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问题呈现—角色体悟—角色演绎—讨论反馈—调整再演绎—角色脱离”等教学流程在心理课堂中融入心理雕塑技术,借助该技术戏剧化的表达,以雕塑方式短时间内直观展现课堂所呈现案例的角色冲突和人员关系,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心理防御,强化学生对所雕塑角色的体悟和理解,让学生快速厘清角色关系,体验角色的情绪和心理变化,从而提升自我意识并调整个体行为。
关键词:心理雕塑技术;课堂氛围;冲突关系;心理体验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9-0038-03
心理雕塑技术以戏剧化的方式直观呈现复杂的、不可见的结构以及被压抑的潜意识的冲突和情感,通过雕塑中特定的肢体形态、空间距离、言语表达察觉自我以及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心理雕塑技术不仅适用于心理辅导咨询,在高中心理课堂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能有效降低心理防御,帮助学生更好地澄清角色关系,厘清问题来源,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心理雕塑技术的理论基础
心理雕塑技术源于萨提亚家庭雕塑技巧,通常让主角将他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以雕塑的方法呈现肢体与距离的形态,帮助主角认知家庭成员关系,扩展对自我与家庭动力的觉察,以及对经验的再诠释。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也可以用来帮助来访者探索社会支持系统、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内容。
高中心理课堂中使用的心理雕塑技术并非完全严格按照心理辅导咨询方式进行,引导学生以肢体和简练的语言来体验和表达情绪,更注重扮演者对角色情绪的领悟以及观察者的反馈。心理课堂借助角色的雕塑,呈现高中生常见的典型事件,学生在演绎和观察所雕塑的角色过程中,明确角色关系,体验角色情绪和心理变化,通过分享讨论提升自我意识,调整个体行为。
二、心理雕塑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价值
(一)构建安全的课堂氛围
心理雕塑技术以戏剧化的典型情景,将系统中的冲突关系转译成肢体语言和简练的口语,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心理防御,让学生在参与、观看、分享和讨论过程中产生共鸣,展现真实的认知和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教师收集学生的背景信息,强化课堂反馈,提升心理课堂教学实效。
(二)厘清典型的冲突关系
心理雕塑技术是一种经验性的实践技术,将心理课堂中呈现的典型化事件,利用姿态、空间、距离、造型等,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复杂的关系戏剧性地再现。这种活泼直观的课堂呈现方式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人物的定位,分析人物关系,理解教学内容。
(三)关注心理的深层体验
心理雕塑技术更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深层次的心理体验,通过即兴表演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借助角色的塑造,让学生重新回顾、体验心理冲突事件中的情绪,并结合观察者视角对角色二次雕塑,促使学生抽离个体固有观念,学会批判性思考。
(四)适用多主题课堂教学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具备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面临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困惑,心理雕塑技术不仅可以在人际交往主题教学中运用,还适用于班集体构建、自我认知、生涯教育、亲子沟通、情绪管理等教学主题,学生通过雕塑的创作和呈现,能更加清晰地认识现状、调整个体情绪和行为,探索社会支持系统,形成稳定的自我同一性。
三、心理雕塑技术在课堂中的实践操作
(一)课堂准备
针对教学主题,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典型案例,案例中主要角色避免过多,尽量设定在5人以内,全班同学根据设定的角色数量酌量分组(如角色为3人,班级可分为4组或5组)。小组集中就座并分散在班级两侧,中间空出场地作为课堂雕塑表演使用。
(二)课堂导入
全体学生仔细阅读教师所呈现的案例,体会角色的语言和情绪,在小组内简单分享对某一主要角色的理解,自荐或推荐他人扮演该角色。其他未参加雕塑角色扮演的同学作为观众参加活动,每组分别观察其中一个角色,根据雕塑的表达,理解、分析该角色;空出的一组则需要观察雕塑系统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创作雕塑
心理课堂中的雕塑创造通常需要四种类型角色:雕塑者(主角)、角色扮演者(扮演该案例中的其他主要成员)、辅助者(通常由教师来扮演)、观察者(观察角色及其心理变化并给予反馈)。不同于心理辅导咨询的是,课堂中的雕塑过程更强调自我接纳以及对关系的察覺、调整和改善。实践操作往往通过“问题呈现—角色体悟—角色演绎—讨论反馈—调整再演绎—角色脱离”等步骤进行。首次雕塑完成后,观察者和扮演者分别分享当下的感受,扮演者再根据同学们观察讨论的结果,结合自己对角色的感受,对现有雕塑进行调整再次演绎并讨论,雕塑全部完成后,教师需要引导扮演者对角色进行脱离。
部分学生在扮演时可能会感到困难,教师可以进行导语提示,例如,每个参与演绎的同学先忘记自己,进入角色,去想一想你所扮演的角色现在的情绪,在你们扮演的角色中他可能出现的位置,可能表达的姿态等,并说出当下的感受。如果在案例中角色有语言表达,教师也需要为该角色提炼简练的语言辅助雕塑演绎。
(四)讨论分享
雕塑完成,各组分别在组内讨论分享所观察的角色当下可能的情绪和状态,或角色系统表达的氛围、问题的焦点以及解决的突破点。讨论时可以先在组内分享观察感受,并推选一位同学对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汇报。角色扮演者依次分享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当下的感受,并根据各组的讨论结果自行选择进行位置或语言的调整。二次雕塑完成后,各小组观察者及角色扮演者再次分享该角色当下的心理感受。讨论和分享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强调对分享发言不做任何评价,如有不同见解也可以进行适当反馈。
(五)课堂总结
教师在总结时需要更加谨慎,明确告知学生雕塑的目的,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案例中的关系,感受雕塑中不同人物的认知和情绪,并通过对雕塑的角色肢体动作、空间距离或语言等的调整,来重塑人物关系,达到认识自己和教育学习的目的。 四、心理雕塑技术用于心理课堂的建议
1.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需要重点强调心理课堂的关注、尊重、分享、保密等原则,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关注建造雕塑的过程,营造安全、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强烈的信任感去体悟、创作、分享。对角色扮演者和观众,教师需重申要求,防止雕塑过程的游戏化。
2.关注肢体语言表达。高中生已逐步趋于成熟,有比较明确的自我认知,但因其心理的闭锁性和过渡期特点,对高中阶段典型的事件会有比较强的代入感,对角色的演绎也会存在心理投射现象。当学生演绎时出现相对夸张或与常见表达不一致的肢体语言时,需要特别注意,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班级团体所处的实际环境和可能出现的阶段性心理特点等进行解读。
3.注意呈现的潜意识内容。学生在雕塑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的肢体动作或语气表达方式,呈现出部分潜意识内容。另外,在分享中出现的特别的地方,教师的解读也要适度,在课堂中不要过多涉及潜意识内容,这些特别的地方,如语气、动作、分享内容等可能正是学生调整认知的切入点,可以在课后辅导中完成。
4.避免出现价值评判。一是避免出现观察者对角色的价值评判,包括对案例中的角色以及该角色的扮演者。雕塑是学生根据自己对所呈现的事件中角色的心理分析进行的演绎,只表达个体当下的感受,没有是非之分。二是避免出现小组内部讨论的价值评判,观察者在组内分享的是他作为个体对所观察的个体的理解,没有对错差异。
5.角色脱离必不可少。心理雕塑技术融入心理剧和游戏治疗等技术,学生在演绎时需进入角色进行情绪和行为的表达,雕塑完成后,需要严格遵循规定,完成角色脱离,此步骤在心理课堂中必不可少。
心理雕塑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戏剧化的方式表现关系中的不同成员,形象直观的具体造型与生动的表达方式与高中生的心理需求相适应。雕塑创作、分享的过程是学生自我认知、接纳和疗愈的过程,也能更好地丰富心理课堂呈現方式,提升心理课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冯艳华. 家庭雕塑在某次团体心理活动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9(3):195.
[2]刘娟,颜媛媛. 校园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J]. 江苏教育,2020(8):44-46.
[3]许霞丽. 行为学习类心理课“四阶段”教学方法初探[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9):54-55.
[4]钟琴. 基于萨提亚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高教学刊,2020(33):169-172.
编辑/张 旗 终校/卫 虹
关键词:心理雕塑技术;课堂氛围;冲突关系;心理体验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9-0038-03
心理雕塑技术以戏剧化的方式直观呈现复杂的、不可见的结构以及被压抑的潜意识的冲突和情感,通过雕塑中特定的肢体形态、空间距离、言语表达察觉自我以及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心理雕塑技术不仅适用于心理辅导咨询,在高中心理课堂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能有效降低心理防御,帮助学生更好地澄清角色关系,厘清问题来源,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心理雕塑技术的理论基础
心理雕塑技术源于萨提亚家庭雕塑技巧,通常让主角将他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以雕塑的方法呈现肢体与距离的形态,帮助主角认知家庭成员关系,扩展对自我与家庭动力的觉察,以及对经验的再诠释。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也可以用来帮助来访者探索社会支持系统、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内容。
高中心理课堂中使用的心理雕塑技术并非完全严格按照心理辅导咨询方式进行,引导学生以肢体和简练的语言来体验和表达情绪,更注重扮演者对角色情绪的领悟以及观察者的反馈。心理课堂借助角色的雕塑,呈现高中生常见的典型事件,学生在演绎和观察所雕塑的角色过程中,明确角色关系,体验角色情绪和心理变化,通过分享讨论提升自我意识,调整个体行为。
二、心理雕塑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价值
(一)构建安全的课堂氛围
心理雕塑技术以戏剧化的典型情景,将系统中的冲突关系转译成肢体语言和简练的口语,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心理防御,让学生在参与、观看、分享和讨论过程中产生共鸣,展现真实的认知和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教师收集学生的背景信息,强化课堂反馈,提升心理课堂教学实效。
(二)厘清典型的冲突关系
心理雕塑技术是一种经验性的实践技术,将心理课堂中呈现的典型化事件,利用姿态、空间、距离、造型等,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复杂的关系戏剧性地再现。这种活泼直观的课堂呈现方式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人物的定位,分析人物关系,理解教学内容。
(三)关注心理的深层体验
心理雕塑技术更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深层次的心理体验,通过即兴表演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借助角色的塑造,让学生重新回顾、体验心理冲突事件中的情绪,并结合观察者视角对角色二次雕塑,促使学生抽离个体固有观念,学会批判性思考。
(四)适用多主题课堂教学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具备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面临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困惑,心理雕塑技术不仅可以在人际交往主题教学中运用,还适用于班集体构建、自我认知、生涯教育、亲子沟通、情绪管理等教学主题,学生通过雕塑的创作和呈现,能更加清晰地认识现状、调整个体情绪和行为,探索社会支持系统,形成稳定的自我同一性。
三、心理雕塑技术在课堂中的实践操作
(一)课堂准备
针对教学主题,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典型案例,案例中主要角色避免过多,尽量设定在5人以内,全班同学根据设定的角色数量酌量分组(如角色为3人,班级可分为4组或5组)。小组集中就座并分散在班级两侧,中间空出场地作为课堂雕塑表演使用。
(二)课堂导入
全体学生仔细阅读教师所呈现的案例,体会角色的语言和情绪,在小组内简单分享对某一主要角色的理解,自荐或推荐他人扮演该角色。其他未参加雕塑角色扮演的同学作为观众参加活动,每组分别观察其中一个角色,根据雕塑的表达,理解、分析该角色;空出的一组则需要观察雕塑系统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创作雕塑
心理课堂中的雕塑创造通常需要四种类型角色:雕塑者(主角)、角色扮演者(扮演该案例中的其他主要成员)、辅助者(通常由教师来扮演)、观察者(观察角色及其心理变化并给予反馈)。不同于心理辅导咨询的是,课堂中的雕塑过程更强调自我接纳以及对关系的察覺、调整和改善。实践操作往往通过“问题呈现—角色体悟—角色演绎—讨论反馈—调整再演绎—角色脱离”等步骤进行。首次雕塑完成后,观察者和扮演者分别分享当下的感受,扮演者再根据同学们观察讨论的结果,结合自己对角色的感受,对现有雕塑进行调整再次演绎并讨论,雕塑全部完成后,教师需要引导扮演者对角色进行脱离。
部分学生在扮演时可能会感到困难,教师可以进行导语提示,例如,每个参与演绎的同学先忘记自己,进入角色,去想一想你所扮演的角色现在的情绪,在你们扮演的角色中他可能出现的位置,可能表达的姿态等,并说出当下的感受。如果在案例中角色有语言表达,教师也需要为该角色提炼简练的语言辅助雕塑演绎。
(四)讨论分享
雕塑完成,各组分别在组内讨论分享所观察的角色当下可能的情绪和状态,或角色系统表达的氛围、问题的焦点以及解决的突破点。讨论时可以先在组内分享观察感受,并推选一位同学对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汇报。角色扮演者依次分享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当下的感受,并根据各组的讨论结果自行选择进行位置或语言的调整。二次雕塑完成后,各小组观察者及角色扮演者再次分享该角色当下的心理感受。讨论和分享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强调对分享发言不做任何评价,如有不同见解也可以进行适当反馈。
(五)课堂总结
教师在总结时需要更加谨慎,明确告知学生雕塑的目的,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案例中的关系,感受雕塑中不同人物的认知和情绪,并通过对雕塑的角色肢体动作、空间距离或语言等的调整,来重塑人物关系,达到认识自己和教育学习的目的。 四、心理雕塑技术用于心理课堂的建议
1.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需要重点强调心理课堂的关注、尊重、分享、保密等原则,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关注建造雕塑的过程,营造安全、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强烈的信任感去体悟、创作、分享。对角色扮演者和观众,教师需重申要求,防止雕塑过程的游戏化。
2.关注肢体语言表达。高中生已逐步趋于成熟,有比较明确的自我认知,但因其心理的闭锁性和过渡期特点,对高中阶段典型的事件会有比较强的代入感,对角色的演绎也会存在心理投射现象。当学生演绎时出现相对夸张或与常见表达不一致的肢体语言时,需要特别注意,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班级团体所处的实际环境和可能出现的阶段性心理特点等进行解读。
3.注意呈现的潜意识内容。学生在雕塑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的肢体动作或语气表达方式,呈现出部分潜意识内容。另外,在分享中出现的特别的地方,教师的解读也要适度,在课堂中不要过多涉及潜意识内容,这些特别的地方,如语气、动作、分享内容等可能正是学生调整认知的切入点,可以在课后辅导中完成。
4.避免出现价值评判。一是避免出现观察者对角色的价值评判,包括对案例中的角色以及该角色的扮演者。雕塑是学生根据自己对所呈现的事件中角色的心理分析进行的演绎,只表达个体当下的感受,没有是非之分。二是避免出现小组内部讨论的价值评判,观察者在组内分享的是他作为个体对所观察的个体的理解,没有对错差异。
5.角色脱离必不可少。心理雕塑技术融入心理剧和游戏治疗等技术,学生在演绎时需进入角色进行情绪和行为的表达,雕塑完成后,需要严格遵循规定,完成角色脱离,此步骤在心理课堂中必不可少。
心理雕塑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戏剧化的方式表现关系中的不同成员,形象直观的具体造型与生动的表达方式与高中生的心理需求相适应。雕塑创作、分享的过程是学生自我认知、接纳和疗愈的过程,也能更好地丰富心理课堂呈現方式,提升心理课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冯艳华. 家庭雕塑在某次团体心理活动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9(3):195.
[2]刘娟,颜媛媛. 校园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J]. 江苏教育,2020(8):44-46.
[3]许霞丽. 行为学习类心理课“四阶段”教学方法初探[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9):54-55.
[4]钟琴. 基于萨提亚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高教学刊,2020(33):169-172.
编辑/张 旗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