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环境司法的三重逻辑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司法的产生、发展和运作,根植于政治、法治和体制三重逻辑的共同塑造。政治方面,党的领导是建构环境司法的核心力量,"条块"治理结构决定着环境司法的生成路径,而"政法体制"则塑造了环境司法的回应机能。法治方面,环境司法的形成和发展立足于规则体系的不断完善,其运作遵循司法的基本规律,践行保护环境公益的理念,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体制则是环境司法运作的基本环境,"央地"关系决定了其治理角色,"压力型体制"提供了其运行动力,微观的科层内部结构则规范了其具体运作。从以上三个方面观察,有助于对环境司法的产生、发展和运行形成整体性理解。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会议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当下重大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对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全、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带来巨大风险,引起了学术界对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及其特质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事实
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以事件化的表达方式呈现了一场"活生生"的社会变革,揭示了政治斗争背后的物质利益博弈,开辟了一条通往历史具体的基本路径.该文本彰显了马克思所特有的社会哲学研究路径,这一路径侧重于以带有整全性色彩的"社会"作为分析政治博弈的现实基础,主要包含两个层次:其一,通过资产阶级政治行为与物质利益的错位,探寻其政治行动背后所隐藏的经济架构,构建了纵向、本质化的"表象逻辑",彰显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其二,通过对流氓无产者与农民阶级政治属性的分析,构建了横向、反表象化的"表达逻辑",以
人民法院在解决"执行难"过程中涉及不同类型的相关利益群体,也形成了三种合法性类型:管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在多重合法性压力下,人民法院对执行工作相关合法性受众所作的回应措施之间并不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受政法场域权力结构的制约,人民法院形成了对资源分配的权威部门所带来的合法性压力的偏向性。在治理资源欠缺以及对组织长期发展的战略考量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人民法院既"被动接受"也"主动迎合"了运动式治理。人民法院采用运动式治理是组织自身战略、社会互动网络、组织场域结构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政
对夏文化的探索,如以1931年徐中舒提出仰韶文化为夏文化说为起始,①迄今已走过近90年历程。邹衡兼用文化谱系研究(当时称作“文化类型研究”)、都邑推考法(通过考订郑州商城为汤都亳而确定二里岗文化为早商文化)和族属分析法(结合文献记载,从年代、地域、文化特征等方面推定先商文化和夏文化)所确立的夏商文化谱系,②立论充分,其后不断得到考古发现的支持,是探讨夏文化无法回避的认识体系。
期刊
随着晚唐五代白伞盖陀罗尼信仰在敦煌的流行,作为白伞盖经咒象征物的幢伞,在安伞旋城仪式中被不断引申和神化,成为制造神圣空间的核心法器。竖立幢伞,旨在区隔空间的“内”与“外”,通过净化与升华“内”的空间,从而将一切灾厄辟除于“外”,借此制造出圣域。这种将空间圣域化的手段,无疑是经典依据和现实需求相结合的产物,有着密教信仰实践的内在逻辑。在观念和技术层面,无论是将白伞盖陀罗尼戴持颈臂,还是贮入伞中供养,与传统解除方术、道教符咒和祈禳科仪均有相通之处。通过仪式的常规化举行,政治合法性和命运共同体在维护地域福祉的合