间、灌肠
风险控制是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点工作,需要针对具体的风险控制内容,制定有效的控制方法,全面降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风险水平。文章首先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