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琥珀与格局弘大的熔铸诗篇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马诗歌精致的秘密来源于一种高贵品质里的责任意识,是一种自发的对自然景物、传统美学、古典诗词婉转余韵的天然保存——我是说古马对景物静态与动感的纯度提炼,美学视界展现出来的全程往返的维度,以及吸取唐宋诗词、民俗谣曲遗产中光与镭的巧妙贯穿,现实生活里的扑腾窥伺。在他的诗中对山川、大漠、河流、神庙图腾般的虔敬与当代人情感流程里欠缺的接缝承揽,说到底无论诗的格局、情绪的充沛、情感的黎明在词语流动和回眸时,都是携带了个人张扬或内敛的智力运动与构想的炽热与宁静,当然他仍在对未来时态进行新的选择、探索,他的诗尤其具有四海云游、钻石指环的特定标志。
  一首诗有时是发现一个问题、一种情绪,有时是多样性意义迸发的链条组合。也就是说诗歌存在下去的理由就是意义的多边性和循环性的发展、披露、发掘、发扬。古马的诗歌探索的意义在于:真理不处于认识的秩序中,它在认识的无序中被发现——作为一个降临的事件、一个历史片段的沉思被发现。就这首长诗《大河源》而言,就是发现具体的河流(黄河等)与载入文本或现实中的河流,它们虽然已被总结归档于人类的历史认知范畴,但作为喧嚣奔流的美学神话、风俗运动的综合载体,突然移置在十五节的吟颂与描述中,它被话语(古马的话语)、在场的格局(古马用言语锻造的在场)所揽留,而且是主题鲜明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交错的语言大抒情、大写意的泼洒,这就显示古马的驾驭功力与特定状况下对端点、节点、影像分割概念的精确把握。时间是这首长诗自始至终绵绵占用的经纬线,从“天留下日月/佛留下经/人留下子孙/草留下根”已经铺展了时间、大的物象、人类的源初、宗教的记录、植物世界的变异驱力,以及在一个立体的空间里雕刻上述诸种物象、时间与焦点的共存体,这种格局载体的设置,自然成就这首长诗像我所预期的那样既有历史的厚度、时间的跨度,又孕有古马剪裁配置得当的魅力突出的中心旋风。
  美是给予者还是期待发现者?所有言语、语言的修辞都是延迟的语言活动,在它之外是未被驯服的自然与人类对美感的沉默,当然也包括你进入之后可感知的系统的呐喊——古马就是要掀掉这种遮蔽的诗人,在莽莽苍苍的空间、时间里,古马撷取“大河”的转换层面(其中含有对源头的理解)、空间极为辽阔的并列意象群,本身肯定要理解黄河原发过程:因为人们对一件事物的了解已经在有所深入的地方,除了一条喧哗的河、历史的河、时间的河、生育的河,还应在河的扩充与收容的版图里转换什么样的意义模块?首先是历史,区域内劳作的各族人民,包括族群与器具(高高的木桶走向黄铜祭器和砖茶酥油的牛毛帐幕),他们身上与生具有的朴素、漂亮甚至梦幻般攫握嗅觉与视觉的宽广情思;其次是伴随人类缓缓生存于心理世界的宗教情愫,那种充斥细节与图形、民族文字与口头吟颂的宗教气息,原始、真挚迸熠的祷文,密宗高僧的知识和神圣说服力的教内典义;第四节中与河流一样变幻色泽与韵母的动物,复杂得多的描绘秩序,难道它们不是神话故事蕴育的雏形?它们更是纯洁/不纯洁,神话/寓言的凝缩物象,是流动“文本”对生命的提携与关照。在远古立场中,所指表现为“缺失”,是因为只有人才能完成丰满与神话的调和,完成救赎与历史情境的重新配置。“我们看惯了河流与草色的眼睛/比鱼类看得还远/我们用河流的智慧/放弃了一切富贵的梦想和热病缠身的苦恼”。我更喜欢古马在长诗里把动物、人、历史已发生的事件、现在场景的变革全部融入时间这个创伤与立体的虚无中,从更大的时间系统里走出来,将过去与未来的时间性行动的所有意象(被隐藏的赞美或者令人担忧的东西)全部移向诗歌的正面,在其辉煌驰骋的在场中给出叙事与抒情相交的震撼讯息。
  古马的语言不是曲线透视法下产生的曲喻或边边角角的背面暗示,他的语言就是水洗的丝绢或水流纹象本身——在调动嗅觉、视觉、触觉和听觉相互你来我往中,多管沟通和整体认同、省略与凝练,甚至表达主体的客观描述,都与干净、澄澈、遒劲、浪漫、美秀的言语动作分不开,它像所有动作一样借助表意行为的开放与不定的力量,穿越他的身体和他的言语、头脑金柜,向着新的行为或新的思想进行大幅度超越,语言和言语结构为诗的透明天幕。语言肯定在古马这首长诗里瞄向植于血脉的意象化的主体,或者笼罩在能指跃出的闪电、大河的历史沧桑背景里。开始的五句诗到最后五句诗的回环相拥、同一相類,完成了图形与言语在大河这个意象里的沸腾汇总,布满筋络的河流历史与人类劳作的画面,在触及诗人灵魂时作了一次豪华飞翔。
其他文献
一、“草根性诗歌”概念的提出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诗创作呈现众声喧哗的多元态势,而1999年的盘峰论战及其后续争辩,更是促成了所谓“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的严重分野,加之下半身诗歌、网络诗歌、打工诗潮、中间代诗群、新红颜写作等所引发的一系列争吵,使得诗坛纷纷嚷嚷、热闹非凡。面对这种局面,评论界、学术界表现出悲观与乐观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悲观者看来,如此混乱的局面表明新诗已经失去昔日
期刊
南 鸥:本刊栏目主持人。  傅天虹:祖籍安徽,1947年生于南京。南京师院毕业,香港广大学院文学士、美国世界文化艺术学院荣誉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华文所常务副所长、文学院教授。  还在襁褓中父母就去了台湾,由南京的外婆抚养成人。80年代初移居香港,促成两岸诗人在北京首度会面,首开两岸诗界沟通之先河;1987年在犁青、洛夫、路羽、张默参与并资助下创办《当代诗坛》杂志;1991年客居澳门,
期刊
播州,春秋战国时为鼈国地,秦统一六国后以鼈国地置鼈县,迄今已逾2000多年。土著先民们世代繁衍栖居于此,创造出经久不衰的地域文化。  播州最早的文学作品,系公元前150年前汉武帝时期的文学卒舍人注释的《尔雅注》,词赋作家盛览创作的《列锦赋》、《合组歌》。舍人和盛览是辉耀史册的学者和文学家。东汉末年,牂牁人尹珍在西夷著书立说,播撒文化的种子,是“蛮荒之地”最早的文化导师。  唐末时,杨端因平播有功而
期刊
陆忆敏的诗每看一次,就感叹一次她的古典和清逸。几乎每一首诗就是一幅美妙的画面,读她的诗是一种享受。仿佛观看那些风格内敛而清新的情绪片[1],感受画面中怀旧的阳光,微泛着黄的人与物,触摸脆而卷的页缘、磨旧的质地,品味影像中复古的色调、柔软的物象以及那浪漫的魔幻气息。  已有不少评论将陆忆敏经典化,强化她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与意义,比如,崔卫平称她为“文明的女儿”,“结晶式的人物”,余夏云评其为“能对传统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主义文化大规模进入国人的精神视野,人们的消费形式日益多样,审美取向日趋多元,价值标准也变得游移不定。在这样的精神背景下,诗歌生产的媒介、传播的途径、蕴含的精神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诗歌写作与消费文化语境之间呈现出难以割舍的共谋姿态。对诗人而言,一方是注重内在精神提升的诗歌内现场,另一方是充满诱惑之力的物质外现场,如何在两者的夹缝之间寻求平衡,用诗歌语言表达个体意识、彰显时代
期刊
南 鸥:本刊栏目主持人。  傅天虹:祖籍安徽,1947年生于南京。南京师院毕业,香港广大学院文学士、美国世界文化艺术学院荣誉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华文所常务副所长、文学院教授。  还在襁褓中父母就去了台湾,由南京的外婆抚养成人。80年代初移居香港,促成两岸诗人在北京首度会面,首开两岸诗界沟通之先河;1987年在犁青、洛夫、路羽、张默参与并资助下创办《当代诗坛》杂志;1991年客居澳门,
期刊
桃色三千里  从此以后,你对桃花不再有过敏反应  ——题记  注:标题言其青春、情爱之深广、辽阔。  题记“从此”二字,值得玩味;也许是该诗歌完成之后,或者倾诉之后,或者是自我思想的涅槃之后。“你”,在诗歌里是倾诉对象,特定的虚拟之人。“过敏”,医学术语。在这里可以直接喻指“脸红,或者对爱情的一种紧张感,恐惧感”。如果一具体化,诗意就荡然无存了。  笺:已经去世的卧夫先生说:“水晶花的诗歌取向,受
期刊
继出版诗文集《爱的小雨》《给雨取个名》《把门打开》《最后一个问题》后,赵晓梦又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推出新作《一夜之后》,给我们带来新的欣喜。前四部作品集着重从他的童年记忆、学生生活、职场经历中撷取点滴,抒发情感,充分展示了他的艺术修养和诗文成就。这部诗集侧重回顾近两年来与诗歌相伴的人生履痕,续写着他携诗同行,笔耕不辍的诗歌创作历程,是作者心血的又一次结晶。  诗是一种指向,一种高度,从诗作中可以看到诗
期刊
南 鸥:本刊栏目主持人。  谢 冕:1932年1月6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著)、《1898:百年忧患》、《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
期刊
今天,我们已经深度进入了互联网和自媒体传播的时代,无论是我们的生活还是写作,几乎无法遮断与电子媒体的联系。网络新媒体肆意横行抢占了时代的文化高地,宣泄着强有力的话语霸权,对大众进行着价值观的误导。年轻人的写作被席卷进互联网的乱象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媒体时代的写作发言权,让诗歌写作失去了“难度”,也造成了诗歌写作上的某种混乱、浮躁、粗鄙的状况。  “艺术作品之所以有价值,仅仅由于它随未来的反响而颤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