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总是带着严肃、生硬的色彩,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也给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论证方式,综合阐述了新课改下学生语文课堂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发散性思维
我认为小学语文课程应该积极迎合新课改的要求,营建开放性的课堂,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渗透在语文课堂中关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一、语文课堂之“听”:培养“倾听课堂”能力——注重基本语文素养提升
听是语文教学中的首要环节,学生听课能力与学生最终对知识点的消化、吸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的语文课堂并不注重学生的“听”,其实“听课”是语文教学中关键性的一步,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学生学会倾听,有助于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提升。
分享和学习三国中一些故事和人物时,业余学生们就听我讲述了很多关于《三国演义》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讲解作为铺垫,更有助于学生后面对课文的消化、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基本的语言素养。平日里,还可以通过听写的方式,让学生及时牢固掌握字词。同时,倾听能力的训练、提升,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颇为有益的。在听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开拓自己的联想思维,提升发散思维能力。
二、语文课堂之“说”:重视“基础性”教学思维——注重学生课堂互动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学生“说话”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体现,也是课堂中的主要元素,让学生学会开口说话,大胆说话,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在说的过程中,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需要将语言组织好,将逻辑关系整理好,才能完成“说”的过程。当然,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这就依靠教师对他们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只有多联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在训练的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远远比死记硬背来得重要,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基础性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语文课堂之“读”:渗透“开放式”朗读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不是指的专门灌输学生难度较大的问题,而是从基础抓起,重视学生平日关于基础方面的学习,注重学生听说读能力,并且善于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就是得到知识的过程,而阅读就是语言文字学习的手段之一。小学是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最旺的阶段,教师除了重视朗读教学以外,还要多重视学生的阅读教学,阅读其实就是用眼去看,用心去读,通过阅读,教会学生把书面语言文字变成自己的语言文字,通过阅读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会,更好领会课文的内涵,对课文中所描写的人和事物有真切的体验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说出对课文的理解,品味课文中具有表现力的语言,这也是一种发散性教学思路。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叙事朗读思维的培养,开放式的朗读思维的养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在古诗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诗词语言中所赋予的情感,我采用了朗读和阅读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刚开始时,我让学生默读,在默读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到了诗歌所表现的世路艰难的语言境界,让学生从整体方面感受这首诗歌的语言文字。之后是品味,我要求学生在粗读的基础上,对每字每句细加品味,通过对其中语言文字的品读,把握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是反复的朗读,个人读、集体读、小组读等等,还利用了多媒体手段,把古诗词的书面语言文字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犹如亲临其境,对于诗歌中的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内容诗人怀才不遇的郁闷,郁郁不平的感慨,和语言文字中所体现出来作者那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四、语文课堂之“写”:改变“任务式”教学目标——突破自我为中心的写作禁锢
写作课时学生最“头疼”的课堂,由于思维没有得到发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很难有所创新和突破。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不少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往往都以自我为中心,写到什么话题的时候,往往都想到的是自己。这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关联。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养尊处优的环境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传统的写作教学是为教学而教学,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式”教学理念,学生也仅仅是应付考试、应付作业的“疲倦式”写作方式。而笔者看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更重要的目标是要完成人文学科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若要为文、先学为人的写作教学理念由此提出,以突破自我为中心的写作禁锢。
总之,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营建和谐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求新、求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
【参考文献】
[1]李文旬.语文课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浅谈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J].江苏教育.1992(23)
[2]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M].《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0月版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发散性思维
我认为小学语文课程应该积极迎合新课改的要求,营建开放性的课堂,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渗透在语文课堂中关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一、语文课堂之“听”:培养“倾听课堂”能力——注重基本语文素养提升
听是语文教学中的首要环节,学生听课能力与学生最终对知识点的消化、吸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的语文课堂并不注重学生的“听”,其实“听课”是语文教学中关键性的一步,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学生学会倾听,有助于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提升。
分享和学习三国中一些故事和人物时,业余学生们就听我讲述了很多关于《三国演义》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讲解作为铺垫,更有助于学生后面对课文的消化、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基本的语言素养。平日里,还可以通过听写的方式,让学生及时牢固掌握字词。同时,倾听能力的训练、提升,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颇为有益的。在听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开拓自己的联想思维,提升发散思维能力。
二、语文课堂之“说”:重视“基础性”教学思维——注重学生课堂互动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学生“说话”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体现,也是课堂中的主要元素,让学生学会开口说话,大胆说话,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在说的过程中,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需要将语言组织好,将逻辑关系整理好,才能完成“说”的过程。当然,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这就依靠教师对他们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只有多联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在训练的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远远比死记硬背来得重要,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基础性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语文课堂之“读”:渗透“开放式”朗读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不是指的专门灌输学生难度较大的问题,而是从基础抓起,重视学生平日关于基础方面的学习,注重学生听说读能力,并且善于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就是得到知识的过程,而阅读就是语言文字学习的手段之一。小学是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最旺的阶段,教师除了重视朗读教学以外,还要多重视学生的阅读教学,阅读其实就是用眼去看,用心去读,通过阅读,教会学生把书面语言文字变成自己的语言文字,通过阅读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会,更好领会课文的内涵,对课文中所描写的人和事物有真切的体验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说出对课文的理解,品味课文中具有表现力的语言,这也是一种发散性教学思路。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叙事朗读思维的培养,开放式的朗读思维的养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在古诗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诗词语言中所赋予的情感,我采用了朗读和阅读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刚开始时,我让学生默读,在默读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到了诗歌所表现的世路艰难的语言境界,让学生从整体方面感受这首诗歌的语言文字。之后是品味,我要求学生在粗读的基础上,对每字每句细加品味,通过对其中语言文字的品读,把握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是反复的朗读,个人读、集体读、小组读等等,还利用了多媒体手段,把古诗词的书面语言文字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犹如亲临其境,对于诗歌中的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内容诗人怀才不遇的郁闷,郁郁不平的感慨,和语言文字中所体现出来作者那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四、语文课堂之“写”:改变“任务式”教学目标——突破自我为中心的写作禁锢
写作课时学生最“头疼”的课堂,由于思维没有得到发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很难有所创新和突破。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不少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往往都以自我为中心,写到什么话题的时候,往往都想到的是自己。这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关联。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养尊处优的环境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传统的写作教学是为教学而教学,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式”教学理念,学生也仅仅是应付考试、应付作业的“疲倦式”写作方式。而笔者看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更重要的目标是要完成人文学科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若要为文、先学为人的写作教学理念由此提出,以突破自我为中心的写作禁锢。
总之,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营建和谐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求新、求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
【参考文献】
[1]李文旬.语文课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浅谈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J].江苏教育.1992(23)
[2]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M].《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