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本联合舰队看来,美国舰队的出动是肯定要在中途岛战斗之后。因此他们在作战计划中,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美军会突然出现。加上主力部队没有把危险的情况告诉南云,因此南云的两手准备完全是出于自己的谨慎小心(有一点可以肯定,参加图上演习的参谋一定把宇垣的警告传达到了南云部队指挥层)。在这一点上,个人认为如果说南云是有错的话,错就错在了过分谨慎,反映出的是南云缺乏足够的魄力。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南云的做法是自相矛盾,毫无统一逻辑的。他没有接到任何警告,因此他判断美军主力不在附近,那么他何必去做两手准备呢?换句话说,他既然这样担心,那么他又为什么要采用不安全的单相搜索呢?他是鱼与熊掌都想兼顾,倒头来一个都没顾及。
关于第二次换弹和先让中途岛返航机队降落,这完全符合南云的性格,也算合情理。虽然我们可以事后诸葛亮地讨论山口的方案是如何的正确,但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一个头脑足够理智的指挥官是不会轻易采取那种方式的。首先,从局面上看日本编队处于优势,没有必要冒如此风险;其次,36架毫无护航的九九式俯冲轰炸机能取得多大的战果,损失有多大都没有谱(九九式速度慢,没有战斗机护航就是对方的靶子这是日本海军内对它的公论)。曾经有网友以小林机队18架九九式轰炸“约克城”号来说明问题,但小林队除了有护航外(小林机群不仅有4架零式战斗机护航,而且面对的是“约克城”1艘航母的战斗机。第16特混舰队的战斗机是在小林机群撤退时才投入战斗的),而且本身是以结果逆向推理,无法作为理论的凭据。同时,那36架携带800公斤炸弹的九七式水平轰炸机就更不用提了。水平轰炸是要在一定高度,保持飞机直线水平飞行的投弹方式。在投弹前后,完全无法机动,如果没有取得有效制空权,他们将成为对方战斗机的活靶子。而且,水平投弹对付固定的军舰都只能取得20%的命中率,对高速移动目标能有多大效果?
个人尤其觉得,对于这样的战斗,是否需要冒如此大的牺牲去拼?因为这毕竟是不是决战还不知道(按照日本中途岛海战设想和情势判断),36架九七式和36架九九式一共有180名飞行员,这么一去几人能回来很难说。而日本海军航空兵又是完全的精兵政策,一旦这些精英损失,以后拿什么作战?要知道,“瑞鹤”号不能参加中途岛海战的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后备飞行员。中途岛海战最后飞行员的损失也就121名,其中航母飞行员110名,但已经对日本海军航空兵构成根本性损害。南云忠一身为最大的舰载机部队的指挥官,以如何的代价去取得胜利是他职责所系,在一场海战的开始阶段就以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模式去作战,是无论如何都说不通的。所以有许多人对山口的举措推崇备至,但在笔者看来不过是饮鸩止渴而已。
一个单纯的战地军官与一个具有战略职责地位的军官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最好的例子就是杰里科和贝蒂。贝蒂在担任战列巡洋舰部队指挥时,总是迫切地想取得伟大胜利。杰里科却始终小心翼翼,甚至因为在日德兰海战中的谨慎备受批评。但是当贝蒂成为舰队总司令时,却说出了“英国主力舰队的正确战略,不再是不惜任何代价力求使敌人出战,而是使它留在基地,直到形势变得对我们更为有利。”——完全又一个“杰里科”。南云面临的问题也是,他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就是当他能确定这一次航空攻击的目标是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的时候。或许有人说,对呀,日军出击不就是和美国太平洋舰队决战么?现在他面对的不正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吗?但是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他根本就无法确定他面对是对手的主力,就已经进入了决战。山口其实也一样。山口的建议根本是出于蛮勇,是歪打正着,是纯战术无战略考虑的应急章。换句话说,如果当时真的对美国编队实施无护航攻击的话,那么这场送死的突击换来的将是类似圣克鲁斯海战那样的惨胜(别忘记,美军俯冲轰炸机也上路了。此外美军第16特混舰队与第17特混舰队是分开的,日军的突击只能重创一支部队而已。),届时所谓的精锐俯冲轰炸机队将不复存在几个月之久,这样的胜利又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南云部队航母舰载机讨论
对太平洋海战感兴趣的军迷有一个永久争论的话题,就是南云部队航母舰载机数量的问题。虽然这次海战已经被中外许多学者充分研究,可是各种资料的说法仍然不统一。主要原因正如防卫厅战史记载的,因为一些原始资料随航母沉没,只能根据出发前的编制表进行推测,所以没有定论。笔者对此进行了梳理,提供一些可能。
这其中莫里森的资料问题在于,在他那个时候,“加贺”和“苍龙”一直是混淆不清的,“加贺”那23架俯冲轰炸机很可能源于此。至于“加贺”多出的9架战斗机,则可能是源于渊田回忆中所提到的,南云部队在第一波起飞之后由“加贺”号起飞的9架战斗机保护空中。莫大叔—算,第一、二攻击波用掉18架,加上3架备用机,那么还肯定另有9架。其实,日本防卫厅编纂的战史明确指出,南云的第二波根本不是36架战斗机,而是24架,另12架上哪了?——每艘派出3架战斗机负责防空。渊田自己在自己的书里都不确定自己的这个记述,而在序列表中采用如2所示的记载。此外,关于中途岛航空队飞机的数量,防卫厅战史承认21架这一数据。因此,个人觉得第3个表相对完整,也相对比较接近真实情况。
关于第二次换弹和先让中途岛返航机队降落,这完全符合南云的性格,也算合情理。虽然我们可以事后诸葛亮地讨论山口的方案是如何的正确,但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一个头脑足够理智的指挥官是不会轻易采取那种方式的。首先,从局面上看日本编队处于优势,没有必要冒如此风险;其次,36架毫无护航的九九式俯冲轰炸机能取得多大的战果,损失有多大都没有谱(九九式速度慢,没有战斗机护航就是对方的靶子这是日本海军内对它的公论)。曾经有网友以小林机队18架九九式轰炸“约克城”号来说明问题,但小林队除了有护航外(小林机群不仅有4架零式战斗机护航,而且面对的是“约克城”1艘航母的战斗机。第16特混舰队的战斗机是在小林机群撤退时才投入战斗的),而且本身是以结果逆向推理,无法作为理论的凭据。同时,那36架携带800公斤炸弹的九七式水平轰炸机就更不用提了。水平轰炸是要在一定高度,保持飞机直线水平飞行的投弹方式。在投弹前后,完全无法机动,如果没有取得有效制空权,他们将成为对方战斗机的活靶子。而且,水平投弹对付固定的军舰都只能取得20%的命中率,对高速移动目标能有多大效果?
个人尤其觉得,对于这样的战斗,是否需要冒如此大的牺牲去拼?因为这毕竟是不是决战还不知道(按照日本中途岛海战设想和情势判断),36架九七式和36架九九式一共有180名飞行员,这么一去几人能回来很难说。而日本海军航空兵又是完全的精兵政策,一旦这些精英损失,以后拿什么作战?要知道,“瑞鹤”号不能参加中途岛海战的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后备飞行员。中途岛海战最后飞行员的损失也就121名,其中航母飞行员110名,但已经对日本海军航空兵构成根本性损害。南云忠一身为最大的舰载机部队的指挥官,以如何的代价去取得胜利是他职责所系,在一场海战的开始阶段就以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模式去作战,是无论如何都说不通的。所以有许多人对山口的举措推崇备至,但在笔者看来不过是饮鸩止渴而已。
一个单纯的战地军官与一个具有战略职责地位的军官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最好的例子就是杰里科和贝蒂。贝蒂在担任战列巡洋舰部队指挥时,总是迫切地想取得伟大胜利。杰里科却始终小心翼翼,甚至因为在日德兰海战中的谨慎备受批评。但是当贝蒂成为舰队总司令时,却说出了“英国主力舰队的正确战略,不再是不惜任何代价力求使敌人出战,而是使它留在基地,直到形势变得对我们更为有利。”——完全又一个“杰里科”。南云面临的问题也是,他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就是当他能确定这一次航空攻击的目标是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的时候。或许有人说,对呀,日军出击不就是和美国太平洋舰队决战么?现在他面对的不正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吗?但是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他根本就无法确定他面对是对手的主力,就已经进入了决战。山口其实也一样。山口的建议根本是出于蛮勇,是歪打正着,是纯战术无战略考虑的应急章。换句话说,如果当时真的对美国编队实施无护航攻击的话,那么这场送死的突击换来的将是类似圣克鲁斯海战那样的惨胜(别忘记,美军俯冲轰炸机也上路了。此外美军第16特混舰队与第17特混舰队是分开的,日军的突击只能重创一支部队而已。),届时所谓的精锐俯冲轰炸机队将不复存在几个月之久,这样的胜利又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南云部队航母舰载机讨论
对太平洋海战感兴趣的军迷有一个永久争论的话题,就是南云部队航母舰载机数量的问题。虽然这次海战已经被中外许多学者充分研究,可是各种资料的说法仍然不统一。主要原因正如防卫厅战史记载的,因为一些原始资料随航母沉没,只能根据出发前的编制表进行推测,所以没有定论。笔者对此进行了梳理,提供一些可能。
这其中莫里森的资料问题在于,在他那个时候,“加贺”和“苍龙”一直是混淆不清的,“加贺”那23架俯冲轰炸机很可能源于此。至于“加贺”多出的9架战斗机,则可能是源于渊田回忆中所提到的,南云部队在第一波起飞之后由“加贺”号起飞的9架战斗机保护空中。莫大叔—算,第一、二攻击波用掉18架,加上3架备用机,那么还肯定另有9架。其实,日本防卫厅编纂的战史明确指出,南云的第二波根本不是36架战斗机,而是24架,另12架上哪了?——每艘派出3架战斗机负责防空。渊田自己在自己的书里都不确定自己的这个记述,而在序列表中采用如2所示的记载。此外,关于中途岛航空队飞机的数量,防卫厅战史承认21架这一数据。因此,个人觉得第3个表相对完整,也相对比较接近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