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裂缝控制,必须查清原因,确定裂缝的位置、发展速度及裂缝状况,制定相应的处理预防措施,确保裂缝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本文分析了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的成因,研究探讨了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裂缝现象是经常遇到的,在现场施工中要尽量做到科学合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切实抓好混凝土的配比设计、施工工艺、切缝时间和深度、混凝土的养护等各个环节,尽量减少裂缝现象的产生;对于施工中已经产生的混凝土裂缝,我们要详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固补强措施,确保混凝土楼板能够保持安全性和耐久性。
一、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混凝土收缩
由于混凝土特性,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经过了水分蒸发、体积逐渐缩小,近而产生收缩,根据力学分析,板的四周由于受到支座的约束,不能自由伸展。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现浇板的开裂,压力相对集中的地方通常是开裂的部位。
2、力学形变
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负筋下沉均会产生裂缝,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等,这些因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混凝土裂缝。实际的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各工种交叉作业,势必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钢筋弯曲变形、下沉,保护层过大,导致板面裂缝也是常有发生。
3、温度
水泥的特点是快硬、高强、水化热大,再加上多数工程的主体施工发生在夏季,混凝土浇捣后又未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因而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
4、配比不当
在实际的施工中,常常发现,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也可以使楼板产生裂缝。比如我们在高强砼的水灰比的取值上要严格控制在0.24~0.38 之间,不能过大,而在普通砼的水灰比而言,最大也只能到0.6,如果过高则会产生裂缝而带来严重的后果。在同一品种及相同强度等级水泥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主要取决于水灰比,因为水泥水化时,所需的结合水,一般只占水泥重量四分之一左右。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要点
1、改善混凝土结构设计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最好采用中低强度的混凝土。可以在承台表面增加一定的钢筋用量,设计一些合理的分布。为了避免由于温度变化而收缩所引起的混凝土裂缝现象,可以采取永久式伸缩的方式,通过对建筑工程的实地考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结构的长度只是收缩应力的综合影响因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因素。总结实际的施工管理经验,要需采取必要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措施,尽可能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即使由于估计不足而产生一定的有害裂缝,在施工后期也要采取化学灌浆等方式,满足混凝土的设计及使用要求。
2、强化对混凝土浇筑工艺的施工控制
由于混凝土本身存在一定的泌水性,骨料下沉时就容易出现塑性收缩裂缝,所以在初凝后到终凝之前的这段期间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压光抹实处理。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一天之内,其它的施工工作只限于测量、定位、弹线等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大宗材料的吊卸应一律禁止,避免对还未完成终凝的混凝土造成巨大的冲击振动。24 小时之后,则可以分批次组织吊运少量的小型材料,过程中要注意轻卸轻放以及分散就位。在第三天,则可以开始进行楼层墙板以及楼面模板的正常支模施工等工作。为了增强混凝土的刚度,减少弹性形变,增强抗冲击振动能力,应该在新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铺设一层旧的木模板或者脚手板,适当地扩散应力,减少楼板裂缝的出现。
3、科学进行混凝土原料的配比
配制过程中如采用了吸收率较大的骨料,在骨料含泥量较大、干缩较大时,混凝土的干缩性也会大大增加。另外,为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泵性、抗渗性和抗离析能力,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粉煤灰或者高效减水剂,而且能够减少渗水现象,减少混凝土裂缝。这同时也要求混凝土配比设计人员与管理人员要进行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综合分析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和构件截面等多种因素,及时调整砂石原料等的配比,帮助搞好现场的构件养护工作。
4、进行有效地施工监测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的针对混凝土温度、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程度等等数据的有效监测,并实时反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保障工程施工活动的正常进行。与此同时,在管理领导层的宏观调控下,要尽量做好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工作,加强养护提高抗裂能力。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对混凝土的优良质量充分保证对预防裂缝的产生起着非常有利的作用,尤其是贯穿裂缝的产生,发现这种情况后要再实施更改,对于结构的整体性的有效恢复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施工过程中,项目工程管理层要切实做好施工监测工作,积极发挥自身效能。
5、注重成型混凝土的养护
保温养护工作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可以有效地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值,并且能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身约束应力。保温工作有利于减少内外温差,缓和降温速度,进而减小温度应力,也可以利于混凝土强度的增大和应力松弛作用的发挥,缓冲混凝土因为表面干裂而造成的塑性收缩。为了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在实际的硬化过程中的所产生的内部温度过大,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建议督促施工人员预先在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中实现冷却管路的铺设,这样就可以在混凝土浇注完成之后实施通水循环冷却,施工人员要根据管理层的指示,将管内的水流量通常控制在1.5m3/h 左右若进水温度偏高,需要加快相应的水流量,冷却管的出水应排放到不影响施工的部位,当大体积混凝土整体初凝之后则可视情况利用该出水进行蓄水保温养护。管理人员在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中要及时督促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养护,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如果遇到风雨天气,需建议施工人员搭设防雨设备进行遮盖,明沟的排水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以防雨水流入基坑,保障好混凝土浇灌的连续性和施工质量。
6、进行有效的混凝土质量检验管理
在施工完成后,管理层工作人员要进行混凝土质量的检验管理工作,同时还要保障混凝土质量评定的全面细化。具体来说,管理人员进行的混凝土质量评定检查中的“细化”方面强调的是要求在实际的检查评定过程中逐项对照检查,切忌走马观花,过于表面;“全面”强调是要检管理工作要全面覆盖整个施工过程,不能以一当十。管理人员要做好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关键在于要紧抓工程分项评定,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实际基础,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又是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相应基础,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能够牵动工程全局,管理人员一定把好混凝土工程的分项工程管理检查。所以说,要解决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就必须对原材料进行有效控制,使之符合混凝土质量标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实施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韩阳,符东臣. 对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控制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6)
[2] 史国栋,孙莺莺. 浅谈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4)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裂缝现象是经常遇到的,在现场施工中要尽量做到科学合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切实抓好混凝土的配比设计、施工工艺、切缝时间和深度、混凝土的养护等各个环节,尽量减少裂缝现象的产生;对于施工中已经产生的混凝土裂缝,我们要详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固补强措施,确保混凝土楼板能够保持安全性和耐久性。
一、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混凝土收缩
由于混凝土特性,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经过了水分蒸发、体积逐渐缩小,近而产生收缩,根据力学分析,板的四周由于受到支座的约束,不能自由伸展。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现浇板的开裂,压力相对集中的地方通常是开裂的部位。
2、力学形变
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负筋下沉均会产生裂缝,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等,这些因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混凝土裂缝。实际的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各工种交叉作业,势必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钢筋弯曲变形、下沉,保护层过大,导致板面裂缝也是常有发生。
3、温度
水泥的特点是快硬、高强、水化热大,再加上多数工程的主体施工发生在夏季,混凝土浇捣后又未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因而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
4、配比不当
在实际的施工中,常常发现,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也可以使楼板产生裂缝。比如我们在高强砼的水灰比的取值上要严格控制在0.24~0.38 之间,不能过大,而在普通砼的水灰比而言,最大也只能到0.6,如果过高则会产生裂缝而带来严重的后果。在同一品种及相同强度等级水泥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主要取决于水灰比,因为水泥水化时,所需的结合水,一般只占水泥重量四分之一左右。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要点
1、改善混凝土结构设计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最好采用中低强度的混凝土。可以在承台表面增加一定的钢筋用量,设计一些合理的分布。为了避免由于温度变化而收缩所引起的混凝土裂缝现象,可以采取永久式伸缩的方式,通过对建筑工程的实地考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结构的长度只是收缩应力的综合影响因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因素。总结实际的施工管理经验,要需采取必要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措施,尽可能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即使由于估计不足而产生一定的有害裂缝,在施工后期也要采取化学灌浆等方式,满足混凝土的设计及使用要求。
2、强化对混凝土浇筑工艺的施工控制
由于混凝土本身存在一定的泌水性,骨料下沉时就容易出现塑性收缩裂缝,所以在初凝后到终凝之前的这段期间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压光抹实处理。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一天之内,其它的施工工作只限于测量、定位、弹线等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大宗材料的吊卸应一律禁止,避免对还未完成终凝的混凝土造成巨大的冲击振动。24 小时之后,则可以分批次组织吊运少量的小型材料,过程中要注意轻卸轻放以及分散就位。在第三天,则可以开始进行楼层墙板以及楼面模板的正常支模施工等工作。为了增强混凝土的刚度,减少弹性形变,增强抗冲击振动能力,应该在新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铺设一层旧的木模板或者脚手板,适当地扩散应力,减少楼板裂缝的出现。
3、科学进行混凝土原料的配比
配制过程中如采用了吸收率较大的骨料,在骨料含泥量较大、干缩较大时,混凝土的干缩性也会大大增加。另外,为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泵性、抗渗性和抗离析能力,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粉煤灰或者高效减水剂,而且能够减少渗水现象,减少混凝土裂缝。这同时也要求混凝土配比设计人员与管理人员要进行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综合分析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和构件截面等多种因素,及时调整砂石原料等的配比,帮助搞好现场的构件养护工作。
4、进行有效地施工监测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的针对混凝土温度、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程度等等数据的有效监测,并实时反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保障工程施工活动的正常进行。与此同时,在管理领导层的宏观调控下,要尽量做好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工作,加强养护提高抗裂能力。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对混凝土的优良质量充分保证对预防裂缝的产生起着非常有利的作用,尤其是贯穿裂缝的产生,发现这种情况后要再实施更改,对于结构的整体性的有效恢复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施工过程中,项目工程管理层要切实做好施工监测工作,积极发挥自身效能。
5、注重成型混凝土的养护
保温养护工作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可以有效地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值,并且能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身约束应力。保温工作有利于减少内外温差,缓和降温速度,进而减小温度应力,也可以利于混凝土强度的增大和应力松弛作用的发挥,缓冲混凝土因为表面干裂而造成的塑性收缩。为了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在实际的硬化过程中的所产生的内部温度过大,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建议督促施工人员预先在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中实现冷却管路的铺设,这样就可以在混凝土浇注完成之后实施通水循环冷却,施工人员要根据管理层的指示,将管内的水流量通常控制在1.5m3/h 左右若进水温度偏高,需要加快相应的水流量,冷却管的出水应排放到不影响施工的部位,当大体积混凝土整体初凝之后则可视情况利用该出水进行蓄水保温养护。管理人员在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中要及时督促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养护,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如果遇到风雨天气,需建议施工人员搭设防雨设备进行遮盖,明沟的排水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以防雨水流入基坑,保障好混凝土浇灌的连续性和施工质量。
6、进行有效的混凝土质量检验管理
在施工完成后,管理层工作人员要进行混凝土质量的检验管理工作,同时还要保障混凝土质量评定的全面细化。具体来说,管理人员进行的混凝土质量评定检查中的“细化”方面强调的是要求在实际的检查评定过程中逐项对照检查,切忌走马观花,过于表面;“全面”强调是要检管理工作要全面覆盖整个施工过程,不能以一当十。管理人员要做好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关键在于要紧抓工程分项评定,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实际基础,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又是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相应基础,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能够牵动工程全局,管理人员一定把好混凝土工程的分项工程管理检查。所以说,要解决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就必须对原材料进行有效控制,使之符合混凝土质量标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实施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韩阳,符东臣. 对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控制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6)
[2] 史国栋,孙莺莺. 浅谈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